初三敘事作文:蘆蕩中的童年1200字

字號:

童年是雪一般純潔的時光,像天使的羽毛,不沾染世俗的污*。每當(dāng)我坐在夕陽的余暉中,看著近前嬉鬧的孩子們,就總要回想記憶中的童年。
    一條大河,這是我對童年標(biāo)志性的記憶。河水清澈,像泛著綠光的水晶,站在河岸上能看到河底的石子、水草和流沙。河上常蕩漾著漁船,漁夫站在船頭唱著嘹亮的哨歌。遠方有一些人家,記得真切的是那一道道催人回家的裊裊炊煙。
    那河是我們的樂園,河灘上是一望無垠的大蘆蕩,就像一片碧綠的海洋。春日里的蘆蕩充溢著新生命誕生時的清新??蔹S的頭年的蘆葦旁,有無數(shù)綠色的葦芽鉆出地面,一天一個模樣。蘆蕩深處有大雁和野鴨的蛋,白日里我們能在隱蔽處找到它們的窩,有時還能碰到一兩只野兔。但小孩子都是善良純真的,我們尊重生命,從不傷害這鮮活可愛的生靈。秋天蘆花隨風(fēng)揚起,溫馨朦朧,那是如雪的花朵,旋轉(zhuǎn)上升,仿佛要飛向天堂。
    那片蘆蕩的邊緣,生活著許多蝦和蟹,陰雨天氣里它們常爬上地面來。我們就在那里冒著雨等待,往往能捉住不少。平時用一根竹竿捆根細(xì)繩,綁上蚯蚓蕩進水里,不一會兒就有蝦咬餌了,都是黑紅的大龍蝦,我們用水桶裝著,送回家里做萊。也釣魚,但總不如漁夫捕的魚肥。然而印象最深的,卻是一個吹著蘆笛的少年。
    那笛聲我們時常聽到,聲音輕而細(xì),卻很好聽。抑揚頓挫的調(diào)子,累了坐在蘆葦?shù)目萑~上,聽著很舒服。那笛聲應(yīng)當(dāng)來自這一望無際的蘆蕩里,但我們沒有找吹笛的人,畢竟那里確實太大了。然而有一天放學(xué)以后,我獨自進葦叢去玩,卻意外地遇到了他。年齡跟我相仿,淺發(fā),身形瘦削,左袖空蕩蕩地垂在一側(cè),右手握著一桿蘆莖做的短笛。我頓時感到同情,他心里一定很孤獨,所以每天躲在這里吹笛。我簡直想象不出沒有朋友的生活。我向他走去,碰到蘆葦時“沙沙”的響聲驚擾了他。他回過頭看著我,黑色的瞳仁有些黯淡。他友好的微笑讓我歡喜。他指指嘴巴搖搖頭,用竹枝在地上寫下“小左”兩個字。我很憐憫,感到心被什么硬物深深刺痛。他的童年是殘缺的,失去了左臂,失去了口語表達的能力,失去了快樂。我努力與他溝通,他寫道:“你是我的第一個朋友?!?BR>    小左教我做蘆笛,慚愧的是我的雙手卻不及他的右手靈活。他常對我吹蘆笛,右手不停地左右移動,吹出優(yōu)美的旋律,至今我仍然固執(zhí)地認(rèn)為那是世間最美妙的音樂。我想那應(yīng)該是他的心聲吧。我向他講述我的童年,他明顯愉快起來了。我嘗試著和他一起去找野鴨蛋,一起去河邊看漁船和人家,還有河面上飛著游著的各種水鳥。有時肚子餓了,他就挖幾截雪白的蘆根,用河水洗凈遞給我。我尚不知道蘆根可以吃,有甘甜的略帶苦澀的汁水。就這樣從初春一直到深秋。他被重新注滿活力。然而在一個濃霜的清晨,大巴載著我離開了小鎮(zhèn)。很多朋友來送別,只是沒有看到小左,不遠處有斷斷續(xù)續(xù)的蘆笛聲,仿佛抽泣的聲音。我從此遠離了伙伴們,遠離了蘆蕩中的童年。
    童年逝去,我只想用一種方式憑吊——寫一封很長、很長的信,給那蘆花一樣潔白的童年。有時我看到天空中的流云,那或許是童年的蘆花從天空中飛來,耳畔又響起了那細(xì)輕悠揚的蘆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