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廣州中考投檔細則出爐:外地生和本地生同時投檔

字號:

這篇關于2014年廣州中考投檔細則出爐:外地生和本地生同時投檔,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年廣州高中取消擇校,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本地生和外地生除了在比例上有差異,在投檔上是否也分“兩隊”進行?7日,從市教育局下發(fā)的《關于做好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參加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工作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中了解到,今年中考廣州本地生和外地生將同時投檔,如公辦普通高中學校因未錄滿招生計劃等原因留有空余學位,補錄將不再區(qū)分戶籍與非戶籍的招生計劃。
    戶籍生與非戶籍生同時投檔
    今年是廣州實施異地中考的第一年,本地生和外地生的招生錄取規(guī)則都備受關注。往年,公費生與擇校生分開錄取,而今年取消了擇校之后怎么錄???
    《方案》指出,外地考生也納入廣州高中階段學校統(tǒng)一招生錄取范疇,在學校招生范圍和招生計劃限額內(nèi),遵循“志愿優(yōu)先”原則分批次擇優(yōu)投檔錄取。過渡期內(nèi)的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以及2017年起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都可以報考面向廣州市招生的省、市屬公辦普通高中,以及面向本區(qū)招生的區(qū)屬公辦普通高中。而在公辦普通高中學校錄取時,將對廣州戶籍考生(含享受廣州戶籍考生同等待遇的其他類型考生)和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過渡期內(nèi))或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2017年起)在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上同時投檔。
    外地生錄不滿時可在批次線上繼續(xù)投檔
    按照往年廣州中考的錄取情況,每年都會有個別學校在批次最低分數(shù)線上未能完成招生計劃。倘若戶籍生與非戶籍生同時投檔,其中一類在批次線上“錄不滿”時,剩余計劃又將如何分配?
    《方案》指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公辦普通高中學校在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上進行投檔時,若戶籍生招生計劃已完成,而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過渡期)或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2017年起)招生計劃未完成,則繼續(xù)投檔至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為止;若仍未能完成招生計劃,則對空余學位統(tǒng)一安排補錄;另一種情況是戶籍生若在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上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則對該校適當降分繼續(xù)投檔,直至完成戶籍生招生計劃;若在該校戶籍生錄取最低分數(shù)線上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過渡期)或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2017年起)招生計劃仍未能完成,則對空余學位統(tǒng)一安排補錄。
    此外,有兩個批次招生計劃的公辦普通高中學校,若第一個批次在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上未完成招生計劃,則不降分錄取,其剩余招生計劃并入后一批次進行投檔錄取,規(guī)則同前。
    外地生補錄不受8%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指出,當公辦高中學校因未錄滿招生計劃或因?qū)W生未按規(guī)定時間到校注冊而留有空位時,將需要進行補錄,在招生學校原錄取最低分數(shù)線上進行投檔。
    而按照上述的兩個投檔規(guī)則,在正常情況下,本地生是不可能補錄的,只有外地生可以補錄。而因此,當公辦高中補錄時,不再區(qū)分本地生和外地生,而且外地生也不會受8%的限制。當然,沒有三年完整學籍的外地考生,則只能補錄民辦和中職。
    外地生錄取分數(shù)或高于本地生
    至于家長最關心的錄取分數(shù)線會不會外地生高過本地生,廣州市招考辦主任林洽生表示,由于今年非廣州戶籍學生比去年增加2527人,而本地考生人數(shù)減少。加之廣州公辦高中招收非本市戶籍學生的比例不超過8%。因此,報考同一所學校,非廣州市戶籍的學生最后的錄取分數(shù)可能會比廣州戶籍的學生高。
    因此林洽生建議,非廣州戶籍考生集中的區(qū)域(比如天河、白云)和“老三區(qū)”的外地考生,要適當降低對志愿學校的期望值,同時可以報考一些辦學水平受社會認可的民辦高中以及省實的自籌經(jīng)費班。
    此外,對于農(nóng)村戶籍的考生,無論戶籍是廣州還是外地,就讀公辦中職還能夠享受免學費的政策,考生可以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