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師招聘《小學教育理論基礎知識》試題(五)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符合題意)
    1、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在教育起源問題上堅持(?。?BR>    A.勞動起源論
    B.生物起源論
    C.心理起源論
    D.生物進化論
    2、兒童身心發(fā)展有兩個高速發(fā)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fā)展(?。┮?guī)律的反映。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3、衡量教師能否勝任本職工作的基本條件是(?。?。
    A.教師的年齡
    B.教師的體質
    C.教師的素養(yǎng)
    D.教師的能力
    4、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是(?。?。
    A.華生
    B.馬斯洛
    C.霍爾
    D.杜威
    5、教育發(fā)展水平的終決定性因素是( )。
    A.政治制度
    B.生產關系
    C.經濟基礎
    D.生產力
    6、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懷特海默
    C.克伯屈
    D.布魯納
    7、《學記》中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闭f明在教學中應貫徹(?。┑脑瓌t。
    A.啟發(fā)性
    B.鞏固性
    C.直觀性
    D.因材施教
    8、某教師上一堂詩歌欣賞課,學生要求逐字解釋,老師就請學生一一解釋并加入探討。但又有學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參考書為依據。老師激發(fā)學生討論,課代表說:不同的版本是會有不一致的解釋,有分歧是允許的。這個教學片段體現了教學互動方式的(?。?。
    A.單向型
    B.雙向型
    C.多向型
    D.成員型
    9、課堂上有的學生會開小差,這屬于(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轉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穩(wěn)定
    10、某語文老師在上課時,為了便于學生記憶,經常用歌謠、口訣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韻和節(jié)奏把零散枯燥的信息編成歌謠,這種學習策略屬于(?。?BR>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閱讀理解策略
    11、教育是年輕一代成長和社會延續(xù)與發(fā)展不可缺少的條件,為一切社會所必需,與人類社會共始終。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具有(?。?。
    A.生物性
    B.永恒性
    C.歷史性
    D.階級性
    12、一個人對人對己、對事、對物的態(tài)度是(?。?。
    A.與生俱來的
    B.在先天因素基礎上形成的
    C.是實踐鍛煉的結果
    D.通過學習而形成的
    13、學校德育對政治、經濟、文化發(fā)生影響的功能是指(?。?BR>    A.發(fā)展性功能
    B.個體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會性功能
    14、在藝術欣賞與創(chuàng)造活動中,應提倡(?。W習。
    A.自主
    B.小組
    C.互相
    D.合作
    15、在我國教育,早把小學教育規(guī)定為義務教育的年代是(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16、《義務教育法》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收費的規(guī)定是(?。?BR>    A.收學費,不收雜費
    B.不收學費、雜費
    C.不收書本費、雜費
    D.不收學費,收雜費
    17、當個人的外表有魅力時,他的一些與外表無關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這種現象是(?。?BR>    A.寬大效應
    B.暈輪效應
    C.刻板印象
    D.近因效應
    18、根據對小學思想品德學科新課程標準的理解,以下描述中,不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是(?。?。
    A.課堂教學要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真實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主動探索、相互交流
    B.課堂活動要在各種教學情境中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發(fā)掘他們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
    C.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具有較強的塑造性,應該按照課本對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D.課堂教學中,在學生學習了一段時間,掌握了某些技能之后,可以讓他們通過手工、展覽或是表演等看得見、聽得見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能力
    19、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教育屬于( )。
    A.道德素質教育
    B.思想素質教育
    C.政治素質教育
    D.心理素質教育
    20、在我國當前課程管理的改革中,試行三級課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課程是(?。?。
    A.綜合課程和分科課程
    B.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
    C.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
    D.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
    二、名詞解釋(共5題,每題2分。共10分。)
    21、發(fā)展關鍵期
    22、道德修養(yǎng)
    23、教育方針
    24、教育
    25、社會抑制簡答題(共6題,每題5分,共30分)
    26、簡述學生學習的特點。
    27、簡述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28、簡述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
    29、班集體對學生的教育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30、簡述泰勒的課程設計模式。
    31、簡述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四、論述題(共2題,每題10分,共20分)
    32、試述小學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
    33、結合實際論述如何促進學生獲得陳述性知識。
    五、材料分析題(共1題,每題20分)
    34、先賢蘇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識”,后人對此提出質疑“道德可教嗎”。請以“道德是否可教”為話題進行寫作。文體不限,詩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