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真題預(yù)測:看看我們自己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2014年高考作文真題預(yù)測:看看我們自己的文章,供廣大考生查閱??!
    【金題回放】
    停下手中的筆,合起面前的書,關(guān)閉電視節(jié)目,拔掉電腦插頭,站起來去照照鏡子,看看我們自己。我們是否能從中看到父母的恩賜、社會的饋贈、世界的影子?
    請以“看看我們自己”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
    2、文體不限??梢杂洈⒔?jīng)歷,抒發(fā)感情,發(fā)表議論,展開想象,等等。
    3、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dǎo)】
    這是材料加命題的形式,首先我們必須注意材料的指向作用。材料先有一段引子,停下筆等,但這只是引子而已,重點的在后邊的引導(dǎo)性的話,“我們是否能從中看到父母的恩賜、社會的饋贈、世界的影子————”這段話和前邊的引子構(gòu)成一種完整的意思,我們要停下來看看自己,反思自己,從自己身上找找一些東西,諸如“父母的、社會的”等。
    看具體要求,以“看看我們自己”為題,文體等“三自原則”。“為題”很重要,所寫的必須符合此題目要求,具體說:
    A.對象是“我們”,是一個泛指概念,可以是以我為代表的一群,針對學生寫作的要求,我們就是學生這一身份,以這一身份為代表的一代人,這樣要求實際體現(xiàn)一種要求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意圖,也讓學生有話可說。
    當然,“我們“的外延是很大的,他也完全可以指我們?nèi)祟?,只不過對學生實際寫作而言,要有更好的把握意識,表達難度相應(yīng)較大。
    B.“看看自己“的理解。就出題的意圖看,”“看看”應(yīng)該是強調(diào)一種反思,反省,而不是停下來’看看風景”,學生有部分就寫成了停下來看看人生路上的風景,這其實是脫離材料的指向來理解題目,有點偏題。
    C.”看什么“呢?我們認為出題者在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世界,關(guān)注現(xiàn)實,關(guān)注身邊事,”“看什么”,人存世上無非如下的幾種關(guān)系,人與社會,人和自我,人和他人,人與自然,這恰好也能作為看的具體內(nèi)容:看看自己的成長,反思這個過程;看看身上的一切,包括身體發(fā)膚,包括穿著打扮,有多少來自父母,因而感恩;看看自己的氣質(zhì)言行,有多少時代的印記,告訴自己原來是生活在時代的大潮之中,推動這時代大潮的原來有我;看看自己吃的穿的,想象一下這一切都是自然地供給,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自然,熱愛自然;很多東西都可入題。
    【例文】:
    看看我們自己
    合上書,放下筆,鏡前的我們青春而有朝氣。長久地被書本與作業(yè)覆蓋,我差一點忘記我們還處在最美好的花季、雨季。
    站在鏡前,我漸漸地看清了自己,我不是一個只會“之乎者也”的書生,我不是一個只擁有作業(yè)與成績的學生,也不是一臺沒有感情、沒有思想的學習機器。我是一名高中生,固然也是一名站在繃緊琴弦上的高三學生,在擁擠而緊張的跑道上一樣可以彈奏出美妙的琴音。
    記得總理在湖南大學的講話上為我們青少年提出了三個詞“此時”“此地”“此身”。這三個詞像是三個神奇的音符,編織出了一曲青春的歌聲。
    此時,我們即將成年,正走在浩浩蕩蕩的高考大軍中。兩種時刻相融,我們應(yīng)該肩負起更深重的責任。我們很快就要在成人禮中正式成為時代的主人與建設(shè)者。而高考與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雖然高考不是決定命運的選拔,但高考前為夢想揮汗灑淚的拼搏過程卻為我們更好地成長埋下了一顆飽滿的種子。我們正是在此時做好此時的事,將來才會成為秀的建設(shè)者。
    此地,自然是指教室與家的兩點一線。更主要的當然是指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這個位置。我們正處在父母殷切的愛的目光之下,我們正處在老師細致地關(guān)懷之下,我們還處在社會的關(guān)切之下,我們是正在陽光與風雨中成長的幼苗,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長成參天大樹。此地的我們不該忘記此地,在高三學生的位置上,我們除了學習也該關(guān)注的世界,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群體,關(guān)注未來。
    此身,就是鏡前的這個我了。我是太多太多愛與呵護的結(jié)果,是各種風雨洗禮的結(jié)果。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都能在鏡子前看到最出色最獨特的我們自己。然而我們也該付出,也該承擔。這個時代對青少年的要求就是肩負起祖國、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今天的我們就該是一個獨立自強的個體。
    看了鏡前的自己,我看到了自己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的責任,看到了自己的責任,看清了自己的方向,更看到了自己與這個世界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我終于了解了自己,明白了自己,也更懂得如何做自己。
    【點評】:在一系列批判自我近乎自戕的文字中,本文憑借陽光心態(tài)、清晰結(jié)構(gòu)和養(yǎng)眼文面脫穎而出。溫家寶總理“此時、此地、此身”的勉勵,不僅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也成為“怎樣看待自己”的運思紐帶,不愧為“三個神奇的音符”。值得稱道的還有文章開頭,“我差點忘了”、“我不是”“也不是”“固然也是”等句豐富的句法,對那些不善于展示自我形象的考生頗有借鑒意義。
    看看我們自己
    還有比90后更幸福,更幸運的一代么?我想象不出古人在物質(zhì)貧乏的年月里是如何度過的;戰(zhàn)火紛飛,兵荒馬亂的年代似乎也與我們無關(guān);即使是生于七八十年代的人們,又怎會有我們這般精彩繽紛的生活?
    在蜜罐里泡大的我們,卻總在不斷挑戰(zhàn)者社會的忍受極限;不斷“推陳出新”的90后“N重門”,無病呻吟而又莫名其妙的“非主流”,一起又一起的校園暴力事件……許多人開始對我們的未來報以擔憂的目光;這究竟是祖國的花朵,還是垮掉的一代?這究竟是青春個性,還是游戲人生?
    在越來越多的質(zhì)疑聲中,我們不妨安安靜靜地坐下來,看看自己的靈魂,聽聽自己的心聲。
    或許,內(nèi)心深處的空虛與孤獨是這些問題的答案。獨生子女可以享受到父母完整的愛,可是這無法彌補沒有兄弟姐妹一同相伴嬉戲的缺憾。高尚住宅小區(qū)里的生活的確令人生羨,卻掩蓋不了鄰里之間叫不出姓名來的尷尬事實。我們在鋼筋水泥構(gòu)建的森林中成長,那份黯淡和孤獨只能說是社會發(fā)展的產(chǎn)物。
    面對溝通的困難,我想我們必須直視并且努力克服。與其沉溺于網(wǎng)絡(luò)世界的虛幻情愫,何不更珍惜周圍朋友溫暖的微笑呢?我們應(yīng)該保留這與生俱來的與人交流的能力,不能讓它在冷漠麻木中退化,讓自己成為《局外人》中可憐的主角。
    或許,我們無處宣泄的憤怒和對這個世界的困惑,亦是這個問題的解答。不可否認,社會發(fā)展的同時,也有許多無法解釋的可悲可嘆的事情正在發(fā)生。90后的我們無法理解,為何眾人喊打的應(yīng)試教育愈演愈烈?為何魚肉百姓的官員能夠飛黃騰達?驚聞有人問一個小女孩將來想做什么時,她竟響亮的回答:“想做貪官!”我想,90后年輕而稚嫩的心里,一定裝了太多沒人能回答的問題。我們做的那些看似荒唐的事,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奈。
    令人欣喜的是,還有許多朝氣蓬勃的90后們,讓我們看到希望的曙光。當方招、陳及時和何東旭跳入滾滾江水救人的瞬間,他們已然將一個90后應(yīng)有的無私無畏和社會責任感演繹到極致。他們的英雄行為讓人們再次重新判斷和評價90后,也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和自豪。
    看看我們自己,我們的肩膀尚稚嫩,卻承擔著無數(shù)關(guān)注和期待;
    看看我們自己,一個民族的成長和一個社會的變遷都映在我們眼眸中;
    看看我們自己,在孤獨與困惑之中徘徊掙扎,卻仍對自己的明天有無盡的希望與信心。
    收拾好心情,背負起重擔,讓我們在不斷反省中成長,在客觀思考中邁步向前。
    【點評】:這是一篇審題有高度、探究有深度、批判有力度的90后考場宣言。將“我們”準確定位為“90后”,或比較、或反觀,切合題意。面對矛盾,作者從獨生子女現(xiàn)實、社會發(fā)展變遷、代際溝通困難諸方面對這一代人的荒唐無奈作了一定深度的探究,所批判的社會亂象雖有些偏激,卻展示出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少F的是作者在對同齡救人英雄群體的震撼與自豪中亮出真我,找到前行的方向。全文血肉豐滿,文氣充盈,結(jié)尾精警,具有很強的沖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