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8省份5.6萬人報名異地高考

字號:

2013年,中國異地高考艱難“破冰”,共有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慶、云南等12個省份啟動實施了這項政策。2014年,將有28個省份開始解決隨遷子女在當?shù)貐⒓痈呖紗栴},新增的地區(qū)包括北京、上海、山東、寧夏、新疆、內(nèi)蒙古、福建、海南、山西等16個省份。
    與去年異地高考遇冷不同,今年報名人數(shù)達到了5.6萬名,較去年的4440名激增12倍??v觀各地公布的方案,各地政策的門檻高低差別較大,報考條件、推進方式和政策時間表也不盡一致。
    北京、上海和廣東異地高考的準入門檻最為“苛刻”。北京今年只放開了隨遷子女在京參加高等職業(yè)學校招生錄取,且需要滿足在京繳納社保滿6年、子女在京連續(xù)就讀高中三年等五項條件;上海則要求來滬人員持《上海市居住證》、積分達到標準分值(120分)、父母連續(xù)持居住證3年及以上,且子女在滬高中畢業(yè);廣東到2016年才放開異地高考,且要求進城務(wù)工人員具合法穩(wěn)定職業(yè)、住所并連續(xù)3年以上(含3年)持有廣東省居住證、隨遷子女在廣東參加中考且具3年完整高中學籍。
    為防止高考移民,不少省市在高考報名時實行“戶籍+學籍”雙證制度,還提出了戶籍和學籍的年限要求。
    這些門檻可能會導致一些雙“籍”分離的學生遭遇無處高考的尷尬。近期,一則“高三學生欲回原籍地高考報名遭拒”的報道引發(fā)熱議,凸顯出異地高考政策仍有諸多細節(jié)尚待完善的現(xiàn)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