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優(yōu)秀的教育日志:如何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感恩教育就是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激,或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xiàn)出來且回饋他人的教育。小學生年齡小,喜歡形象直觀的東西,如果我們只是通過幾句話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那恐怕收不到什么成效。那么,怎樣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用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感恩教育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的人,他們一直在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地默默為孩子付出,但孩子們可能不曾細細體會,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回憶一下,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是怎樣對待你的?都為你做過哪些事?他們是否曾做過下面這些事:放學后或天黑了不見你回家,四處尋找;下雨了,為你送雨傘;下雪了,為你送棉衣;你病了,他們趕忙找醫(yī)生……當孩子們想到這些事之后,他們就會感覺到親人的關愛。這時,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討論一下,應該怎么做才能回報親人的愛?
二、通過影視資料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今天的孩子既沒有遭受過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痛苦,也沒有體驗過艱苦奮斗的艱辛,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看一些抗戰(zhàn)題材的電影,如《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董存瑞》《長征》等,這些影片形象直觀,感染力很強。另外,教師還可以帶孩子們到博物館、紀念館和烈士陵園看一看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用過的手槍,指戰(zhàn)員們用過的云梯和機槍,烈士們的照片和事跡以及其他相關的資料等等。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會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許許多多的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應該學會珍惜。
三、通過生動的故事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知恩圖報的美德故事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如韓信受漂母之恩,即以千金相贈;首陽之餓人受趙盾活命之恩,在趙盾危難之際,便舍命相救的故事。孩子們聽了這樣的故事,自然會知曉感恩圖報的美德。
我們常說“教書育人”,感恩教育實際上就是育人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人可以沒有讀過許多書,可以沒有許多知識,但是,他必須懂得做人最起碼的原則——知恩圖報。我們一定要在教書的同時育好人,讓孩子們從小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以后用更多的愛來回報社會。3lian.com/zl/轉載請保留
也許是我們對孩子的愛太無私,以至于孩子對這份愛非但不珍惜,反而感覺父母嘮叨。因此父母要學會做“弱者”,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表達他們對父母的愛。如父母不妨告訴孩子,自己工作時會很煩惱、很辛苦,養(yǎng)育孩子也很辛苦。父母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是因為愛他,父母也希望得到孩子的安慰、照顧,等等。一旦父母學會了接受孩子的愛,孩子的價值得到了體現(xiàn),他們就會懂得孝敬父母,對父母感恩。父母還可以有意識地和孩子一起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如捐獻活動、扶貧活動等等,讓孩子體會他人的辛酸與苦難,讓他們愿意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
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會離開父母,融入社會。惟有學會感恩,才會更加熱愛生活,關愛他人,收獲平和與快樂。
感恩教育就是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激,或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xiàn)出來且回饋他人的教育。小學生年齡小,喜歡形象直觀的東西,如果我們只是通過幾句話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那恐怕收不到什么成效。那么,怎樣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用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感恩教育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的人,他們一直在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地默默為孩子付出,但孩子們可能不曾細細體會,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回憶一下,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是怎樣對待你的?都為你做過哪些事?他們是否曾做過下面這些事:放學后或天黑了不見你回家,四處尋找;下雨了,為你送雨傘;下雪了,為你送棉衣;你病了,他們趕忙找醫(yī)生……當孩子們想到這些事之后,他們就會感覺到親人的關愛。這時,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討論一下,應該怎么做才能回報親人的愛?
二、通過影視資料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今天的孩子既沒有遭受過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痛苦,也沒有體驗過艱苦奮斗的艱辛,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看一些抗戰(zhàn)題材的電影,如《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董存瑞》《長征》等,這些影片形象直觀,感染力很強。另外,教師還可以帶孩子們到博物館、紀念館和烈士陵園看一看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用過的手槍,指戰(zhàn)員們用過的云梯和機槍,烈士們的照片和事跡以及其他相關的資料等等。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會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許許多多的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應該學會珍惜。
三、通過生動的故事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知恩圖報的美德故事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如韓信受漂母之恩,即以千金相贈;首陽之餓人受趙盾活命之恩,在趙盾危難之際,便舍命相救的故事。孩子們聽了這樣的故事,自然會知曉感恩圖報的美德。
我們常說“教書育人”,感恩教育實際上就是育人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人可以沒有讀過許多書,可以沒有許多知識,但是,他必須懂得做人最起碼的原則——知恩圖報。我們一定要在教書的同時育好人,讓孩子們從小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以后用更多的愛來回報社會。3lian.com/zl/轉載請保留
也許是我們對孩子的愛太無私,以至于孩子對這份愛非但不珍惜,反而感覺父母嘮叨。因此父母要學會做“弱者”,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表達他們對父母的愛。如父母不妨告訴孩子,自己工作時會很煩惱、很辛苦,養(yǎng)育孩子也很辛苦。父母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是因為愛他,父母也希望得到孩子的安慰、照顧,等等。一旦父母學會了接受孩子的愛,孩子的價值得到了體現(xiàn),他們就會懂得孝敬父母,對父母感恩。父母還可以有意識地和孩子一起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如捐獻活動、扶貧活動等等,讓孩子體會他人的辛酸與苦難,讓他們愿意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
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會離開父母,融入社會。惟有學會感恩,才會更加熱愛生活,關愛他人,收獲平和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