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造價工程師《安裝工程》模擬試題(7)

字號:

第三節(jié) 橋梁與涵洞工程
    一、單選題
    (2010年)14、鋼筋混凝土空心橋墩的壁厚宜為( )
    A、100-120 B、120-200
    C、200-300 D、300-500
    (2010年)15、非整體式拱涵基礎(chǔ)的適用條件是( )
    A、拱涵地基為較密實(shí)的砂土
    B、拱涵地基為較松散的砂土 C、孔徑小于2M的涵洞
    D、允許承載力200-300KPA的地基
    (2009年)14、對較寬的橋梁,可直接將其行車道板做成雙向傾斜的橫坡,與設(shè)置三角墊層的做法相比,這種做法會( )。
    A、增加混凝土用量 B、增加施工的復(fù)雜性
    C、增加橋面恒載 D、簡化主梁構(gòu)造
    (2009年)15、拱涵軸線與路線斜交時,采用斜洞口比采用正洞口( )。
    A、洞口端部工程量大 B、水流條件差
    C、洞口端部施工難度大 D、路基穩(wěn)定性好
    (2008年)8、拱式橋在豎向荷載作用下,兩拱腳處不僅產(chǎn)生豎向反力,還產(chǎn)生( )。
    A、水平推力 B、水平拉力
    C、剪力 D、扭矩
    (2008年)9、在常用的涵洞洞口建筑形式中,泄水能力較強(qiáng)的是( )。
    A、端墻式 B、八字式
    C、井口式 D、正洞口式
    (2007年)8、溫差較大的地區(qū)且跨徑較大的橋梁上應(yīng)選用( )。
    A、鍍鋅薄鋼板伸縮縫 B、U型鋼板伸縮縫
    C、梳型鋼板伸縮縫 D、橡膠伸縮縫
    (2007年)9、在有較大排洪量、地質(zhì)條件較差、路堤高度較小的設(shè)涵處,宜采用( )。
    A、圓管涵 B、蓋板涵
    C、拱涵 D、箱涵
    (2006年)8、不設(shè)人行道的橋面上,其兩邊所設(shè)安全帶的寬度應(yīng)( )。
    A、不小于2.0米 B、不小于1.0米
    C、不小于0.75米 D、不小于0.25米
    (2005年)9、橋面較寬、跨度較大的斜交橋和彎橋宜選用的橋型是( )。
    A、鋼筋混凝土實(shí)心板橋 B、鋼筋混凝土箱形簡支梁橋
    C、鋼筋混凝土肋梁式簡支梁橋
    D、鋼筋混凝土拱式橋
    (2004年)9、當(dāng)水文地質(zhì)條件復(fù)雜,特別是深水巖面不平且無覆蓋層時,橋梁墩臺基礎(chǔ)宜選用( )。
    A、沉井基礎(chǔ) B、樁基礎(chǔ)
    C、管柱基礎(chǔ) D、擴(kuò)大基礎(chǔ)
    (2003年)8、橋面鋪裝即行車道鋪裝,不適用的鋪裝材料有( )
    A、防水混凝土 B、瀝青混凝土
    C、水泥混凝土 D、干硬性混凝土
    (2003年)9、在橋面設(shè)置的伸縮縫通常要求( )
    A、橋面鋪裝可不斷開 B、欄桿可不斷開
    C、在跨徑很大的橋梁上采用鋼縮縫
    D、人行道在橋面斷縫處不可做伸縮縫
    (2002年)10、橋梁的橋臺有多項(xiàng)功能,但不能( )
    A、起擋土墻作用 B、連接兩孔橋跨結(jié)構(gòu)
    C、將荷載傳給地基基礎(chǔ) D、與路堤連接
    (2001年)10、橋面伸縮縫不宜設(shè)置在( )
    A、橋面泄水管處 B、兩梁端之間
    C、梁的鉸接位置 D、梁端與橋臺之間
    二、多選題
    (2010年)64、橋梁中的組合體系拱橋,按構(gòu)造方式和受力特點(diǎn)可以分為( )
    A、 梁拱組合橋 B、桁架拱橋
    C、剛架拱橋 D、桁式組合拱橋
    E、拱式組合體系橋
    (2009年)64、無推力的拱式組合體系橋的組成部分,一般有( )。
    A、拱肋 B、鋼架拱片
    C、吊桿和系桿 D、橫向聯(lián)結(jié)系
    E、加梗肋
    (2008年)63、為滿足橋面變形要求,伸縮縫通常設(shè)置在( )。
    A、兩梁端之間 B、每隔50m處
    C、梁端與橋臺之間 D、橋梁的鉸接處
    E、每隔70m處
    (2007年)63、在橋面鋪裝混凝土中鋪設(shè)Φ4-6mm鋼筋網(wǎng).其作用是( )。
    A、提高橋面鋪裝層的剛度
    B、提高橋面鋪裝層的強(qiáng)度 C、提高橋面鋪裝層的耐磨耗性
    D、提高橋面鋪裝層的整體性
    E、聯(lián)系各主梁共同受力
    (2006年)63、當(dāng)涵洞縱坡為6%時,通常采用的設(shè)計(jì)方案是( )。
    A、基礎(chǔ)底部不設(shè)防滑橫墻
    B、基礎(chǔ)底部加設(shè)防滑橫墻
    C、基礎(chǔ)做成階梯型 D、基礎(chǔ)分段做成階梯型
    E、設(shè)置跌水井
    (2005年)63、涵洞的組成主要包括( )。
    A、洞身 B、端墻
    C、洞口 D、基礎(chǔ)
    E、附屬工程
    (2004年)64、山區(qū)公路跨過山谷的路堤較高,泄洪涵洞埋置較深,根據(jù)泄洪流量可選用的泄洪涵洞形式有( )。
    A、明涵 B、圓管涵
    C、蓋板涵 D、拱涵 E、箱涵
    (2001年)64、涵洞的組成部分包括( )
    A、基礎(chǔ) B、洞身
    C、洞口 D、避車洞
    E、附屬工程
    一、單選題
    (2010年)14、D (2010年)15、A (2009年)14、B (2009年)15、C (2008年)8、A (2008年)9、B
    (2007年)8、C (2007年)9、B (2006年)8、D (2005年)9、B (2004年)9、C (2003年)8、D
    (2003年)9、C (2002年)10、B (2001年)10、A
    二、多選題
    (2010年)64、BCDE (2009年)64、ACD (2008年)63、ACD (2007年)63、BDE (2006年)63、BC
    (2005年)63、ACDE (2004年)64、BDE (2001年)64、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