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2014中考物理卷點評:基礎顯平穩(wěn) 能力促發(fā)展

字號:

【點評一】
    基礎知識鋪路 學科素養(yǎng)導航
    出場:史獻計(南京化學工業(yè)園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南京市物理學科帶頭人)
    今年的中考物理試卷文字簡潔流暢,閱讀量適中,大多數(shù)試題素材直接來自于課本或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對試題的情境感覺親切,有效緩解了學生答題時的緊張心理,增強了學生答題的信心。具體地說,2014年中考物理試卷有以下四個特點:
    1.緊扣課標,注重基礎知識
    試題覆蓋了課本85%以上的知識點,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如第1題考查了學生對可再生能源的了解;第2題結合具體情境考查了學生對樂音特性的理解;第4題考查了學生對杠桿知識的應用;第10題結合電熱毯的使用考查了焦耳定律的知識,同時也隱含了對學生安全用電的教育。這些試題的情景設計和設問緊扣課標,考查形式靈活多樣,側(cè)重于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2.貼近生活,體現(xiàn)時代氣息
    今年物理試題的另一個特點是貼近生活,充分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重在考查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靈活應用,提醒學生平時在學習物理知識時要重在理解,不能靠死記硬背。如第5題結合對生活中一些熱現(xiàn)象的解釋考查學生物態(tài)變化的相關知識;第6題以今年“青奧會”吉祥物“砳砳”的運動圖片為素材,考查了學生對力學有關概念的理解;第13題通過對小區(qū)圖片信息的捕捉,考查了學生對標志牌物理含義的理解;第14題結合“天宮一號”宇航員王亞平的太空實驗考查了學生對分子動理論的了解,這些題目生活氣息濃,社會時代感強,很受學生喜愛。
    3.重視實驗,突出過程方法
    今年中考物理試題,實驗仍是考查的重點。在考查實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重視對實驗過程和方法的考查。如第21題考查了學生描繪水沸騰圖像的能力;第24題考查了學生對實驗情況表格的設計能力;第25題后一問考查學生對實驗操作方法的理解;第26題考查學生實物電路的連接和對電學故障現(xiàn)象的分析能力。這些實驗的考查既有利于促進學生有意義的學習和發(fā)展,也有利于正確引導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
    4. 人文關懷,凸顯學科素養(yǎng)
    今年中考試題還滲透了對“情感價值觀”的考查,可以說試卷中的每一道題,大部分學生都能上手。試題的難度設計有一定的梯度,設問由易到難,如后一題第一問是平時學生練習中經(jīng)常碰到的求燈泡的電阻問題,這一問學生都能完成。另外,試卷充分彰顯了物理學科的特色,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如后一題的第二問和第三問,結合學生平時的綜合實踐活動考查學生對安全電路的設計能力。這類試題的設計能夠比較客觀地考查出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為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的進一步學習鋪設臺階,打好基礎。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2014年的中考物理試卷很好的體現(xiàn)了物理課程的理念和課程目標,為學生成長鋪路,為教師教學導航。
    【點評二】
    基礎顯平穩(wěn) 能力促發(fā)展
    出場:楊清華老師(南京市二十九中教育集團初中部)
    2014年中考物理試題在傳承近年來南京市中考物理試題風格的基礎上,根據(jù)《南京市中考改革2014年過渡方案》的要求,針對今年考試時間的變化作了合理的調(diào)整。試題難度適宜,整體較為平穩(wěn)。具體來說,整卷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題量減少,留足思考時間
    今年的物理考試時間由100分鐘縮減為90分鐘,與之相對應,試題做了調(diào)整,題量由去年的32題縮減為28題;整卷文字總閱讀量由去年的4700字縮為4100字左右。這樣的調(diào)整,為考生的答題留足了充分的思考時間,消除了因考試時間縮短對考生的心理造成的影響。
    二、素材親切,舒緩緊張情緒
    今年的試題素材大多源自課本。如選擇題的第2題、第4題、第8題、第9題、第11題等。有些試題由課本中的例題或綜合實踐活動改編,如第19題的LED燈能量轉(zhuǎn)化效率問題、第28題的模擬調(diào)光燈電路等。有些實驗題就是課本中實驗的直接呈現(xiàn),如第22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第24題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等。還有一些素材關注了生活、社會和科技,如第6題結合“青奧會”的一些比賽項目、第13題結合小區(qū)隨處可見的標志牌、第14題結合“太空授課”等素材,考查了學生一些相關的物理知識。這些具有親切感和時代感的素材,有利于舒緩考生的緊張情緒,有利于考試的正常發(fā)揮。
    三、重視實驗,突出主干知識
    今年中考物理試題沒有偏題、怪題,沒有繁難計算,考點覆蓋了課程標準要求的85%以上,突出了對主干知識的考查。在重視實驗的同時,更加關注對實驗過程和方法的考查。如第22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重視了實驗設計的問題討論;第23題考查對密度的理解;第24題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以補全表格內(nèi)容的方式考查了對實驗目的和研究方法的領悟;第25題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突出了對測量方法的理解;第27題考查對壓強的理解等。這些主干知識由于平時訓練到位,學生很容易上手。
    四、滲透能力,重視學科素養(yǎng)
    今年的試題還聯(lián)系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滲透了相應的能力要求。例如,第8題結合套緊錘頭問題,考查學生運用慣性知識解釋現(xiàn)象的能力;第11題利用倒置的漏斗吹、吸乒乓球的問題,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大氣壓強問題的能力;第10題結合電熱毯電阻絲接頭燒焦問題,考查學生應用焦耳定律解決問題的能力;第28題設置模擬調(diào)光燈電路燈泡安全問題,考查學生應用歐姆定律、電功率等綜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學生后續(xù)學習的不竭動力,為學科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2014年中考物理試題既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考查了學生運用物理知識和科學思維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對初中物理教學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