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4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制度化教育出現的標志是 ( )
A.人類教育的產生
B.古代學校的出現
C.近代學校系統(tǒng)的形成
D.終身教育的出現
2.《學記》中“學不躐等”的主張是 ( )
A教學相長
B.啟發(fā)式教學
C.師道尊嚴
D.循序漸進
3.獨立教育學誕生的標志是 ( )
A.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B.洛克的在《教育漫話》
C.路所的《愛彌兒》
D.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4.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決定著 ( )
A.教育的領導權
B.受教育的權利
C.教育目的的性質
D.教育結構的變化
5.學校文化的核心是 ( )
A.物質文化
B.制度文化
C.校園文化
D.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6.強調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力量源于人自身的需要,身心發(fā)展的順序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這種理論是 ( )
A.成熟論
B.多因素論
C.外鑠論
D.內發(fā)論
7.心理學家提出發(fā)展關鍵期的概念,是基于個體身心發(fā)展的 ( )
A.順序性
B.階段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8.在認知方便面,初中階段教育應重視_______的培養(yǎng)。 ( )
A.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
B.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C.形象思維和概括能力
D.抽象思維和道德理想
9.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
A.課程改革
B.教學改革
C.學制改革
D.學校改革
10.課程表的安排應遵循整體性原則、生理適宜原則和 ( )
A.靈活性原則
B.系統(tǒng)性原則
C.遷移性原則
D.優(yōu)化原則
11.在西方教育,被認為是現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
A.赫爾巴特
B.杜威
C.盧梭
D.凱洛夫
12.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 )
A.備課
B.上課
C.作業(yè)檢查與批改
D.課外輔導
13.“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fā)現真理?!斌w現的教學原則是 ( )
A.啟發(fā)性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14.“學會關心”是下列哪種德育模式所強調的? ( )
A.認知模式
B.社會模仿模式
C.體諒模式
D.價值澄清模式
15.智力的核心是 ( )
A.想象力
B.記憶力
C.思維力
D.觀察力
16.通過講道理、擺事實,是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是 ( )
A.說服法
B.榜樣法
C.鍛煉法
D.陶冶發(fā)
17.能鑒別學生水平高低、能力強弱的測驗表明其______很高 ( )
A.難度
B.區(qū)分度
C.信度
D.效度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務是 ( )
A.促進班集體的全面發(fā)展
B.評定學生操行
C.組建良好的班集體
D.指導班委工作
19.德育過程的基礎是 ( )
A.掌握知識
B.激發(fā)情感
C.道德內化
D.活動和交往
20.教師職業(yè)的大特點在于職業(yè)角色的 ( )
A.單一化
B.專業(yè)化
C.多樣化
D.崇高化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制度化教育出現的標志是 ( )
A.人類教育的產生
B.古代學校的出現
C.近代學校系統(tǒng)的形成
D.終身教育的出現
2.《學記》中“學不躐等”的主張是 ( )
A教學相長
B.啟發(fā)式教學
C.師道尊嚴
D.循序漸進
3.獨立教育學誕生的標志是 ( )
A.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B.洛克的在《教育漫話》
C.路所的《愛彌兒》
D.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4.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決定著 ( )
A.教育的領導權
B.受教育的權利
C.教育目的的性質
D.教育結構的變化
5.學校文化的核心是 ( )
A.物質文化
B.制度文化
C.校園文化
D.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6.強調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力量源于人自身的需要,身心發(fā)展的順序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這種理論是 ( )
A.成熟論
B.多因素論
C.外鑠論
D.內發(fā)論
7.心理學家提出發(fā)展關鍵期的概念,是基于個體身心發(fā)展的 ( )
A.順序性
B.階段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8.在認知方便面,初中階段教育應重視_______的培養(yǎng)。 ( )
A.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
B.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C.形象思維和概括能力
D.抽象思維和道德理想
9.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
A.課程改革
B.教學改革
C.學制改革
D.學校改革
10.課程表的安排應遵循整體性原則、生理適宜原則和 ( )
A.靈活性原則
B.系統(tǒng)性原則
C.遷移性原則
D.優(yōu)化原則
11.在西方教育,被認為是現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
A.赫爾巴特
B.杜威
C.盧梭
D.凱洛夫
12.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 )
A.備課
B.上課
C.作業(yè)檢查與批改
D.課外輔導
13.“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fā)現真理?!斌w現的教學原則是 ( )
A.啟發(fā)性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14.“學會關心”是下列哪種德育模式所強調的? ( )
A.認知模式
B.社會模仿模式
C.體諒模式
D.價值澄清模式
15.智力的核心是 ( )
A.想象力
B.記憶力
C.思維力
D.觀察力
16.通過講道理、擺事實,是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是 ( )
A.說服法
B.榜樣法
C.鍛煉法
D.陶冶發(fā)
17.能鑒別學生水平高低、能力強弱的測驗表明其______很高 ( )
A.難度
B.區(qū)分度
C.信度
D.效度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務是 ( )
A.促進班集體的全面發(fā)展
B.評定學生操行
C.組建良好的班集體
D.指導班委工作
19.德育過程的基礎是 ( )
A.掌握知識
B.激發(fā)情感
C.道德內化
D.活動和交往
20.教師職業(yè)的大特點在于職業(yè)角色的 ( )
A.單一化
B.專業(yè)化
C.多樣化
D.崇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