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分數(shù)線預測:一本理533 文544

字號:


      預測2014年北京高考理科一本線預估為533分,文科一本線預估為544分。
      一、回顧
    回顧一下,晨霧已經連續(xù)六年預估過北京高考分數(shù)線。
    2007年晨霧預測高考理科一本線520分,并指出向上偏移的可能性大。實際為531分。這是第一次預測經驗不足,但也算是相對比較準確的一次。原因之一是當時家里就有一個考生作最直接的“參照物”,能得到第一手信息反饋。
    2008年晨霧預測高考理科一本線520分,實際為502分。這是最不準確的一次。不準確的原因之一是忽略了信息科技大等學校當年由二本變成一本使得一本招生計劃增加一千多人,考生隊列在一批次后面增加了一個很大的“尾巴”,讓一本線向下拖累。這讓晨霧對影響一本線的因素構成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2009年晨霧預測高考理科一本線505分,實際為501分。這是相對很準確的一次。
    2010年晨霧首次同時預測了北京高考理科和文科的一本線。理科一本線預測498分,實際為494分;文科一本線預測519分,實際524分。這也是最準確的一次。需要說明的是這一年的一本線在官方發(fā)布之前爭議,在晨霧的預測6月17日發(fā)布之后,北京市六家媒體采訪了高考閱卷老師之后在6月21日都發(fā)布消息說理科一本線在2009年的501分之上還要上漲(見《媒體報道:高考理科錄取線預計超去年》),與晨霧平時交流較多的一些專家和朋友也是分析理科一本線上漲。這使得晨霧的觀點十分孤立,已經發(fā)布的預測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質疑,不得不重新審視,看看是否需要修正?晨霧在冷靜分析之后繼續(xù)堅持了自己的觀點,并發(fā)出文章《晨霧堅持一本線文科519理科498的預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6月15日一位家長匿名在晨霧博客的評論里寫出了一篇獨樹一幟的文章《2010年北京市高考分數(shù)分析與預測》。這篇文章很有價值,也給了晨霧預測2010年一本線一些借鑒。也就是從這一年,晨霧開始,晨霧對一本線的預測找到了一些“感覺”。
    2011年晨霧同時預測了北京高考理科和文科的一本線。理科一本線預測488分,實際為484分;文科一本線預測526分,實際524分。這已經是多次較準確的預測了。這一年首次與《法制晚報》合作發(fā)布一本線預測。
    2012年2晨霧同時預測了北京高考理科和文科的一本線。理科一本線預測483分,實際為477分;文科一本線預測513分,實際495分。文科誤差偏大。
    連續(xù)預測了六年后,晨霧感覺公眾對晨霧預測的預期越來越高,似乎只能誤差一兩分才算準確。這確實有點太難為晨霧了。2013年北京高考命題難度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給預測帶來更大的困難。而剛好每年都預測一本線的晨霧在2013年沒有做這件事情。家長們看到晨霧博客在2013年6月11日發(fā)出一份通知《晨霧平臺休息三周》,晨霧稱“因出國旅行度假,晨霧平臺從6月12日開始“休息三周”。”,關于預測一本線的事情,晨霧稱“今年晨霧只能根據情況盡量去做。如果做了,會在國外向大家發(fā)布?!?。但是最終也沒有發(fā)布。于是外界有傳言,2013年預測一本線難度太大,晨霧找個借口躲到國外去了。這真讓晨霧有口難辨了。事實上晨霧2013年6月是去美國參加兒子的碩士畢業(yè)典禮,而后順便旅游度假。去年預測一本線的那個時段6月中旬晨霧正在美國大峽谷、黃石公園等景區(qū)旅行,每日長途奔波,連上網信號都沒有。因此2013年不得不停了一年。
    2014年高考后,這幾天也不斷有網友留言問:晨霧的一本線預測怎么還沒有出來?雖然再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就可以查分了,就可以看到官方公布的一本線了,網友們還是希望晨霧也提前給出一個預測。那么晨霧今天就把自己的思路談出來。希望大家更多地關心的不是晨霧給出的結果,而是得出這個結果的過程。是自己參與思考和交流,得出自己認為的一本線。但是晨霧也知道,預測這東西,不管你怎么說過程重要,你寫了一大堆過程,關注的還是結果準不準。
    二、一本線是怎樣產生的?
    什么是一本線?一本線是怎樣確定的?
    一本線的全稱是:本科第一批最低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只有達到這個分數(shù)線的考生才能享有由高招辦向一本高校投檔的基本權利。那么,一本線是怎樣確定的呢?應當按照當年本科一批招生計劃人數(shù),將全部考生的高考成績從高到低順序排列,排在最后一名的考生高考成績,就是理論上的一本線。實際操作中考[微博]慮到各種情況的退檔,高校向高招辦要求的提檔人數(shù)一般都是多于招生計劃的,不同高校提檔比為1.0-1.2不等,按照教育部的規(guī)定,一般不超過1.2。而且還要考慮提前批次高校要分流一部分一批次上線考生,實際的一本線比上述理論的一本線要更寬一些,例如根據往年的經驗數(shù)據,北京達到理科一本線的考生人數(shù)大約是本科一批招生計劃人數(shù)的1.30倍。
    因此,知道了一本招生計劃,也就能大致確定一本線上最后一名考生在全市的排名位置。而這名考生的高考分數(shù)就是一本線。
    三、影響一本線的三個因素
    要研究一本線,就要首先搞清楚哪些因素對一本線能夠發(fā)生影響?根據一本線的產生或確定過程,我們很容易看出直接影響一本線的兩個因素:
    1.當年一批次招生計劃
    2.當年高考命題的難度
    其中一批次招生計劃乘以一個1.30左右(理科)的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決定了一本線位置考生的排名;而命題難度決定了一本線絕對分值的高低。顯而易見,這兩個因素對一本線發(fā)生最直接的影響,是我們要研究的重點。
    除了上述直接影響一本線的兩個因素此之外,我們發(fā)現(xiàn)還有第3個因素對一本線也有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是間接的:
    3.當年考生報名人數(shù)的間接影響
    高考報名人數(shù)的變化的最直接影響是錄取率。而具體到高考報名人數(shù)對一本線的影響是一種間接的影響,它雖然不影響一本線位置考生的排名,但是對此排名位置的考生的“應試難度的要求”有較大的影響。關于這個問題比較復雜,抽象地講不明白,我們后面將要通過舉例和假設詳細敘述。
    如果我們同時分析三個因素對一本線的影響,會使問題變得十分復雜。為此我們把三個因素對一本線的影響分別單獨分析,在分析一個因素對一本線發(fā)生影響的時候,假設另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忽略不計。最后我們再把三個因素對一本線的影響的結果進行疊加,得到總的影響結果。下面我們分別預測2014年北京高考理科和文科一本線。
    四、2014年北京高考理科一本線的預測
    1.單獨考慮2014年北京高考理科招生計劃對一本線的影響
    查閱2014年北京市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系統(tǒng)/招生院校信息(實際上就是填報志愿的那個頁面)可以得到:
    北京市2014年理科一批次招生計劃總計13170人,比2013年(12695人)增加475人。
    北京市2013年理科一批次招生計劃總計12695人。2013年理科一本線550分所對應的理科排名為16923。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為16923÷12695=1.3330。
    2014年如果按照與2013年相同的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1.3330來確定理科一本線排名,則:
    13170×1.3330=17556
    這就是說,2013年北京市理科排名第17556名考生的高考成績將成為理科一本線。
    我們首先假設2014年高考理科命題難度與2013年完全一樣(這只是假設,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那么2013年理科排名第17556名考生的成績應當可以從大厚書最后的“2013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數(shù)分布”中查出來:
    2013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數(shù)分布(理科)
    分數(shù)段  本段人數(shù)  累計人數(shù)
    550-599  1598      16923
    540-549  1600      18523
    通過線性插值估算,排名17556名的大約相當于2013年北京理科高考546分。
    換句話來說,如果用2013年的理科高考題來考2014年考生,2014年理科一本線將是546分。
    階段性結論1:2014年理科一批次招生計劃增加475人使得一本線向下偏離4分。
    2.單獨考慮2014年高考理科命題難度對一本線的影響
    高考命題難度需要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后才能進行統(tǒng)計和評估。因此事先預測高考命題難度是一項十分困難的事情。
    6月10日晨霧發(fā)出《晨霧征集北京考生自我估分(2014版)》,晨霧只能根據征集到的考生的反饋,以及媒體報道中透露的評卷老師那里傳來的信息近似地估算高考難度。但是今年雖然考試院也組織媒體參觀了評卷中心,但是除了“滿分作文比去年多”以外,幾乎沒有透露任何關于各科目與往年難度比較的信息來。
    從眾多考生和家長的反饋信息看,考生們對各科目難度的普遍感覺:
    語文:不難(很少有說難的)
    數(shù)學:較難
    英語:與去年持平
    理綜:難(物理、生物、化學都較難)
    從考生反饋的估分情況看,2014高考的難度要比2013年高考難,比二模(海淀)考試難,這些基本上已無懸念。但是與一模(海淀)考試難度相比哪個更難?沒有定論。有一部分考生估分低于一模成績,而有的高于一模成績。
    今年無法判斷在較難的科目上是否會適度調整標準,如果嚴格分數(shù)標準,晨霧認為本次高考至少數(shù)學和理綜都會向下拉分。
    我們評估:
    語文:+2分
    數(shù)學:-4分
    英語:+2分
    理綜:-10分(物理-5、生物-3、化學-2)
    如果這個推論成立,晨霧預估命題難度使得2014年高考理科一本線在2013年基礎上向下浮動10分。
    3.單獨考慮2014年高考考生報名人數(shù)對一本線的間接影響
    2014年北京理科統(tǒng)招報名人數(shù)45095人,比2013年的46455人減少了1360人。減幅為2.928%。這是對2014北京理科考生有利的事情。
    我們再做兩項假設:
    1.假設減少的理科考生在所有分數(shù)段均勻分布,換句話說,各個分數(shù)段考生減幅都是2.928%。
    2.假設2014年北京市高考考生的整體應試能力水平與2013年相同。
    上面第1個假設十分重要,意思就是說,減少的孩子不都是高分學生,也不都是低分學生,而是在高分段的低分段的都有,均勻分布。
    有了這兩個假設,我們就可以開始估算了。
    2013年高考北京的理科一本線是550分,2013年550分對應的北京市理科排名是16923名(根據大厚書最后的考生分數(shù)分布表得到)。
    由于有了上面的假設,我們完全有理由推斷,在2014年,考試水平優(yōu)于2013年的前16923名水平的考生人數(shù)也減少了2.928%。
    16923 × 2.928% = 496
    16923 - 496 =16427
    2014年北京市理科排名16427名考生的高考應試水平相當于2013年的16923名考生。
    換句話說,如果假設2014理科考生去參加2013年的高考,2014年高考北京市排名16923名的考生是上不了2013年一本線的。要想上2013年的一本線,排名需要上升至16427名(相當于2013年高考成績553分)。
    說到這里一些性急的理科家長可能會先忍不住著急了:這么說今年被一本高校錄取的成績要求更高了?這怎么可能呢?理科報名的少了,考大學反而難了?不合情理呀?
    您先別著急。您說得對,這是不可能的。報名的人數(shù)少了,競爭的激烈程度肯定降低了,考大學肯定更容易了。
    剛才我們換句話說假設的條件是:“2014理科考生去參加2013年的高考”。如果是2014理科考生去參加2014年的高考,并且假設2014年北京市理科一本招生計劃總體不變,要想達到一本線,排名應當也不會變化,應當繼續(xù)保持在16923名。在前16923名考生中,排在最后的496名考生的應試水平達不到2013年北京理科一本線的水平,但是他們2014年卻有資格被一本錄取。換句話說,會有496名按照2013年標準達不到一本線的考生,2014年能達到一本線。這是不是2014年考大學更容易了!
    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釋這個現(xiàn)象,2013年未能進入一本線的496名理科考生如果參加2014年高考,并且高考保持2013年的難度不變,他們將有幸進入2014年的一本線。這也說明2014年理科考大學更容易了。
    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更加形象,一位2013年以一分之差不能達到一本線的復讀生,盡管經過一年的復讀,高考應試水平卻沒有提高(當然也沒有降低),仍然保持他2013年的水平上,他在2014年將穩(wěn)上一本線。這還是說明了2014年理科考大學更容易了。
    說到這里,就比較容易進入我們的主題了。我們假設,在招生計劃不變的情況下,2014年考生就用2013年完全相同難度的高考題目,我們完全有理由近似地確定,排名16923之后的第496名考生的高考成績就是2014年的一本線。
    16923 + 496 = 17419
    查2013年理科高考考生分數(shù)分布表,排名17419名考生對應的高考成績是547分。
    階段性結論3:如果2014年北京理科高考具有與2013年完全相同的難度水平并且一本招生計劃不變,那么一本線就是547分。向下偏離了2013年的一本線3分。
    請注意,此結論是從2014年高考理科報名人數(shù)減少1360人(減幅2.928%)這個條件推算出來的。
    4.綜合三個因素的影響得出結果
    上面我們分別單獨分析三個因素對一本線的影響時,都假設另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忽略不計?,F(xiàn)在我們再把三個因素對一本線的影響的結果進行疊加。
    用2013年北京理科高考一本線550分作為參考基準:
    2014年理科一批次招生計劃增加475人使得一本線向下偏離4分。
    2014年高考命題難度使得理科一本線在2013年基礎上向下浮動10分。
    2014年高考理科報名人數(shù)減少2.298%使得一本線向下偏離3分。
    三項結果疊加:
    550 - 4 - 10 - 3 =533分
    2014年北京高考理科一本線預估值為533分。 
    五、2014年北京高考文科一本線的預測
    1.單獨考慮2014年北京高考文科招生計劃對一本線的影響
    查閱2014年北京市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系統(tǒng)/招生院校信息(實際上就是填報志愿的那個頁面)可以得到:
    北京市2014年文科一批次招生計劃總計2873人,比2013年(2967人)減少了94人。
    北京市2013年文科一批次招生計劃總計2967人。2013年文科一本線549分所對應的文科排名大約為4264。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為4264÷2967=1.437。
    2014年如果按照與2013年相同的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來確定文科一本線排名,則:
    2873×1.437=4129
    這就是說,2014年北京市文科排名第4129名考生的高考成績將成為文科一本線。
    我們首先假設2014年高考文科命題難度與2013年完全一樣(這只是假設,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那么2014年文科排名第4129名考生的成績應當可以從大厚書最后的“2013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數(shù)分布”中查出來:
    2013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數(shù)分布(文科)
    分數(shù)段 本段人數(shù) 累計人數(shù)
    550-559    553    4208
    540-549    563    4771
    通過線性插值估算,排名4129名的大約相當于2013年北京文科高考551分。
    換句話來說,如果用2013年的文科高考題來考2014年考生,一本線將是551分。2014年文科一批次招生計劃減少使得一本線向上偏離2分。
    2.單獨考慮2012年高考文科命題難度對一本線的影響
    高考命題難度需要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后才能進行統(tǒng)計和評估。因此事先預測高考命題難度是一項十分困難的事情。
    6月10日晨霧發(fā)出《晨霧征集北京考生自我估分(2014版)》 ,晨霧只能根據征集到的考生的反饋,以及媒體報道中透露的評卷老師那里傳來的信息近似地估算高考難度。但是今年雖然考試院也組織媒體參觀了評卷中心,但是除了“滿分作文比去年多”以外,幾乎沒有透露任何關于各科目與往年難度比較的信息來。
    從眾多考生和家長的反饋信息看,考生們對各科目難度的普遍感覺:
    語文:不難(很少有說難的)
    數(shù)學:較容易
    英語:與去年持平
    文綜:難(地理難、政治偏、歷史多)
    從考生反饋的估分情況看,2014高考的難度要比2013年高考難,比二模(海淀)考試難,這些基本上已無懸念。但是與一模(海淀)考試難度相比哪個更難?沒有定論。有一部分考生估分低于一模成績,而有的高于一模成績。
    今年無法判斷在較難的科目上是否會適度調整標準,如果嚴格分數(shù)標準,晨霧認為本次高考至少數(shù)文綜會向下拉分。 
    我們評估:
    語文:+2分
    數(shù)學:+2分
    英語:+2分
    文綜:-7分(政治-2、歷史-2、地理-3)
    如果這個推論成立,晨霧預估命題難度使得2014年高考文科一本線在2013年基礎上向下浮動1分。
    3.單獨考慮2014年高考文科考生報名人數(shù)對一本線的間接影響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2014年北京文科統(tǒng)招報名人數(shù)19389人,比2013年的20913人減少了1524人,減幅達7.29%。這是對2014文科考生十分有利的事情。
    我們先做兩項假設:
    1.假設減少的文科考生在所有分數(shù)段均勻分布,換句話說,各個分數(shù)段考生降幅都是7.29%。
    2.假設2014年北京市高考考生的整體應試水平與2013年相同。
    上面第1個假設十分重要,意思就是說,減少的考生不都是高分學生,也不都是低分學生,而是在高分段的低分段的都有,均勻分布。
    有了這兩個假設,我們就可以開始估算了。
    2013年高考北京的文科一本線是549分,2013年549分對應的北京市文科排名是大約為4264名(根據文科大厚書最后的2013年考生分數(shù)分布表估算)。
    由于有了上面的假設,我們完全有理由推斷,在2014年,考試水平優(yōu)于2013年前4264名水平的考生人數(shù)也減少了7.29%。
    4264 × 7.29% = 311
    4264 – 311 = 3953
    2014年北京市文科排名3953名考生的高考應試水平相當于2013年的4264名考生。
    換句話說,如果假設2014文科考生去參加2013年的高考,2014年高考北京市排名4264名的考生是上不了2013年一本線的。要想上2013年的一本線,排名需要上升至3953名(相當于2013年高考成績555分)。
    說到這里一些性急的文科家長可能會先忍不住著急了:這么說今年被一本高校錄取的成績要求更高了?這怎么可能呢?文科報名的少了,考大學反而難了?不合情理呀?
    您先別著急。您說得對,這是不可能的。報名的人數(shù)少了,競爭的激烈程度肯定降低了,考大學肯定更容易了。
    剛才我們換句話說假設的條件是:“2014文科考生去參加2013年的高考”。如果是2014文科考生去參加2014年的高考,并且假設2014年北京市文科一本招生計劃總體不變,要想達到一本線,排名應當也不會變化,應當繼續(xù)保持在4264名。在前4264名考生中,排在最后的311名考生的應試水平達不到2013年北京文科一本線的水平,但是他們2014年卻有資格被一本錄取。換句話說,會有311名按照2013年標準達不到一本線的考生,2014年能達到一本線。這是不是2014年考大學更容易了!
    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釋這個現(xiàn)象,2013年未能進入一本線的311名文科考生如果參加2014年高考,并且保持2013年高考難度不變,他們將有幸進入2014年的一本線。這也說明2014年考大學更容易了。
    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更加形象,一位2013年以一分之差不能達到一本線的復讀生,盡管經過一年的復讀,高考應試水平卻沒有提高(當然也沒有降低),仍然保持他2013年的水平上,他在2014年將穩(wěn)上一本線。這還是說明了2012年考大學更容易了。
    說到這里,就比較容易進入我們的主題了。我們假設,在招生計劃不變的情況下,2014年考生就用2013年完全相同難度的高考題目,我們完全有理由近似地確定,排名4264之后的第311名考生的高考成績就是2014年的一本線。
    4264 + 311 = 4575
    查2013年文科高考考生分數(shù)分布表,排名4575名考生對應的高考成績是543分。
    階段性結論3:如果2014年北京文科高考具有與2013年完全相同的難度水平并且一本招生計劃不變,那么一本線就是543分。向下偏離了2011年的一本線6分。
    請注意,此結論是從2014年高考文科報名人數(shù)減少7.29%這個條件推算出來的。
    4.綜合三個因素的影響得出結果
    上面我們分別單獨分析三個因素對一本線的影響時,都假設另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忽略不計?,F(xiàn)在我們再把三個因素對一本線的影響的結果進行疊加。
    用2013年北京文科高考一本線549分作為參考基準:
    2014年文科一批次招生計劃減少使得一本線向上偏離2分。
    2014年高考命題難度使得文科一本線在2013年基礎上向下浮動1分。
    2014年高考文科報名人數(shù)減少7.29%使得一本線向下偏離了6分
    三項結果疊加:
    549 + 2- 1 –6 =544分
    2014年北京高考文科一本線預估值為544分。
    六、幾點說明
    1.晨霧每年在預估一本線的時候,都希望大家更多關心的不是晨霧給出的結果,而是得出這個結果的過程。是自己參與思考和交流,得出自己認為的一本線。比如說晨霧的結果是由三項疊加而成的,例如關于命題難度那一項,究竟今年的高考是難了,還是容易了?每位家長通過家里的考生、考生的同學、以及家長之間的交流,都可以得到更加第一手的信息,完全可以自己對這一項進行修正。因此晨霧更希望看到更多的家長拿出你們的看法來參加討論。讓晨霧的預測起到的是拋磚引玉的作用。
    2.北京市高考報名人數(shù)在經歷了從2008年到2010年的較大幅度的下降之后,雖然還在下降中,但是下降的趨勢已經比較平緩。在預測2014年北京高考一本線的時候,高考報名人數(shù)對一本線的影響所占的權重就比較小了。2014年還有一個特征,就是文科和理科高考報名人數(shù)減少都是一千多人,但是由于文科人數(shù)的基數(shù)比理科少得多,所以文科報名人數(shù)的減少影響比理科大。2014年無論是高考報名人數(shù),還是一批次高招計劃,相比2013年變化都不大,因此在影響高考一本線的三個因素中,高考命題難度對一本線的影響就變得至關重要。而對這一項,晨霧主要是通過網上征集網友考生家長信息得到一些資料,另外今年來自媒體報道中對命題難度的信息幾乎沒有。所以今年一本線預測的難度比往年要大。
    3.本文分別研究了文科和理科的一本線,方法是相同的的。需要說明的是文科考生數(shù)量少,統(tǒng)計誤差大,得到的結果誤差也要大一些。建議文科考生家長可以“照貓畫虎”自己試一試。我想最困難的還應當是對命題難度的評估。
    4.順便初步估計清北線理科在685分上下,文科在650分上下(所謂清北線,系指清華[微博]大學[微博]和北京大學[微博]提檔分數(shù)線中較低的那個分數(shù))。待高考成績發(fā)布之后如果有時間晨霧還會再做一下清北線的更細化的研究預測。
    5.本文所有分析都是建立在北京是今年劃定一本線位置的時候,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基本不變的基礎之上。所謂的“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就是一本上線人數(shù)與一本招生計劃的比。以理科為例(下表),這些年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都在1.3上下變化不大。上線考生人數(shù)比招生計劃多30%左右是為了保證高校有足夠的考生挑選,同時還考慮了提前批次也會分流部分一本上線考生。
    過去四年北京高考理科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
    
年份 一本招生計劃 一本線 一本上線人數(shù) 一本劃線比例
2010 14208 494 18625 1.31
2011 13993 484 18172 1.30
2012 13761 477 18119 1.32
2013 12695 550 16923 1.333
2014 13170 ?

    2014年北京第一次實行平行志愿,由于所有高校的提檔線排名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方面落榜生減少,另一方面高校提檔比例也降低到接近100%,確定批次控制分數(shù)線的時候留有的余量也就可以減少,批次控制線的排名位置就會提高。但這是高招辦人為的行為,是否做,怎樣做,將有高招辦決定。如果考慮到第一年經驗不足不作調整也可以,那么批次排名末端富余人數(shù)就會增多,就有出現(xiàn)較多上了批次分數(shù)線未被錄取的考生。例如一本線上未被一本高校錄取的考生會增多。如果調高了一本線,這部分考生就被降到二批次去錄取了。雖然是否調整一本線,這部分考生都是落到二批次去。但適度調高一本線后,從數(shù)字上看,一本線上落榜生數(shù)量減少,統(tǒng)計數(shù)據好看一些。所以即便第一年高招辦不這樣做,一年以后也會逐步去做。關于這個問題的分析還可以參閱晨霧2014年6月17日文章《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和它對一本線的影響》。
    雖說這項調整對考生并無實質性影響。但是對一本線的位置影響則很大。以理科為例,假設2014年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下調到1.2,北京市2014年理科一批次招生計劃總計13170人,那么一本線位置的考生排名為:
     13170×1.2=15804
      這個位置的考生2013年高考分數(shù)為557分,比2013年一本線位置高7分。
    
    這樣,2014年理科一批次招生計劃雖然增加475人,非但不會再使得一本線向下偏離4分,反而使得一本線上浮7分。
    上面測算的三項結果疊加將變?yōu)椋?BR>    550 + 7 - 10 - 3 = 544分
    如果2014年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下調到1.2,北京高考理科一本線預估值也就變?yōu)?44分。
    這是今年預測一本線時候遇到的新問題。文科也有同樣的情況。如果今年高招辦決定下調“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本文分析預測的一本線位置就會偏低。這是需要特別說明的。不過晨霧的看法,今年高招辦從保持穩(wěn)定,特別是保證原來用老辦法估算的一本上線考生仍然保持在一本線上的角度出發(fā),不調整或者微小調整一本劃線比例系數(sh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6.受到法制晚報的邀請,晨霧今天與法制晚報聯(lián)合預測今年的一本線。將在同一個報紙的版面出現(xiàn)各自不同的預測方法和預測結果。今天將有一個本文的簡版作為“晨霧預測”出現(xiàn)在今天的法制晚報上。敬請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