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14年中考語文試卷
(滿分:150分 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23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15分)
生命之美源于自然,自然之美煥發(fā)àngrán生機。觸摸一縷陽光,你會感受生命的絢爛;采擷一束鮮花,你會嗅到生命的芬芳;lingtīng 一聲鳥鳴,你會領(lǐng)略生命的qièyì;A , 。與自然親近,你會(心曠神怡/心安理得);與生命相擁,你將充實豐盈。
1.根據(jù)拼音在田字格內(nèi)用正楷寫出相應(yīng)的漢字。(3分)
2.從括號內(nèi)選擇恰當(dāng)?shù)某烧Z填在A處橫線上。(1分)
A處的成語是 。
3.結(jié)合語境,在文中橫線上仿寫恰當(dāng)?shù)木渥?。?分)
4.江洲中學(xué)擬舉行“生命與自然相愛”系列活動,請你參加。(9分)
(1)八年級將舉行郊游活動,請你從愛護自然方面給同學(xué)一句溫馨提醒。(2分)
(2)《湯姆·索亞歷險記》多次寫到湯姆在大自然中的感受,請具體說說湯姆經(jīng)歷“海盜生活”時,大自然讓他的心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
(3)請你以學(xué)校文學(xué)社的名義,為5月23日的“生命與自然相愛”征文活動寫一則啟事。(80字左右)(5分)
5.用課文原句填空。(8分)
(1)學(xué)而不思則罔, 。(《〈論語〉八則》)
(2)晨興理荒*,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3) ,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4)滿載一船星輝, 。(徐志摩《再別康橋》)
(5)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表明人心歸向、上下團結(jié)是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的句子是:“ , ”。
(6)習(xí)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guān)系學(xué)院演講時,展望中俄關(guān)系的未來,引用李白《行路難》中的詩句:“ , ”,堅信中俄關(guān)系一定能夠繼續(xù)乘風(fēng)破浪,揚帆遠航。
二(62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6-7題。(6分)
望江南①
李煜
閑夢遠,南國②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注】①望江南:詞牌名。這首詞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國入宋后所作。②南國:李煜故國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6.這首詞寫江南秋景,選取了江山、 、 、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繪出南國秋天
的景色。(3分)
7.有人評價這首詞“樸素自然,沒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試以末句“笛在明月樓”為例,加以賞析。(3分)
答: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17分)
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貴、貧賤、毀譽、歡戚,無一動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士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泵扛屑ふ撎煜率?,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①尚風(fēng)節(jié),自仲淹創(chuàng)之。
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扣雖貴,非賓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③里中,以贍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間請治第④洛陽,樹園圃,為逸老⑤地。仲淹曰:“人茍有道義之樂,形骸⑥可外,況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無幾,乃謀治第樹園圃,顧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艱退,不患退而無居也……”
及卒,謚文正。既葬,帝親書其碑曰“褒賢之碑”。仲淹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數(shù)百人哭之如父,齋三日而去。
(選自《續(xù)資治鑒》卷五十二,有刪節(jié))
【注】①矯厲:振奮。②重肉:兩種以上的肉。③義莊:一種慈善救國機構(gòu),由范仲淹開創(chuàng)。④治第:建府宅。⑤逸老:安享晚年。⑥形骸:形體、身體。
8.請用斜線(/)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2分)
一 時 士 大 夫 矯 厲 尚 風(fēng) 節(jié)
9.請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1)每感激論天下事:
(2)吾今年逾六十:
(3)乃謀治第樹園圃:
(4)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艱退:
1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3分)
人茍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況居室乎!
譯文:
11.文章結(jié)尾寫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應(yīng),用意何在?(4分)
答:
12.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請說說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體表現(xiàn)。(4分)
答:
(三)閱讀下面三則材料,完成13-16題。(17分)
【A】(時間都去哪兒了)(歌詞)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兒里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發(fā)
記憶中的小腳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愛交給她/只為那一聲爸媽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yǎng)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zhuǎn)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B】
【C】 ①為什么年齡越大感覺時間過得越快?科學(xué)家從三個方面解釋了這種現(xiàn)象? ②首先從人的生理變化上來解釋。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nèi)的生物鐘變慢了??茖W(xué)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從路邊隨機找一些年輕人和老人,讓他們估測一分鐘有多長。結(jié)果是:年輕人估測的時間比較快,通常還沒有到一分鐘,他們就認(rèn)為已經(jīng)到一分鐘了:而年長的人,他們通常過了一分鐘,才覺得這是一分鐘的時長。對年長的人來講,時間就這么“漏”掉了。在衰老的進程中,人體內(nèi)的某種節(jié)律在變慢,而客觀的時間沒有變慢,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快了。 ③第二個原因與新鮮感能刺激大腦記憶有關(guān)。每個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當(dāng)我們新去一個地方時,去的路總是顯得很長,回來時似乎要短得多。原因是,去時走這段路對你來講是嶄新的經(jīng)歷,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鮮的,你的大腦需要對這些新鮮事物進行處理記憶,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很慢,路似乎路很長。而回來是,這些景象不再是第體驗,一切變得熟悉,大腦需要處理的事物也變少了,時間似乎過得就快 了,路也似乎短了許多。 ④人生也是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外界的事物已經(jīng)少了一些新鮮感,更多的只是一種單調(diào)的重復(fù)刺激。豐富的經(jīng)驗是精神對于生活中的信息處理得極為快速,漸漸進入了“適應(yīng)性”的狀態(tài)。這不但削弱了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同時保留的記憶也信息不全,因而顯得一天不經(jīng)意間就過去了。 ⑤第三個原因則可以用“相對論”來解釋:一個五歲的孩童,他會感覺過去的一年很長很長,這是因為過去的一年占他生命總過程的20%;一個20歲的青年,過去的一年只占他生命的5%;而對于一個50歲的中年人,過去的一年僅僅是他生命過程的2%。人越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光陰在其整個人生當(dāng)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會覺得這些微不足道的時間過起來就會覺得很快。 (有刪改) 13.圍繞“時間去哪兒了”,三則材料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各是什么?請逐一概括。(3分) 答: 14.指出材料C第⑤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 15.比較材料A與材料C畫線句主要表達方式及效果的不同。(4分) 答: 16.請結(jié)合材料A與材料B,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分別談?wù)勀愕玫降膯⑹?。?分) 答: (四)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題。(22分) 曾經(jīng)有過的落日 陸平 ①不經(jīng)意間,望著天際那一輪正在沉沉下墜的落日,忽然心頭怦然一動,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很遙遠,很親切,好像在潛意識中已經(jīng)駐留了好久,感受著一種靠近歸宿的溫暖,就像一個疲憊的行人,終于在朦朧的暮色間看見了遠處可以落腳的村落。而那個時候,你或許正佇立在高樓層自家溫馨的窗前,或許正漫步在曠野寧靜的小道,或許正騎著車子在下班的人流中。 ②記憶中確實有過那樣一刻,扶著把鐵鍬,癡癡地望著遙遠的那輪落日,大地是一片溫和得無法表達的金黃。一只不安分的鳥雀盤旋在空中,叫著“歸去,歸去”。而那里,炊煙早已經(jīng)裊裊飄起,一盆清冽的涼水,小桌上一海碗湯面,一盤濃濃醋味的洋芋絲,還有一夜甜美的夢。 ③那回出差回來,鄰座的小女孩奶身奶氣地唱起一支熟悉的歌:“……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聽著腳步噼啪噼啪響/伴隨著聲聲親切的呼喚/帶我走進童年的時光……”童稚的歌聲天真、質(zhì)樸。車窗外又是那一輪親切的落日。那一刻的落日隨著長途行駛的列車久久不肯離去。一種不舍的柔情,一種神秘的饑渴,一種久遠的感動,更有一種回歸的安謐,充盈在疲憊的心頭。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應(yīng)該是同一個太陽。落日實在并不比東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盡管人們習(xí)慣于對朝陽的贊美。 ④幾年前,在西又版納的一個傍晚幾年前, 一車 游人已經(jīng)疲憊地靠向座,連導(dǎo)游也是一副懨懨的模樣。這時,落日在鳳尾竹編織的綠色網(wǎng)隙展開一幅迷離的情景,若隱若現(xiàn),似有似無,正如朦朧之中的的月牙,還如閃閃爍爍的星辰……這從群賢天獨厚的大自然的賜予,這種靈犀相通的感應(yīng),在這個小小的空間,只是屬于我的一個人的專利,歷為同行者沉溺于旅途的困頓,不再生成這種雅興。 ⑤落日沒有太多的記憶,落日下的世界卻已走過千年萬年。 ⑥二千多年前的屈原,在找到后歸宿地汩羅江之前,無疑也經(jīng)歷過大多的日出日落,也承受到的沐浴,他在《天問》中感喟“日月安屬?列星安陳?自明及晦,所行幾里?”。日出日落也給他的心靈帶來深長的震動。 ⑦當(dāng)喬爾丹諾·布魯諾被捆到那高高的十字架上,木柴在他的足下熊熊燃燒起來時,殉道者吐出的后一句話是:“火焰并不能把我征服,未來的世紀(jì)會了解我,知道我的價值!”而當(dāng)他后在陰暗的牢房里看到落日的余暉,一定在心里想著: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 ⑧落日的故事太多,沒有人能夠記得住每一個發(fā)生在落日下的故事。 ⑨可是每個活著的人都會面臨落日,即使千百年以后的日子里,落日依舊。后人無法記得太多的前人,哪怕親愛的長者,可是每一個后人都將經(jīng)歷落日,都會想到曾經(jīng)有過的落日——美、熱烈地燃燒?!?(有刪改) 17.通讀全文,思考作者由眼前的落日聯(lián)想到哪些曾經(jīng)有過的落日?(4分) 答: 18.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19.文章第④段畫線句在語言上有什么特色?請簡要賞析。(4分) 答: 20.請結(jié)合語境,理解第⑦段中“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的深刻含意。(4分) 答: 21.【甲】【乙】兩個片段同寫落日,請從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甲】那一刻的落日隨著長途行駛的列車久久不肯離去。一種不舍的柔情,一種神秘的饑渴,一種久遠的感動,更有一種回歸的安謐,充盈在疲憊的心頭。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應(yīng)該是同一個太陽。落日實在并不比東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盡管人們習(xí)慣于對朝陽的贊美。 (陸平《曾經(jīng)有過的落日》) 【乙】啊,太陽!人們對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擬的。不論是初生的紅日還是即將消失的落日,都是紅彤彤的巨大的火輪,披著五光十色,一瞬萬變的彩霞,給天下萬物以無限生機和柔美的撫愛。即使落日給我們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沒有什么可怕,那閃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陽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種。 (柯藍《飛紅滴翠記黃山》) 答: 三(65分,其中含寫字5分) 2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總有一些畫面,揮之不去:徜徉于流轉(zhuǎn)的四季,與自然對話,心靈會純凈安寧;遨游于書籍的海洋,與經(jīng)典神交,思想會豐滿深邃;駐足于感人的場景,與美好相擁,性情會豁達陽光……親友團聚,歡快溫馨;書畫相伴,閑適舒展;運動競技,熱烈奔放……一幀幀撩撥心弦的畫面,讓我們沉醉、流連…… 請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切身體驗,以“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②不少于600個字; 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書寫要正確、規(guī)范、美觀。 南通市2014年中考語文試卷答案及解析 1.盎然 聆聽 愜意 【解析】此題考查拼音拼寫以及漢字書寫,完成時,注意不要將“盎”誤寫成“昂”;不要將“聆”誤寫成“領(lǐng)”,不要將“愜”誤寫成“怯”。 2.心曠神怡 【解析】此題考查對成語含義的理解。“心曠神怡”指心情舒暢,精神愉快?!靶陌怖淼谩敝缸孕攀虑樽龅煤侠?,心里很坦然。根據(jù)語境,應(yīng)該是與自然親近,內(nèi)心會感到心情舒暢,所以用“心曠神怡”。 3.示例:汲取一口清泉,你會感受生命的起源?!窘馕觥看祟}考查學(xué)生仿寫的能力,注意句式相同。 4.(1)示例一:愛護自然,就是愛護我們?nèi)祟愖约?。示例二:我們不?dāng)大自然的統(tǒng)治者,大自然是我們的朋友。 (2)在擺脫了成人世界的禁錮后,享受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生活情趣。沒有人為制造的命令,沒有約束人的規(guī)矩,充滿著永無止境的新奇和快樂,大自然的溫馨和快樂使他忘記了人世間的一切煩惱。(3)略 【解析】(1)此題考查對廣告專題知識的把握,內(nèi)容圍繞愛護自然即可。(2)此題考查對文學(xué)名著的把握。比較簡單。(3)此題考查綜合表述,考查對啟事這一應(yīng)用文的把握,完成時注意格式和內(nèi)容即可。 5.(1)思而不學(xué)則殆(2)帶月荷鋤歸(3)落紅不是無情物(4)在星輝斑斕里放歌(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解析】此題考查對名句的背誦和積累。(1)-(4)是一般性默寫填空,完成時注意書寫即可。特別要注意現(xiàn)代詩歌的背誦和積累。(5)是理解性默寫填空。完成時抓住題干中的“人心歸向、上下團結(jié)”來思考。(6)是運用性默寫填空。完成時,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抓住題干中的“乘風(fēng)破浪”即可得出答案。 6.蘆花 孤舟 肅殺、凄寒 【解析】此題考查對詩歌意象的把握。比較簡單。 7. 在營造的靜謐氣氛中,忽聞短笛聲聲,彌散在明月之下,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通過笛聲的凄清反襯出囚居生活的孤寂之感 ,亡國之恨。 【解析】此題考查對詩句的賞析。這首詞是后主被俘入宋的追憶和回想,借助夢中的美景來抒發(fā)自己心中的亡國之恨,追思之情。完成時,要聯(lián)系詩人的遭遇。 8. 一 時 /士 大 夫 /矯 厲 尚 風(fēng) 節(jié)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語句的停頓。完成時,在理解語句含義的基礎(chǔ)上,把主謂賓分開,同時注意劃分兩處。 9.(1)有所感而情緒激動 (2)超過(3)種植 (4)擔(dān)心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字詞含義的理解。完成時可聯(lián)系已學(xué)知識。比如(1)“感激”可聯(lián)系《出師表》中的“由是感激”;(2)“逾”可聯(lián)系《送東陽馬生序》中的“不敢稍逾約”;(4)“患 ”可聯(lián)系《送東陽馬生序 》中的“無凍餒之患矣”。 10.人如果有道義的快樂,身體都可以不要,何況是住的房子呢?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語句含義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時,應(yīng)抓住句中關(guān)鍵詞“茍”“況”“乎”。 11.運用側(cè)面描寫,描寫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應(yīng),突出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古仁人之心。 【解析】此題考查對寫作手法的把握,此文描寫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應(yīng),意在表現(xiàn)范仲淹。 12.①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作為自己的志向;②把衣食施舍給別人,設(shè)立義莊贍養(yǎng)族人;③不愿意為頤養(yǎng)天年而修建住宅。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時,要注意題干中的“具體”兩字,在文中找出能體現(xiàn)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事跡。 【附譯文】 范仲淹年少時(就)有非凡的志向,對于(個人的)富有、貧賤、贊美或詆毀、快樂或憂愁,一點都不動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經(jīng)常自己誦讀:“士人應(yīng)當(dāng)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后才享樂。”每當(dāng)慷慨激昂討論天下事的時候,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一時之間士大夫風(fēng)氣大大振奮,紛紛崇尚風(fēng)格品節(jié),這是范仲淹首先倡導(dǎo)的啊。 (范仲淹)性情極其孝順。因為母親在世時家中貧窮,以后雖然顯貴,沒有賓客就不吃兩種以上的肉食。妻子兒女的衣食僅僅能夠自足。喜歡施舍給予別人,在里巷中設(shè)義莊,來贍養(yǎng)族人。他做杭州知府的時候,家中的晚輩就知道他有退隱的理想,趁著空閑的時候請求在洛陽建住宅,栽種樹木花圃,作為他安享晚年的地方。范仲淹說“人如果有道義 的快樂,身體都可以不要,何況是住的房子啊?我現(xiàn)在超過六十風(fēng)度,生命將沒有幾年了,竟然考慮建住宅種植園中的樹木,但肯定住不上了。我所擔(dān)心的是在高位上很難退下來,而不是退下來沒有住的地方……” 等到他死后,謚號文正。安葬以后,皇帝親手在他的墓碑上寫著“褒賢之碑”。范仲淹為政主張忠厚,所到之處皆有恩義。他死后,羌族首領(lǐng)幾百人,為他慟哭如推動父親,齋戒三天才離去。 13.材料A抒發(fā)了對時間不知不覺流逝的感慨。材料B則清楚地告訴人們一生時間分別去了哪里。材料C說明了年齡越大感覺時間過得越快的原因。 【解析】此題考查對材料內(nèi)容的篩選和概括,涉及不同的文體,完成時,應(yīng)圍繞“時間去哪兒了”。 14.舉例子、作比較 說明時間的長短對于不同年齡的人來說是不同的。 【解析】此題考查對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完成時,首先應(yīng)知道說明方法的種類,然后再進行分析。 15.材料A運用的是抒情的表達方式,材料C運用的是是說明的表達方式。雖然表達的內(nèi)容是相同的,但是材料A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更具感染力,使人深思。材料C則清楚地讓讀者知道為什么年齡越大感覺時間過得越快。 【解析】此題考查對表達方式的把握,表達方式有記敘、抒情、議論、說明、描寫等五類。 16.示例:要懂得感恩,要把時間花在學(xué)習(xí)和工作上而不是娛樂和休閑上。 【解析】此題是一道開放性試題。完成時,應(yīng)結(jié)合材料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比如材料A主要是寫母親對照顧小孩過程的回憶,然后抒發(fā)自己對時間流逝的感慨,所以可以得出我們要懂得感恩這一啟示。 17.①出差回來,在火車上看到的親切的落日。②幾年前,在西雙版納看到的若有若無的落日。③兩千年前,屈原投江時的落日。④布魯諾被捆到十字架上看到的落日。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完成時,注意概括清楚時間和人物。 18.承上啟下。由上文對記憶中的落日過渡到對千百年前落日的描寫;點題,照應(yīng)文章第⑧段。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語句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我們一般可從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兩方面進行分析。由于該句是在文章中間,所以結(jié)構(gòu)上承上啟下。 19.示例:此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落日比作月牙、星辰,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落日在鳳尾竹編織的綠色網(wǎng)隙間迷離的情境,抒發(fā)了作者對落日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解析】此題考查賞析語句的能力,從題干可以知道,該題要求從語言特色方面進行分析,所以,可從修辭或者語言的整散角度進行分析。 20.“今天的落日”和“明天的旭日”其實是同一個太陽,只是形態(tài)不同而已。這句話表現(xiàn)布魯諾心中的堅定信念:今天(現(xiàn)在)在火刑架上的布魯諾和明天(未來)得到認(rèn)同的布魯諾其實是同一個生命,只是存在方式不同而已,應(yīng)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不要悲觀。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中語句的理解。完成時,應(yīng)弄清楚“旭日”和 “落日”其實就是同一個太陽。 21.相同點:都表達了對落日的贊美。不同點:甲抒發(fā)了自己對家的思念,對童年的回憶。乙抒發(fā)了對太陽讓自然萬物生機勃發(fā)的贊美。 【解析】此題是一道比較類題目。完成時,注意從情感的角度進行分析。 22.思路點撥:此題是一道全命題作文。作文題目“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其實是一個倒裝句,按一般邏輯應(yīng)為“我流連這樣的畫面”,前者突出了“這樣的畫面”,所以我們審題時,要注意此文應(yīng)以記敘為主,抒情議論為輔。其次,“這樣的畫面”可以寫“我”成長過程中,對“我”人生產(chǎn)生影響的畫面,也可以寫父母對“我”平平淡淡、若有若無卻從不間斷的關(guān)愛之情等畫面。還有師生情、同學(xué)情、社會上陌生人的關(guān)愛之情等畫面?!傲鬟B”的意思是不愿意舍棄或離開,有依依惜別之意。所以,這篇文章,必須要有感而發(fā),有情可抒。要求語言有文采,形象生動,凝練含蓄,感情色彩濃厚,能描繪出豐富多彩、栩栩如生的生活畫面。
人一生的時間表
(以平均年齡72歲計算)
項目 |
吃飯、睡覺 |
學(xué)習(xí)、工作 |
娛樂休閑 |
交通 |
做家務(wù) |
共它 |
年限 |
29年 |
18年 |
12年 |
6年 |
6年 |
1年 |
占比 |
40.3% |
25% |
16.7% |
8.3% |
8.3% |
1.4% |
【C】 ①為什么年齡越大感覺時間過得越快?科學(xué)家從三個方面解釋了這種現(xiàn)象? ②首先從人的生理變化上來解釋。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nèi)的生物鐘變慢了??茖W(xué)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從路邊隨機找一些年輕人和老人,讓他們估測一分鐘有多長。結(jié)果是:年輕人估測的時間比較快,通常還沒有到一分鐘,他們就認(rèn)為已經(jīng)到一分鐘了:而年長的人,他們通常過了一分鐘,才覺得這是一分鐘的時長。對年長的人來講,時間就這么“漏”掉了。在衰老的進程中,人體內(nèi)的某種節(jié)律在變慢,而客觀的時間沒有變慢,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快了。 ③第二個原因與新鮮感能刺激大腦記憶有關(guān)。每個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當(dāng)我們新去一個地方時,去的路總是顯得很長,回來時似乎要短得多。原因是,去時走這段路對你來講是嶄新的經(jīng)歷,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鮮的,你的大腦需要對這些新鮮事物進行處理記憶,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很慢,路似乎路很長。而回來是,這些景象不再是第體驗,一切變得熟悉,大腦需要處理的事物也變少了,時間似乎過得就快 了,路也似乎短了許多。 ④人生也是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外界的事物已經(jīng)少了一些新鮮感,更多的只是一種單調(diào)的重復(fù)刺激。豐富的經(jīng)驗是精神對于生活中的信息處理得極為快速,漸漸進入了“適應(yīng)性”的狀態(tài)。這不但削弱了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同時保留的記憶也信息不全,因而顯得一天不經(jīng)意間就過去了。 ⑤第三個原因則可以用“相對論”來解釋:一個五歲的孩童,他會感覺過去的一年很長很長,這是因為過去的一年占他生命總過程的20%;一個20歲的青年,過去的一年只占他生命的5%;而對于一個50歲的中年人,過去的一年僅僅是他生命過程的2%。人越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光陰在其整個人生當(dāng)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會覺得這些微不足道的時間過起來就會覺得很快。 (有刪改) 13.圍繞“時間去哪兒了”,三則材料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各是什么?請逐一概括。(3分) 答: 14.指出材料C第⑤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 15.比較材料A與材料C畫線句主要表達方式及效果的不同。(4分) 答: 16.請結(jié)合材料A與材料B,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分別談?wù)勀愕玫降膯⑹?。?分) 答: (四)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題。(22分) 曾經(jīng)有過的落日 陸平 ①不經(jīng)意間,望著天際那一輪正在沉沉下墜的落日,忽然心頭怦然一動,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很遙遠,很親切,好像在潛意識中已經(jīng)駐留了好久,感受著一種靠近歸宿的溫暖,就像一個疲憊的行人,終于在朦朧的暮色間看見了遠處可以落腳的村落。而那個時候,你或許正佇立在高樓層自家溫馨的窗前,或許正漫步在曠野寧靜的小道,或許正騎著車子在下班的人流中。 ②記憶中確實有過那樣一刻,扶著把鐵鍬,癡癡地望著遙遠的那輪落日,大地是一片溫和得無法表達的金黃。一只不安分的鳥雀盤旋在空中,叫著“歸去,歸去”。而那里,炊煙早已經(jīng)裊裊飄起,一盆清冽的涼水,小桌上一海碗湯面,一盤濃濃醋味的洋芋絲,還有一夜甜美的夢。 ③那回出差回來,鄰座的小女孩奶身奶氣地唱起一支熟悉的歌:“……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聽著腳步噼啪噼啪響/伴隨著聲聲親切的呼喚/帶我走進童年的時光……”童稚的歌聲天真、質(zhì)樸。車窗外又是那一輪親切的落日。那一刻的落日隨著長途行駛的列車久久不肯離去。一種不舍的柔情,一種神秘的饑渴,一種久遠的感動,更有一種回歸的安謐,充盈在疲憊的心頭。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應(yīng)該是同一個太陽。落日實在并不比東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盡管人們習(xí)慣于對朝陽的贊美。 ④幾年前,在西又版納的一個傍晚幾年前, 一車 游人已經(jīng)疲憊地靠向座,連導(dǎo)游也是一副懨懨的模樣。這時,落日在鳳尾竹編織的綠色網(wǎng)隙展開一幅迷離的情景,若隱若現(xiàn),似有似無,正如朦朧之中的的月牙,還如閃閃爍爍的星辰……這從群賢天獨厚的大自然的賜予,這種靈犀相通的感應(yīng),在這個小小的空間,只是屬于我的一個人的專利,歷為同行者沉溺于旅途的困頓,不再生成這種雅興。 ⑤落日沒有太多的記憶,落日下的世界卻已走過千年萬年。 ⑥二千多年前的屈原,在找到后歸宿地汩羅江之前,無疑也經(jīng)歷過大多的日出日落,也承受到的沐浴,他在《天問》中感喟“日月安屬?列星安陳?自明及晦,所行幾里?”。日出日落也給他的心靈帶來深長的震動。 ⑦當(dāng)喬爾丹諾·布魯諾被捆到那高高的十字架上,木柴在他的足下熊熊燃燒起來時,殉道者吐出的后一句話是:“火焰并不能把我征服,未來的世紀(jì)會了解我,知道我的價值!”而當(dāng)他后在陰暗的牢房里看到落日的余暉,一定在心里想著: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 ⑧落日的故事太多,沒有人能夠記得住每一個發(fā)生在落日下的故事。 ⑨可是每個活著的人都會面臨落日,即使千百年以后的日子里,落日依舊。后人無法記得太多的前人,哪怕親愛的長者,可是每一個后人都將經(jīng)歷落日,都會想到曾經(jīng)有過的落日——美、熱烈地燃燒?!?(有刪改) 17.通讀全文,思考作者由眼前的落日聯(lián)想到哪些曾經(jīng)有過的落日?(4分) 答: 18.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19.文章第④段畫線句在語言上有什么特色?請簡要賞析。(4分) 答: 20.請結(jié)合語境,理解第⑦段中“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的深刻含意。(4分) 答: 21.【甲】【乙】兩個片段同寫落日,請從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甲】那一刻的落日隨著長途行駛的列車久久不肯離去。一種不舍的柔情,一種神秘的饑渴,一種久遠的感動,更有一種回歸的安謐,充盈在疲憊的心頭。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應(yīng)該是同一個太陽。落日實在并不比東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盡管人們習(xí)慣于對朝陽的贊美。 (陸平《曾經(jīng)有過的落日》) 【乙】啊,太陽!人們對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擬的。不論是初生的紅日還是即將消失的落日,都是紅彤彤的巨大的火輪,披著五光十色,一瞬萬變的彩霞,給天下萬物以無限生機和柔美的撫愛。即使落日給我們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沒有什么可怕,那閃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陽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種。 (柯藍《飛紅滴翠記黃山》) 答: 三(65分,其中含寫字5分) 2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總有一些畫面,揮之不去:徜徉于流轉(zhuǎn)的四季,與自然對話,心靈會純凈安寧;遨游于書籍的海洋,與經(jīng)典神交,思想會豐滿深邃;駐足于感人的場景,與美好相擁,性情會豁達陽光……親友團聚,歡快溫馨;書畫相伴,閑適舒展;運動競技,熱烈奔放……一幀幀撩撥心弦的畫面,讓我們沉醉、流連…… 請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切身體驗,以“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②不少于600個字; 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書寫要正確、規(guī)范、美觀。 南通市2014年中考語文試卷答案及解析 1.盎然 聆聽 愜意 【解析】此題考查拼音拼寫以及漢字書寫,完成時,注意不要將“盎”誤寫成“昂”;不要將“聆”誤寫成“領(lǐng)”,不要將“愜”誤寫成“怯”。 2.心曠神怡 【解析】此題考查對成語含義的理解。“心曠神怡”指心情舒暢,精神愉快?!靶陌怖淼谩敝缸孕攀虑樽龅煤侠?,心里很坦然。根據(jù)語境,應(yīng)該是與自然親近,內(nèi)心會感到心情舒暢,所以用“心曠神怡”。 3.示例:汲取一口清泉,你會感受生命的起源?!窘馕觥看祟}考查學(xué)生仿寫的能力,注意句式相同。 4.(1)示例一:愛護自然,就是愛護我們?nèi)祟愖约?。示例二:我們不?dāng)大自然的統(tǒng)治者,大自然是我們的朋友。 (2)在擺脫了成人世界的禁錮后,享受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生活情趣。沒有人為制造的命令,沒有約束人的規(guī)矩,充滿著永無止境的新奇和快樂,大自然的溫馨和快樂使他忘記了人世間的一切煩惱。(3)略 【解析】(1)此題考查對廣告專題知識的把握,內(nèi)容圍繞愛護自然即可。(2)此題考查對文學(xué)名著的把握。比較簡單。(3)此題考查綜合表述,考查對啟事這一應(yīng)用文的把握,完成時注意格式和內(nèi)容即可。 5.(1)思而不學(xué)則殆(2)帶月荷鋤歸(3)落紅不是無情物(4)在星輝斑斕里放歌(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解析】此題考查對名句的背誦和積累。(1)-(4)是一般性默寫填空,完成時注意書寫即可。特別要注意現(xiàn)代詩歌的背誦和積累。(5)是理解性默寫填空。完成時抓住題干中的“人心歸向、上下團結(jié)”來思考。(6)是運用性默寫填空。完成時,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抓住題干中的“乘風(fēng)破浪”即可得出答案。 6.蘆花 孤舟 肅殺、凄寒 【解析】此題考查對詩歌意象的把握。比較簡單。 7. 在營造的靜謐氣氛中,忽聞短笛聲聲,彌散在明月之下,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通過笛聲的凄清反襯出囚居生活的孤寂之感 ,亡國之恨。 【解析】此題考查對詩句的賞析。這首詞是后主被俘入宋的追憶和回想,借助夢中的美景來抒發(fā)自己心中的亡國之恨,追思之情。完成時,要聯(lián)系詩人的遭遇。 8. 一 時 /士 大 夫 /矯 厲 尚 風(fēng) 節(jié)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語句的停頓。完成時,在理解語句含義的基礎(chǔ)上,把主謂賓分開,同時注意劃分兩處。 9.(1)有所感而情緒激動 (2)超過(3)種植 (4)擔(dān)心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字詞含義的理解。完成時可聯(lián)系已學(xué)知識。比如(1)“感激”可聯(lián)系《出師表》中的“由是感激”;(2)“逾”可聯(lián)系《送東陽馬生序》中的“不敢稍逾約”;(4)“患 ”可聯(lián)系《送東陽馬生序 》中的“無凍餒之患矣”。 10.人如果有道義的快樂,身體都可以不要,何況是住的房子呢?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語句含義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時,應(yīng)抓住句中關(guān)鍵詞“茍”“況”“乎”。 11.運用側(cè)面描寫,描寫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應(yīng),突出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古仁人之心。 【解析】此題考查對寫作手法的把握,此文描寫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應(yīng),意在表現(xiàn)范仲淹。 12.①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作為自己的志向;②把衣食施舍給別人,設(shè)立義莊贍養(yǎng)族人;③不愿意為頤養(yǎng)天年而修建住宅。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時,要注意題干中的“具體”兩字,在文中找出能體現(xiàn)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事跡。 【附譯文】 范仲淹年少時(就)有非凡的志向,對于(個人的)富有、貧賤、贊美或詆毀、快樂或憂愁,一點都不動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經(jīng)常自己誦讀:“士人應(yīng)當(dāng)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后才享樂。”每當(dāng)慷慨激昂討論天下事的時候,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一時之間士大夫風(fēng)氣大大振奮,紛紛崇尚風(fēng)格品節(jié),這是范仲淹首先倡導(dǎo)的啊。 (范仲淹)性情極其孝順。因為母親在世時家中貧窮,以后雖然顯貴,沒有賓客就不吃兩種以上的肉食。妻子兒女的衣食僅僅能夠自足。喜歡施舍給予別人,在里巷中設(shè)義莊,來贍養(yǎng)族人。他做杭州知府的時候,家中的晚輩就知道他有退隱的理想,趁著空閑的時候請求在洛陽建住宅,栽種樹木花圃,作為他安享晚年的地方。范仲淹說“人如果有道義 的快樂,身體都可以不要,何況是住的房子啊?我現(xiàn)在超過六十風(fēng)度,生命將沒有幾年了,竟然考慮建住宅種植園中的樹木,但肯定住不上了。我所擔(dān)心的是在高位上很難退下來,而不是退下來沒有住的地方……” 等到他死后,謚號文正。安葬以后,皇帝親手在他的墓碑上寫著“褒賢之碑”。范仲淹為政主張忠厚,所到之處皆有恩義。他死后,羌族首領(lǐng)幾百人,為他慟哭如推動父親,齋戒三天才離去。 13.材料A抒發(fā)了對時間不知不覺流逝的感慨。材料B則清楚地告訴人們一生時間分別去了哪里。材料C說明了年齡越大感覺時間過得越快的原因。 【解析】此題考查對材料內(nèi)容的篩選和概括,涉及不同的文體,完成時,應(yīng)圍繞“時間去哪兒了”。 14.舉例子、作比較 說明時間的長短對于不同年齡的人來說是不同的。 【解析】此題考查對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完成時,首先應(yīng)知道說明方法的種類,然后再進行分析。 15.材料A運用的是抒情的表達方式,材料C運用的是是說明的表達方式。雖然表達的內(nèi)容是相同的,但是材料A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更具感染力,使人深思。材料C則清楚地讓讀者知道為什么年齡越大感覺時間過得越快。 【解析】此題考查對表達方式的把握,表達方式有記敘、抒情、議論、說明、描寫等五類。 16.示例:要懂得感恩,要把時間花在學(xué)習(xí)和工作上而不是娛樂和休閑上。 【解析】此題是一道開放性試題。完成時,應(yīng)結(jié)合材料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比如材料A主要是寫母親對照顧小孩過程的回憶,然后抒發(fā)自己對時間流逝的感慨,所以可以得出我們要懂得感恩這一啟示。 17.①出差回來,在火車上看到的親切的落日。②幾年前,在西雙版納看到的若有若無的落日。③兩千年前,屈原投江時的落日。④布魯諾被捆到十字架上看到的落日。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完成時,注意概括清楚時間和人物。 18.承上啟下。由上文對記憶中的落日過渡到對千百年前落日的描寫;點題,照應(yīng)文章第⑧段。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語句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我們一般可從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兩方面進行分析。由于該句是在文章中間,所以結(jié)構(gòu)上承上啟下。 19.示例:此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落日比作月牙、星辰,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落日在鳳尾竹編織的綠色網(wǎng)隙間迷離的情境,抒發(fā)了作者對落日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解析】此題考查賞析語句的能力,從題干可以知道,該題要求從語言特色方面進行分析,所以,可從修辭或者語言的整散角度進行分析。 20.“今天的落日”和“明天的旭日”其實是同一個太陽,只是形態(tài)不同而已。這句話表現(xiàn)布魯諾心中的堅定信念:今天(現(xiàn)在)在火刑架上的布魯諾和明天(未來)得到認(rèn)同的布魯諾其實是同一個生命,只是存在方式不同而已,應(yīng)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不要悲觀。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中語句的理解。完成時,應(yīng)弄清楚“旭日”和 “落日”其實就是同一個太陽。 21.相同點:都表達了對落日的贊美。不同點:甲抒發(fā)了自己對家的思念,對童年的回憶。乙抒發(fā)了對太陽讓自然萬物生機勃發(fā)的贊美。 【解析】此題是一道比較類題目。完成時,注意從情感的角度進行分析。 22.思路點撥:此題是一道全命題作文。作文題目“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其實是一個倒裝句,按一般邏輯應(yīng)為“我流連這樣的畫面”,前者突出了“這樣的畫面”,所以我們審題時,要注意此文應(yīng)以記敘為主,抒情議論為輔。其次,“這樣的畫面”可以寫“我”成長過程中,對“我”人生產(chǎn)生影響的畫面,也可以寫父母對“我”平平淡淡、若有若無卻從不間斷的關(guān)愛之情等畫面。還有師生情、同學(xué)情、社會上陌生人的關(guān)愛之情等畫面?!傲鬟B”的意思是不愿意舍棄或離開,有依依惜別之意。所以,這篇文章,必須要有感而發(fā),有情可抒。要求語言有文采,形象生動,凝練含蓄,感情色彩濃厚,能描繪出豐富多彩、栩栩如生的生活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