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學期期中試題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初一歷學期期中試題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初一考試網
    一、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1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右下圖為好萊塢英雄史詩片——《史前一萬年》的宣傳海報。該片將視線放到了人類的遠古時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時空,回到原始社會去體驗我國最早的原始人類的生活,那么你應該到
    A.170萬年前的云南元謀縣
    B.70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3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2.“生活在距今約二十至七十萬年前,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經會使用天然火”。根據這些特點,請你判斷他屬于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半坡人 D.大汶口原始居民
    3.形成后來華夏族主體的部落是
    A.黃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
    C.黃帝、炎帝部落 D。黃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4.韓非子在描述遠古社會自然環(huán)境時,寫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學會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驅趕野獸 D.過著群居生活
    5.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學習歷史。下面是小明復習夏、商、周更迭知識時制作的年 代。其中空格部分應填
    A.盤庚遷殷 B .武王伐紂 C.平王遷都 D.西周滅亡
    6.在我國古代,人們常以“?!薄ⅰ案弊鳛槊?、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馬耕,字子牛;晉國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這反映了牛耕技術在當時備受人們推崇。牛耕的使用開始于
    A.春秋戰(zhàn)國時期 B.秦漢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
    7.它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的的青銅器。21世紀來臨之際,它的仿品作為中國人民的珍貴禮物獻給了聯合國,現已被聯合國永久珍藏,它是
    A.四羊方尊 B.青銅立人像
    C.人面魚紋盆 D.司母戊鼎
    8.孫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這樣說道:“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chuàng)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孫先生這里贊揚的是
    A.堯 B.黃帝 C.炎帝 D.大禹
    9.我國神話傳說中,黃帝之后,黃河流域先后出了三個有名的人物叫堯、舜、禹,他們都是通過推舉的方式成為部落聯盟首領的。歷把這種產生首領的辦法稱為
    A.世襲制 B.選舉制 C.禪讓制 D.分封制
    10.成語“退避三舍”、“紙上談兵”分別源自哪場戰(zhàn)爭:
    A.長平之戰(zhàn)、桂陵之戰(zhàn) B.桂陵之戰(zhàn)、城濮之戰(zhàn)
    C.城濮之戰(zhàn)、長平之戰(zhàn) D.城濮之戰(zhàn)、牧野之戰(zhàn)
    11.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塞翁失馬” 的漫畫。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間訓》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馬,安知非?!保叭痰民R,焉知非禍”的結論。它所表達的觀點最接近于
    A.老子 B.莊子 C.孔子 D.孟子
    12.作為一個時期的名稱,“戰(zhàn)國”因戰(zhàn)爭眾多、爭奪激烈而得名。這一時期的戰(zhàn)役有
    ①城濮之戰(zhàn) ②桂陵之戰(zhàn)
    ③長平之戰(zhàn) ④牧野之戰(zhàn)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賈誼的《過秦論》中以“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記述了我國歷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發(fā)動這次起義的領導人是
    A.陳勝、項羽 B.吳廣、項羽 C.陳勝、吳廣 D.項羽、劉邦
    14.蘇州的穹窿山地處姑蘇西部,為蘇州第一名山,素有“吳中之巔”之稱。此山氣勢雄偉,山色秀美,歷史悠長,人文景觀豐富。經考證,穹窿山正是當年孫武的隱居地,并在此完成了一部被譽為“天下第一兵書”的著作,那么這部書就是
    A.《孫武傳》 B.《孫子兵法》
    C.《論語》 D.《孫臏兵法》
    15.據記載,春秋時期魯國向周天子朝貢7次,其中魯國國君親自去的有3次。同時魯國卻朝齊11次,朝晉20次。這說明
    A.魯國定期向周天子納貢      B.魯國主動與齊晉結好
    C.諸侯依附于天子         D.周王室地位衰落
    16.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傳承中華美食文化,引發(fā)廣泛關注。右圖是發(fā)現于我國遠古時期長江流域的陶制炊具,該炊具屬于下列哪一原始居民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17.右圖是一張擺滿棋子的中國象棋棋盤。傳說象棋是舜的弟弟象發(fā)明的,所以叫“象棋”。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么中國象棋最早應出現于
    A.原始社會
    B.西周
    C.夏朝
    D.商朝
    18.“它是我國歷最早、規(guī)模的包圍殲滅戰(zhàn),此場戰(zhàn)役,發(fā)生于最有實力統(tǒng)一中國的秦趙兩國,結果使趙國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令秦國國力大幅度超越同時代各國,極大地加速了秦國統(tǒng)一中國的進程”。這場戰(zhàn)役是
    A.馬陵之戰(zhàn) B.長平之戰(zhàn)
    C.牧野之戰(zhàn) D.桂陵之戰(zhàn)
    19.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通過變法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是
    A.秦國 B.齊國 C.燕國 D.趙國
    20.中國銀行行徽(圖1)的外觀設計靈感源自于我國古代的一種錢幣(圖2)。這種形狀的錢幣最早在全國統(tǒng)一使用是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二、判斷題 (每題1分,正確的寫A,錯誤的寫B(tài),共6分)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21.約五六千年前的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在干欄式房屋里,過定居生活,他們還會制造陶器,簡單的玉器和原始的樂器
    2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23.史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這反映了西周實行分封制。
    24.兵家鼻祖是戰(zhàn)國時期杰出的軍事家孫武,他著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
    25.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具有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
    26.我國象棋上的“楚河”、“漢界”所對應的歷史人物是陳勝、吳廣。
    三、填空題 (每空1分,共6分)
    27. 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 開始的。
    28.西周為鞏固統(tǒng)治實行 ,把土地、人民等分給親屬和功臣,封他們?yōu)?。
    29.秦滅六國以后還統(tǒng)一了文字,把____________作為全國規(guī)范文字,后來又推廣筆畫更為簡單的____________。
    四、材料與問答 (共18分)
    30. 讀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A、B、C、D所代表的諸侯國。(寫在下面橫線上,不用填在圖上。)
    A B C D
    (2)圖中趙、魏、韓三國是由哪個諸侯國分裂而來?
    (3)寫出公元前260年在E處發(fā)生的戰(zhàn)役名稱及交戰(zhàn)雙方。
    31.中國歷一直把“秦皇”、“漢武”并稱。兩人在鞏固政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方面都做盛了很大月基的嘗試。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六經)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僻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民之所從矣。” 一一《漢書•董仲舒?zhèn)鳌?BR>    請回答:
    (1)材料一圖示反映秦始皇開創(chuàng)了一套怎樣的政治體制? 素他為鞏固統(tǒng)治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了怎樣的建議? 這一建議被采納后對儒家學說產生了什么影響?
    (3)秦始皇、漢武帝對儒家思想的態(tài)度雖然不同,但相同目的是什么?
    (4)概括指出兩位封建帝王在我國歷史發(fā)展進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歲左右便收徒講學,前后從事教育40多年。相傳他有弟子3 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關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許多言論,成為后世傳頌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主張“為政以德”。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戰(zhàn)國末期,是荀子的學生,他強調“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的理論。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別指的是誰?他們各屬于諸子百家中的哪一學派?
    (2)請用最簡練的語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歷史地位,并列出三條與“他”有關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張。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主張有何不同?試聯系現實,談談你對治國問題的認識。
    參考答案
    一、選擇
    1-10 AACDB ADBCC
    11-20 ABCBC DABAA
    二、判斷
    21-26 BAABAB
    三、填空
    27.能不能制造工具 商朝
    28.分封制 諸侯
    29.小篆 隸書
    四、材料
    30.(1)秦 楚 齊 燕
    (2)晉
    (3)長平之戰(zhàn) 秦國趙國
    31.(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焚書坑儒。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學說成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
    (3)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tǒng)治。
    (4)推動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
    32.(1)分別是孔子、韓非。各屬于儒家、法家。
    (2)歷史地位: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對后世有深遠影響。創(chuàng)辦私學,廣收門徒;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要謙虛好學;要求學生“溫故而知新”等。
    (3)不同:孔子主張“為政以德”;韓非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認識:既要堅持依法治國,又要重視以德治國,要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答出其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