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頻道為大家整理的幸福話題大全,供大家參考。更多閱讀請查看本站 高中作文網(wǎng)頻道。
思路
幸福來自平凡生活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
不能用財富和地位來衡量是否幸福
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
為眾人謀幸福才是大的幸福
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就是幸福
沒有過分的奢求,就會感到幸福
幸福存在于奮斗的過程中
愛與被愛是幸福的真諦
名言
能隨時隨地用心靈去品嘗生活的味道,才有幸福可言。——周國平
幸福越與人共享,它的價值越增加。——森村誠一
如果我們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們就沒有任何權(quán)利享受幸福?!挷{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那你首先得學(xué)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幸福永遠存在于人類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諧與穩(wěn)定之中?!斞?BR>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_·芬奇
愚蠢的人,從遠處尋找幸福;聰慧的人,從腳下根植幸福?!獖W本海姆
人所能得到的大幸福、自由快樂的心境,莫過于愛別人和為別人獻身?!袪査固?BR> 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是在艱苦困難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徐特立
使人幸福的不是體力,也不是金錢,而是正義和多才。——德謨克利特
工作就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歡樂,也是幸福之所在?!_丹
為人類的幸福而勞動,這是多么壯麗的事業(yè),這個目的有多么偉大!——圣西門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qū)ξ覀兊墓怖嬗兴暙I,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幸福的人了。
——果戈理
建筑在別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阿·巴巴耶娃
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到。 ——穆尼爾·納素夫
只有整個人類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狄慈根
快樂可依靠幻想,幸福卻要依靠實際?!懈?BR> 經(jīng)典素材
第吃糖
(甜滋滋的感覺就是幸福)
一個叫扎西達娃的藏族干部要別人猜一猜,他一生中幸福的時刻是什么,可誰也猜不出。他說:“是我第吃水果糖的時候?!?BR> 那是1950年初春的一天,還是農(nóng)奴的扎西達娃正在放牧,遇見一支年輕的隊伍,他們每個人帽子上都有一顆耀眼的紅五星。他十分恐懼,可這些軍人非常友好,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軍人還送給他一顆水果糖。這是一顆普通的糖。他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只見軍人比畫著剝開紙放到嘴里吃起來。他不敢吃,便把它揣在懷里。
事情過后,更不敢聲張,因為農(nóng)奴主知道了要挖眼睛,割舌頭。到了夜深人靜時,他偷偷地把這塊水果糖拿出來,剝開紙,放在嘴邊輕輕一舔。天哪,一種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感覺傳遍全身,世界上還有這么美妙的東西。他又一舔,簡直懷疑自己是在做夢。他十分珍惜,到了一定的時間拿出來舔一舔,一直過了很長的時間,他才把那顆糖吃完。
這位后來成為西藏自治區(qū)高級干部的扎西達娃,以后也不知道吃了多少糖,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引以為豪的業(yè)績,但只有這吃糖,使他感受深,覺得幸福。
林覺民的訣別信
(為天下人謀幸福是大的幸福)
林覺民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出身于富貴家庭,為了*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他拋妻別子,離開了幸福的小家庭投身了革命。為了國家繁榮昌盛,民族振興,他參加了孫中山領(lǐng)導(dǎo)的廣州起義,不幸在攻打總督署的時候,中彈受傷而被捕,后就義犧牲了。
林覺民在起義前就做好了犧牲的充分準備,在攻打總督署的前三天夜里,他給父親和妻子分別寫了一封訣別信。給父親的信這樣寫道:“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于全國同胞。”給妻子的信中這樣寫道:“吾自遇汝以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林覺民懷著對愛妻深深的眷戀,寫下了這封信。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革命者的高尚情懷,犧牲個人的幸福換來天下人的幸福,這才是大的幸福。
杜朗尋找幸福
(幸福就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里)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使幸??赏豢杉吹模^于刻意追求幸福。美國作家威廉?杜朗曾經(jīng)敘述過他如何尋找幸福。他先從知識里尋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滅;從旅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從財富里找,得到的只是爭斗和憂愁;從寫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勞累。然而有一天,他從車站出來,看到一輛小汽車里坐著一位年輕婦女,懷里抱著一個熟睡的嬰兒。一位中年男子從火車上下來,徑直走到汽車旁邊。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輕輕地吻了一下嬰兒——生怕把他驚醒。然后,這一家人就開車離去了。這時杜朗才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他高興地松了一口氣,從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顒佣紟в心撤N幸福。
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其實都帶著某種幸福。那一個淺淺的吻,其中蘊含著丈夫的關(guān)愛、父親的慈愛,這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卻是飽含著人類對感情詳細的詮釋。你能說那個妻子在接受那個吻時不是幸福的嗎?你能說那個小小的嬰孩沒感覺到他在被關(guān)懷著嗎?幸福就是這樣被召喚著,不用什么妙法仙方,只是需要你感情的投入。給睡夢中的孩子拉拉松掉的棉被,那拉棉被的手就是幸福召喚的方式;給疲倦的愛人敲敲脊背,那一上一下、一緊一松的拳頭就是召喚幸福的方式;給悄然老去的父母講一個古老得掉了牙的所謂笑話,那平穩(wěn)的氣流就是召喚幸福強有力的方式。在你使用這些方式召喚著幸福時,難道此刻你不是世間幸福的人嗎?
有愛就有幸福
(燕妮的幸福觀)
馬克思和他的夫人燕妮之間的愛情是一個經(jīng)久傳頌的故事,燕妮是一個偉大的女性,為了愛情,她離開了原本富裕的家庭,和馬克思一起過著清貧的生活。倫敦流亡期間,他家一連幾個星期靠吃馬鈴薯過活。嚴冬沒柴生火,生病沒錢請醫(yī)生。他付不出房租,家里的鐵床、被褥、衣服,連女兒的玩具、孩子們的搖籃都拿去抵押了。馬克思寫完《政治經(jīng)濟學(xué)批判》,卻沒有郵費把手稿寄到柏林去。因為交不起學(xué)費,孩子只能輟學(xué)。孩子病死了,沒有錢買棺材埋葬……面對如此貧寒的日子,燕妮沒有抱怨也沒有離開,相反,她始終對生活充滿著信心,因為她的生活中有愛。她曾自豪地說:“我坐在卡爾的房間里轉(zhuǎn)抄他那潦草不清的文章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中幸福的時刻。”
徐霞客的探險生涯
(幸福是在奮斗的過程中)
公元1586年(明萬歷十四年),一個小男孩在江蘇江陰縣呱呱墜地,他就是我國歷的旅行家和地理學(xué)家徐霞客。
從二十二歲起,徐霞客開始了艱苦的旅行探險生涯,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止。這三十多年時間里,他不畏艱險,跋山涉水,風(fēng)餐露宿,東至浙江普陀,北抵河北省一帶,南游福建、廣東,西北到達華山之巔,西南則遠涉云南、貴州邊疆,足跡遍及當時的十六個省。雖然三次遇盜,四次絕糧,還差點丟掉性命,徐霞客卻從不后悔。他對所到之處的地形、地貌、水文、氣候和植被等情況都作了深入系統(tǒng)的考察。多年艱苦卓絕的實踐,終于結(jié)出了豐碩的果實。徐霞客用生動的文筆寫成的《徐霞客游記》一書,在世界科技享有崇高的地位。
1636年,徐霞客準備萬里長征大西南時,曾有人勸阻,因為當時他已年過半百了,但是他卻果斷地說:“我肩扛鋤頭,哪里不能埋我的尸骨呢?” 徐霞客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了地理學(xué)研究事業(yè),晚年仍感到有些遺憾,認為沒能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沒有去昆侖山,去更邊遠的地方,進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也許那個勸阻他的人永遠無法理解,野外考察那么艱險,為什么他要這樣執(zhí)著呢?為什么他不懂得享福呢?只有徐霞客自己知道,自己的理想就是終生奮斗,而奮斗的過程就是他享受幸福的過程。
貪官懺悔錄
(貪婪是不幸的起點)
幸福是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的,想要不勞而獲只會走向罪惡的深淵,所以貪婪往往就是不幸的起點??纯催@兩位貪官懺悔的心聲吧:
徐炳松(原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副主席,受賄55萬元,1999年8月被判處無期徒刑):
七八十年代,我和常人一樣過清貧的生活,工作認真。隨著改革深入,分配差距拉大,我心理越來越不平衡。身居領(lǐng)導(dǎo)崗位,大權(quán)在握,不可避免地要經(jīng)常面對對等交換的場面,思想防線逐步瓦解。由抵制、拒絕變得躲躲閃閃,繼而心存僥幸,逐漸心安理得以致完全喪失了抵制力。
鐘季湛(原中國工商銀行福建分行行長,受賄折合人民幣205萬元,491.48萬元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2000年1月被判處死刑):
身處金融系統(tǒng),目睹一部分人利用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轉(zhuǎn)化之機,搶先占有土地、勞動力和生產(chǎn)資料等寶貴資源,迅速致富,也看到另一些人在生產(chǎn)資料“雙軌制”中依靠關(guān)系取得經(jīng)營權(quán)而積累巨額財富,我動搖了政治上的信心,迷失了人生方向。我想逐步退出原有崗位創(chuàng)辦個人企業(yè),許多私營老板投我所好,我收受了其中幾個人的錢財,終導(dǎo)致身陷囹圄。
卡耐基的慈善事業(yè)
(回報社會是幸福的)
美國19世紀“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在1892年便控制了全國鋼產(chǎn)量的四分之一,每年盈利達兩千多萬美元。1900年,他的公司年收入高達4000萬美元。這年他出版了專著《財富的福音》,系統(tǒng)地提出興辦慈善事業(yè)的思想。并且他還身體力行,成為推動西方慈善事業(yè)理念的代言人。自1891年給紐約捐獻一所音樂廳開始,卡耐基不斷地向各地捐贈集會堂、音樂廳、美術(shù)館、博物館、圖書館。僅圖書館建設(shè)事業(yè),卡耐基16年就投資1200萬美元,總共設(shè)立了3500座圖書館,受惠者遍布社會各階層。1895年他捐款成立卡耐基匹茲堡學(xué)會,1902年設(shè)立卡耐基華盛頓學(xué)會,1903年在海牙建立和平大廈,1904年在美國設(shè)立英雄基金,1905年為年邁的教授設(shè)立退休基金,1912年設(shè)立國際和平基金……一直到生命結(jié)束之前,他都在為社會貢獻他的財富,合計捐獻總額高達333299460美元。
卡耐基從社會中獲得了豐富的利益,擁有了巨額的資產(chǎn),但他并不滿足,因為這不是幸福的人生。只有當他將這些財富回報給社會,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時候,才是他幸福的時刻。
意林故事
幸福是一種心境
很久之前就聽到過這個故事:國王權(quán)力至高無上,但他卻不快樂。于是智者告訴他,要快樂起來就要穿上感到快樂的人的襯衣。他找遍了所有人,卻沒有人感到快樂。后,他發(fā)現(xiàn)了快樂的人,卻是一個乞丐,但是這個乞丐卻沒有襯衣。
聽到這個故事時只是一笑了之,直到近,在小區(qū)論壇上看到一個帖子,說是她的朋友家境富裕,剛買了房子,卻感到不快樂。不停地煩惱:以后的生活會怎樣?生了小孩怎么辦?走到路上會不會有危險?總之她快樂不起來,感到生活沒有意義。
忽然之間,我理解了上面的故事。原來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國王或是乞丐,我們可以在過著舒適生活的同時,感到自己依然不幸;也可以在過著一貧如洗生活時自得其樂,國王與乞丐其實只是自己的一種心境。
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是被生活所選擇的,面對生活,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永遠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事如意,未來總會有許多挫折在等待著。不要總是想確保不可預(yù)測的未來,只要好好地把握眼前的幸福,哪怕做個乞丐,只要快樂就足夠了。
享受幸福也是需要學(xué)習(xí)的
我們從小就習(xí)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天氣剛有一絲風(fēng)吹草動,媽媽就說,別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識了一個朋友,爸爸就說,小心他是個騙子。你取得了一點成功,還沒容得樂出聲來,所有關(guān)切著你的人一起說,別驕傲!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人生總是有災(zāi)難。其實大多數(shù)人早已練就了對災(zāi)難的從容,我們只是還沒有學(xué)會在災(zāi)難間隙快活地生活。我們太注重了警覺苦難,我們太忽視提醒幸福。請從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嗎?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上當受騙……提醒寵辱不驚……先哲們提醒了我們一萬零,卻不提醒我們幸福。也許他們認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許他們以為好的東西你自會珍惜,犯不上諄諄告誡。也許他們太崇尚血與火,覺得幸福無足掛齒。他們總是站在危崖上,指點我們逃離未來的苦難。但避去苦難之后的時間是什么?
那就是幸福??!
享受幸福是需要學(xué)習(xí)的,當幸福即將來臨的時刻需要提醒。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這是春天啦!心里就會泛起茸茸的綠意。幸福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請記住這一刻!幸福就會長久地伴隨我們。
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
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優(yōu)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jīng)生活過。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經(jīng)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畢淑敏《提醒幸?!饭?jié)選)
重新體會自己的幸福
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時身體健康,沒有疾病,那么你比其他幾百萬人更幸運,他們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陽了;如果你從未嘗過戰(zhàn)爭的危險、牢獄的孤獨、酷刑的折磨和饑餓的滋味,那么你的處境比其他5億人更好;如果你能隨便進出教堂或寺廟而沒有任何被威脅、暴行和殺害的危險,那么你比其他30億人更有運氣;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可穿,有房可住及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上75%的人更富有;如果你在銀行里有存款,錢包里有票子,口袋里有零錢,那么你屬于世上8%幸運之人;如果你父母雙全,沒有離異,那么你的確是那種很稀有的地球之人;如果你讀了這封信,那么你剛剛得到了一個雙重的祝福,因為有人想到了你,而你并不屬于那另外20億文盲。
所以,去工作而不要以掙錢為目的;去愛而忘記所有別人對你的不是;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關(guān)注;去唱歌而不要想著有人在聽;去生活就像這世界是天堂。
幸福就是創(chuàng)造快樂
一個孩子曾經(jīng)問過爺爺:“您有花皮球嗎?”爺爺說:“沒有。”不料那孩子并不滿足,而是一口氣把這個問題問了四遍。爺爺挺納悶兒,于是在連續(xù)回答了四次后反問了句:“你為什么老問這個?”孩子說:“我喜歡聽您說‘沒有’?!薄盀槭裁??”“因為胡子一翹一翹的特好玩。”
于是爺爺笑了,胡子笑成了花——不為別的,就為了小孫子的這個美麗的“希望”。
也就是打這個時刻起,爺爺說話時就總要盡大可能并盡可能多地說幾個“沒有”。不僅如此,老人家還特意戴起了老花鏡,一絲不茍地把家里的字典詞典查了個遍,就是為了多找?guī)讉€與“沒有”發(fā)音相似的字眼兒。
久而久之,爺爺?shù)脑捓锞凸挥辛嗽S多這類的字眼兒,比如“梅花”、“煤球”、“眉毛”、“玫瑰”,甚至“話梅”、“草莓”等,還硬是在他自創(chuàng)的故事中編進了這樣的情節(jié):“梅花開的時候,長著白眉毛的冬天就來了,這時沒有玫瑰,沒有草莓,但咱們有煤球,咱們能點著煤球烤火,吃話梅、講故事。你瞧,雖然沒有梅花沒有草莓,但咱們有煤球,有故事,這多美呀!”于是,小孫子笑了。
每當老人在小孫子面前說到這些字眼時,總是特別特別地講究發(fā)音吐字,努力地使胡子翹得高高的。
小孫子聽得入迷,老爺爺?shù)哪樕先切Α?BR> 笑得特別幸福。
是的,“幸福”一點兒也不神秘,只要你為他人著想了,只要你真真切切地播種溫馨了,你就擁有了幸福。
幸福在哪里
一天,小狗問它媽媽:“幸福在哪里? ”
媽媽微笑著說:“幸福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狗就天天追著它的尾巴轉(zhuǎn)啊轉(zhuǎn),可是怎么追也追不到。
小狗就不高興了,又問:“媽媽,我為什么追不到幸福? ”
媽媽摸摸小狗的頭,說道:“你只要抬頭大步一直向前走,幸福就會永遠跟著你了! ”
原來幸福是如此簡單,無須刻意去追尋,只要你勇敢向前走就會擁有。因為它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就在我們的身后。那么,小狗只要向后看看,其實它身后也藏著幸福。走過的也是幸福了。
幸福是漫長等待的終點
1971年10月14日《紐約郵報》刊登了一篇非常感人的小說,小說里的故事后來被譜成了歌曲,伴著歌聲這個故事也傳遍了全世界,這首歌就是的《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樹上的黃絲帶》)。故事是這樣的:
一群學(xué)生出外旅游,在長途車上看到一位面容嚴肅的中年男子,他一直坐著沉默不語。也許是學(xué)生們的熱情感染了他,他終于開口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因倒閉破產(chǎn)而被判刑三年,剛剛從監(jiān)獄出來。在出獄前夕,他寫了一封信給喬治亞州的妻子,問她是否還愿意接納他。如果妻子還在等他回來,還愿意跟他繼續(xù)生活,就在門口的老橡樹上系一根黃絲帶;如果她已經(jīng)另有所屬,沒有系黃絲帶的話,他會默默地離開,不會打擾她的新生活。
男子的故事打動了所有人,隨著離家越來越近,大家的心情也越來越忐忑不安。在即將到家的時候,男子甚至不敢睜開眼睛,而懇求司機幫他看結(jié)果……終于,謎底揭曉了,只聽見司機和所有的乘客同聲為他歡呼,他睜開雙眼,竟然看到老橡樹上幾百條黃絲帶在風(fēng)中飛舞,頓時所有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首歌曾在1973年美國歌曲排行榜上維持四周冠軍。黃絲帶也成了美國“歡迎被囚禁的人重獲自由”的標志,有久別的親人歸來,家人就會在家門前的樹上系上黃絲帶,這在當?shù)爻闪艘粋€風(fēng)俗。
追逐幸福
清晨,一輛灑水車在它美妙的音樂聲里為黎明的大街沐浴。在反光鏡里,司機奇怪地發(fā)現(xiàn),一個男孩總是跟在車后面跑著。他跑得很吃力,大口大口地喘氣,豆大的汗珠滑進嘴里,纖細的雙腿搖晃得幾乎打成結(jié)。過了幾個街口,司機終于忍不住好奇,下車攔住了慌亂的男孩。他厲聲問男孩,卻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淚流滿面,原來今天是他的生日,可他是個孤兒。他跟著灑水車跑,是因為車上在重復(fù)著“祝你生日快樂”的樂曲,只有這樣,他才能聽到來自整個沐浴中的城市的祝福:祝你生日快樂!
男孩的跑使我想起了藏羚羊。冬季迷失的藏羚羊突然發(fā)現(xiàn)一線微弱的光,便不顧一切地奔去,希望得到春日太陽般的溫暖。雖然它知道,那只不過是燈光,但它還是奮力地奔去,因為在奔跑的過程中,在每個充滿幻想和期待的腳步聲中,它都能感覺到溫暖。
幸福是一種需要
我覺得他是幸福的:在機關(guān)工作,有穩(wěn)定的收入。不像我,隨時隨刻準備失業(yè)。有,他對我說:“如果有可能,我真想把上司狠狠罵一頓不干了?!?BR> 為什么會這樣,我羨慕的卻是他不能忍受的?如果把那份工作給我,我將會多么的開心啊。
我還羨慕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有很好的背景,他之所以進入機關(guān),他妻子的家人為他出了不少力。但是他說妻子好不要比他的地位高,否則是沒有幸福的。怎么又是這樣,我羨慕的恰恰是他所痛苦的。
有一位企業(yè)家?guī)е鴥鹤拥揭患也宛^用餐,餐館里有一位琴師正在演奏,企業(yè)家遺憾地說:當年我也練過琴,但后來選擇了經(jīng)商,如果選擇了練琴,那么今天我就可以坐在鋼琴邊為大家演奏了。
兒子卻說:“爸爸,如果你當年選擇了練琴,那么你今天就沒有機會坐在這里欣賞音樂了?!?BR> 不知道那位琴師心中會不會這樣想:他當初選擇經(jīng)商多好,現(xiàn)在就可以悠閑地坐在桌前一邊享受美餐一邊聆聽音樂了。
幸福是什么?這真是一個難回答的問題。對于被病痛折磨的人來說,身體健康就是幸福;對于為情所困的人而言,有情人終成眷屬才是幸福;對于渴望有所成就的人來講,事業(yè)成功才是幸福。
幸福到底在哪里,普希金說,幸福的特征就是心靈的平靜。心靈怎樣才會平靜,無非是滿足自己的心靈需要。所謂幸福無非是內(nèi)心的一種需要,世間萬物都有可能給人帶來幸福,即使是剛剛從額間拂過的一陣風(fēng)。
有時候不幸就是大幸
意大利古城龐貝有位賣花姑娘叫倪雅,她雖然雙目失明,但卻不自怨自艾,也沒有垂頭喪氣地把自己關(guān)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樣靠勞動自食其力。
有一天,維斯維沙大火山爆發(fā),龐貝城面臨大災(zāi)難,整座城市被籠罩在濃煙和塵埃中,昏暗如無星的午夜,黑漆漆的一片。驚惶失措的居民跌來撞去尋找出路,卻又無法找到。但倪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卻很自如,因為她本來就看不見,這些年來又走街串巷地在城里賣花,所以對城市非常熟悉,她的不幸這時反而成了大幸。她靠著自己的觸覺和聽覺找到了出路,而且還救了很多人。
上帝是公平的,命運在向倪雅關(guān)閉一扇門的同時,又為她開啟了另外一扇門。不幸有時候就是幸運,不僅為自己,也能為別人帶來幸福。
應(yīng)用與創(chuàng)新
金錢也能帶來幸福
有人說,快樂第一位,金錢第二位;有人說健康第一位,財富第二位;也有人說有錢人都不快樂,還有人說金錢不是萬能的。說來說去,金錢似乎就成了幸福的敵人。
但是,你們不要忘了,“金錢不是萬能的”這句話后面還有一句,“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也許幸福并不一定要用金錢去換取,金錢也并不一定能買到幸福,但是我相信,金錢也可以帶來幸福。
政治課上我們都學(xué)過,貨幣是一般等價物,代表著商品。金錢就是代表著資源,代表著人類生存的物質(zhì)基礎(chǔ),一個人只有先保證了生存,才能進一步去感受幸福、快樂這些情緒。如果他能擁有充足的金錢,就可以把生活安排得更舒適更豐富,我們常說的小康生活不就是這樣的生活嗎?生活無憂了,心情就更加舒暢,精神生活也更愉快,幸福的感覺就更強烈了,不是嗎?
大富翁比爾?蓋茨決定在他有生之年把財產(chǎn)的95%都捐贈出去,但是他還是給自己的子女留了1050萬美元作為生活費,因為他知道這筆錢是他們創(chuàng)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基礎(chǔ)。
很多時候,些許的錢財就能讓人得到滿足,讓人產(chǎn)生幸福的感覺。什么是幸福?電影《求求你,表揚我》中民工楊紅旗是這么說的:“我餓了,你手里有一個包子,你就比我幸福;我冷了,你身上穿著一件棉襖,你就比我幸福。我要方便,廁所就一個蹲位,你占著,你就比我幸福?!睂τ谶@樣的人,給他一個包子、一件棉襖,一個蹲位,他就感到了幸福,多么簡單的事?。∫稽c點的物質(zhì)和財富就可以讓人產(chǎn)生幸福的感覺,那么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所以,不要那么排斥金錢,金錢也能帶來幸福。
幸福需要遺忘
有句話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在我看來,不該忘記的就一定要記著,但是該忘的也一定要學(xué)會忘記,比如痛苦的往事。要想獲得幸福,就應(yīng)該學(xué)會遺忘過去的痛苦。
假如讓不幸的陰影一直籠罩著自己,就體會不到現(xiàn)在的幸?!,F(xiàn)在的自殺率那么高,那么多的人有心理疾病,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遺忘,總是被一些無謂的過去所困擾,走不出去。張國榮也是因為走不出心理的困擾,才從高樓上跳下去,這樣風(fēng)華絕代的藝人,就這樣匆匆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讓所有人都為之惋惜。所以,人還是應(yīng)該學(xué)會遺忘,學(xué)會釋放自己。
雨果的小說《悲慘世界》里有一個叫珂賽特的小女孩,她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因為母親是一個地位卑微的妓女,沒有能力親自撫養(yǎng)她,只好把她寄養(yǎng)在一對夫婦家里。誰知這對夫婦既貪婪又冷酷,絲毫不關(guān)心她,還處處為難、虐待她,處境十分可憐。后來,她遇到了善良的冉阿讓,命運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冉阿讓把她帶了出去,收為養(yǎng)女,讓她過上了貴族小姐的生活,后來她又嫁給了一個英俊正直的青年。應(yīng)該說,命運已經(jīng)開始眷顧她了,這時候她該怎么辦呢?如果她總是不能忘記童年的悲慘,成天翻來覆去地想著,那她還是體會不到幸福。所以她應(yīng)該忘記過去,珍惜現(xiàn)在的時光,才能得到幸福。
因此我認為,忘記過去并不一定就是背叛,要想獲得幸福,就應(yīng)該學(xué)會遺忘。
思路
幸福來自平凡生活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
不能用財富和地位來衡量是否幸福
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
為眾人謀幸福才是大的幸福
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就是幸福
沒有過分的奢求,就會感到幸福
幸福存在于奮斗的過程中
愛與被愛是幸福的真諦
名言
能隨時隨地用心靈去品嘗生活的味道,才有幸福可言。——周國平
幸福越與人共享,它的價值越增加。——森村誠一
如果我們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們就沒有任何權(quán)利享受幸福?!挷{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那你首先得學(xué)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幸福永遠存在于人類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諧與穩(wěn)定之中?!斞?BR>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_·芬奇
愚蠢的人,從遠處尋找幸福;聰慧的人,從腳下根植幸福?!獖W本海姆
人所能得到的大幸福、自由快樂的心境,莫過于愛別人和為別人獻身?!袪査固?BR> 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是在艱苦困難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徐特立
使人幸福的不是體力,也不是金錢,而是正義和多才。——德謨克利特
工作就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歡樂,也是幸福之所在?!_丹
為人類的幸福而勞動,這是多么壯麗的事業(yè),這個目的有多么偉大!——圣西門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qū)ξ覀兊墓怖嬗兴暙I,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幸福的人了。
——果戈理
建筑在別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阿·巴巴耶娃
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到。 ——穆尼爾·納素夫
只有整個人類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狄慈根
快樂可依靠幻想,幸福卻要依靠實際?!懈?BR> 經(jīng)典素材
第吃糖
(甜滋滋的感覺就是幸福)
一個叫扎西達娃的藏族干部要別人猜一猜,他一生中幸福的時刻是什么,可誰也猜不出。他說:“是我第吃水果糖的時候?!?BR> 那是1950年初春的一天,還是農(nóng)奴的扎西達娃正在放牧,遇見一支年輕的隊伍,他們每個人帽子上都有一顆耀眼的紅五星。他十分恐懼,可這些軍人非常友好,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軍人還送給他一顆水果糖。這是一顆普通的糖。他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只見軍人比畫著剝開紙放到嘴里吃起來。他不敢吃,便把它揣在懷里。
事情過后,更不敢聲張,因為農(nóng)奴主知道了要挖眼睛,割舌頭。到了夜深人靜時,他偷偷地把這塊水果糖拿出來,剝開紙,放在嘴邊輕輕一舔。天哪,一種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感覺傳遍全身,世界上還有這么美妙的東西。他又一舔,簡直懷疑自己是在做夢。他十分珍惜,到了一定的時間拿出來舔一舔,一直過了很長的時間,他才把那顆糖吃完。
這位后來成為西藏自治區(qū)高級干部的扎西達娃,以后也不知道吃了多少糖,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引以為豪的業(yè)績,但只有這吃糖,使他感受深,覺得幸福。
林覺民的訣別信
(為天下人謀幸福是大的幸福)
林覺民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出身于富貴家庭,為了*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他拋妻別子,離開了幸福的小家庭投身了革命。為了國家繁榮昌盛,民族振興,他參加了孫中山領(lǐng)導(dǎo)的廣州起義,不幸在攻打總督署的時候,中彈受傷而被捕,后就義犧牲了。
林覺民在起義前就做好了犧牲的充分準備,在攻打總督署的前三天夜里,他給父親和妻子分別寫了一封訣別信。給父親的信這樣寫道:“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于全國同胞。”給妻子的信中這樣寫道:“吾自遇汝以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林覺民懷著對愛妻深深的眷戀,寫下了這封信。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革命者的高尚情懷,犧牲個人的幸福換來天下人的幸福,這才是大的幸福。
杜朗尋找幸福
(幸福就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里)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使幸??赏豢杉吹模^于刻意追求幸福。美國作家威廉?杜朗曾經(jīng)敘述過他如何尋找幸福。他先從知識里尋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滅;從旅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從財富里找,得到的只是爭斗和憂愁;從寫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勞累。然而有一天,他從車站出來,看到一輛小汽車里坐著一位年輕婦女,懷里抱著一個熟睡的嬰兒。一位中年男子從火車上下來,徑直走到汽車旁邊。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輕輕地吻了一下嬰兒——生怕把他驚醒。然后,這一家人就開車離去了。這時杜朗才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他高興地松了一口氣,從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顒佣紟в心撤N幸福。
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其實都帶著某種幸福。那一個淺淺的吻,其中蘊含著丈夫的關(guān)愛、父親的慈愛,這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卻是飽含著人類對感情詳細的詮釋。你能說那個妻子在接受那個吻時不是幸福的嗎?你能說那個小小的嬰孩沒感覺到他在被關(guān)懷著嗎?幸福就是這樣被召喚著,不用什么妙法仙方,只是需要你感情的投入。給睡夢中的孩子拉拉松掉的棉被,那拉棉被的手就是幸福召喚的方式;給疲倦的愛人敲敲脊背,那一上一下、一緊一松的拳頭就是召喚幸福的方式;給悄然老去的父母講一個古老得掉了牙的所謂笑話,那平穩(wěn)的氣流就是召喚幸福強有力的方式。在你使用這些方式召喚著幸福時,難道此刻你不是世間幸福的人嗎?
有愛就有幸福
(燕妮的幸福觀)
馬克思和他的夫人燕妮之間的愛情是一個經(jīng)久傳頌的故事,燕妮是一個偉大的女性,為了愛情,她離開了原本富裕的家庭,和馬克思一起過著清貧的生活。倫敦流亡期間,他家一連幾個星期靠吃馬鈴薯過活。嚴冬沒柴生火,生病沒錢請醫(yī)生。他付不出房租,家里的鐵床、被褥、衣服,連女兒的玩具、孩子們的搖籃都拿去抵押了。馬克思寫完《政治經(jīng)濟學(xué)批判》,卻沒有郵費把手稿寄到柏林去。因為交不起學(xué)費,孩子只能輟學(xué)。孩子病死了,沒有錢買棺材埋葬……面對如此貧寒的日子,燕妮沒有抱怨也沒有離開,相反,她始終對生活充滿著信心,因為她的生活中有愛。她曾自豪地說:“我坐在卡爾的房間里轉(zhuǎn)抄他那潦草不清的文章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中幸福的時刻。”
徐霞客的探險生涯
(幸福是在奮斗的過程中)
公元1586年(明萬歷十四年),一個小男孩在江蘇江陰縣呱呱墜地,他就是我國歷的旅行家和地理學(xué)家徐霞客。
從二十二歲起,徐霞客開始了艱苦的旅行探險生涯,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止。這三十多年時間里,他不畏艱險,跋山涉水,風(fēng)餐露宿,東至浙江普陀,北抵河北省一帶,南游福建、廣東,西北到達華山之巔,西南則遠涉云南、貴州邊疆,足跡遍及當時的十六個省。雖然三次遇盜,四次絕糧,還差點丟掉性命,徐霞客卻從不后悔。他對所到之處的地形、地貌、水文、氣候和植被等情況都作了深入系統(tǒng)的考察。多年艱苦卓絕的實踐,終于結(jié)出了豐碩的果實。徐霞客用生動的文筆寫成的《徐霞客游記》一書,在世界科技享有崇高的地位。
1636年,徐霞客準備萬里長征大西南時,曾有人勸阻,因為當時他已年過半百了,但是他卻果斷地說:“我肩扛鋤頭,哪里不能埋我的尸骨呢?” 徐霞客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了地理學(xué)研究事業(yè),晚年仍感到有些遺憾,認為沒能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沒有去昆侖山,去更邊遠的地方,進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也許那個勸阻他的人永遠無法理解,野外考察那么艱險,為什么他要這樣執(zhí)著呢?為什么他不懂得享福呢?只有徐霞客自己知道,自己的理想就是終生奮斗,而奮斗的過程就是他享受幸福的過程。
貪官懺悔錄
(貪婪是不幸的起點)
幸福是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的,想要不勞而獲只會走向罪惡的深淵,所以貪婪往往就是不幸的起點??纯催@兩位貪官懺悔的心聲吧:
徐炳松(原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副主席,受賄55萬元,1999年8月被判處無期徒刑):
七八十年代,我和常人一樣過清貧的生活,工作認真。隨著改革深入,分配差距拉大,我心理越來越不平衡。身居領(lǐng)導(dǎo)崗位,大權(quán)在握,不可避免地要經(jīng)常面對對等交換的場面,思想防線逐步瓦解。由抵制、拒絕變得躲躲閃閃,繼而心存僥幸,逐漸心安理得以致完全喪失了抵制力。
鐘季湛(原中國工商銀行福建分行行長,受賄折合人民幣205萬元,491.48萬元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2000年1月被判處死刑):
身處金融系統(tǒng),目睹一部分人利用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轉(zhuǎn)化之機,搶先占有土地、勞動力和生產(chǎn)資料等寶貴資源,迅速致富,也看到另一些人在生產(chǎn)資料“雙軌制”中依靠關(guān)系取得經(jīng)營權(quán)而積累巨額財富,我動搖了政治上的信心,迷失了人生方向。我想逐步退出原有崗位創(chuàng)辦個人企業(yè),許多私營老板投我所好,我收受了其中幾個人的錢財,終導(dǎo)致身陷囹圄。
卡耐基的慈善事業(yè)
(回報社會是幸福的)
美國19世紀“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在1892年便控制了全國鋼產(chǎn)量的四分之一,每年盈利達兩千多萬美元。1900年,他的公司年收入高達4000萬美元。這年他出版了專著《財富的福音》,系統(tǒng)地提出興辦慈善事業(yè)的思想。并且他還身體力行,成為推動西方慈善事業(yè)理念的代言人。自1891年給紐約捐獻一所音樂廳開始,卡耐基不斷地向各地捐贈集會堂、音樂廳、美術(shù)館、博物館、圖書館。僅圖書館建設(shè)事業(yè),卡耐基16年就投資1200萬美元,總共設(shè)立了3500座圖書館,受惠者遍布社會各階層。1895年他捐款成立卡耐基匹茲堡學(xué)會,1902年設(shè)立卡耐基華盛頓學(xué)會,1903年在海牙建立和平大廈,1904年在美國設(shè)立英雄基金,1905年為年邁的教授設(shè)立退休基金,1912年設(shè)立國際和平基金……一直到生命結(jié)束之前,他都在為社會貢獻他的財富,合計捐獻總額高達333299460美元。
卡耐基從社會中獲得了豐富的利益,擁有了巨額的資產(chǎn),但他并不滿足,因為這不是幸福的人生。只有當他將這些財富回報給社會,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時候,才是他幸福的時刻。
意林故事
幸福是一種心境
很久之前就聽到過這個故事:國王權(quán)力至高無上,但他卻不快樂。于是智者告訴他,要快樂起來就要穿上感到快樂的人的襯衣。他找遍了所有人,卻沒有人感到快樂。后,他發(fā)現(xiàn)了快樂的人,卻是一個乞丐,但是這個乞丐卻沒有襯衣。
聽到這個故事時只是一笑了之,直到近,在小區(qū)論壇上看到一個帖子,說是她的朋友家境富裕,剛買了房子,卻感到不快樂。不停地煩惱:以后的生活會怎樣?生了小孩怎么辦?走到路上會不會有危險?總之她快樂不起來,感到生活沒有意義。
忽然之間,我理解了上面的故事。原來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國王或是乞丐,我們可以在過著舒適生活的同時,感到自己依然不幸;也可以在過著一貧如洗生活時自得其樂,國王與乞丐其實只是自己的一種心境。
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是被生活所選擇的,面對生活,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永遠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事如意,未來總會有許多挫折在等待著。不要總是想確保不可預(yù)測的未來,只要好好地把握眼前的幸福,哪怕做個乞丐,只要快樂就足夠了。
享受幸福也是需要學(xué)習(xí)的
我們從小就習(xí)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天氣剛有一絲風(fēng)吹草動,媽媽就說,別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識了一個朋友,爸爸就說,小心他是個騙子。你取得了一點成功,還沒容得樂出聲來,所有關(guān)切著你的人一起說,別驕傲!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人生總是有災(zāi)難。其實大多數(shù)人早已練就了對災(zāi)難的從容,我們只是還沒有學(xué)會在災(zāi)難間隙快活地生活。我們太注重了警覺苦難,我們太忽視提醒幸福。請從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嗎?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上當受騙……提醒寵辱不驚……先哲們提醒了我們一萬零,卻不提醒我們幸福。也許他們認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許他們以為好的東西你自會珍惜,犯不上諄諄告誡。也許他們太崇尚血與火,覺得幸福無足掛齒。他們總是站在危崖上,指點我們逃離未來的苦難。但避去苦難之后的時間是什么?
那就是幸福??!
享受幸福是需要學(xué)習(xí)的,當幸福即將來臨的時刻需要提醒。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這是春天啦!心里就會泛起茸茸的綠意。幸福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請記住這一刻!幸福就會長久地伴隨我們。
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
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優(yōu)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jīng)生活過。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經(jīng)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畢淑敏《提醒幸?!饭?jié)選)
重新體會自己的幸福
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時身體健康,沒有疾病,那么你比其他幾百萬人更幸運,他們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陽了;如果你從未嘗過戰(zhàn)爭的危險、牢獄的孤獨、酷刑的折磨和饑餓的滋味,那么你的處境比其他5億人更好;如果你能隨便進出教堂或寺廟而沒有任何被威脅、暴行和殺害的危險,那么你比其他30億人更有運氣;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可穿,有房可住及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上75%的人更富有;如果你在銀行里有存款,錢包里有票子,口袋里有零錢,那么你屬于世上8%幸運之人;如果你父母雙全,沒有離異,那么你的確是那種很稀有的地球之人;如果你讀了這封信,那么你剛剛得到了一個雙重的祝福,因為有人想到了你,而你并不屬于那另外20億文盲。
所以,去工作而不要以掙錢為目的;去愛而忘記所有別人對你的不是;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關(guān)注;去唱歌而不要想著有人在聽;去生活就像這世界是天堂。
幸福就是創(chuàng)造快樂
一個孩子曾經(jīng)問過爺爺:“您有花皮球嗎?”爺爺說:“沒有。”不料那孩子并不滿足,而是一口氣把這個問題問了四遍。爺爺挺納悶兒,于是在連續(xù)回答了四次后反問了句:“你為什么老問這個?”孩子說:“我喜歡聽您說‘沒有’?!薄盀槭裁??”“因為胡子一翹一翹的特好玩。”
于是爺爺笑了,胡子笑成了花——不為別的,就為了小孫子的這個美麗的“希望”。
也就是打這個時刻起,爺爺說話時就總要盡大可能并盡可能多地說幾個“沒有”。不僅如此,老人家還特意戴起了老花鏡,一絲不茍地把家里的字典詞典查了個遍,就是為了多找?guī)讉€與“沒有”發(fā)音相似的字眼兒。
久而久之,爺爺?shù)脑捓锞凸挥辛嗽S多這類的字眼兒,比如“梅花”、“煤球”、“眉毛”、“玫瑰”,甚至“話梅”、“草莓”等,還硬是在他自創(chuàng)的故事中編進了這樣的情節(jié):“梅花開的時候,長著白眉毛的冬天就來了,這時沒有玫瑰,沒有草莓,但咱們有煤球,咱們能點著煤球烤火,吃話梅、講故事。你瞧,雖然沒有梅花沒有草莓,但咱們有煤球,有故事,這多美呀!”于是,小孫子笑了。
每當老人在小孫子面前說到這些字眼時,總是特別特別地講究發(fā)音吐字,努力地使胡子翹得高高的。
小孫子聽得入迷,老爺爺?shù)哪樕先切Α?BR> 笑得特別幸福。
是的,“幸福”一點兒也不神秘,只要你為他人著想了,只要你真真切切地播種溫馨了,你就擁有了幸福。
幸福在哪里
一天,小狗問它媽媽:“幸福在哪里? ”
媽媽微笑著說:“幸福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狗就天天追著它的尾巴轉(zhuǎn)啊轉(zhuǎn),可是怎么追也追不到。
小狗就不高興了,又問:“媽媽,我為什么追不到幸福? ”
媽媽摸摸小狗的頭,說道:“你只要抬頭大步一直向前走,幸福就會永遠跟著你了! ”
原來幸福是如此簡單,無須刻意去追尋,只要你勇敢向前走就會擁有。因為它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就在我們的身后。那么,小狗只要向后看看,其實它身后也藏著幸福。走過的也是幸福了。
幸福是漫長等待的終點
1971年10月14日《紐約郵報》刊登了一篇非常感人的小說,小說里的故事后來被譜成了歌曲,伴著歌聲這個故事也傳遍了全世界,這首歌就是的《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樹上的黃絲帶》)。故事是這樣的:
一群學(xué)生出外旅游,在長途車上看到一位面容嚴肅的中年男子,他一直坐著沉默不語。也許是學(xué)生們的熱情感染了他,他終于開口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因倒閉破產(chǎn)而被判刑三年,剛剛從監(jiān)獄出來。在出獄前夕,他寫了一封信給喬治亞州的妻子,問她是否還愿意接納他。如果妻子還在等他回來,還愿意跟他繼續(xù)生活,就在門口的老橡樹上系一根黃絲帶;如果她已經(jīng)另有所屬,沒有系黃絲帶的話,他會默默地離開,不會打擾她的新生活。
男子的故事打動了所有人,隨著離家越來越近,大家的心情也越來越忐忑不安。在即將到家的時候,男子甚至不敢睜開眼睛,而懇求司機幫他看結(jié)果……終于,謎底揭曉了,只聽見司機和所有的乘客同聲為他歡呼,他睜開雙眼,竟然看到老橡樹上幾百條黃絲帶在風(fēng)中飛舞,頓時所有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首歌曾在1973年美國歌曲排行榜上維持四周冠軍。黃絲帶也成了美國“歡迎被囚禁的人重獲自由”的標志,有久別的親人歸來,家人就會在家門前的樹上系上黃絲帶,這在當?shù)爻闪艘粋€風(fēng)俗。
追逐幸福
清晨,一輛灑水車在它美妙的音樂聲里為黎明的大街沐浴。在反光鏡里,司機奇怪地發(fā)現(xiàn),一個男孩總是跟在車后面跑著。他跑得很吃力,大口大口地喘氣,豆大的汗珠滑進嘴里,纖細的雙腿搖晃得幾乎打成結(jié)。過了幾個街口,司機終于忍不住好奇,下車攔住了慌亂的男孩。他厲聲問男孩,卻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淚流滿面,原來今天是他的生日,可他是個孤兒。他跟著灑水車跑,是因為車上在重復(fù)著“祝你生日快樂”的樂曲,只有這樣,他才能聽到來自整個沐浴中的城市的祝福:祝你生日快樂!
男孩的跑使我想起了藏羚羊。冬季迷失的藏羚羊突然發(fā)現(xiàn)一線微弱的光,便不顧一切地奔去,希望得到春日太陽般的溫暖。雖然它知道,那只不過是燈光,但它還是奮力地奔去,因為在奔跑的過程中,在每個充滿幻想和期待的腳步聲中,它都能感覺到溫暖。
幸福是一種需要
我覺得他是幸福的:在機關(guān)工作,有穩(wěn)定的收入。不像我,隨時隨刻準備失業(yè)。有,他對我說:“如果有可能,我真想把上司狠狠罵一頓不干了?!?BR> 為什么會這樣,我羨慕的卻是他不能忍受的?如果把那份工作給我,我將會多么的開心啊。
我還羨慕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有很好的背景,他之所以進入機關(guān),他妻子的家人為他出了不少力。但是他說妻子好不要比他的地位高,否則是沒有幸福的。怎么又是這樣,我羨慕的恰恰是他所痛苦的。
有一位企業(yè)家?guī)е鴥鹤拥揭患也宛^用餐,餐館里有一位琴師正在演奏,企業(yè)家遺憾地說:當年我也練過琴,但后來選擇了經(jīng)商,如果選擇了練琴,那么今天我就可以坐在鋼琴邊為大家演奏了。
兒子卻說:“爸爸,如果你當年選擇了練琴,那么你今天就沒有機會坐在這里欣賞音樂了?!?BR> 不知道那位琴師心中會不會這樣想:他當初選擇經(jīng)商多好,現(xiàn)在就可以悠閑地坐在桌前一邊享受美餐一邊聆聽音樂了。
幸福是什么?這真是一個難回答的問題。對于被病痛折磨的人來說,身體健康就是幸福;對于為情所困的人而言,有情人終成眷屬才是幸福;對于渴望有所成就的人來講,事業(yè)成功才是幸福。
幸福到底在哪里,普希金說,幸福的特征就是心靈的平靜。心靈怎樣才會平靜,無非是滿足自己的心靈需要。所謂幸福無非是內(nèi)心的一種需要,世間萬物都有可能給人帶來幸福,即使是剛剛從額間拂過的一陣風(fēng)。
有時候不幸就是大幸
意大利古城龐貝有位賣花姑娘叫倪雅,她雖然雙目失明,但卻不自怨自艾,也沒有垂頭喪氣地把自己關(guān)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樣靠勞動自食其力。
有一天,維斯維沙大火山爆發(fā),龐貝城面臨大災(zāi)難,整座城市被籠罩在濃煙和塵埃中,昏暗如無星的午夜,黑漆漆的一片。驚惶失措的居民跌來撞去尋找出路,卻又無法找到。但倪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卻很自如,因為她本來就看不見,這些年來又走街串巷地在城里賣花,所以對城市非常熟悉,她的不幸這時反而成了大幸。她靠著自己的觸覺和聽覺找到了出路,而且還救了很多人。
上帝是公平的,命運在向倪雅關(guān)閉一扇門的同時,又為她開啟了另外一扇門。不幸有時候就是幸運,不僅為自己,也能為別人帶來幸福。
應(yīng)用與創(chuàng)新
金錢也能帶來幸福
有人說,快樂第一位,金錢第二位;有人說健康第一位,財富第二位;也有人說有錢人都不快樂,還有人說金錢不是萬能的。說來說去,金錢似乎就成了幸福的敵人。
但是,你們不要忘了,“金錢不是萬能的”這句話后面還有一句,“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也許幸福并不一定要用金錢去換取,金錢也并不一定能買到幸福,但是我相信,金錢也可以帶來幸福。
政治課上我們都學(xué)過,貨幣是一般等價物,代表著商品。金錢就是代表著資源,代表著人類生存的物質(zhì)基礎(chǔ),一個人只有先保證了生存,才能進一步去感受幸福、快樂這些情緒。如果他能擁有充足的金錢,就可以把生活安排得更舒適更豐富,我們常說的小康生活不就是這樣的生活嗎?生活無憂了,心情就更加舒暢,精神生活也更愉快,幸福的感覺就更強烈了,不是嗎?
大富翁比爾?蓋茨決定在他有生之年把財產(chǎn)的95%都捐贈出去,但是他還是給自己的子女留了1050萬美元作為生活費,因為他知道這筆錢是他們創(chuàng)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基礎(chǔ)。
很多時候,些許的錢財就能讓人得到滿足,讓人產(chǎn)生幸福的感覺。什么是幸福?電影《求求你,表揚我》中民工楊紅旗是這么說的:“我餓了,你手里有一個包子,你就比我幸福;我冷了,你身上穿著一件棉襖,你就比我幸福。我要方便,廁所就一個蹲位,你占著,你就比我幸福?!睂τ谶@樣的人,給他一個包子、一件棉襖,一個蹲位,他就感到了幸福,多么簡單的事?。∫稽c點的物質(zhì)和財富就可以讓人產(chǎn)生幸福的感覺,那么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所以,不要那么排斥金錢,金錢也能帶來幸福。
幸福需要遺忘
有句話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在我看來,不該忘記的就一定要記著,但是該忘的也一定要學(xué)會忘記,比如痛苦的往事。要想獲得幸福,就應(yīng)該學(xué)會遺忘過去的痛苦。
假如讓不幸的陰影一直籠罩著自己,就體會不到現(xiàn)在的幸?!,F(xiàn)在的自殺率那么高,那么多的人有心理疾病,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遺忘,總是被一些無謂的過去所困擾,走不出去。張國榮也是因為走不出心理的困擾,才從高樓上跳下去,這樣風(fēng)華絕代的藝人,就這樣匆匆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讓所有人都為之惋惜。所以,人還是應(yīng)該學(xué)會遺忘,學(xué)會釋放自己。
雨果的小說《悲慘世界》里有一個叫珂賽特的小女孩,她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因為母親是一個地位卑微的妓女,沒有能力親自撫養(yǎng)她,只好把她寄養(yǎng)在一對夫婦家里。誰知這對夫婦既貪婪又冷酷,絲毫不關(guān)心她,還處處為難、虐待她,處境十分可憐。后來,她遇到了善良的冉阿讓,命運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冉阿讓把她帶了出去,收為養(yǎng)女,讓她過上了貴族小姐的生活,后來她又嫁給了一個英俊正直的青年。應(yīng)該說,命運已經(jīng)開始眷顧她了,這時候她該怎么辦呢?如果她總是不能忘記童年的悲慘,成天翻來覆去地想著,那她還是體會不到幸福。所以她應(yīng)該忘記過去,珍惜現(xiàn)在的時光,才能得到幸福。
因此我認為,忘記過去并不一定就是背叛,要想獲得幸福,就應(yīng)該學(xué)會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