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南商丘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一模)

字號: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體系中的每個概念都具有豐富的內涵。這些概念需要凝結成一個整體,以應對無限豐富的現(xiàn)實問題。反思當代的審美文化現(xiàn)象,有助于我們梳理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以兩個概念為例。一個是“富強”。民眾求富,國家求強。日常生活中,總有人以珠光寶氣、香車美人“炫富”。“炫富”表面上是在展示美,但在觀者的眼中卻是丑,或者“臭美”。人們對這種美丑區(qū)分的一般解釋是:“炫富”是物質追求,審美是精神追求。以物質和精神區(qū)分“炫富”與審美其實是一個誤解。且看“炫富”的內容,集中于服飾、名酒、名表、名車、名度假地。奢侈品林林總總,共同點卻只有一個,就是觀念性的符號(“名”)。在審美活動中,自然美、藝術美都屬于精神世界的內心意象,卻也離不開物質的載體(比如有一定的質地、色彩、聲響等)。因此,奢靡炫富雖然基于物質,實質卻是精神性的。
     奢靡與審美都屬于精神的追求,意義的深度卻有天壤之別。對追逐符號的人而言,大量珍貴的人力物力被降低為一紙商標的陪襯。追逐奢華揭示著意義的貧瘠和精神的無力。審美的意象則以意義的充盈見長。人心的意象,既可以讓金銀珠玉裝點堂皇的宮殿廟宇,也能令日常的景色轉換成大師的杰作,使普通的詞語凝結成千古不朽的詩句。審美和藝術創(chuàng)造體現(xiàn)著人的精神世界的富足。例如在戲曲藝術中,舞臺角色的氣象全系于演員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正是為了突出人的因素,戲里的一切飾物皆為假扮,道具也被精簡到了“以鞭代馬”“一桌二椅”。在物質較為充裕的今天,“富”的體現(xiàn)應該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富貴氣。富貴氣是一種自然流露的美,這種美得自個人長期的、自覺的涵養(yǎng),也得自社會的普遍氛圍。富貴之美是花錢買不的。
     另一個是“和諧”??鬃诱f“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不同的利益、意見、信念在一個統(tǒng)一體中既保持著各自的特點,又彼此相容、互補,進而造就一個共生多贏的局面。中國的傳統(tǒng)美食是“和”的典范。精于烹調的人,會借用各種輔料的配合約束主料,去其偏狹激烈之氣,以便更好地呈現(xiàn)其獨特的味道。近年的社會文化則極端地強化“同”:大拆大建之后的千城一面、模式雷同的綜藝節(jié)目和影視劇情……“和”與“同”看似是審美觀念的分歧,卻反映著人把握意義的能力高下。“和”意味著包容力,使人發(fā)現(xiàn)相異因素之間的交集,在共識、共情的基礎上促成彼此的互補、互動;“同”則意味著不能理解差異。古人說,“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越能尊重和欣賞差異,越能得道多助,建設性的事業(yè)越容易展開。一個“大時代”之所以為“大”,是因為能包容眾多彼此相異的“小時代”,為每個人提供登上時代舞臺的機會。
     由此可見,“美”意味著意義的豐富,意味著創(chuàng)作和表達的自由。這種“美”也是“平等”“自由”“民主”和“文明”等概念的題中之義。
     (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人民日報》2014年12月5日)
    1.下列各項中,其性質不屬于原文所論炫富的一項是
    A.24歲的金景娥做客韓國一檔電視節(jié)目時,戴著價值兩億韓元的鉆石項鏈,拿著超過
    3500萬韓元的手提包,自稱不用工作就有父母的大筆零花錢。
     B.在舊貨市場一個小女孩在別人驚訝的目光中把價值千元的絕版芭比娃娃以30元拋掉,
     她另有價值1500元的寵物玩具,幾千元的變形金剛,一堆LV的包包待售。
    C.一個貴州女孩把自己一張“左手提一個LV大旅行包,右手挎一個橘紅色愛馬仕包”
    的照片傳到了網(wǎng)上展示,她這一套行頭,價值足有10萬余元。
    D.陳光標帶著15萬元現(xiàn)金到云南災區(qū)向每名災民發(fā)放200元現(xiàn)金后,從一沓百元大鈔
    中抽出兩張并舉起,并要求大家做出和他同樣的動作合影留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炫富”雖舉基于物質,但卻指向“名”這一觀念性符號,因此其實質是精神性的;
    審美雖然屬于精神世界的內心意象,卻離不開物質的載體。
    B.用金銀珠玉裝點堂皇的宮殿廟宇,這種行為使得大量珍貴的人力物力降低為符號
    的陪襯,只能揭示意義的貧瘠和精神的無力。
    C.讓日常的景色轉換成大師的杰作,使普通的詞語凝結成千古不朽的詩句,這些審美
    和藝術創(chuàng)造,體現(xiàn)著人的精神世界的富足。
    D.“富”的美應該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富貴氣,它是一種自然流露的美,它得自個人長期
    的、自覺的涵養(yǎng),也得自社會的普遍氛圍,與金錢沒有必然關系。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戲曲藝術中,雖然戲里的一切飾物皆為假扮,道具也被精簡到了極其簡單的程度,
    但演員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卻依然能創(chuàng)造出角色的美。
    B.中國的傳統(tǒng)美食之所以是“美”的,主要在于精于烹調的人,會借用各種輔料約
    束主料,去掉主料的偏狹激烈之氣,最終呈現(xiàn)獨特的味道。
    C.城市中大拆大建后出現(xiàn)的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雖然整齊劃一,卻是只有“同”沒
    有“和”,這反映出建設者不理解“君子和而不同”的意義。
    D.“和諧”的美,體現(xiàn)在對差異的尊重和欣賞,它能為每個人提供登上舞臺的機會,從
    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造就一個共生多贏的局面。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耿弇字伯昭,扶風茂陵人也。父況,以明經為郎。弇少好學,習父業(yè)。常見郡尉試騎士,建旗鼓,肄馳射,由是好將帥之事。及王莽敗,更始立,諸將略地者,前后多擅威權,輒改易守、令。況自以莽之所置,懷不自安。時弇年二十一,乃辭況奉奏詣更始,因赍貢獻,以求自固之宜。弇道聞光武在盧奴,乃馳北上謁,光武留署門下吏。因說護軍朱祜,求歸發(fā)兵,以定邯鄲。光武笑曰:“小兒曹乃有大意哉!”因數(shù)召見加恩慰。
     光武即位,拜弇為建威大將軍。與驃騎大將軍景丹、強弩將軍陳俊攻厭新賊于敖倉,皆破降之。弇從幸舂陵,因見自請北收上谷兵未發(fā)者,定彭寵于漁陽,取張豐于涿郡,東攻張步,以平齊地。帝壯其意,乃許之。因詔弇進討張步。
     時,張步都劇,使其弟藍將精兵二萬守西安,諸郡太守合萬余人守臨淄,相去四十里。弇視西安城小而堅,且藍兵又精,臨淄名雖大而實易攻,乃敕諸校會,后五日攻西安。藍聞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諸將皆蓐食會明至臨淄城護軍荀梁等爭之以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安聞吾欲攻之,日夜為備;臨淄出不意而至,必驚擾,吾攻之一日必拔。拔臨淄即西安孤,張藍與步隔絕,必復亡去,所謂擊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下,頓兵堅城,死傷必多。諸君之言,未見其宜?!彼旃ヅR淄,半日拔之,入據(jù)其城。張藍聞之大懼,遂將其眾亡歸劇。
     弇乃令軍中無得妄掠劇下,須張步至乃取之,以激怒步。步氣盛,直攻弇營,與劉歆等合戰(zhàn),弇視歆等鋒交,乃自引精兵以橫突步陳于東城下,大破之。飛矢中弇股,以佩刀截之,左右無知者。弇明旦復勒兵出,復大破之,殺傷無數(shù)。十三年,增弇戶邑。每有四方異議,輒召入問籌策。年五十六,永平元年卒,謚為愍侯。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父況,以明經為郎 明:通曉。 B.建旗鼓,肄馳射 肄:演練。
     C.乃敕諸校會 敕:命令。 D.弇乃令軍中無得妄掠劇下 妄:狂妄。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藍聞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諸將皆蓐食/會明至臨淄城/護軍荀梁等爭之
    /以為宜速攻西安
    B.藍聞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諸將/皆蓐食會明至臨淄城/護軍荀梁等爭之/
    以為宜/速攻西安
    C.藍聞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諸將/皆蓐食/儈明至臨淄城護軍/荀梁等爭之
    /以為宜速攻西安
    D.藍聞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諸將/皆蓐食/會明至臨淄城護軍/荀梁等爭之
    以為宜/速攻西安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耿弇政治上善于審時度勢。父親是王莽任命的官員,王莽失敗后,為了鞏固父親的
    權力前去見更始帝,半道上聽到光武帝的消息后就馬上決定投奔光武帝。
    B.耿弇作戰(zhàn)時勇氣超人。他常主動請戰(zhàn),先是要帶兵平定邯鄲,后又主動請命攻打上
    谷等地;戰(zhàn)斗中被箭射中大腿,自己悄悄用刀截斷箭羽,第二天仍舊率兵出戰(zhàn)。
    C.耿弇作戰(zhàn)時善于使用計策。在帶兵攻打西安和臨淄時,故意放風說先攻打西安,而
    第五天的半夜,卻令將士早吃飯,天一亮趕到臨淄,出敵不意攻占了它。
    D.耿弇深得光武帝的信任。見到光武帝不久,就因被認為志向遠大而多次被召見和慰
    勞,后建立功勛后,每當各處有不同意見,皇帝就召他進朝咨詢方略。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乃辭況奉奏詣更始,因赍貢獻,以求自固之宜。(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攻西安,不卒下,頓兵堅城,死傷必多。(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鵲橋仙
    謝薖①
     月朧星淡,南飛烏鵲,暗數(shù)秋期②天上。錦樓③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
    一杯相屬,佳人何在?不見繞梁清唱。人間平地亦崎嶇,嘆銀漢、何曾風浪!
     【注】①北宋末年,*臣當?shù)?,謝薖由于不阿諛當權者,一生困居布衣。②秋期:即七夕。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間,牽牛、織女過鵲橋,相會于銀河。③錦樓:相傳為漢武帝的曝衣樓。
    8.詞上半闋后三句的景物描寫在全詞中有什么作用?請結合內容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半闋末尾三句表現(xiàn)了詞人什么樣的情緒?是如何表現(xiàn)的?請簡要闡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勸學》中論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會智慧通達行為無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官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秦統(tǒng)治者把珍寶美玉當作石頭土塊一樣不加珍惜的奢靡生活。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皎潔的明月映照在江中,四周船兒悄無聲息之景烘托琵琶女彈奏技藝高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選考題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掛鳥
    劉瀧
     夜雪下得從容,小山村像鋪展開的宣紙,收攏了一地的梅花。
     老兩口起得早,她做飯,他掃雪,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話。
     山溝袖珍,叫鳳翅坡。別人都搬走了,自家孩子去了城里,一條溝僅剩老兩口。
     他叫她“老伴”,她叫他“當家的”。這么多年,習慣了。
     見他掃雪呢,她嗔道,當家的,咋忘了自己的營業(yè)?
     是呢!他拍下額頭,扔下掃帚,碎步跑到溝里去。
     溝里場院邊一塊向陽的坡地上,有兩片像漁網(wǎng)那樣的掛鳥網(wǎng)。鳥網(wǎng)的線繩為土褐色,掛在兩根堅硬的檁條上,張網(wǎng)以待。當然,人撞上無所謂,鳥撞上肯定走不了啦。
     他養(yǎng)成了習慣,每天一早要跑到這里。他不是捉鳥,而是給鳥放生的。
     唉,孩子拴的網(wǎng),老人不好違拗,只好出此下策。
     臘八那天,城里的閨女和姑爺回了。姑爺老大不小了,但孩子氣不減,開車拉鳥網(wǎng),要掛鳥。而且,居然當天真有兩只呆頭呆腦的山雞掛在了網(wǎng)上。
     傍晚,姑爺把縛住雙腿的山雞扔進汽車后備廂,說去城里給領導進貢。行前,姑爺囑咐,爸,媽,精心些,有飛鳥掛網(wǎng),就給我們攢著啊。
     也是,這個地方偏,林草茂密,那些鳥,什么喜鵲、啄木鳥、布谷鳥、山雞、斑鳩、野鴿子、蠟嘴、金翅、紅嘴藍尾鵲,很多,不時在天空和林間飛過,花花綠綠的,很迷幻,很熱鬧。
     自打有了那兩片網(wǎng),好像電視上說的百慕大三角,飛機呀船呀到那里就失蹤了。鳥呢,到這里也仿佛航船遇到了礁石,擱淺了。幾乎,每天都有一兩只鳥倒掛在網(wǎng)上,掙扎。
     第一次,是只野鴿子掛在了上面。老兩口抓住它,曾有過一番猶豫。后,他說,老伴,你看呢?
     她說,當家的,我看,那什么,放了吧。一個帶翅兒的啞巴物兒,好歹是條命呢?
     二人把那鴿子放了。鴿子倉皇地鉆入云層里。
     之后,習慣成自然。每天早起,到網(wǎng)前巡視一番,即使抓到味美的野鴨子,他也是輕輕地拍下它的翅膀,放飛。
     一些大鳥都是雞叫時分出窩活動,這時候天還很朦朧,星星也很迷離,鳥們最容易掛網(wǎng)。這就逼著他早起。第一遍雞叫,他就站在網(wǎng)前,一是防止鳥掛,一是防止野貓呀山貍子呀對掛網(wǎng)的鳥兒下口。
     那天,他從網(wǎng)上抓起了一只難得一見的八哥。這八哥毛色漆黑,額冠前聳起一撮兒俏皮的黑毛,瞪視著一雙橙紅色的眼睛,竟然人似的無奈地嘆著氣。八哥因逃命心切,過分撲騰,一只翅膀受傷,像折損的傘翼,耷拉著,并涔涔流血,染濕了羽毛。
     他把八哥捧回家,把它傷口抹上藥面,把整個翅膀和身體包扎在一起,將養(yǎng)起。
     一個星期后,八哥痊愈,放它飛去,竟懸在半空振翅,對他喊一個字,好!好!
     他說,怪,它不走了!
     她說,當家的,這鳥兒挺招人稀罕,會說好呢,留下給咱做伴兒吧?
     小年那天,老兩口又是蒸年糕,又是蒸豆包,忙昏了頭。晚上,顧不得封好煤爐,就睡下了。豈料,半夜時分,二人中煤熏了。胸悶,憋氣。她爬起,卻栽倒了。他呢,要爬到地上去開門,竟摔到了地面,動彈不得。八哥急了,飛到她身邊,喊,好!好!又飛到他身邊,喊,好!好!見兩個人沒有動靜,它飛起,滿屋子轉。好在,有一孔窗戶是用報紙糊的。八哥便一頭、一頭去撞那窗戶的報紙。報紙開裂了,一股風刮進,八哥也奄奄一息蜷縮在地面。
     后半夜,老兩口醒過。望著窗棱上凌亂的八哥羽毛,他說,哎呀,是八哥救了咱!
     此后,雖然一直虛弱,但他依舊拄著棍子去給找死的鳥兒放生。
     初一一大早,姑爺開著車回了。姑爺把汽車徑直開到鳥網(wǎng)前,摘下了三只懸掛的沙雞。姑爺跑進家門,炫耀地說,寧吃飛禽一口,不吃走獸半斤,今天就讓這沙雞當過年的下酒萊!
     姑爺又滿屋轉了轉,問,怎么,一個臘月,你二老沒有攢下幾只飛鳥?
     他說,攢什么攢,你們嘴饞,我們嘴就不饞嗎?吃了!
     中午,燉好的沙雞端上餐桌,閨女和姑爺吃了幾塊,連喊好香。又問,爸,媽,你們怎么不吃?
     見老伴轉過臉去尋找八哥,他咽口唾沫,說,我們過年吃素!
     八哥瑟縮在窗臺上,噤若寒蟬。
     他抓過它,走出屋去。一抖手,那八哥竟然頭也不回地飛走了。
     (選自《光明日報》,2014年11月7日)
     (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作品以簡潔傳神的筆觸描寫了山溝里老兩口掛鳥又放鳥的故事,反映了獵殺野生動
    物的現(xiàn)實,表達了作者對善良人性的贊美、亂吃野生動物的不滿。
    B.城里的閨女和姑爺回時,姑爺開車拉了一張鳥網(wǎng),要掛鳥,說是要給領導送禮,
    這表明姑爺雖然老大不小了,但孩子氣仍然不減。
    C.第一次抓到只野鴿子,當家的在老伴的建議下放了它;后治好了八哥,也是在老
    伴的建議下留下它做伴兒,老伴事實上才是真正的當家人。
    D.老兩口中了煤熏動彈不得,八哥竟然不顧危險用頭去撞紙糊的窗戶,鳥兒的這一義
    舉感動了老兩口,這也是他們過年不吃鳥肉、放飛八哥的原因。
    E.小說寫了四個人物:老兩口和小兩口,其中“閨女”這個角色所用筆墨最少,形象
    和性格都很模糊,無法判斷其對掛鳥的態(tài)度。
     (2)作品中的“當家的”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品前半部分穿插了對山溝的景物描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次放飛八哥時,八哥是喊著“好”不走;后卻是“頭也不回地飛走了”。作品為什么這樣寫?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大家孫瀛洲
     當代中國文博界,被人稱之為專家甚至“”專家好像不太難,但稱得上“大”的不多,孫瀛洲先生即是這少數(shù)中的一個。
     孫瀛洲1893年出生于河北冀縣一個貧苦的家庭。1900年到北京“同春永”古玩鋪做學
    徒,后又到“聚寶齋”、“銘記古玩鋪”任職。他聰明好學,積累了豐富的文物基礎知識。
     早在20世紀30年代,孫瀛洲先生就對歷代瓷器了如指掌,先于他人準確鑒別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以及元代至明代的永樂、宣德、咸化、弘治瓷器。1956年,孫瀛洲受聘到故宮博物院專門從事古陶瓷研究、鑒定工作。面對故宮數(shù)以萬計的陶瓷藏品,孫先生如魚得水,他曾說:“活到60多歲,沒想到還能為人民做一點事,內心很樂意接受這一工作,并愿意把我?guī)资暝谖奈镎J識上的一點經驗貢獻給祖國的文化事業(yè)。”孫先生對自己在古陶瓷鑒定方面的經驗進行總結,先后發(fā)表了《明嘉靖青花加彩魚藻罐》、《試談永樂、宣德景德鎮(zhèn)官窯瓷年款》、《元明清瓷器的鑒定》等有關瓷器研究鑒定的論文9篇,文章中歸納的鑒定經驗,對古陶瓷鑒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故宮博物院工作期間,有一次孫先生讓人們把宋代官窯、哥窯、汝窯瓷器及一些明清的仿品放在一起,他背過身,人們打亂擺放次序,他閉上眼,轉過身,用手摸,一一準確地說出了各自的名稱。
     明清時期的墓葬出土瓷器很少,帶紀年的更少;造型不像唐宋及更早期的瓷器那樣有相對固定的標準。明清各個朝代的年限不長,瓷器的品種又繁雜,連續(xù)性又較強,因此明清瓷器的鑒定有自己的特殊性,對其進行精確的斷代是非常困難的。孫瀛洲先生以明清帶年款的官窯瓷器作為標準器,把不同朝代的瓷器所具有的不同時代特征排比出,進行研究歸納,并將這些“鑒證”提到理論化的高度再用以指導鑒定實踐,為明清瓷器的科學鑒定奠定了基礎。孫瀛洲先生是我國采用類型學方法對明清瓷器進行排比研究的第一人,他使明清瓷器的鑒定從朦朧走向清晰。
     孫瀛洲先生還是一位真誠待人、誨人不倦的教育家。身為古陶瓷界德高望重的大專家卻從不擺架子,熱心培養(yǎng)青年一代,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知識、經驗傳授給同行。有時生病在家休息,還讓學生到家中聽講,對年輕一代寄予莫大的期望。孫老桃李滿天下,培養(yǎng)出一大批文物鑒定人才,其中既有耿寶昌先生這樣堪稱古陶瓷鑒定“泰斗”級的專家,也不乏為數(shù)眾多、各領風騷的中青年棟梁之材。
     孫瀛洲的生活是樸素的,平日一身素衣,一日三餐也是極其簡單,每星期只吃一次肉——二兩豬頭肉。過春節(jié),自己動手給孩子們做糖葫蘆吃。可是,為了收購絕世珍品成化斗彩三秋杯,孫瀛洲當年一擲就是40根金條。舊北平古玩商會會長要高價收買,孫瀛洲不為所動,堅決拒絕。
     孫瀛洲的子女曾說過,覺得父親好像就因為文物才到這個世界,全身心投入到文物當中,生活在文物當中,就像他只有文物。據(jù)女兒回想,視古玩如命的父親是向不會讓家里人看他的珍寶的,常常自己關門把玩甚至忘了吃飯。私藏豐盛到不可想象,但家里的日子卻非常簡樸,她冬天戴的手套都是母親用襪筒改的。正是這種對陶瓷的熱愛,使得孫瀛洲收藏了一大批高質量的陶瓷精品,從晉唐名瓷,宋代五大名窯瓷器到明清瓷器,無所不包,自成系列。
     1950年,為抗美援朝,孫瀛洲拿出一批珍貴文物義賣,所得款項全部捐獻國家;1956年以后,出于愛國熱忱,孫瀛洲毅然將畢生收藏的文物精品2900余件全部捐獻故宮博物院,陶瓷占2000多件,其中25件珍貴瓷器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國家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森先生說,孫瀛洲先生“從學徒到經營者,從經營者到收藏家,從收藏家到文物鑒定專家,從文物鑒定專家再成為文物捐贈大家,這是一條自學成才的道路,也是由小我到大公的升華過程”。
    相關鏈接:
     ①明清瓷器鑒定有四個要點,即:造型是鑒定瓷器的重要依據(jù);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紋飾與色彩;掌握住明、清兩代款識的規(guī)律;細致觀察胎釉的特征。如果滿足于局部的特征相符而失于整體的條件不合,或只看外表而忽略器里,或但觀釉色而不問胎質,都是片面的。所以說造型、紋飾、款識、釉質與胎質等鑒定方法必須同時并用,方能收到全面一致的效果。(摘自《孫瀛洲先生談元明清瓷器鑒定》)
     ②孫瀛洲先生捐獻給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明成化斗彩三秋杯、宋代哥窯弦紋瓶、元代紅釉印花云龍紋高足碗等25件瓷器被定為一級文物,即國之重寶。如今,故宮館藏數(shù)十萬件古陶瓷中只有幾百件是國家一級文物,這意味著孫瀛洲捐獻的藏品奠定了故宮陶瓷收藏的基礎。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先到北京“同春永”古玩鋪作學徒,后又到“聚寶齋”、“銘記古玩鋪”任職,豐富
    的人生閱歷為孫瀛洲提供了大量文物方面的基礎知識。
    B.孫瀛洲對歷代瓷器了如指掌,由于采用類型學方法,總能先于他人準確鑒別宋代五
    大名窖瓷器以及元代至明清兩代的瓷器。
    C.盡管對明清瓷器進行精確的斷代是非常困難的,但孫瀛洲采用獨特方法進行了研究,
    并最終為明清瓷器的鑒定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jù)。
    D.孫瀛洲還是一個成功的教育家,既培養(yǎng)出耿寶昌這樣堪稱“泰斗”的古陶瓷鑒定專
    家,也為其他文物鑒定領域培養(yǎng)了為數(shù)眾多的棟梁之材。
    E.孫瀛洲一生收藏了大批陶瓷精品,在受聘到故宮博物院工作后,激發(fā)了他的愛國主
    義激情,最終他用自己的藏品為故宮博物院的建設做出了貢獻。
     (2)孫瀛洲是如何“使明清瓷器的鑒定從朦朧走向清晰”的?請結合實例加以說明。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孫瀛洲“由小我到大公的升華”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說孫瀛洲“好像就因為文物才到這個世界”,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①面對棘手的問題,是派富有工作經驗但魄力略顯不足的老王去調解呢,還是讓敢于擔當?shù)涷灢蛔愕男埲ヌ幚?,張部長一時有些__________。
    ②面對失控的中國樓市,如果我們__________,不能及時通過有力的政策調控促進房
    地產市場的理性回歸,消除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為,那將是很危險的。
    ③當改革進入到必須觸及一些既得利益集團的階段時,什么困難都可能遇到,這時候需
    要的是勇往直前、敢打敢拼的精神,決不能__________,猶豫彷徨。
     A.瞻前顧后 舉棋不定 優(yōu)柔寡斷
     B.舉棋不定 瞻前顧后 優(yōu)柔寡斷
     C.瞻前顧后 優(yōu)柔寡斷 舉棋不定
     D.優(yōu)柔寡斷 舉棋不定 瞻前顧后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央紀委1月5日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12月份全國共查處違反八項規(guī)定的事
    件4238起,處理5340人。
    B.殲—31在珠海航展的公開亮相,表明我國已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第三個具備出
    口隱身戰(zhàn)斗機的國家。
    C.“五個一工程”獲獎作品是我國先進文化的代表之作,但不少藝術在獲獎之后往往被
    束之高閣,難以真正走進大眾。
    D.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的新常態(tài)不僅有利于全球經濟穩(wěn)步健康發(fā)展,也有助于
    中國實現(xiàn)經濟增長模式轉型。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真正的知識分子需要有徹底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_______________。人們在這樣的權威面前低下頭顱,開始懷疑自己的思想能力時,鐐銬便丁當作響——精神奴隸出現(xiàn)了。
     ①蘇格拉底說,我們知道的全部,就是我們什么也不知道
     ②世間總有些自以為是的人,認為所有的人必須從他那里接受思想
     ③懷疑,意味著我們要開始探求
     ④真正的思想者就從這里出現(xiàn)
     ⑤懷疑,意味著我們要開始思考
     ⑥懷疑一切并非意味著否定一切
     A.④⑤③⑥①② B.⑥⑤③①④② C.⑥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④⑥⑤③
    16.根據(jù)所給材料的內容,在下面畫線處補寫恰當?shù)木渥?。要求內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嚴密,語句通順。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過20個字。(6分)
     2012年10月20日,山西太原一幼兒園五歲女童被老師打了70個耳光;10月24日,浙江溫嶺一民辦幼兒園老師拎男童雙耳,使其雙腳離地;12月1日,內蒙古鄂爾多斯一幼兒園教師猛踢孩子。一時間, ① 。
    為什么本該可親的幼兒教師轉瞬間會變成施暴者?記者的調查發(fā)現(xiàn)了多方面的原因。
     根據(jù)教育部官方網(wǎng)站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08年至2012年間,我國新增幼兒園入園人數(shù)達到1200萬,而與之相關的學前教育專任教師僅僅增長了約60萬人, ② ,在園幼兒教師壓力日益增大。另外, ③ ,雖然我國在2011年就開始對教師準入和管理制度實行“國標、省考、縣聘、校用”的改革,但還是有大量沒有資質的幼兒教師流向學前教育領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一篇新聞報道,請針對報道中的事件寫一段評論,要求內容有層次,語言連貫,不超過110字。(5分)
     2014年12月2日,從泰國曼谷飛往南京的航班上,因空姐送水稍慢,4名中國游客大鬧機艙,用熱水和泡面潑向空姐,甚至揚言要炸飛機。這一事件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
     一件創(chuàng)新產品并不需要每個功能都吸引消費者,只要有一個功能打動人心,就會有消費者使用,從而贏得市場,獲得不斷改善產品的機會。
     個人電腦剛出現(xiàn)時,渾身都是缺點:長得不好看,也談不上有什么商業(yè)價值,甚至看不出能解決什么問題。許多公司都不看好個人電腦的發(fā)展前途。但不久,個人電腦就給用戶帶沖擊,并迅速風靡全球。個人電腦最終打動了消費者,并在不斷迎合消費者體驗的過程中提高了計算能力和應用豐富度,成功*了傳統(tǒng)的大型主機。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選擇—個角度構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
    高 三 語 文 答 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1.D
    2.B(“大量珍貴的人力物力被降低為符號的陪襯”的主語是“追逐符號的人”,這里把宮殿廟宇的建造與“追逐”精美的宮殿廟宇混為一談。)
    3.C(應該是“不理解‘和而不同’”;另外,建造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與建設者是否理解“和而不同”,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4.(3分)D(妄:隨意)
    5.(3分)A
    6.(3分)B (不是攻打上谷,而是到上谷去征兵。)
    7. (1)(5分)(耿弇)就辭別耿況帶著奏章去面見更始帝,順便進貢財物,謀求穩(wěn)固自我。(“奉奏”、“詣”、“赍”、“貢獻”各1分,全句流暢1分。)
    (2)(5分)如果先攻打西安城,不能立即攻下,把軍隊停留在堅固的城池前,一定要死傷很多人。
    (“卒”、“下”、“頓”、“堅”各1分,全句流暢1分。)
    8. (5分)奠定了全詞的抒情基調。(2分)這首詞表面上像是寫愛情,到這兒卻著力以“錦樓”和“清流疊嶂”做對比,寫富貴人家的熱鬧和野外閑人(詩人自己)所處環(huán)境的清貧冷清,把全詞的主題引向社會人生。(3分)
    9. (6分)詞人通過天上與人間的對比,(2分)寫天上銀河風平浪靜,而世道黑暗,人間看似平地,卻處處崎嶇不平。(2分)表現(xiàn)了詞人對社會現(xiàn)實不滿、失望的憤懣情緒。(2分)
    10.(6分)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鼎鐺玉石 金塊珠礫
    (3)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1)(5分)D A(選D得3分,選A得2分,選E得1分,選B C不得分。)
    (2)(6分)①善良、有愛心:關愛鳥類,每天都去放鳥。②軟弱、隨和,遷就兒女:對孩子掛鳥、吃鳥的行為雖不贊成卻沒有阻止。(每一點3分,意思對即可)
    (3)(6分)①寫出了山溝林草茂密、山鳥眾多的環(huán)境,為“掛鳥”這一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做了鋪墊。②幽靜而美麗的環(huán)境與老兩口的善良與愛心互相映襯,使小說充滿淡淡的詩意。(每一點3分,意思對即可)
    (4)(8分)
    ①藝術結構上,八哥從喊著“好”不走,到后“頭也不回地飛走了”,使故事情節(jié)跌宕有致,含蓄蘊藉。
    ②情感表現(xiàn)上,前文的不走突出八哥對老人關愛八哥、給八哥治傷的感激;后文的飛走突出八哥對吃鳥行為的恐懼。不走與走,都突出了八哥的靈性,使小說帶上了一絲傳奇色彩。
    ③人物形象上,借助鳥類的留和飛,表現(xiàn)了人們的關愛行動之美和殘害行動之丑。
    ④思想內容上,通過鳥類留和飛的對比,表現(xiàn)了對人們關愛鳥類行為的肯定和對殘害鳥類行動的摒棄、批判,能引發(fā)讀者的反思,深化小說的主題。(每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1)(5分) C A(選C得3分,選A得2分,選E得1分,選B D不得分。) (B項,采用類型學方法鑒別的是明清瓷器。D項并沒有“為其他文物鑒定領域”培養(yǎng)棟梁之才。E項并不只是在“受聘到故宮博物院工作后”才激發(fā)孫瀛洲的愛國主義激情。)
    (2) (6分)①孫瀛洲以明清帶年款的官窯瓷器作為標準器,把不同朝代的瓷器所具有的不同時代特征排比出,進行研究歸納,是我國采用類型學方法對明清瓷器進行排比研究的第一人。②將這些“鑒證”寫成《明嘉靖青花加彩魚藻罐》《試談永樂、宣德景德鎮(zhèn)官窯瓷年款》《元明清瓷器的鑒定》等瓷器研究鑒定論文,提到理論化的高度再用以指導鑒定實踐。③提出明清瓷器鑒定的四個要點,指出把造型、紋飾、款識、釉質與胎質等鑒定方法同時并用進行鑒定的方法。
    (每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
    (3)(6分) ①撰寫專業(yè)論文,熱心培養(yǎng)青年一代,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幾十年在文物認識上的經驗貢獻給祖國的文化事業(yè)。②為抗美援朝,孫瀛洲義賣一批珍貴文物,所得款項全部捐獻國家;1956年以后,出于愛國熱忱,毅然將畢生收藏的文物精品2900余件全部捐獻故宮博物院。
    (每一點3分,意思對即可)
    (4)(8分)①藏文物不為利動,花40根金條收購絕世珍品成化斗彩三秋杯卻不愿高價售出。②藏文物不為物質享受,家里私藏豐盛到不可想象,但日子卻非常簡樸。③愛文物異于常人,向不讓家里人看自己的收藏,自己把玩,樂在其中。④對文物的熟悉、鑒別異于常人,閉上眼也能鑒別瓷器。(每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3分)B (舉棋不定:比喻做事猶豫不決。 瞻前顧后:形容做事以前考慮周密謹慎,也形容顧慮過多,猶豫不決。 優(yōu)柔寡斷:辦事遲疑,沒有決斷。)
    14.(3分) A (B缺少成分,“戰(zhàn)斗機”后加“能力”。 C搭配不當,“藝術作品”和“束之高閣”才能搭配。D邏輯不清,應先說中國經濟,再說世界經濟。)
    15.(3分)B
    16.(6分) ①幼兒教師虐童事件不斷傳出,成為社會熱點 ②現(xiàn)有幼兒教師人數(shù)嚴重不足③教師的準入門檻也存在很大問題(或: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偏低)(每句2分,意思對即可)
    17.(5分)參考答案:①潑人是野蠻行為。(性質)②潑人者表現(xiàn)出自己素質的低下。(原因)③在國際航班上的不文明行為,不僅損害了自己的形象,也損害了民族的形象。(后果、影響)④有意見可以理性訴求。(正確做法)⑤社會應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道德譴責力度,并制定對不文明人的相關約束規(guī)則。(措施)⑥做文明人,應該成為所有中國人的共識。(啟示)⑦做文明人,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辦法)(根據(jù)參考答案,酌情給分。答出任意五點即可得5分)
    六、寫作(60分)
    18.參照高考評分標準,以45分為基準分進行評分。
    附文言文譯文:
    耿弇字伯昭,是扶風茂陵人。他的父親耿況,因為通曉經學做了郎官。耿弇從小好學,繼承了父業(yè)。經常觀看郡尉檢閱騎士,樹立旗鼓,演練騎馬射箭,所以喜歡上了調兵遣將的事情。到王莽滅亡后,更始帝登上帝位,在各地侵占土地的將領,個個都專權武斷,隨意更換郡守、縣令。耿況因為自己是王莽任命的官員,心里很不踏實。當時耿弇二十一歲,就辭別耿況帶著奏章去面見更始帝,順便進貢財物,謀求穩(wěn)固自我。耿弇在路上聽說光武帝在盧奴,就快馬北上去拜見他,光武帝留他做了門下的一名小官。耿弇就去勸說護軍朱祐,請求回鄉(xiāng)征發(fā)士兵,去平定邯鄲。光武帝笑著說:“小孩子還有這么大的抱負!”于是多次召見他加以慰勞。
    光武帝即位,封耿弇為建威大將軍。耿弇與驃騎大將軍景丹、強弩將軍陳俊到敖倉攻打厭新軍,將他們全部降服。耿弇扈從光武帝到舂陵,借機晉見,自動請命北上上谷去征集未被征發(fā)的士兵,到漁陽平定彭寵,到涿郡攻取張豐,往東攻打張步,以平定齊地。光武帝認為他的志氣豪壯,就答應了他。于是下詔令耿弇進討張步。
    當時張步定都劇縣,派他的弟弟張藍帶著兩萬精兵駐守西安縣,各郡太守還有其他一萬多士兵守著臨淄,兩地相隔四十里。耿弇看到西安縣城雖小卻很堅固,而且張藍的部隊又很精銳,臨淄雖看似強大,實際上卻容易攻破,就把校尉們聚集在一起,說五天后要攻打西安縣城。張藍聽到這個消息,日夜戒備防守。到了第五天的半夜,耿弇命令將軍們早早地填飽肚子,天一亮就趕到臨淄城。護軍旬梁等人對此有爭議,認為應該火速攻打西安城。耿弇說:“不該這樣。西安方面聽說我要攻打他們,日夜戒備防守,而臨淄則出其不意,他們必然驚恐紛擾,我們用一天的時間就一定能拿下。拿下臨淄則西安孤立,張藍和張步被隔絕,一定又要棄城而去,這可謂攻擊一城而得到兩城。如果先攻打西安城,不能立即攻下,在堅固的城池前逗留,一定要死傷很多人。你們的話恐怕不太合適?!庇谑沁M攻臨淄,半天就攻占了,進入城內據(jù)守。張藍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恐懼,帶著他的隊伍逃回了劇縣。
    耿弇命令軍隊不得輕易侵擾劇縣,要等到張步出城才可攻取它,以此激怒張步。張步氣勢旺盛,直攻耿弇軍營,和劉歆等交戰(zhàn),耿弇看到劉歆已經和敵軍交鋒,自己帶著精兵從橫向沖擊東城下的張步部隊,大敗張步。耿弇的大腿被飛箭射中,他就用佩刀截斷,左右沒有人知道這件事。耿弇第二天又帶兵出戰(zhàn),又大敗敵軍,殺死殺傷無數(shù)。光武十三年,光武帝增加了耿弇的封戶與土地。每當各處有不同意見,仍然召耿弇入朝咨詢方略。 明帝永平元年,耿弇去世,終年五十六歲,謚號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