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學之前,我本人沒啥寄宿經(jīng)歷,但我對學生寄宿學校不排斥,我甚至認為寄宿更能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
家庭情況,報名初衷
我夫妻單位離家都很遠,考勤嚴格,工作又忙。孩子上學接送、住宿諸多問題。
曾經(jīng)很想讓陽娃寄宿,但是由于實際情況限制,這一兩年來不予考慮。一直打算,孩子學校確定了,就近租房。
報名心態(tài)
上月底,單位通知中明確無共建學校,讓員工自謀出路。房產(chǎn)所在地劃片小學,不方便,而且政策不確定。
前晚,得知北京小學寄宿部招生報名即將開始,忽然想是否打個醬油,哪怕只是讓孩子先體驗感受一下面試。
我的一個親戚孩子小學時曾就讀于北京小學,現(xiàn)在北京大學讀書。所以,對北京小學有很好的印象。
于是進行小學信息采集系統(tǒng)(本來打算月底前填報的。
報名準備
昨天下午兩點多,我到北京小學門口,本想咨詢信息采集沒有通過驗證,是否可以報名。
可是看到很多家長排隊報名,他們是有備而來。估計工作人員沒工夫打理我,我向報完名的家長打聽了一下就回單位上班了。
想到,父母單位證明必須要單位公章。單位蓋章程序復雜,我實在不想為私事找領導簽字。甚至跟陽爸打電話說,不要報名了吧。
最后,為人母的本能戰(zhàn)勝了自己的畏縮。打印蓋章申請書,請有關領導簽字,領導們也為人父母,比較理解,順利地給我簽字了。
按報名信息要求,準備各種材料。
報名實錄
今早,上班,暫時無事。于是,請假去北京小學。也許是我去的比較早,9點零幾分就到了,門口沒人排隊。
大門口的工作人員,檢查了戶口本,看孩子是否為北京西城區(qū)戶口。
確認屬于西城區(qū)戶口后,讓我進入,走幾步看到,有兩個工作人員分別坐著小桌前,再次審查。
然后,指引我進入大樓一層報名處,按要求來到1號桌前,有2個女士。我按要求遞上各種資料。
她們主要看了一下孩子的戶口本,然后拿出一張照片,貼在一張空白的報名表上,讓我填寫完畢,再回來找她們。
我填寫完報名表上要求的基本信息,又帶著資料走到這兩位女士面前,她們又詳細檢查、登記了戶口本上的信息。
有一個女士說信息表太不清楚,我解釋說由于信息沒有通過驗證,我的信息表是截圖打印的。
然后,她們看了我倆的單位證明信,承諾書、申請書,沒看內容,就收下了。另外一個女士給我一張面試通知單,要求我們在規(guī)定時間內帶孩子去面試。我詢問是否有面試家長,因我周末有事不在北京,對方回答不知道。然后就讓我離開大廳。走到第二次審查處時,我問那兩個工作人員,有多少人報名了,他們說三四百人吧。我道謝后,離開,回單位了。
總的來說,我的報名歷程比較順利,臨時起意,決定報名,填報信息采集系統(tǒng),準備材料,到完成報名,也就一天多的時間,真正討論報名與準備資料時間,總共不到兩小時。
報名結束了,等著周末帶孩子面試了。沒有給孩子專門的訓練,平常心,成敗與否都無所謂。
家庭情況,報名初衷
我夫妻單位離家都很遠,考勤嚴格,工作又忙。孩子上學接送、住宿諸多問題。
曾經(jīng)很想讓陽娃寄宿,但是由于實際情況限制,這一兩年來不予考慮。一直打算,孩子學校確定了,就近租房。
報名心態(tài)
上月底,單位通知中明確無共建學校,讓員工自謀出路。房產(chǎn)所在地劃片小學,不方便,而且政策不確定。
前晚,得知北京小學寄宿部招生報名即將開始,忽然想是否打個醬油,哪怕只是讓孩子先體驗感受一下面試。
我的一個親戚孩子小學時曾就讀于北京小學,現(xiàn)在北京大學讀書。所以,對北京小學有很好的印象。
于是進行小學信息采集系統(tǒng)(本來打算月底前填報的。
報名準備
昨天下午兩點多,我到北京小學門口,本想咨詢信息采集沒有通過驗證,是否可以報名。
可是看到很多家長排隊報名,他們是有備而來。估計工作人員沒工夫打理我,我向報完名的家長打聽了一下就回單位上班了。
想到,父母單位證明必須要單位公章。單位蓋章程序復雜,我實在不想為私事找領導簽字。甚至跟陽爸打電話說,不要報名了吧。
最后,為人母的本能戰(zhàn)勝了自己的畏縮。打印蓋章申請書,請有關領導簽字,領導們也為人父母,比較理解,順利地給我簽字了。
按報名信息要求,準備各種材料。
報名實錄
今早,上班,暫時無事。于是,請假去北京小學。也許是我去的比較早,9點零幾分就到了,門口沒人排隊。
大門口的工作人員,檢查了戶口本,看孩子是否為北京西城區(qū)戶口。
確認屬于西城區(qū)戶口后,讓我進入,走幾步看到,有兩個工作人員分別坐著小桌前,再次審查。
然后,指引我進入大樓一層報名處,按要求來到1號桌前,有2個女士。我按要求遞上各種資料。
她們主要看了一下孩子的戶口本,然后拿出一張照片,貼在一張空白的報名表上,讓我填寫完畢,再回來找她們。
我填寫完報名表上要求的基本信息,又帶著資料走到這兩位女士面前,她們又詳細檢查、登記了戶口本上的信息。
有一個女士說信息表太不清楚,我解釋說由于信息沒有通過驗證,我的信息表是截圖打印的。
然后,她們看了我倆的單位證明信,承諾書、申請書,沒看內容,就收下了。另外一個女士給我一張面試通知單,要求我們在規(guī)定時間內帶孩子去面試。我詢問是否有面試家長,因我周末有事不在北京,對方回答不知道。然后就讓我離開大廳。走到第二次審查處時,我問那兩個工作人員,有多少人報名了,他們說三四百人吧。我道謝后,離開,回單位了。
總的來說,我的報名歷程比較順利,臨時起意,決定報名,填報信息采集系統(tǒng),準備材料,到完成報名,也就一天多的時間,真正討論報名與準備資料時間,總共不到兩小時。
報名結束了,等著周末帶孩子面試了。沒有給孩子專門的訓練,平常心,成敗與否都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