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作文素材:永恒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5年中考作文素材:永恒》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閱讀!
    名言
    人間沒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恒的冬天。——艾青
    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一個永恒之謎?!獝垡蛩固?BR>    惟有變化才是永恒的?!绽死?BR>    一天是永恒的縮影。——愛默生
    愛是不會老的,它留著的是永恒的火焰與不滅的光輝,世界的存在,就以它為養(yǎng)料。
    ——左拉
    讓逝者擁有不朽的榮譽,讓生者擁有不朽的愛情。 ——泰戈爾
    人會死亡,書卻無朽。沒有任何人可以丟棄記憶。 ——富蘭克林·羅斯福
    我豎起一座紀念碑,比銅還堅固,比巍巍的宮殿還高,無論是暴雨,無論是午夜的狂風,還是綿綿的歲月都不能摧毀它?!R拉斯
    除無常外,世界無恒久之事?!雇蛱?BR>    時間沒有現(xiàn)在,永恒沒有未來,也沒有過去。——丁尼生
    永恒并非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是在我們生前死后一直存在的一條無限長的直線。
    ——約·墨菲
    永恒是眷戀時間的產(chǎn)物?!げ既R克
    永恒是變化的代名詞?!洹す艩柕?BR>    空雖有烏云,但烏云的上面,永遠會有太陽在照耀?!志c子
    即使是溫和的戰(zhàn)爭,都意味著對人性和正義的永恒侵犯?!?BR>    永生,就是世世代代都有人虔誠地捧著永生者的靈魂來衡量自己的人生。——佚名
    看得見的事物是短暫的,看不見的事物才是永恒的?!?BR>     經(jīng)典素材
    骨灰鉆石
    (永恒的紀念)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份永恒的情感,但是人的血肉之軀終歸有逝去的一天,如果自己的親人某一天告別人世,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一份永恒而美好的紀念呢?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這樣一種獨到而特殊的紀念方式——將親人的骨灰打造成晶瑩、美麗的“鉆石”,真正實現(xiàn)讓去世的親人“永垂不朽”。
    美國芝加哥的一家紀念品公司宣布它們已經(jīng)發(fā)明了一種技術(shù),把尸體焚化后的骨灰變成鉆石,作為珠寶讓親屬戴在身上,既是一種美麗的裝飾,又是家人對死者好的紀念。
    一名40來歲的美國男子在愛妻因病辭世后,專門來到芝加哥一家名為“生命珍寶”的公司,制作了一顆0.35克拉的“骨灰鉆石”。為該男子承辦他妻子葬禮的保羅說:“這顆‘骨灰鉆石'非常漂亮,也相當珍貴,是紀念一個人生命的很好方式?!?BR>    其實,像這位男子一樣將自己親人的骨灰制作成“鉆石”的美國人正在日益增多?!吧鋵殹惫镜囊晃回撠熑苏f:“越來越多的人想尋找一種更個性化的方式紀念親人。相對于那些一味痛苦、哀傷的場面,‘生命珍寶'開創(chuàng)了一種完全不同的紀念方式?!?BR>    凡·高的畫
    (永遠的向日葵)
    河流干涸,麥秸倒下,而美麗的向日葵,大片大片,站在秋天黃昏的山岡,吹著生命舞曲的號角。
    金光四射,密密地灑在地上。
    有一隊隊的婦女從田野經(jīng)過,有一群群的母牛從田野經(jīng)過。美麗的向日葵,在荒涼里默默燃燒。
    這時候,一只手,一只偉大的手,貧窮的手,自山的背面伸過來,將戰(zhàn)栗的火焰傾入向日葵的根底。
    孤獨的天才,十四朵向日葵的父親,從西方到東方,從南方到北方。
    一千年,一萬年,那十四朵向日葵在發(fā)瘋地生長,遍布大地。
    這就是溫森特·凡·高畫中的精神。凡•高是19世紀人類杰出的藝術(shù)家之一。他熱愛生活,但在生活中屢遭挫折,備嘗艱辛。他獻身藝術(shù),大膽創(chuàng)新,在廣泛學習前輩畫家倫勃朗等人的基礎上,吸收印象派畫家在色彩方面的經(jīng)驗,并受到東方藝術(shù),特別是日本版畫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創(chuàng)作出許多洋溢著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品,表現(xiàn)了他心中的苦悶、哀傷、同情和希望,至今飲譽世界。
    凡·高,在人生的磨難中擺脫了傳統(tǒng)的桎梏而化入永恒的美麗靈魂。
    音樂的魅力
    (永恒的魔力)
    “音樂,可以產(chǎn)生永恒的魔力?!蓖袪査固┱f,難怪柴可夫斯基一曲《如歌的行板》,使他落淚贊嘆!
    恩格斯何嘗不是如此!1891年,他首次聽過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樂》后,以難以遏制的激動心情當即寫信給妹妹:“有一件事你是不能與我比的,今天,3月10日星期三,你不能聽到貝多芬的《C小調(diào)交響曲》,而我能聽到,這首交響曲加上《英雄交響曲》就是我喜歡的作品。”字里行間猶見當年的飛揚神采。
    列寧更是感情火熾。1903年他在給瑪·亞·烏里揚諾娃的信中寫道:“我不知道有比《熱情奏鳴曲》更好的東西……這是絕妙的,人間所沒有的音樂。我?guī)е苍S是幼稚的夸耀想:人們能創(chuàng)造怎樣的奇跡啊!”
    音樂激起的非凡共鳴,在中國也古已有之。
    鐘子期從俞伯牙的琴聲中,聽得出賦在高山,賦在流水,以至于知音鐘子期去世后,俞伯牙竟摔琴以謝。
    一代詩仙李太白聽蜀僧彈琴,癡迷而進入“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的境界。
    潯陽江舟中婦人彈琵琶曲,竟使白居易淚濕青衫。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蘇東坡,也是音樂迷,他聽友人的洞簫,從慢慢的游音中辨得出“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音樂,有此魔力,以至于尼采斷言:“沒有音樂,生命是一個錯誤!”
    音樂的魔力,永遠不會消失。
    黃雪瑩的羽毛球生涯
    (永恒的摯愛)
    羽毛球運動員黃雪瑩這樣回顧她的運動生涯:
    也許上天早就把我與羽毛球安排在了一起。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它就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對羽毛球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以至于到后來它成了我童年、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一部分對我來說是如此的美好、重要和短暫;但上天對我又是那么不公平,也許只能說我這個人注定一生缺少太多的機遇,在我有能力前進的時候,它卻悄悄地早已剪斷了我的“幸運線”讓機遇與我擦肩而過,斷送了我的運動生涯。因此在我心里美好的回憶總是一瞬間的,羽毛球?qū)ξ襾碚f是得還是失,我也說不清楚。
    如今我的運動生涯結(jié)束了。對于過去,我早已無任何怨言,雖然我的夢沒有實現(xiàn),但畢竟在學習和精神上得到了許多回報,我拿到了國家二級運動員證書,參加高考能有體育加分。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還會背起球拍,因為羽毛球?qū)殡S我的一生,直到永遠!
    一個真實的故事
    (永恒的愛)
    1973年夏天,經(jīng)過很長時間痛苦的煎熬,岱妮終于迎來了孩子的降臨。她歡喜地看著護士懷里的女兒,眼里閃著幸福的光芒。
    她就這樣每天為孩子而忙碌著,初為人母的日子是勞累的,但更是甜蜜的??墒牵瑑赡赀^去了,孩子還不會說話,她和丈夫抱著孩子到處去求醫(yī)問藥,紐約、華盛頓、加州,幾乎跑遍了全美有名氣的醫(yī)院,看過數(shù)不清的醫(yī)生。
    經(jīng)歷了三年來無數(shù)次的失敗后,丈夫由剛開始時的滿腔熱情、滿懷希望到后絕望地勸岱妮算了吧。為了醫(yī)治他們的女兒,花費了他們所有的積蓄,現(xiàn)在丈夫身上只剩下不多的后一筆資金了。
    岱妮的決心開始動搖了,可是這種想法在岱妮腦海里僅僅是一閃而過??粗⒆犹煺娴哪?,她也不由得感到一陣傷心。不!我的孩子不能是個啞巴!我一定要醫(yī)治好她——不管付出什么代價!
    終于,她打聽到加州有一個中國人開的中醫(yī)醫(yī)院,曾經(jīng)用中藥醫(yī)治過許多語言障礙者。經(jīng)過一番查詢,她決定把女兒帶到那家醫(yī)院治療。
    岱妮每天為女兒煎藥,喂她吃藥。
    1979年秋天,當女兒第張開嘴親昵地叫了她一聲“媽媽”時,淚水在一剎那流滿了她的臉龐。2000年夏天,年輕的她已經(jīng)是一家大型網(wǎng)絡公司的總裁了。她臉上的笑容甜美而溫暖,蕩漾著甜蜜與溫馨。
    中國援助坦桑尼亞修筑鐵路
    (永恒的友誼)
    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以西24公里,在那異國的青山上,有一片中國親人的墓地,為修建坦贊鐵路而犧牲的中國專家長眠在這里。
    “一共有64名援助坦贊鐵路的職工犧牲,另外還有一名犧牲在從中國開往坦桑尼亞的船上,所以其實一共是65名。這里有47人,贊比亞還有17人?!?BR>    1965年,坦桑尼亞總統(tǒng)尼雷爾與贊比亞總統(tǒng)卡翁達渴望在兩個國家之間修一條鐵路,中國政府決定援建坦贊鐵路。從1968年到1976年,歷時整整八年,上萬名中國工人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完工。 沿著鐵路,中國人還無償為坦贊兩國修建了車站、機車廠、辦公大樓等配套設施,并援助了機車和修理設備。這是當時世界上由一個國家提供的大的發(fā)展援助項目,但中國人帶來的,還遠遠不止這些。中國的印記同時留在了非洲廣袤的大地上:銘刻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制造”字樣的枕木從達累斯薩拉姆一直伸向贊比亞。
    楓橋夜泊
    (永恒的鐘聲)
    楓橋是一座很普通的橋,石質(zhì)的拱橋,橫跨楓江之上。這樣的橋,在江南小鎮(zhèn)隨處可見。
    張繼,一個在唐朝并不那么重要的詩人。一千兩百多年前,張繼進京趕考,希望“一舉成名天下知”。但是,他落榜了!羞慚沮喪的張繼,低著頭離開了京城。來到蘇州——人稱水鄉(xiāng)的美麗之都。
    張繼踏上小舟,止于蘇州楓橋之下。船行輕疾,而張繼的心卻凝重萬分,愁思濃得化不開。月亮西斜了,清冷的月光使萬物顯得孤寂,烏鴉嘶啞啼叫,使夜靜得更深沉。霜覆屋瓦,霜結(jié)千草,星子亦如清霜,一顆顆凄絕冷艷。落榜的張繼,早已是滿臉秋霜。
    岸上江楓如火,江上漁火二三。已是深夜時分了,漁人還在辛苦工作。安眠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在工作,只有張繼,沒有工作,亦無法安眠。
    寒山寺的鐘聲自凝重的空氣中一聲聲地傳了過來?;^水面,撞進張繼的耳中。那鐘聲,在沉浸夢鄉(xiāng)之人的耳中,只是模模糊糊的聲音,但在愁困失眠的張繼耳中,卻是一記一記清清楚楚地撞在他的心坎上,又沉又重,令他愁上加愁。
    無眠的夜,張繼將愁思化成千古絕唱,寫下了后世人盡皆知的《楓橋夜泊》。寒山寺的鐘聲,破空而來,造就了一位永恒的詩人,一份永恒的鄉(xiāng)愁。
    蘇格拉底之死
    (死亡或者永生)
    公元前399年的一天,在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按照一個月前雅典公民法庭的裁決,蘇格拉底在監(jiān)獄中服毒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執(zhí)行死刑的時刻到了,蘇格拉底非常安詳、平靜地喝下了一杯用毒芹草熬制的毒汁,然后慢慢地走動一會兒,讓藥性發(fā)作。等到腿有點沉了,就仰面躺下來,執(zhí)行者摸了摸他的雙腳,問他有沒有感覺,蘇格拉底說沒有感覺了,當毒汁到達心臟的時候他將死去。僵冷慢慢上升到蘇格拉底的腰部,他突然說了一句話:“克里托,我們應該還給醫(yī)療神一只公雞,記住這件事,千萬別忘了?!边@是他后的囑托,當克里托問他還有什么事時,蘇格拉底已經(jīng)死了。美國哲學家梯利稱蘇格拉底的死為“壯麗的日落”。
    在蘇格拉底看來,死是告別肉體的牢籠,走向永恒的、自由的、精神世界的開始,這是靈魂的大幸運,所以蘇格拉底坦然向死。就在死的那天他留給我們的遺言是:“盡可能少去想蘇格拉底,更多地去探索真理吧!”
    在蘇格拉底死后400多年,又有一個人在耶路撒冷被釘在十字架上,這就是被稱為“人子”的耶穌。在近現(xiàn)代表現(xiàn)得如此旺盛、富有生命力的西方文化竟然是以兩個死為開端的。
     意林故事
    耶穌的回答
    有一天,一個人來問耶穌說:“良善的人子,我該做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么稱我是良善的,除了上帝之外再沒有善良的。如果你想要得到永生,就要遵守誡命。不可**、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那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币d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家產(chǎn)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耶穌看見他有點憂悒,就說:“有錢財?shù)娜诉M上帝的國是何等的難呢!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上帝的國還容易呢!”聽見的人說:“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說:“在人所不能的事,在上帝卻能?!北说谜f:“看哪,我們已經(jīng)撇下自己所有的一切跟從你了?!币d說:“我實話告訴你們,凡是為了我和福音丟下房子、土地、父母、兄弟、姐妹和孩子的人,必將在這個世界上得到百倍的報答,并且在將來得到永生?!?BR>    有一天,一位律法師也來問耶穌:“我該做什么才能得到永生?”耶穌說:“上帝的律法是怎么寫的,你讀到的是什么呢?”那人回答:“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人如己?!币d說:“你說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BR>    晚歸的蜂
    春天的傍晚,夜色逐漸朦朧了。一只工蜂吃力地回到了巢房。這是一只年老體弱的蜂,在采蜜的季節(jié)里,每天不知采回了多少花蜜和花粉。今天,它感到翅膀格外沉重,顯得特別勞累,好不容易才飛回到家門口。
    “大嬸,你回得晚了。”守衛(wèi)的蜂迎上前,親熱地招呼道?!班牛?。”老年的蜂勉強地答應著,它連說話的力氣也沒有了。這時,從里面飛出一只年輕力壯的蜜蜂,想減輕老蜂的負擔,主動上前說:“讓我把您的蜜放好?!崩戏鋼u搖頭,它知道,每一只工蜂都沒有閑暇的時刻。它自己慢慢爬進了儲藏室,把花粉囊里的花粉盡數(shù)取出,又將采來的花蜜,經(jīng)過加工,放進了大伙釀造的蜜汁中。這時,它已經(jīng)耗盡了全部精力,幾乎即刻暈倒過去,但它猛然一震,抬頭瞅了瞅整齊、潔凈的內(nèi)室,嚴厲告誡自己說:“不行,我得去外邊?!彼钋榈赝朔浞恳谎郏闳煌庖粷L,掉在嫩綠的草地上,翅膀輕輕抖動了幾下,再也不能動彈,永遠地休息了。
    禮 物
    這個感人的故事,發(fā)生在一輛公車上,公車沿著南方偏僻公路蹣跚而行。
    車子里的乘客,有位瘦弱的老人,手里握著一束鮮花,車過教堂時,上來一個少女, 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老人的鮮花。
    老人快要下車時,他忽然沖動地將自己手中的鮮花推向少女的懷中。他趕忙解釋說:“我看得出來你很喜歡這束花,我想我太太也會很高興你擁有這束花的。我會告訴她 ,我把花送給你了。” 那女孩欣喜若狂,接受那束花后,目送老人下車,看著他慢慢走到一座小公墓的門口。
    永遠的快樂難以實現(xiàn)
    盧梭說:“幸福是游移不定的,上蒼并沒有讓它永駐人間。世界上的一切都瞬息萬變,不可能尋索到一種永恒。環(huán)顧四周,萬變皆生。我們自己也處于變化之中,今日所愛所慕到明朝也蕩然無存。因此,要想在今生今世追索到至極的幸福,無異于空想?!?BR>    一位的學者指出:“永遠快樂”這句話,不但渺茫得不能實現(xiàn),并且荒謬得不能成立。快樂絕不會永久;我們說永遠快樂,正好像說四方的圓形、靜止的動作,同樣地自相矛盾。在高興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加添了迅速,增進了油滑。像浮士德那樣,我們空對瞬息即逝的時間喊著說“逗留一會兒吧!你太美了!”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該向苦里去找。不講別的,只要一個失眠的晚上,或者有約不來的下午,或者一課沉悶的聽講……這許多,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能使你嘗到什么叫做“永生”的滋味。人生的問題,就在這里,留戀著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戀的東西。
    火與水
    公元前4世紀的某國,自從新的統(tǒng)治者繼承大權(quán)后,日漸衰落。新統(tǒng)治者大惑不解,于是,他起程前去尋訪智慧大師。
    他向大師述說了自己的處境。大師一言未發(fā),而是示意他隨其下山。
    他倆默默地來到一條又寬又長、一望無際的大河岸邊,大師面對河水冥思片刻,便在岸邊架起一個柴堆。柴堆被點燃,火苗越來越大。大師讓他一起坐在火堆旁,就這樣,他們一直看著熊熊的火焰劃破了夜空。
    黎明,火焰慢慢地暗淡下來。這時,大師指著大河第開口說:“現(xiàn)在,你明白你無法和前統(tǒng)治者一樣維持管轄地區(qū)繁榮的原因了嗎?”新統(tǒng)治者面帶困惑和羞愧。大師說:“昨晚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火焰,它是那么的強大和威武,它自高自大地向上跳躍和呼叫著,它無視一切強壯的樹木和野獸,它似乎可以輕而易舉地征服橫擋在面前的一切障礙。相反,再想一下這條大河,它起源于遠山的溪流,時快時慢,但總是向下流淌著,選擇低洼處作為前進的路線,它心甘情愿地滲進大地每一道裂痕,浸入大地每一塊凹陷,因此謙恭是它的天性?!?BR>    一時熊熊的烈火遺留的僅是一把灰燼!平靜無聲的河水則恰恰相反,也正鑒于此,它才總是永遠不停地流淌著,越來越寬,越來越深,一旦到達浩瀚的大海,它將獲得永恒的生命,產(chǎn)生前所未有的威力。
    永恒
    有,她告訴他一個故事。 說是有一對情侶一起去登喜馬拉雅山,恰好遇到雪崩,他被滾落的雪卷走到一個不知名的地方,而她則站在那滾去的雪堆旁邊,呆在當?shù)亍?BR>    她回家以后,常常在夢里出現(xiàn)他在雪中呼喊的影像,她決心去找埋在雪中的他。每一年,她都去喜馬拉雅山出事的地點找他,一年一年過去了,找了二十年,終于在山腳下找到了他。
    那個時候,她已經(jīng)兩鬢飛霜,皺紋滿布,而他還是雪崩時二十年前的青春容顏。她深深地感覺到時光的力量。
    說完故事,他們都深深地動容了。
    她問他:“感情是可以永恒的吧!” 他說:“這樣就是永恒嗎?” 后來談起了永恒,那時他們正在熱戀,都真正地體會到感情可以永恒。
    他們到后也分開了,分開的地點不是在喜馬拉雅山,而是在臺北,但永恒已經(jīng)像喜馬拉雅山的雪片,紛紛落了一地,一下就融化了。 除非有雪崩,但雪崩也不能保證永恒。(選自《林清玄自選集》)
    忍著不死
    我國臺灣學者、作家劉墉在一篇《忍著不死》的文章中講述了3個母親的故事,將對母愛的尊崇推向了極致。
    之一:講的是在亞美尼亞大地震中,一對被埋在瓦礫堆下長達8天的母女奇跡般地獲救生還,人們感到驚奇不解。在陰冷、無水和沒有食物的8天中,只有3歲的幼女是怎樣活下來的?原來是她的母親咬破手指,讓孩子吸吮自己的鮮血得以不死。
    之二:發(fā)生在龐貝古城的一個慘烈故事。當熾熱、令人窒息的火山熔巖向來不及逃掉的居民襲來時,一位母親在絕望中,屈下身來,以自己的背、頭及四肢緊緊環(huán)抱腹中的幼子,熊熊燃燒的熔巖在一瞬間將母子相擁的情景化作歷史的永恒。
    之三:講的是越南戰(zhàn)爭中,一群平民在槍林彈雨中狂奔逃命。拍下這組鏡頭的美國記者問劉墉:你看出這里面有什么不同了嗎?劉墉表示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異樣的地方,那位美國記者把錄像重新選用慢鏡頭再放過一遍,劉墉此次注意到在大批被掃射倒地的人群中,有一位婦女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撲倒而死,而是慢慢蹲下側(cè)臥著結(jié)束了生命。那位美國記者眼中噙滿淚水地對劉墉說:“她是怕壓著肚子里的孩子,才忍著不死,蹲了下去……”
    兩只小貓
    我們家養(yǎng)了兩只貓——一只母貓和一只小貓
    每次我們都會給兩只貓食物,但卻不曾將食物分成兩份。每,我看著食物消失,也看著母貓那饑腸轆轆的樣子。那時,我的心里還想:“這母貓真是的,連自己的孩子都斗不過!”于是,我將食物分成兩份。我想:“這下可以天下太平了吧?!笨墒呛脦滋爝^去了,貓食總是消失,而母貓還是那副饑餓的樣子。我倒要看個究竟,這小貓有什么本事去偷母貓的食物?
    這天,我躲在了門后面,仔細地看著小貓的一舉一動。誰知,小貓只是吃著自己的,而母貓卻將自己的食物叼到了小貓那兒。小貓似乎什么也不知道,毅然地吃完了那兩份食物。我被震撼了,被這只偉大的母貓震撼了。它默默的奉獻著,卻不讓自己的孩子知道。這種愛似流星般美麗,更勝似流星。
    母貓將自己的食物給了小貓,只有去尋覓老鼠。每次抓到了老鼠,準備回家好好享受時,卻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回到家,沒等它去叫小貓,小貓已經(jīng)撲上來搶先吃了老鼠。而饑餓的母貓又開始尋覓,每的尋覓也代表著每的失敗,每的饑餓……一個寒冬的早晨,母貓由于過于饑餓死在了雪地里。那潔白的毛與圣潔的雪融為一體。她眼中含著淚,嘴邊卻揚起了一絲微笑。它死了,帶著對小貓永恒的愛去了。
     應用與創(chuàng)新
    瞬間與永恒
    瞬間只不過是短暫的一刻,似乎微不足道。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大都是與永恒有關的話題,企業(yè)家希望自己的企業(yè)永遠興旺,軍事家希望成為戰(zhàn)場上的常勝將軍,政治家希望政績顯赫永載史冊,那些藝壇明星更是希望能夠永葆藝術(shù)青春魅力永存……
    然而,永恒與瞬間總是相伴而生、相輔相成的,兩者如孿生姐妹般有著內(nèi)在聯(lián)系,難分難離。永恒的事物無不源自短暫的瞬間,也正是無數(shù)個瞬間才匯聚成綿延不絕的永恒歷史長河。人們常說:一葉知秋,滴水見海。同樣,由瞬間可以見出永恒,由瞬間能夠決定永恒。從這一意義上說,瞬間往往具有永恒的價值,把握好了瞬間,抓住了瞬間的機遇,也就等于把握了永恒,贏得了永恒。
    求得永恒的首要秘訣莫過于把握好每一個瞬間。20個世紀70年代末,就在IBM已經(jīng)成為獨霸計算機市場的“藍巨人”的時候,蘋果公司獨辟蹊徑適時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也正是這一瞬間,決定了蘋果公司后來的崛起,使它僅僅用了5年時間就跨入美國大500家工業(yè)公司的行列,創(chuàng)下美國公司發(fā)展從未有過的先例。
    可見,瞬間是多么的重要。一個英明決斷的瞬間,可以鑄就永久的輝煌;一個錯失良機的瞬間,也會留下永久的遺憾。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去創(chuàng)造體現(xiàn)自身永恒價值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