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工程師基礎知識輔導:土木結構名詞解釋3

字號:

場地覆蓋層厚度的概念建立在剪切波速的概念之上。它的含義實質上是從地面算起至堅硬土層頂面(如巖石)的覆蓋土層總厚度。顯見:覆蓋土層總厚度越小,也就是說從地面到達堅硬土的距離越近,說明場地土質越硬些,越好些。
    建筑結構安全等級:
    一級:重要的建筑物;
    二級:大量的一般建筑物;
    三級:次要的建筑物
    至于重要建筑物與次要建筑物的劃分,則應根據(jù)建筑結構的破壞后果,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經(jīng)濟損失、產(chǎn)生社會影響等的嚴重程度確定。
    同一建筑物內的各種結構構件宜與整個結構采用相同的安全等級,但允許對部分結構構件根據(jù)其重要程度和綜合經(jīng)濟效果進行適當調整。如提高某一結構構件的安全等級所需額外費用很少,又能減輕整個結構的破壞,從而大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則可將該結構構件的安全等級比整個結構的安全等級提高一級;相反,如某一結構構件的破壞并不影響整個結構或其他結構構件,則可將其安全等級降低一級;任何情況結構的安全等級均不得低于三級。
    建筑物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
    n使用年限的長短是依據(jù)建筑物的性質決定的。影響建筑壽命長短的主要因素是結構構件的選材和結構體系。
    n耐久等級一般分為四級:
    n一級:耐久年限為100年以上,適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層建筑。
    n二級:耐久年限為50~100年,適用于一般性建筑。
    n三級:耐久年限為25~50年,適用于次要建筑。
    n四級:耐久年限為15年以下,適用于臨時性建筑。
    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
    對安全等級為一級或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以上結構構件,不應小于1.1;對安全等級為二級或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1.0;對安全等級為三級或設計使用年限為1~5年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