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飯樹根的分布|性味|藥理:
【出處】出自《南寧市藥物志》。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1200m的疏林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藥理作用】有抗菌作用。
【性味】苦;涼。
【歸經(jīng)】肺;心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濕;清濕熱;化瘀止痛。主濕痹痛;濕熱帶下;濕疹瘙癢;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入酒劑。外用:適量,煎水洗。
【出處】出自《南寧市藥物志》。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1200m的疏林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藥理作用】有抗菌作用。
【性味】苦;涼。
【歸經(jīng)】肺;心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濕;清濕熱;化瘀止痛。主濕痹痛;濕熱帶下;濕疹瘙癢;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入酒劑。外用:適量,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