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編輯為您準備了2015人教版初二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的文章,希望對您有幫助!
第三節(jié)
1.臺灣省包括臺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
2.臺灣島是我國面積的島嶼。它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3.臺灣的美稱有:“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亞洲天然植物園”、“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xiāng)”、“森林之?!?、“東南鹽庫”。
4.臺灣屬熱帶、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
5.臺灣島上1/2以上的土地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樟樹是臺灣最的樹種,樟腦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6.20世紀年代以前,臺灣經濟以農業(yè)和農產品加工業(yè)為主,現在,臺灣已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7.新竹科技園區(qū)號稱“臺灣硅谷”。
8.臺灣工業(yè)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原因:開發(fā)歷史悠久、地形以平原為主、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第四節(jié)
1.新疆是我國面積的省區(qū),是以維吾爾族、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qū)。
2.新疆地形特點是“三山夾兩盆”: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3.由于遠離海洋,周圍又有高大的山脈環(huán)抱,來自海洋的氣流不易到達,新疆降水稀少,氣候干旱。
4.在盆地邊緣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qū),分布著星星點點的綠洲,其水源主要來自山區(qū)降稅和冰雪融水。
5.新疆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設施主要分布在綠洲上,原因:水源充足。
6.新疆的荒漠化最容易發(fā)生在綠洲邊緣地區(qū),人們在這里生產、生活是應注意合理灌溉、節(jié)約用水、保護植被。
7.新疆的綠洲發(fā)展了灌溉農業(yè),這里發(fā)展農業(yè)的有利條件: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8.新疆的特色農產品有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
9.新疆瓜果特別甜的原因: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積累。
10.新疆的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兒井”。
11.新疆預測石油、天然氣儲量占全國陸地總儲量的1/3。塔里木盆地天然氣占全國陸上天然氣組員總量的22%。
12.西氣東輸起點輪南,終點上海,途經9個省區(qū)(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穿過三條河流(黃河、淮河、長江),并三次穿越黃河干流,跨越五大地形區(qū)(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13.西氣東輸給東西部地區(qū)帶來的好處:西部——①能使本地的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guī)模開發(fā);②可是天然氣產品大量運輸到東部市場;③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④可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增加就業(yè)機會。東部——①能緩解東部地區(qū)的能源短缺問題;②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對于東部地區(qū)的環(huán)境改善十分有益。
14.在西部地區(qū)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中,將體現“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的雙贏”。
第七章省內區(qū)域
1.珠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有利因素:區(qū)位因素 ,人文因素 , 政策因素 。
2.珠江三角洲經濟特點是: 型經濟。珠江三角洲外資的主要來源 。
3.這里的產品,主要是通過 貿易渠道,出口到 、 、 、 、 等地區(qū)。
4.到20世紀末,珠江三角洲已成為全球的 和 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5.港澳地區(qū)與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合作以“ ”為基本模式。香港的優(yōu)勢 ,珠江三角洲的優(yōu)勢 、 、 。
6.城鎮(zhèn)化的主要表現在 和 。
7、西雙版納位于 省境內,它位于 山脈最南端,南部和 、 接壤,還以 - 與 、 等水路相連。
8.西雙版納是除 外,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代表植物有 、 、 、 。
9.西雙版納有 、 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人們形象地把這里稱為“ ”。
10.西雙版納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以 族為主體的多樣性民族風情為西雙版納增添了無窮魅力。
11.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國家和云南省的鼓勵下,西雙版納憑借 和 ,使 業(yè)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yè)。
12. 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帶動了多個部門的發(fā)展,并增加了 和 ,改善了 ,促進了 。
填圖:1、在右圖中填注新疆
的“三山夾兩盆”
2、在臺灣圖上填注:
太平洋、東海、南海、
臺灣海峽、福建省、
臺灣山脈、日月潭、
濁水溪、臺北、新竹、
第三節(jié)
1.臺灣省包括臺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
2.臺灣島是我國面積的島嶼。它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3.臺灣的美稱有:“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亞洲天然植物園”、“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xiāng)”、“森林之?!?、“東南鹽庫”。
4.臺灣屬熱帶、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
5.臺灣島上1/2以上的土地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樟樹是臺灣最的樹種,樟腦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6.20世紀年代以前,臺灣經濟以農業(yè)和農產品加工業(yè)為主,現在,臺灣已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7.新竹科技園區(qū)號稱“臺灣硅谷”。
8.臺灣工業(yè)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原因:開發(fā)歷史悠久、地形以平原為主、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第四節(jié)
1.新疆是我國面積的省區(qū),是以維吾爾族、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qū)。
2.新疆地形特點是“三山夾兩盆”: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3.由于遠離海洋,周圍又有高大的山脈環(huán)抱,來自海洋的氣流不易到達,新疆降水稀少,氣候干旱。
4.在盆地邊緣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qū),分布著星星點點的綠洲,其水源主要來自山區(qū)降稅和冰雪融水。
5.新疆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設施主要分布在綠洲上,原因:水源充足。
6.新疆的荒漠化最容易發(fā)生在綠洲邊緣地區(qū),人們在這里生產、生活是應注意合理灌溉、節(jié)約用水、保護植被。
7.新疆的綠洲發(fā)展了灌溉農業(yè),這里發(fā)展農業(yè)的有利條件: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8.新疆的特色農產品有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
9.新疆瓜果特別甜的原因: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積累。
10.新疆的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兒井”。
11.新疆預測石油、天然氣儲量占全國陸地總儲量的1/3。塔里木盆地天然氣占全國陸上天然氣組員總量的22%。
12.西氣東輸起點輪南,終點上海,途經9個省區(qū)(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穿過三條河流(黃河、淮河、長江),并三次穿越黃河干流,跨越五大地形區(qū)(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13.西氣東輸給東西部地區(qū)帶來的好處:西部——①能使本地的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guī)模開發(fā);②可是天然氣產品大量運輸到東部市場;③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④可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增加就業(yè)機會。東部——①能緩解東部地區(qū)的能源短缺問題;②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對于東部地區(qū)的環(huán)境改善十分有益。
14.在西部地區(qū)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中,將體現“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的雙贏”。
第七章省內區(qū)域
1.珠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有利因素:區(qū)位因素 ,人文因素 , 政策因素 。
2.珠江三角洲經濟特點是: 型經濟。珠江三角洲外資的主要來源 。
3.這里的產品,主要是通過 貿易渠道,出口到 、 、 、 、 等地區(qū)。
4.到20世紀末,珠江三角洲已成為全球的 和 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5.港澳地區(qū)與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合作以“ ”為基本模式。香港的優(yōu)勢 ,珠江三角洲的優(yōu)勢 、 、 。
6.城鎮(zhèn)化的主要表現在 和 。
7、西雙版納位于 省境內,它位于 山脈最南端,南部和 、 接壤,還以 - 與 、 等水路相連。
8.西雙版納是除 外,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代表植物有 、 、 、 。
9.西雙版納有 、 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人們形象地把這里稱為“ ”。
10.西雙版納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以 族為主體的多樣性民族風情為西雙版納增添了無窮魅力。
11.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國家和云南省的鼓勵下,西雙版納憑借 和 ,使 業(yè)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yè)。
12. 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帶動了多個部門的發(fā)展,并增加了 和 ,改善了 ,促進了 。
填圖:1、在右圖中填注新疆
的“三山夾兩盆”
2、在臺灣圖上填注:
太平洋、東海、南海、
臺灣海峽、福建省、
臺灣山脈、日月潭、
濁水溪、臺北、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