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名言及翻譯

字號:


    Ctrl+D收藏本站,我們將第一時間為大家提供更多關于勵志名言語錄的信息,敬請期待!
     點擊查看:勵志名言網(wǎng) 
    相關推薦: 小學勵志名言| 中學勵志名言| 高中勵志名言 | 青春勵志 | 工作勵志 | 學習勵志 | 籃球勵志 | 愛情勵志 | 名言警句 |勵志詩詞 | 勵志簽名
    1.太上無敗,其次敗而有以成,此之謂用民。
    譯:是不失敗,其次則是敗了卻還有辦法成功,這才叫善于用人。
    2.是故君子自難而易彼,眾人自易而難彼。
    譯:所以君子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卻寬以待己.嚴于律人。
    3.是故為其所難者,必得其所欲焉。未聞為其所欲,而免其所惡者也。
    譯:所以,即使做很困難的事情,也一定能夠達到目的,沒聽說過想達到自己的愿望,而能回避困難的。
    4.桀紂不以其無天下之士邪,殺其身而喪天下。故曰∶"歸國寶,不若獻賢而進士。"
    譯:夏桀好商紂就是沒有任用天下之賢士而遭到殺身之禍嗎?所以說∶"贈送國寶,不如舉薦賢能的人才。"
    5.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長,故曰∶太盛難守也。
    譯:這些人很少不是死于自己的所長,所以說∶事業(yè)達到頂峰就難以持久。
    6.是故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無辭也,物無違也,故能為天下器。
    譯:所以江河不嫌棄小溪的水來灌注,就能匯成巨流。被稱為圣人的人,不推辭難事,不違背物理,所以能成為天下的大人物。
    7.夫惡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
    譯:怎么會有不用同道的人而只用與自己意見相同的人的道理呢?
    8.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
    譯:所以,天地不夸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夸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夸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夸耀自己德行的高遠,這樣才能做眾人的領袖。
    9.君子戰(zhàn)雖有陳,而勇為本焉。
    譯:君子作戰(zhàn)雖然布陣,但還是以勇敢為本。
    10.喪雖有禮,而哀為本焉。
    譯:辦喪事雖有一定的禮儀,但還是以哀痛為本。
    11.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譯:做官雖然講究才學,但還是以品行為本。
    12.是故置本不安者,無務豐末。
    譯:所以,根基樹立不牢的人,不要期望有茂盛的枝葉。
    13.近者不親,無務來遠。
    譯:身邊的人都不能親近,就不要希望招徠遠方的人。
    14.親戚不附,無務外交。
    譯:親戚都不歸附,也就不要對外辦交際。
    15.事無終始,無務多業(yè)。
    譯:辦一件事都不能善始善終,就不要做很多事。
    16.舉物而闇,無務博聞。
    譯:舉一個例子尚且不明白,就不要追求見多識廣。
    17.故君子力事日強,愿欲日逾,設壯日盛。
    譯:所以君子努力做事就會日漸強大,安于嗜欲就日漸茍且,恭敬莊重就日益繁盛。
    18.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功成名遂。
    譯:名聲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贊譽也不會自己增長,只有成就了功業(yè),名聲才會到來。
    19.善無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辯于身者不立。
    譯:一種善行沒有內心的支持就不會長久,一種行為如果得不到自身的了解就無法樹立。
    20.故染不可不慎也。
    譯:所以,對于"染不能不謹慎??!
    21.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
    譯:不光染絲是這樣,國家也會被染。
    22.以其行理也,行理生于染當。
    譯:是因為他們行事合理,行事合理來自于受到的熏染得當。
    23.非獨國有染,士亦有染。
    譯:不只是國家有染的問題,對士而言也有受到熏染的問題。
    24.詩云∶"必擇所堪,必慎所堪",此之謂也。
    譯:《詩經(jīng)》上說"必須選擇所使用的染料,必須謹慎地來浸染",就是這個意思。
    25.故百工從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國,而無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辯也。
    譯:所以說百工干事,都有法規(guī)可以衡量?,F(xiàn)在大道治理天下,其次治理大國,卻沒有法度來衡量,這就是還不如百工聰明了。
    26.故父母.學.君三者,莫可以為治法。
    譯:所以,父母.老師.國君三者,都不能當作做事的法度。
    27.是以知天欲人相愛相利,而不欲人相惡相賊。
    譯:因此可以知道,天是希望人們互相關愛.互相幫助,而不希望人們互相憎惡.互相殘害的。
    28.愛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惡人賊人以得禍者亦有矣。
    譯:關愛別人因而得福的人有,而憎惡別人殘害別人因而得禍的人也有啊!
    29.君自以為圣智,而不問事,自以為安強,而無守備,四鄰謀之不知戒。
    譯:國君自以為神圣聰明,而不去咨詢官吏,自以為國家安定強大,而不注重防守,周圍的鄰國圖謀侵略他卻不知道戒備。
    30.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
    譯:信任的人不忠誠,忠誠的人不信任。
    31.賞賜不能喜,誅罰不能威。
    譯:賞賜并不能讓人歡喜,責罰也不能讓人畏懼。
    32.民無食,則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務也,地不可不利也,用不可不節(jié)也。
    譯:百姓如果沒有糧食,就不能供君王役使。所以,糧食不可不努力耕種,用度不可不厲行節(jié)儉。
    33.故時年歲善,則民仁且良;時年歲惡,則民吝且惡。
    譯:所以,在收成好的年頭,百姓就仁義善良;遇到荒年,那么百姓也會吝嗇而兇惡。
    34.故先民以時生財,固本而用財,則財足。
    譯:所以從前的賢君按照農事來生財,鞏固根本并節(jié)約用度,財務自然就豐足了。
    35.故備者,國之重也;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
    譯:所以,儲備是國家最重要的事;糧食是國家的寶物;武器是國家的利爪;城池是守衛(wèi)國家的屏障。
    36.苦于厚作斂于百姓。
    譯:苦于對百姓的橫征暴斂。
    37.是以其財不足以待兇饑,振孤寡,故國貧而民難治也。
    譯:所以,國家的錢財不足以來應付饑荒,救濟孤兒寡婦,這樣,國家就貧困,百姓就難于治理。
    38.夫以奢侈之君御好*僻之民,欲國無亂不可得也。
    譯:以這樣奢侈的國君,去統(tǒng)治那些愛好奢侈的臣民,想要國家不*,是不可能的。
    39.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雖欲無亂,不可得也。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為食飲不可不節(jié)也。
    譯:所以富貴的人極其奢侈,二孤兒寡婦卻受饑挨餓,雖然想天下不亂,也不可能。國君若真的希望天下太平而不希望天下大亂的話,如果要吃喝,就不能不節(jié)儉。
    40.人君為舟車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饑寒并至,故為*邪。*邪多而刑罰深,刑罰深則國亂。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為舟車不可不節(jié)。
    譯:君子這樣來造船車,所以屬下都效法他,因此他的人民就會饑寒交迫,不得不做*邪的事。*邪的事情一多,刑罰就重,刑罰一重,國家就混亂。國君若真的希望天下太平而不希望天下大亂的話,如果要做船車,就不能不節(jié)儉。
    41.君實欲民之眾而惡其寡,當蓄私,不可不節(jié)。
    譯:國君若真的希望人民多而不希望人民減少的話,如果要蓄養(yǎng)姬妾,就不能不節(jié)制。
    42.故其樂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觀之,樂非所以治天下也。
    譯:所以,音樂越繁復,治國的成績越少。因此來看,音樂不是用來治理天下的??!
    43.故大人之務,將在于眾賢而已。
    譯:所以,掌權者的主要任務,就在于聚集天下的賢良之士罷了。
    44.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宜不親,不義不近。
    譯:不義的人不能讓他富裕,不義的人不能讓他顯貴,不義的人不能給他信任,不義的人不使他接近。
    45.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術也。
    譯:君主所憑借著驅使臣下的,只有尚賢一種方法;臣下用來侍奉君主的,也只有仁義一條途徑。
    46.爵位不高,則民弗敬;蓄祿不厚,則民不信;政令不斷,則民不畏。
    譯:如果爵位不高,那么人民就不敬重他;如果俸祿不重,那么人民就不會信任他;如果在理事時沒有決斷權那么人民不會敬畏他。
    47.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勞殿賞,量功而分祿。
    譯:以德行來排列位次,按官職來處理政事,按照勞績來決定賞賜,衡量功勛二分給俸祿。
    48.故得士則不困,體不勞,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惡不生,則由得士也。
    譯:因此,得到了士的輔佐,君主謀劃國事就不困難,身體就不勞累,功成名就,美善彰顯二丑惡杜絕,這是得到了賢士的緣故啊!
    49.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于天,則菑猶未去也。
    譯:天下的老百姓如果都向上統(tǒng)一于天子,而不向上統(tǒng)一于天的意志,那么災禍就還沒有完全離去。
    50.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譯:凡是天下的禍患,掠奪與怨恨,之所以能出現(xiàn),原因就在于人們不相愛。因此,仁義的人認為這是不對的。
    51.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譯:關愛別人的人,別人也必定會關愛他;給別人利益的人,別人也必定會給他利益;憎惡別人的人,別人也必定憎惡他;殘害別人的人,別人也必定殘害他。
    52.特上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
    譯:不過是君主不把它[愛人利人]用在政事上,士大夫也不把它付諸行動罷了。
    53.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務也。
    譯:這是圣王的法則,治理天下的正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54.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
    譯:現(xiàn)在,對于做了很小錯事的人,人們都知道他做錯了并譴責他;對于犯了大的過錯,以至于攻打別的國家的人,人們卻不知道譴責他,反而跟著贊美這種行為,說這是義。
    55.因其國家,去其無用,足以倍之。
    譯:而是根據(jù)國家的具體情況,去掉那些無益于實用的東西,這就足夠使國家的財利增加一倍了。
    56.凡其為此物也,無不加用而為者,是故用財不費,民德不勞,其興利多矣。
    譯:凡是圣人制造的這些東西,無一不是有益于實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財物不浪費,民眾能夠不勞苦,他興起的利益太多了。
    57.皆曰∶"吾上祖述堯舜湯文武之道者也。"而言即相非,行即相反。
    譯:一個個都說∶我是向上效法了堯.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的大道。"但所說的話卻是互相攻擊的,所行的事是截然相反的。
    58.財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
    譯:[厚葬使]已經(jīng)獲得的財產(chǎn),都拿來埋掉了;喪后本當產(chǎn)生的財產(chǎn),又被長時間的禁止所消除。
    59.譬猶使人負劍,而求其壽也。
    譯:就好像讓人伏在劍刃上,而期望他能長壽一樣。
    60.出則無衣也,入則無食也,內續(xù)奚無,并為*暴,而不可勝禁也。
    譯:出門沒有衣服,進家沒有糧食,內心積有恥辱之感,就會一起來發(fā)動*,而且無法禁止。小檻黃花共醉
    61.是故凡大國之所以不攻小國者,積委多,城郭修,上下調和。
    譯:凡是大國之所以不攻打小國的,必定是由于這個小國糧食充足,城郭修筑堅固,上下和諧一心。
    62.死則即以葬矣,生者必無久哭,而疾而從事,人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
    譯:死者既已安葬,活著的人就不要長久地哭泣,而應該盡快做事,每個人都做自己能做的事,并用來使大家互利。
    63.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
    譯:這就是所謂的適應習慣,安于風俗啊。
    64.人之生利也,然且猶尚有節(jié);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獨無節(jié)于此乎。
    譯:衣食是人們活著的時候所需要的利益,尚且要有一定的節(jié)制;埋葬是人們死后所需要的利益,為什么就單單在這里沒有節(jié)制呢?
    65.哭往哭來,反從事乎衣食之財,佴乎祭祀,以至孝于親。
    譯:哭著送去,哭著回來,回來后要努力于衣食之物的生產(chǎn),資助祭祀,并用來孝順雙親。
    66.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將欲為仁義,求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
    譯:當今天下的士人君子,內心果真想行仁義之道,做上等的賢士,上要符合圣王之道,下要符合國家與百姓的利益。
    67.且夫義者政也,無從下之政上,必從上之政下。
    譯:再說,義就是匡正的意思,不能以下正上,必須是以上正下。
    68.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愛人。
    譯:他們做事,上尊敬天,中敬奉鬼神,下關愛百姓。
    69.愛人者,此為博焉;利人者,此為厚焉。
    譯:關愛別人,這是最為博大的;使別人受益,這是最為深厚的。
    70.順天意者,義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
    譯:順從天意的政治是以義服人的政治,違反天意的政治是以力服人的政治。
    71.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則夫天下豈亂哉。
    譯:現(xiàn)在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賞賢罰暴,那么天下怎么還會混亂!
    72.是與天下之所以察知有與無之道者,必以眾人之耳目之實知有與無為儀者也。
    譯:凡事天下要考察有無的原則,必定是以眾人的耳目所見所聞的實情以知有與無來作為標準的。
    73.雖使鬼神請亡,此猶可以合歡聚眾,取親于鄉(xiāng)里。
    譯:即使鬼神不存在,這也可以用來聚集眾人來歡樂,使得鄰里親近。
    74.以此虧奪民衣食之財,仁者弗為也。
    譯:如果因為這些而損害奪取人民的衣食之資,仁義的人是不會去做的。
    75.今王公大人惟毋為樂,虧奪民之衣食之財,以拊樂如此多也。
    譯:現(xiàn)在王公大人從事于音樂,損害奪取人民的衣食之資,僅從命人聽樂這一點來看就已經(jīng)很厲害了。
    76.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
    譯:人依靠自己的力量人才能生存,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人就不能生存。
    77.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譯:所以發(fā)表言論有三條準則,哪三種準則呢?第一是審查本質,第二是推理情理,第三是用于實踐。
    78.慎言知行
    譯:說話謹慎,行事快捷。
    79.而天下皆曰其力也,必不能曰我見命焉。
    譯:天下人都說這是他們努力的結果,不會說"這是我見到了命"。
    80.繁飾有命,以教眾愚樸之人。
    譯:過多地粉飾命定之說,用來教育廣大的愚昧樸實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