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圓柱的體積》教案范文

字號:

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了解了圓柱體的特征,掌握了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幾何知識的綜合運用,為后面學習圓錐的體積打下基礎,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教學六年級《圓柱的體積》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和實踐活動,理解圓柱體體積的含義。
    2、經歷探索圓柱體積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體積,并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會求圓柱的體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圓柱體積演示教具。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談話引入
    近我們認識了圓柱和圓錐,還學會了計算圓柱的表面積。現(xiàn)在請看老師的這個圓柱形杯子和這個圓柱比較,誰大?這里所說的大小實際是指它們的什么?(生答)
    2、提出問題:什么叫體積?我們學過那些圖形的體積?怎么算的?(生答師隨之板書)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圓柱的體積。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一)認識圓柱體積的意義。
    圓柱的體積到底是指什么?誰能舉例說呢?
    (二)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
    1、我們學過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圓柱體的體積跟什么有關呢?你會有怎樣的猜想?(小組內說說)
    2、回憶圓面積的推導過程。
    3、教具演示。
    (1)取圓柱體模型。
    (2)將圓柱體切成兩半。
    (3)分別將兩半均分成若干小塊。
    (4)動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三)歸納公式。
    (板書: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板書:V=Sh)
    三、鞏固新知
    1、這個杯子的底面半徑為6厘米,高為16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審題。提問:你能獨立完成這題嗎?指名一同學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現(xiàn)在這個杯子裝了2/3的水,裝了多少水呢?
    2、完成“試一試”
    3、“跳一跳”:統(tǒng)一直柱體的體積的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這個公式是怎樣得到的?這個公式適合哪些圖形?他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五、布置作業(yè)
    練一練1-5題。
    篇二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5——6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柱側面積和圓柱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根據(jù)圓柱表面積和側面積的關系,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過程:
    活動一:復習舊知,鞏固學過的公式。
    1、一個直徑是100毫米的圓,求周長。
    2、一個半徑3厘米的圓,求周長和面積。
    3、一個長為3米,寬為2米的長方形,它的面積是多少?
    4、出示圓柱體的模型,說說它有什么特征?
    活動二;探究新知。
    1、做一個圓柱形紙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紙板?(接口處不計)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求什么?
    2、圓柱的表面積包括哪幾部分?
    3、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關鍵在哪一部分?
    4、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1)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怎樣的圖形呢?用一張長方形的紙,可以卷成圓柱形。
    2)圓柱側面展開圖的長和寬與這個圓柱有什么關系?怎樣求圓柱的側面積呢?
    3)師;圓柱的側面積就是求長方形的面積。用長乘寬。
    4)長就是圓柱的底面圓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5)請你來總結一下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6)圓柱的側面積用2∏rh,求圓柱的表面積要用側面積加兩個底面積。
    活動三:新知識的運用。
    1、求底面半徑是10厘米,高30厘米的圓柱的表面積。
    2、教師板書:
    側面積:2╳3.14╳10╳30=1884(平方厘米)
    底面積:3.14╳10╳10=314(平方厘米)
    表面積:1884+314╳2=2512(平方厘米)
    要求按步驟進行書寫。
    2、試一試。
    做一個無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底面直徑圍分米,高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鐵皮?
    求至少需要多少鐵皮,就是求水桶的表面積。
    這道題要注意什么?無蓋就只算一個底面。這種題如果求整數(shù),一般用進一法。
    3、練一練。書第6頁第1題。
    3個小題:已知底面直徑或底面周長和高,求圓柱的表面積。重點討論:已知底面周長,求表面積。
    篇三
    教學目標:
    1、了解圓柱體體積(包括容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含義。
    2、經歷探索圓柱體積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體積,并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進一步認識“轉化”的思考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會求圓柱的體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用具:
    圓柱體積演示教具。
    教學過程:
    一、復述回顧,導入新課
    以2人小組回顧下列內容:(要求1題組員給組長說,組長補充。2題同桌互說。說完后坐好。)
    1、說一說:(1)什么叫體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2)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如何用字母表示?
    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 ) 用字母表示( )
    2、求下面各圓的面積(只說出解題思路,不計算。)
    (1)r=1厘米; (2)d=4分米; (3)C=6.28米。
    (二)揭示課題
    你想知道課本第8頁左上方“柱子的體積”嗎?你想知道“一個圓柱形杯子能裝多少水”嗎?今天就來學習“圓柱的體積”。(板書課題)
    二、設問導讀
    請仔細閱讀課本第8-9頁的內容,完成下面問題
    (一)以小組合作完成1、2題。
    1、猜一猜 ,圓柱的體積可能等于( )×( )
    2、我們在學習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時,指出:把一個圓分成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圓的面積。圓柱的底面也可以像上面說的那樣轉化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通過切、拼的方法,把圓柱轉化為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如課本第8頁右下圖所示)。(用自己手中的學具進行切、拼)觀察拼成的長方體與原來的圓柱之間的關系
    (1)圓柱的底面積變成了長方體的( )。
    (2)圓柱的高變成了長方體的( )。
    (3)圓柱轉化成長方體后,體積沒變。因為長方體的體積=( )×( ),所以圓柱的體積=( )×( )。如果用字母V代表圓柱的體積,S代表底面積,h代表高,那么圓柱的體積公式可用字母表示為( )
    [匯報交流,教師用教具演示講解2題]
    (二)獨立完成3、4題。
    3、如果已知課本第8頁左上方柱子的底面半徑為0.4米,高5米,怎樣計算柱子的體積?
    先求底面積,列式計算( )
    再求體積,列式計算( )
    綜合算式( )
    4、要想知道“一個圓柱形杯子能裝多少水?”可以用杯子的“( )×( )”(杯子厚度忽略不計)
    【要求:完成之后以小組互查,有爭議之處四人大組討論。】
    教師根據(jù)學生做題情況挑選一些小組進行匯報、交流,并對小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三、自我檢測
    1、課本9頁試一試
    2、課本9頁練一練1題(只列式,不計算)
    【要求:完成后小組互查,教師評價】
    四、鞏固練習
    課本練一練的2、3、4題
    【要求:組長先給組員講解題思路,然后小組內共同完成】
    教師進行錯例分析。
    五、拓展練習
    1、課本練一練的5題
    2、有一條圍糧的席子,長6.28米,寬2.5米,把它圍成一個筒狀的糧食囤,怎樣圍盛的糧食多?多能盛多少立方米的糧食?
    【要求:先組內討論確定解題思路,再完成】
    六、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
    1、總結:這節(jié)我們利用轉化的方法,把圓柱轉化為長方體來推導其體積公式,切記用“底面積×高”來求圓柱的體積。
    2、作業(yè):課本練一練6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