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教案范文:舟過安仁

字號:

這篇《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教案范文:舟過安仁》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BR>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古詩。
    2.能借助注釋,結合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意思,感受小童形象。
    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能體會作者對兒童的贊賞、喜愛之情,同時也感受詩人的不泯童心。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沖情景。
    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以前我們學習了哪些寫兒童的詩?(牧童)這節(jié)課我們也要學習一首寫兒童的詩。和《牧童》這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讀準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準,流利。
    3.自讀理解,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
    使風:借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并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五)拓展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