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條件的贈與合同能否被撤銷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附條件的贈與合同能否被撤銷文章,供大家參考!
    [小編提示]更多合同范本請點擊以下鏈接:
    租房合同|勞動合同|租賃合同|勞務合同|用工合同|購銷合同|裝修合同
    在合同法中規(guī)定附條件是指雙方在締結(jié)合同時附加一定條件作為合同生效或解除的條件。但是在贈與合同與一般合同不同,它是一種單務、實踐合同,在贈與合同中附條件是一種贈與方單方贈與財產(chǎn)時附加的條件,要求受贈方在接受財產(chǎn)時必須履行所附條件。不僅包括合同生效或解除要件還包含了義務性贈與合同。
    一、附條件贈與合同的含義
    附義務的贈與合同又稱附負擔的贈與合同或附條件的贈與合同,是指贈與人在贈與財產(chǎn)或者財產(chǎn)權利時,要求受贈人承擔一定義務為附加條件的贈與合同。由于贈與合同是單務、實踐性合同同時又有部分屬于諾成性合同,附義務贈與合同與一般贈與合同區(qū)別在與受贈一方承擔一定給付義務,在民法上稱為“負擔“但它仍屬于贈與合同性質(zhì)范疇。
    二、附條件贈與合同與附義務贈與合同、目的性贈與合同的區(qū)別:
    1、所謂附條件贈與是指當事人對贈與行為設定一定的條件,把條件的成就與否作為贈與行為的效力發(fā)生或消滅的前提。在附條件的贈與中,條件的成就與否關系到贈與合同的效力。當條件尚未成就時,贈與的權利義務雖已確定,但效力卻處于未定狀態(tài)。而附義務贈與中所附的義務,與贈與合同的法律效力無關,不能因為附義務而延緩或解除贈與的效力。
    2、附義務贈與合同與目的性贈與合同區(qū)別。主要是在于附義務贈與合同是受贈方必須承擔一定給付義務,如果受贈方不履行義務,贈與人可以要求其履行義務或請求撤銷贈與。目的性贈與的受贈方行為不存在給付一定義務,在受贈方做出不接受行為時,贈與人不得向受贈人請求履行,而只能請求受贈人返還不當?shù)美?。如為結(jié)婚而贈與對方財物就屬于目的贈與。
    3、附義務贈與合同與附期限贈與合同區(qū)別:所謂附期限贈與是指當事人為贈與行為設定一定的期限,把期限的到來作為贈與行為的效力發(fā)生或者消滅的前提。在附期限的贈與中,期限的到來與否關系到贈與合同的效力。當期限尚未到來時,贈與合同雖已成立,但效力卻處于停止狀態(tài)。而附義務贈與中所附的義務,除違反法律規(guī)定或公序良俗外,并不影響贈與合同的效力,贈與人不能因為受贈人未履行所附義務而對合同的效力進行抗辯。
    三、贈與合同中所附條件與義務范圍區(qū)別
    實踐中,贈與方在贈與財產(chǎn)時往往會在贈與合同內(nèi)容中約定一定條件或義務要求受贈方接受財產(chǎn)時履行,但在贈與合同中附加條件與約定義務早某種范圍中存在交叉、融合態(tài)勢,因此有必要區(qū)別贈與合同中附條件和附義務的區(qū)別:能夠作為條件的事實必須是未來發(fā)生的不確定、合法的事實。在附條件贈與中對贈與行為設定一定的條件,該條件的成就與否作為贈與行為的效力發(fā)生或消滅的前提,條件的成就與否關系到贈與合同的效力。當條件尚未成就時,贈與的權利義務雖已確定,但效力卻處于未定狀態(tài)。合同中所附的義務,是贈與人與受贈人訂立贈與合同已經(jīng)生效且贈與人已經(jīng)履行給付義務后,由受贈人履行的附隨于贈與人履行給付行為的義務,與贈與合同的法律效力無關,不能因為附義務而延緩或解除贈與的效力。
    1、贈與合同中所附條件在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公序良俗、道德等范圍,內(nèi)將來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的事實。是不確定的。
    2、贈與合同中所附義務是應該是非法定義務,因為法定義務是法律規(guī)定必須履行義務,贈與人約定與否,受贈方都必須履行,所附義務必須符合社會公共利益,不得損害第三人權益和違反公序良俗、道德約束,如果所附義務違反了社會公共利益,不得損害第三人權益和違反公序良俗、道德約束,所導致贈與合同無效。而且所附義務是在合同形成時就可以履行的義務,二不是合同生效后形成的義務。若果贈與合同生效后該義務不能履行受贈人可以行使撤銷權。
    四、贈與合同撤銷權
    1、贈與合同撤銷權是法律賦予贈與人行使一種權利,贈與合同的撤銷是指贈與人及其他撤銷權人在合同有效成立后,依照法律規(guī)定行使撤銷權,使合同歸于無效的行為。一般可分為兩種,即任意撤銷和法定撤銷。
    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則是指贈與合同成立后,贈與財產(chǎn)的權利轉(zhuǎn)移之前,贈與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思不再為贈與行為。法律規(guī)定贈與的任意撤銷,源于贈與的無償行為。我國《合同法》第186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chǎn)的權利轉(zhuǎn)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zhì)的贈與合同或者經(jīng)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guī)定。第194條撤銷權人撤銷贈與的,可以向受贈人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chǎn)。第195條贈與人的經(jīng)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chǎn)經(jīng)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贈與合同的法定撤銷是指在由現(xiàn)法律規(guī)定的可以撤銷的特定情形時,允許贈與人或其繼承人、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銷權,撤銷贈與合同,第192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對贈與人有扶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nèi)行使。第193條“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行使。
    贈與人的法定撤銷贈與人的法定撤銷贈與,主要有三種情形:
    1.受贈人對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有嚴重侵害行為。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和贈與人的近親屬的行為必須要有故意或重大過失。這不僅包括受贈人對贈與人及其近親屬所實施的觸犯刑法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行為,而且也包括受贈人對贈與人及其近親屬所實施的嚴重有損道德聲譽的行為。如果贈與人對損害沒有過錯,實屬意外的,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
    2.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yǎng)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扶養(yǎng)義務不僅指法定義務還包括約定義務,受贈人都必須履行,否則贈與人就可以行使撤銷權,但是受贈人在沒有扶養(yǎng)能力的情況下導致不能履行義務的,贈與人就不能撤銷贈與。
    3.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第190條的規(guī)定,贈與可以附義務。對所附義務,受贈人須按照約定在贈與物的價值限度內(nèi)履行義務。因為在附義務的贈與合同中,贈與人不僅負有履行贈與的義務,而且要在合同所附義務的范圍內(nèi)對贈與標的物承擔瑕疵擔保責任。因此,由于受贈人不履行義務導致贈與人當初設定義務的目的不能實現(xiàn)程度時,贈與人才享有撤銷贈與的權利。贈與人可以提出撤銷贈與。但也并不是意味著只要受贈人有輕微違約的情形時就可撤銷贈與。
    我國《合同法》第193條第1款規(guī)定:“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辟浥c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法定撤銷贈與的撤銷本應屬于贈與人,但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使其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贈與人的撤銷權事實上已無法行使,而由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銷權,才能實現(xiàn)贈與人撤銷贈與的權利和意愿。贈與人的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是由于受贈人對贈與人直接或間接地實施了違法行為造成的。如果贈與人非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造成死亡,且有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的法定情形的,贈與人的繼承人可否撤銷贈與,一般情況下不應允許繼承人撤銷贈與。但在受贈人的行為嚴重違背所附義務和贈與本意或者妨礙了贈與人撤銷贈與時,贈與人死亡后,贈與人的繼承人可以撤銷贈與。
    五、行使撤銷權的方式:1、贈與財產(chǎn)交付前的撤銷權合同法第186條規(guī)定,在贈與財產(chǎn)的權利轉(zhuǎn)移前,除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zhì)的贈與或者經(jīng)過公證的贈與外,其他的贈與,贈與人都享有撤銷權,可以撤銷贈與。合同法的這一規(guī)定,從根本上肯定了贈與合同屬于實踐合同的性質(zhì)和特點。2、贈與財產(chǎn)交付后的撤銷權《合同法》第192條規(guī)定,在贈與財產(chǎn)權利轉(zhuǎn)移后,發(fā)生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對贈與人有扶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等三種情形的,贈與人也有權撤銷贈與;時間期限是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nèi)。合同法除了確定了贈與人的撤銷權,同時還確定了贈與人的繼承人或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第193條規(guī)定,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時間期限是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
    六、在實踐中贈與合同所約定條件和義務種類
    1、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父母為了解決自己年老生活贍養(yǎng)問題,在將房屋贈與子女時在贈與合同中約定“贈與人將房產(chǎn)贈與給受贈人,受贈人負責贈與人的生養(yǎng)死葬”條款:該條款是附義務還是附條件?“生養(yǎng)死葬”條款不是贈與人要求受贈人因取得房產(chǎn)而支付的對價。該義務是受贈人在贈與人履行完交付房產(chǎn)義務后,履行的附隨義務。這是附義務贈與,生養(yǎng)死葬也就是通常所說贍養(yǎng),但贍養(yǎng)不僅僅是生養(yǎng)死葬,包含了其他日常生活照顧、治病護理等在內(nèi)。附條件、附義務的贈與合同贈與人、受贈人都是通過在合同約定相關條款來表示意思的。如何界定贈與合同所附條件或是義務呢?一般來說,能夠作為條件的事實必須是未來發(fā)生的不確定、合法的事實。所謂附條件贈與,是指當事人對贈與行為設定一定的條件,把條件的成就與否作為贈與行為的效力發(fā)生或消滅的前提。在附條件的贈與中,條件的成就與否關系到贈與合同的效力。當條件尚未成就時,贈與的權利義務雖已確定,但效力卻處于未定狀態(tài)。合同中所附的義務,是贈與人與受贈人訂立贈與合同已經(jīng)生效且贈與人已經(jīng)履行給付義務后,由受贈人履行的附隨于贈與人履行給付行為的義務,與贈與合同的法律效力無關,不能因為附義務而延緩或解除贈與的效力。但是這種贈與合同中義務往往難以實現(xiàn),由此是死葬,因此,公證機構在辦理拒絕辦理此類贈與合同,應建議當事人通過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或遺囑方式處分財產(chǎn)。
    2、贈與合同中約定“贈與人贈與財產(chǎn)后,贈與人或贈與人其他近親屬享有居住權利的條款,該條款是附義務贈與,該贈與合同贈與人約定此條款是出于對自己或他人居住權利的保護,同時可以避免贈與房屋被受贈人處置,
    3、贈與合同約定“男女雙方互贈對方財產(chǎn),是為了結(jié)婚。該條款是附條件的贈與,雙方出于結(jié)婚為目的,相互贈與房產(chǎn)、財物等,是目的贈與,目的贈與同附義務的贈與的區(qū)別在于目的贈與的贈與人不得向受贈人請求結(jié)果的實現(xiàn),即給對方不得因給付而要求對方必須與其結(jié)婚。贈與人在目的不能實現(xiàn)時,可請求受贈方返還其給付的財物,但對于權利人返還財物的請求權的性質(zhì),筆者同意后者,并認為此請求權是一種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
    4、以捐助、贊助、捐款等名義建立的具有社會公益和道德義務性質(zhì)的贈與法律關系,當從屬于某一法律關系,以某一法律行為的實現(xiàn)為前提條件時,即使具有社會公益性和道德義務性,在所附條件未成就時,也不當然具有獨立的法律效力,受贈人不能依據(jù)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八條的規(guī)定要求贈與人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