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民間故事:曾國藩祁門脫險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兒童民間故事:曾國藩祁門脫險》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861年底,曾國藩設大營于安徽祁門,作為組織湘軍圍攻安慶的指揮部。突然消息傳來,太平軍忠王李秀成率領大軍逼進祁門。這時的曾國藩己經(jīng)把主要的兵將都派到前線作戰(zhàn),身邊所剩無幾。祁門名為湘軍屯兵重地,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座空營。所以曾國藩手下的幕僚屬員十分驚慌,有人還把自己的行李放在船上,準備隨時逃走。
    曾國藩心中也很恐慌,但他意識到,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如果軍心一亂,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設想的。為了穩(wěn)定手下人的情緒,他不動聲色,故作鎮(zhèn)靜,并立下遺書表明自己決一死戰(zhàn)的決心。對于幕僚屬員,他還釆取了這樣一個籠絡的辦法。他聽說有人作了逃走的準備,于是傳出一令:“現(xiàn)在敵人勢大,有想暫時離幵大營者,可以支給三個月的薪水;事后如果還想來營供事,我將•如既往地接納?!睂賳T們接到這個命令后很受感動,覺得曾大帥對自己太寬厚了,于是全都抱定了死戰(zhàn)的決心。軍心得到了穩(wěn)定。
    李秀成率大軍來到后,曾經(jīng)派兵攻打祁門。守備的湘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擋住了太平軍的攻擊。李秀成見攻打無效.不想戀戰(zhàn),便急忙撤軍西去了。李秀成撤軍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他率軍前來并不是專門為了攻打祁門,而是應陳玉成之約前去會攻武昌。他在出發(fā)時就比陳玉成晚了許多時候,一路上又招兵買馬,行動遲緩,生怕誤了會約日期,不想再在祁門拖延;二是由于祁門的敵人抵抗非常頑強,他懷疑有敵人重兵駐扎在這里,既然如此,祁門不是短期內(nèi)卩丨以奪取的,所以不想繼續(xù)攻打。這樣一來,反倒使曾國藩絕處逢生,躲過了一場兵敗身亡的災禍。
    曾氏手下的一些幕僚屬員聽說李秀成大軍來攻,作了逃跑的打算,按照常規(guī),在這種情況下穩(wěn)定軍心,應該處罰這些動搖者,以威服眾。然而曾國藩則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沒有處分這些人,反而允許他們暫時離開。這種做法表而看來與穩(wěn)定軍心的目的背道而馳,實際上是對部下的一種籠絡,用道德-亡的信任感來換取他們對自己的忠誠,從而達到穩(wěn)定軍心的目的。他運用的就是“將欲取之,必姑子之”的政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