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移民:德國人的墓園

字號:

★為了給大家看見更多關于移民的最新新聞, 特別為大家整理了《德國留學移民:德國人的墓園》這篇文章,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看后能夠有更好的了解??!

    德語的“墓園” ( Friedhof ),若拆開來解釋,即“和平之鄉(xiāng)”的意思。筆者德國多年,看過無數(shù)個墓園,心里的直接感覺是,人“死在德國”,應該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享受。
     在德國,不但住宅區(qū)規(guī)劃得很整齊、完善,即使墓園,也并非安排在荒山僻野,就在市區(qū)內(nèi)或水邊或丘緣,往往一墻之隔,墻外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墻內(nèi)則綠草如茵,花木扶疏,不僅有如公園,有時還真是世外桃源。
     人有生必有死,有的死得輕如鴻毛,有的死得重如泰山。然而不論如何,人死了進入“和平之鄉(xiāng)”是最值得的。人生的恩怨和遺憾,就讓它埋進黃土,死的主人則可以心平氣和地安息在“和平之鄉(xiāng)”。有什么比這樣美滿的呢?
     但是,并不是所有歐洲人死后都可以進入“和平之鄉(xiāng)”的。歐洲人斯大林死后就得不到和平,連墳墓都被他的學生挖了。不過他是重如泰山的死,重如泰山的人死后倒不如輕如鴻毛的人死得自由,死得和平。
     我偶爾一個人散步到“和平之鄉(xiāng)”去,看看德國人的世外桃源。在那里,我的樂趣是讀“ 和平者” 的碑文。比如:“任何贊美詩和墓志銘都是多余的,這里躺下的是卡斯頓,這就是一切!”多么高傲的一篇墓志銘!博爾,活到 102歲才死。生前身經(jīng)百戰(zhàn),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他也是九死一生。他在自己的碑文上說:“我為和平而戰(zhàn),為和平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