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物理寒假作業(yè)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冊物理寒假作業(yè)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初二考試網(wǎng)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9分;每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2.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B.敲鑼時用力越大,聲音的音調(diào)越高
    C.市區(qū)內(nèi)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
    D.用聲波能粉碎人體內(nèi)的“小石頭”,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3.敲鑼時, 要想使鑼停止發(fā)聲, 只要用手按住鑼面即可, 這是因為( )
    A 鑼聲通過手掌被人吸收 B 手對鑼面形成真空, 無法傳聲
    C 鑼面停止振動 D 有聲音, 但被手遮住, 聽不到
    4.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的目的是為了減小噪聲
    B.城區(qū)禁止汽車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C.悅耳的樂聲也會成為噪聲
    D.在教室周圍植樹能控制噪聲
    5.下列現(xiàn)象與物態(tài)變化相對應的是 ( )
    A.燈泡用久了,燈絲會變細----熔化
    B.曬在太陽下的濕衣服變干----液化
    C.擦在皮膚上的酒精馬上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結冰----凝華
    6.如圖2-3是給某種物質(zhì)加熱時,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情況,由圖可知( )
    A.一定是表示某種固態(tài)晶體升溫并熔化情況
    B.一定是表示某種液體升溫并沸騰情況
    C.可能是表示某種固態(tài)非晶體升溫并熔化情況
    D.可能是表示某種液體升溫并沸騰情況
    7.如圖2-4,對燒杯加熱一段時間至水沸騰,然后再將盛有某種液體的試管插入沸水中,結果,一會兒試管中的液體也沸騰了,由此可以判斷( )
    A.試管中的液體也是水  B.試管中液體的沸點低于水的沸點
    C.試管中的液體可能是水 D.試管中液體的沸點高于水的沸點
    8.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積雪,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在路面積雪上噴灑鹽水,這是為了( )
    A.鹽水可使冰的熔點降低 B.鹽水可使冰的熔點升高
    C.鹽水可使冰的溫度升高 D.鹽水可使冰的溫度降低
    9.錫的熔點是232℃,那么232℃的錫:(  )
    A、一定是固態(tài);    B、一定是液態(tài); C、一定是固、液混合態(tài);
    D、可能是固態(tài)、可能是液態(tài)、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態(tài)。
    10.下面的幾個現(xiàn)象中,屬于凝華的現(xiàn)象是:(  )
    A、夏天,一打開冰柜,上面冒著“白氣”;
    B、清晨,室外樹木上出現(xiàn)露珠;
    C、北方的嚴冬,玻璃窗內(nèi)壁上結了一層冰花;
    D、白熾燈絲時間用長了會變細。
    11.把冰水混合物移到-10℃房間內(nèi),那么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
    A、低于0℃;  B、一定是0℃; C、高于0℃;  D、可能是0℃。
    12.下面關于溫度計和體溫計用法中,正確的是:(   )
    A、用常用的溫度計測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要離開被測液體;
    B、用體溫計測體溫讀數(shù)時,體溫計的玻璃泡不要離開人體;
    C、如果沒有酒精來給體溫計消毒,也可以把體溫計放在沸水中消毒;
    D、用常用溫度計和體溫計都能直接測出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13.在空中噴灑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種方法.干冰使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過程中變成雨滴.水蒸氣變成冰粒、冰粒變成雨滴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分別屬于( )
    A.凝華、熔化  B.升華、熔化  C.升華、液化  D.凝華、液化。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2分)
    14.如下圖1所示,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則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所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___。
    參賽者 甲 乙 丙
    成績/s 13.6 13.8 13.7
    15.運動會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缦卤硭?。根?jù)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同學,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了在_______相同的條件下比較時間的方法
    參賽者 甲 乙 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