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本站,我們將第一時間為大家提供更多關于2014年實習報告的信息,敬請期待!
點擊查看:報告網
相關推薦: 報告范文| 報告模板| 自查報告 | 辭職報告 | 述職報告范文 | 述廉報告范文 | 自評報告
關于霧霾的調研報告
天津大學的十余位學生代表在校內舉辦了一場發(fā)布會,向學校和社會正式發(fā)布了今年寒假期間4千余名天大學子共同利用假期返鄉(xiāng)針對霧霾問題進行調查并撰寫完成的《天津大學建設美麗中國-留住APEC藍社會實踐調研報告》。與以往高校學生假期調研實踐不同,這次調研天津大學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小隊”模式,而是組織參加假期實踐活動的4千余名學生共同參與了該主題調研,并利用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的優(yōu)勢,尋求更廣泛覆蓋的調研樣本,以大數據提升調研結果的準確度和有效性。
4千余名學生返鄉(xiāng)調研的范圍覆蓋了我國34個省市及港澳特別行政區(qū),其中又以天津、河北、山西、遼寧、河南、山東、北京等受霧霾影響較重的地區(qū)為主,學生們通過面對面的形式邀請受訪者填寫微信調研問卷,共收集問卷35980份,其中針對普通居民的問卷33372份,針對企業(yè)員工的問卷2608份。
最近幾年,霧霾問題一直備受從政府到普通民眾的關注,在去年APEC峰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要讓中國“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的承諾。這次由4千余天大學子共同就霧霾問題開展的調研則聚焦于傾聽身邊普通公民個體的聲音,在了解霧霾對民眾日常生活的影響時,關注民眾對霧霾的認知,對治理霧霾的期望。
關于霧霾:我們無法回避
在調研報告里,有一項全國居民對空氣指數關注情況的統(tǒng)計,其中每天關注空氣污染指數的人比例為22.8%,每周至少關注3次的人比例已達到51.8%,而在霧霾最嚴重的京津冀地區(qū)民眾對空氣質量的關注要更高于這一比例;而另一項對于民眾采取防護霧霾侵害措施的統(tǒng)計,從未注意防護過的的人比例只有16.1%,而八成以上的人開始注意偶爾或經常采取措施防護霧霾侵害。調研報告發(fā)布會的主講人、天津大學文法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趙宇同學說到,“在調研過程中我們能很強烈地感受到每個人對霧霾問題的關注,這個話題或許有些沉重,但它確實已經在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每個人都有著對美好生活環(huán)境的追求,關于霧霾我們不能視而不見,無法回避?!?BR> 霧霾無法回避,更需要去下大力氣治理。根據調研報告,近八成人認為現(xiàn)階段政府針對空氣污染和霧霾的治理措施仍待進一步完善,44.5%的人認為政府執(zhí)法不嚴、監(jiān)管不力是霧霾產生的主要原因,超過50%的人認為政府出臺相應政策法規(guī)加大對揚塵及排放工業(yè)廢氣的懲治力度、政府完善公共交通體系、宣傳低碳出行方式、增加城市綠化面積能夠有效治理霧霾??梢钥闯?,民眾更期待政府在治理霧霾上發(fā)揮更大的引領作用。
關于治霾:一場對信心與耐心的考驗
在調研中,有一項統(tǒng)計數據讓參與的學生們感到有些“意外”。他們在問卷中特意設計了一個問題,請受訪者將所在居住地的空氣質量狀況與五年前做一個對比,統(tǒng)計結果顯示仍有六成以上的人認為空氣質量與五年前比并沒有變差,或有好轉但不明顯。
指導學生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的是天津大學PM2.5控制研究中心教授劉慶嶺,他說“雖然霧霾問題是最近兩年才凸顯出來的,但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空氣污染一直是我們‘發(fā)展中遇到的問題’,國家和政府也一直出臺相關政策加大治理力度。我將這一調研數據與十年間全國各省市空氣質量的數據進行了對比,兩個曲線是基本相一致的。這反映出近幾年政府對空氣污染問題高度重視,出臺了多項舉措鐵腕治霾,雖然離民眾的期待還有不少距離,但治理取得的實效還是能夠看得見的?!?BR> 調研數據顯示,對于目前對霧霾問題的治理,有64.7%的人不滿意但是有信心。正如李克強總理在前不久兩會上所說,“可以說政府在治理霧霾等環(huán)境污染方面,決心是堅定的,但取得的成效和人民的期待還有比較大差距。我去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向霧霾宣戰(zhàn),不達目的絕不休戰(zhàn)?!?BR> 劉慶嶺說到,治理霧霾問題跟我們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是一個更加綜合的問題,需要政府、企業(yè)和公民個人的協(xié)同努力,才能實現(xiàn)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的平衡。“不僅政府要下大力氣治理霧霾,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選擇如何用水、用電、用車,在工作中影響企業(yè)和單位選擇環(huán)保生產方式,個體力量集合起來都將對環(huán)保和治理空氣污染產生重大作用?!彼晕覈畮啄昵爸卫砩硥m暴為例,“我們大概用了十年的時間使沙塵暴得到了有效治理,雖然治理霧霾與沙塵暴相比要解決更多的問題,但當我們社會上從政府到企業(yè)到公民個體形成合力,堅定信心與耐心,一定能實現(xiàn)藍天青山與綠水常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