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整理“2015年廣西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練習(xí)題”給各位考生,祝大家考試順利。更多2015中考資訊敬請關(guān)注。
年輕人更要善于反省
廖 廓
①法國牧師納德•蘭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羅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著他的手跡:“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一位智者在解讀蘭塞姆手跡時說:“如果每個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幾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彼麄兊脑?,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義。
②在一些人的意識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實反省對于任何年齡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輕人更要善于反?。鹤哌^的路短,很容易出現(xiàn)失誤和差錯;后面的路長,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價值。
③反省首先是對自身所作所為進行的思考和總結(jié)。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諧之音、不練達之舉、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夠得到真切、深刻而細致的收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狈词〔坏掠诿鎸ψ约?、正視自己,而且要及時進行、反復(fù)進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過一些本該及時反省的事情,進而導(dǎo)致自己犯錯。
④反省也是對別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的思考和總結(jié)。個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雖然來得更直接更真
切,但其廣度和深度畢竟是有限的。要獲得更加廣博而深刻的經(jīng)驗,還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礎(chǔ)上,善于從別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中學(xué)習(xí)。成本低的財富是把別人的教訓(xùn)當(dāng)作自己的教訓(xùn)。取得同樣的成功、避免同樣的失誤。
⑤反省,主要是對挫折和失敗的思考和總結(jié)。鄧小平同志指出:“過去的成功是我們的財富,過去的錯誤也是我們的財富?!闭_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加聰慧,錯誤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經(jīng)驗大多相似,失敗的原因卻千差萬別,從失敗的教訓(xùn)中學(xué)到的東西,往往要比從成功的經(jīng)驗中學(xué)到的多,而且更為深刻。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關(guān)鍵在于要善于將反省后的認識付諸實踐。記得從學(xué)校畢業(yè)的時候,恩師給我的寄語是:“望你孜孜以求,繪就人生‘前有碧綠、后有金黃’的美好畫卷?!爆F(xiàn)在看來,要使自己“碧綠的青春”得到“金黃的收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辛勤耕耘。善于反省,并將反省后的認識付諸新的耕耘,這樣才有可能使過去的失誤變成今后的成功,使過去的成功變成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嘗到金秋的瓊漿玉液,享受到大地賜予的豐收喜悅。
⑦青年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在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社會上富有朝氣、富有創(chuàng)造性、富有生命力的群體。經(jīng)驗證明,進步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變得深邃,臻于完善。我們希望年輕人善于從自己和他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中學(xué)習(xí),克服自身經(jīng)驗的局限,進而從更廣闊、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經(jīng)驗的營養(yǎng),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長起來。
(選自2007年5月9日《人民日報》,有刪改)
1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分)
14.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5.作者認為年輕人應(yīng)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反省”?(3分)
16.說說第④段畫線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有何作用。(3分)
17.下列名言名句中適合用作本文論據(jù)的一項是[ ](2分)
A.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B.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C.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D.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3.年輕人更要善于反省 (2分)
14.①強調(diào)反省的重要 ②弓I出論題(答“引出論點”也可) ③作為論據(jù)論證論點
④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一點1分,答出兩點.ap可。共2分)
15.①自身所作所為 ②別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 ③挫折和失敗 (一點1分。共3分)
16.表明“取得同樣的成功、避免同樣的失誤”是有可能但也不確定的結(jié)果,語言準確、嚴密 (結(jié)合原句2分,“準確嚴密”1分。共3分)
17.A (2分)
愉快是基本標準
周國平
①讀了大半輩子書.倘若有人問我選擇書的標準是什么,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愉快是基本標準。一本書無論專家們說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說它多么暢銷。如果讀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寧可不去讀它。
②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當(dāng)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僅僅為了滿足心靈而做的事情,愉快就是基本的標準。屬于此列的不僅有讀書.還包括寫作、藝術(shù)創(chuàng)作、藝術(shù)欣賞、交友、戀愛、行善等等,簡言之,一切精神活動。如果在做這些事情時不感到愉快,我們就必須懷疑是否有利益的強制在其中起著作用,使它們由性情生活蛻變成了功利行為。
③讀書惟求愉快,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關(guān)于這種境界.陶淵明作了好的表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辈贿^,我們不要忘記,在《五柳先生傳》中,這句話前面的一句話是:“閑靜少言,不幕榮利?!笨梢娨龅匠鲇谛郧槎x書,其前提是必須有真性情。
④以愉快為基本標準,這也是在讀書上的一種誠實的態(tài)度。無論什么書,只要你讀時感到了愉快,使你發(fā)生了共鳴和獲得了享受,你就應(yīng)該承認它對于你是一本好書。尤其是文學(xué)作品,本身并無實用,惟能使你的生活充實,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你喜歡讀。不感興趣而硬讀,其結(jié)果只能是不懂裝懂,人云亦云。
⑤我不否認,讀書未必只是為了愉快,出于利益的讀書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學(xué)生的做功課和學(xué)者的做學(xué)問。但是,同時我也相信,在好的學(xué)生和好的學(xué)者那里,愉快的讀書必定占據(jù)著更大的比重。
15.作者在文中闡述的主要觀點是 。 (2分)
16.請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第③自然段中“讀書惟求愉快,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這句話的含義。(2分)
17.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第④自然段從正反兩個方面所闡述的讀書應(yīng)取的誠實態(tài)度。(2分)
答:
15.(2分)愉快是讀書的基本標準(答“愉快是基本標準”也對)。
16.(2分)離開了物質(zhì)利益的追求,(1分)只追求精神的享受(只出于真性情而讀書)。(1分)
17.(2分)感興趣(感到愉快)的書就讀,(1分)不感興趣的書就不讀,不做不懂裝懂人人云亦云的事。(1分)
書與人的隨想
①人類社會是一個連續(xù)發(fā)展的過程,我們常將它比作歷史長河,而每個人都是途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每當(dāng)我們上船之時,前人就將他們的一切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濃縮在書本中,作為歡迎我們的禮物,同時也是交班的囑托。由于有了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類幾十萬年的歷史,某一學(xué)科積幾千年而有的成果,我們便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將其掌握,從而騰出足夠的時間去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因此,歷史愈久,文明積累愈多,人和書的關(guān)系就愈緊密相連。
②書籍是平行于物質(zhì)世界的另一個精神世界,它不僅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更使人們獲得了極大的精神自由。作為物質(zhì)的人,正常人剛生下來是沒有任何疾病的,一張白紙,生機盎然,傲對世界。以后就災(zāi)病漸起,有一種病就減少一分活動的自由。作為精神的人正好與此相反。他剛一降生時,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對世界。于是就識字讀書,讀一本書就獲得一分自由,讀的書越多,獲得的自由度就越大。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說,備受教會迫害,到晚年生活困頓,雙目失明,舉步維艱,但他終于完成了劃時代巨著《天體運行》。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這本剛出版的新書欣然離開了人世。這時,他在天文世界里已獲得了大自由,而且還使后人也不斷分享他的自由。
③讀書之后還要實踐。這里又用到了高爾基的那句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你腳下不踏一梯,你的實踐又能走出多遠呢?古話說:讀書明理。誰掌握了真理誰就掌握了世界。讀書給人大的智慧。愛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頓之書的基礎(chǔ)上,發(fā)現(xiàn)相對論,物理世界一下進入一個新紀元。馬克思窮讀了他之前的所有經(jīng)濟學(xué)著作,發(fā)現(xiàn)了剩余價值規(guī)律,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一下子就開辟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新紀元。一個人只有當(dāng)他借助書籍進入精神世界、洞察萬物時,他才能跳出現(xiàn)實的局限,才有了時代和歷史的意義。
④我們作為一個歷史長河中的旅人,上船時既得到過前人的贈禮,就該想到也要為下一班乘客留點東西。一個人讀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識,并經(jīng)過了實踐的發(fā)展之后,才可能寫出屬于他自己而又對世界有用的東西。這樣他才真正完成了繼承與超越的交替,才算盡到歷史的責(zé)任。寫作不是抄書,你得把前人之書糅進自己的實踐,得出新的思想,如魯迅說的吃進草,擠出牛奶與血,這是一種創(chuàng)造。我們不妨把每個人留給這個世界的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歷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頂了讀書人的名,好就不要做逃票人。這船票自然也輕重不同,含金量不等,像《資本論》或者《紅樓夢》,那是怎樣一張沉甸甸的票據(jù)啊。 (作者梁衡,有刪節(jié))
13.第①段的主要觀點是 ;第③段闡明了 的觀點。(2分)
14.請具體分析第②段中哥白尼的例子有何作用。(3分)
15.第④段畫線的句子語言形象,耐人尋味。請說說句中“草”和“牛奶與血”的含義。(2分)
16.文章未刪節(jié)前,作者在第③段中還提到“讀書人勇敢”,你怎樣理解這句話?請結(jié)合自己平時的閱讀積累進行論述。(6分)
13.歷史愈久,文明積累愈多,任何書的關(guān)系就愈緊密相連 讀書之后還要實踐(或者:一個人只有借助書籍進入精神世界、洞察萬物是。擦能跳出現(xiàn)實的局限,才有了時代和歷史的意義。)(評分說明:用自己的話概括亦可。每空1分,共2分)
14.示例:哥白尼的身體越來越差,生活越來越困難,作為物質(zhì)的人,他的自由越來越少;但是,因為擁有了《天體運行》藝術(shù),他作為精神的人獲得了大的自由。通過這個事例具體地論述了書籍能使人獲得極大的精神自由。(評分說明:從“物質(zhì)的人”和“精神的人”兩個角度具體分析2分,作用1分,共3分)
15.前人的書 新思想(評分說明:大意正確即可。每點1分,共2分)
16.示例:書中有真理,一個人讀書找到了真理,就會變得正直、堅強、執(zhí)著、勇敢。布魯諾為了維護日心說,毫不畏懼,被教會燒死在鮮花廣場;馬寅初即使被批判,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就是因為他懂得人口科學(xué)這個道理。這些人之所以勇敢,就是堅信真理站在自己一邊。(評分說明:言之成理即可。對觀點的理解1分,運用材料證明2分,材料和觀點一致1分,語言流暢1分,共6分)
跨越苦難
①苦難原本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殘缺的風(fēng)景。
②苦難是豎在現(xiàn)實和未來之間的一扇紙糊的門,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寬地闊,苦難是蹲在成功門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的越急,它便追你越緊,苦難是火焰熊熊的煉獄,靈魂在苦難中涅槃,就會顯露出金子般的成色……
③四季輪回,既然有春天的蔥蘢,也就有秋天的落葉;既然有夏天的熱烈,也就有冬天的風(fēng)雪。我們沒有理由不接受苦難,沒有理由不善待苦難。
④世上沒有不彎的路,人間沒有不謝的花??嚯y宛如天邊的雨,說來就來了,你無法逃避,無法退卻;苦難又似橫亙的山,趕也趕不跑,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面對苦難,要緊的是心不煩,意不亂。閉上你的眼睛,聆聽一段清泉叮呼的樂曲,幽遠清新的旋律會送你一份“心靜自然涼”的輕松;放飛你的思想,翻開油墨飄香的書頁,睿智俏麗的文字會給你一份“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在淚水涌出眼眶之前,請?zhí)鹉愕念^。仰望頭頂那方包容了億萬年風(fēng)霜雨雪的天空,讀懂那份曠達,那份寬容,那份蔑視一切的恢宏氣勢后,你怎能不頂禮膜拜,信心倍增?
⑤也許,所有的艱難險阻是通向人生的驛站的鋪路石,也許,每一陣雷電霹靂是響徹青春歲月的爵士樂。曹雪芹滿腔辛酸作成《紅樓夢》,貝多芬用苦難譜寫《第九交響曲》,諾貝爾用生命的代價換取了震懾世界的一聲巨響??嚯y之于人生,實在是一筆豐富迷人的財富。
⑥失意的時候,總要忍不住說日子難過。但再苦再難也得過。人生如爬山,苦難便是通向山巔的崎嶇小路。不曾歷經(jīng)苦難,你就永遠只能在山腳下徘徊,永遠無法領(lǐng)略虎嘯生風(fēng),群峰疊翠的無限風(fēng)光。
⑦生命總是在挫折和磨難中茁壯。思想總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意志總是在殘酷和無情中堅強。
⑧讓我們對所有的苦難心存感激,然后投入所有的心智所有的激情,認認真真地過好每一天,用一生的無畏和執(zhí)著澆灌勃勃生命,如花綻放。
⑨接受苦難,不為別的,就為你來到了這世上;跨越苦難,不為別的,只為你不白活一回。
20.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作者的觀點。(2分)
答:
21.語段②使用了哪種論證方法?(1分)
答:
22.文中引用曹雪匠、貝多芬、諾貝爾的例子是為了證明什么道理?請你再舉一個類似的例子。(3分)
答:
23.理解語段⑥中畫橫線句子的含義。(3分)
答:
24.聯(lián)系你的生活,談?wù)勀闶侨绾蚊鎸щy的?(3分)
答:
20.接受并戰(zhàn)勝苦難,就會走向成功。(共2分,引原文不給分,概括不全面可酌情扣分)
21.比喻論證。(1分)
22.證明了“苦難之于人生,實在是一筆豐厚迷人的財富”這一道理?;蜃C明了“接受并戰(zhàn)勝苦難,,就會走向成功”這一道理。
例1:巴爾扎克廢寢忘食著成《人間喜劇》。
例2:愛迪生歷盡艱辛發(fā)明了電燈。(表述2分,舉例1分)
23.采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比喻論證),(1分)論述了在困難面前要吸取經(jīng)驗與教訓(xùn),接受挑戰(zhàn),磨煉意志,從而增強戰(zhàn)勝艱難困苦的勇氣,走向成功。(1分)
24.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遭到的困難(1分);寫出面對困難的過程(1分);談出從中得到的啟示(1分)。
年輕人更要善于反省
廖 廓
①法國牧師納德•蘭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羅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著他的手跡:“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一位智者在解讀蘭塞姆手跡時說:“如果每個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幾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彼麄兊脑?,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義。
②在一些人的意識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實反省對于任何年齡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輕人更要善于反?。鹤哌^的路短,很容易出現(xiàn)失誤和差錯;后面的路長,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價值。
③反省首先是對自身所作所為進行的思考和總結(jié)。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諧之音、不練達之舉、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夠得到真切、深刻而細致的收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狈词〔坏掠诿鎸ψ约?、正視自己,而且要及時進行、反復(fù)進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過一些本該及時反省的事情,進而導(dǎo)致自己犯錯。
④反省也是對別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的思考和總結(jié)。個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雖然來得更直接更真
切,但其廣度和深度畢竟是有限的。要獲得更加廣博而深刻的經(jīng)驗,還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礎(chǔ)上,善于從別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中學(xué)習(xí)。成本低的財富是把別人的教訓(xùn)當(dāng)作自己的教訓(xùn)。取得同樣的成功、避免同樣的失誤。
⑤反省,主要是對挫折和失敗的思考和總結(jié)。鄧小平同志指出:“過去的成功是我們的財富,過去的錯誤也是我們的財富?!闭_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加聰慧,錯誤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經(jīng)驗大多相似,失敗的原因卻千差萬別,從失敗的教訓(xùn)中學(xué)到的東西,往往要比從成功的經(jīng)驗中學(xué)到的多,而且更為深刻。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關(guān)鍵在于要善于將反省后的認識付諸實踐。記得從學(xué)校畢業(yè)的時候,恩師給我的寄語是:“望你孜孜以求,繪就人生‘前有碧綠、后有金黃’的美好畫卷?!爆F(xiàn)在看來,要使自己“碧綠的青春”得到“金黃的收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辛勤耕耘。善于反省,并將反省后的認識付諸新的耕耘,這樣才有可能使過去的失誤變成今后的成功,使過去的成功變成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嘗到金秋的瓊漿玉液,享受到大地賜予的豐收喜悅。
⑦青年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在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社會上富有朝氣、富有創(chuàng)造性、富有生命力的群體。經(jīng)驗證明,進步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變得深邃,臻于完善。我們希望年輕人善于從自己和他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中學(xué)習(xí),克服自身經(jīng)驗的局限,進而從更廣闊、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經(jīng)驗的營養(yǎng),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長起來。
(選自2007年5月9日《人民日報》,有刪改)
1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分)
14.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5.作者認為年輕人應(yīng)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反省”?(3分)
16.說說第④段畫線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有何作用。(3分)
17.下列名言名句中適合用作本文論據(jù)的一項是[ ](2分)
A.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B.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C.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D.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3.年輕人更要善于反省 (2分)
14.①強調(diào)反省的重要 ②弓I出論題(答“引出論點”也可) ③作為論據(jù)論證論點
④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一點1分,答出兩點.ap可。共2分)
15.①自身所作所為 ②別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 ③挫折和失敗 (一點1分。共3分)
16.表明“取得同樣的成功、避免同樣的失誤”是有可能但也不確定的結(jié)果,語言準確、嚴密 (結(jié)合原句2分,“準確嚴密”1分。共3分)
17.A (2分)
愉快是基本標準
周國平
①讀了大半輩子書.倘若有人問我選擇書的標準是什么,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愉快是基本標準。一本書無論專家們說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說它多么暢銷。如果讀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寧可不去讀它。
②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當(dāng)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僅僅為了滿足心靈而做的事情,愉快就是基本的標準。屬于此列的不僅有讀書.還包括寫作、藝術(shù)創(chuàng)作、藝術(shù)欣賞、交友、戀愛、行善等等,簡言之,一切精神活動。如果在做這些事情時不感到愉快,我們就必須懷疑是否有利益的強制在其中起著作用,使它們由性情生活蛻變成了功利行為。
③讀書惟求愉快,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關(guān)于這種境界.陶淵明作了好的表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辈贿^,我們不要忘記,在《五柳先生傳》中,這句話前面的一句話是:“閑靜少言,不幕榮利?!笨梢娨龅匠鲇谛郧槎x書,其前提是必須有真性情。
④以愉快為基本標準,這也是在讀書上的一種誠實的態(tài)度。無論什么書,只要你讀時感到了愉快,使你發(fā)生了共鳴和獲得了享受,你就應(yīng)該承認它對于你是一本好書。尤其是文學(xué)作品,本身并無實用,惟能使你的生活充實,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你喜歡讀。不感興趣而硬讀,其結(jié)果只能是不懂裝懂,人云亦云。
⑤我不否認,讀書未必只是為了愉快,出于利益的讀書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學(xué)生的做功課和學(xué)者的做學(xué)問。但是,同時我也相信,在好的學(xué)生和好的學(xué)者那里,愉快的讀書必定占據(jù)著更大的比重。
15.作者在文中闡述的主要觀點是 。 (2分)
16.請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第③自然段中“讀書惟求愉快,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這句話的含義。(2分)
17.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第④自然段從正反兩個方面所闡述的讀書應(yīng)取的誠實態(tài)度。(2分)
答:
15.(2分)愉快是讀書的基本標準(答“愉快是基本標準”也對)。
16.(2分)離開了物質(zhì)利益的追求,(1分)只追求精神的享受(只出于真性情而讀書)。(1分)
17.(2分)感興趣(感到愉快)的書就讀,(1分)不感興趣的書就不讀,不做不懂裝懂人人云亦云的事。(1分)
書與人的隨想
①人類社會是一個連續(xù)發(fā)展的過程,我們常將它比作歷史長河,而每個人都是途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每當(dāng)我們上船之時,前人就將他們的一切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濃縮在書本中,作為歡迎我們的禮物,同時也是交班的囑托。由于有了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類幾十萬年的歷史,某一學(xué)科積幾千年而有的成果,我們便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將其掌握,從而騰出足夠的時間去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因此,歷史愈久,文明積累愈多,人和書的關(guān)系就愈緊密相連。
②書籍是平行于物質(zhì)世界的另一個精神世界,它不僅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更使人們獲得了極大的精神自由。作為物質(zhì)的人,正常人剛生下來是沒有任何疾病的,一張白紙,生機盎然,傲對世界。以后就災(zāi)病漸起,有一種病就減少一分活動的自由。作為精神的人正好與此相反。他剛一降生時,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對世界。于是就識字讀書,讀一本書就獲得一分自由,讀的書越多,獲得的自由度就越大。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說,備受教會迫害,到晚年生活困頓,雙目失明,舉步維艱,但他終于完成了劃時代巨著《天體運行》。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這本剛出版的新書欣然離開了人世。這時,他在天文世界里已獲得了大自由,而且還使后人也不斷分享他的自由。
③讀書之后還要實踐。這里又用到了高爾基的那句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你腳下不踏一梯,你的實踐又能走出多遠呢?古話說:讀書明理。誰掌握了真理誰就掌握了世界。讀書給人大的智慧。愛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頓之書的基礎(chǔ)上,發(fā)現(xiàn)相對論,物理世界一下進入一個新紀元。馬克思窮讀了他之前的所有經(jīng)濟學(xué)著作,發(fā)現(xiàn)了剩余價值規(guī)律,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一下子就開辟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新紀元。一個人只有當(dāng)他借助書籍進入精神世界、洞察萬物時,他才能跳出現(xiàn)實的局限,才有了時代和歷史的意義。
④我們作為一個歷史長河中的旅人,上船時既得到過前人的贈禮,就該想到也要為下一班乘客留點東西。一個人讀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識,并經(jīng)過了實踐的發(fā)展之后,才可能寫出屬于他自己而又對世界有用的東西。這樣他才真正完成了繼承與超越的交替,才算盡到歷史的責(zé)任。寫作不是抄書,你得把前人之書糅進自己的實踐,得出新的思想,如魯迅說的吃進草,擠出牛奶與血,這是一種創(chuàng)造。我們不妨把每個人留給這個世界的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歷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頂了讀書人的名,好就不要做逃票人。這船票自然也輕重不同,含金量不等,像《資本論》或者《紅樓夢》,那是怎樣一張沉甸甸的票據(jù)啊。 (作者梁衡,有刪節(jié))
13.第①段的主要觀點是 ;第③段闡明了 的觀點。(2分)
14.請具體分析第②段中哥白尼的例子有何作用。(3分)
15.第④段畫線的句子語言形象,耐人尋味。請說說句中“草”和“牛奶與血”的含義。(2分)
16.文章未刪節(jié)前,作者在第③段中還提到“讀書人勇敢”,你怎樣理解這句話?請結(jié)合自己平時的閱讀積累進行論述。(6分)
13.歷史愈久,文明積累愈多,任何書的關(guān)系就愈緊密相連 讀書之后還要實踐(或者:一個人只有借助書籍進入精神世界、洞察萬物是。擦能跳出現(xiàn)實的局限,才有了時代和歷史的意義。)(評分說明:用自己的話概括亦可。每空1分,共2分)
14.示例:哥白尼的身體越來越差,生活越來越困難,作為物質(zhì)的人,他的自由越來越少;但是,因為擁有了《天體運行》藝術(shù),他作為精神的人獲得了大的自由。通過這個事例具體地論述了書籍能使人獲得極大的精神自由。(評分說明:從“物質(zhì)的人”和“精神的人”兩個角度具體分析2分,作用1分,共3分)
15.前人的書 新思想(評分說明:大意正確即可。每點1分,共2分)
16.示例:書中有真理,一個人讀書找到了真理,就會變得正直、堅強、執(zhí)著、勇敢。布魯諾為了維護日心說,毫不畏懼,被教會燒死在鮮花廣場;馬寅初即使被批判,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就是因為他懂得人口科學(xué)這個道理。這些人之所以勇敢,就是堅信真理站在自己一邊。(評分說明:言之成理即可。對觀點的理解1分,運用材料證明2分,材料和觀點一致1分,語言流暢1分,共6分)
跨越苦難
①苦難原本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殘缺的風(fēng)景。
②苦難是豎在現(xiàn)實和未來之間的一扇紙糊的門,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寬地闊,苦難是蹲在成功門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的越急,它便追你越緊,苦難是火焰熊熊的煉獄,靈魂在苦難中涅槃,就會顯露出金子般的成色……
③四季輪回,既然有春天的蔥蘢,也就有秋天的落葉;既然有夏天的熱烈,也就有冬天的風(fēng)雪。我們沒有理由不接受苦難,沒有理由不善待苦難。
④世上沒有不彎的路,人間沒有不謝的花??嚯y宛如天邊的雨,說來就來了,你無法逃避,無法退卻;苦難又似橫亙的山,趕也趕不跑,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面對苦難,要緊的是心不煩,意不亂。閉上你的眼睛,聆聽一段清泉叮呼的樂曲,幽遠清新的旋律會送你一份“心靜自然涼”的輕松;放飛你的思想,翻開油墨飄香的書頁,睿智俏麗的文字會給你一份“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在淚水涌出眼眶之前,請?zhí)鹉愕念^。仰望頭頂那方包容了億萬年風(fēng)霜雨雪的天空,讀懂那份曠達,那份寬容,那份蔑視一切的恢宏氣勢后,你怎能不頂禮膜拜,信心倍增?
⑤也許,所有的艱難險阻是通向人生的驛站的鋪路石,也許,每一陣雷電霹靂是響徹青春歲月的爵士樂。曹雪芹滿腔辛酸作成《紅樓夢》,貝多芬用苦難譜寫《第九交響曲》,諾貝爾用生命的代價換取了震懾世界的一聲巨響??嚯y之于人生,實在是一筆豐富迷人的財富。
⑥失意的時候,總要忍不住說日子難過。但再苦再難也得過。人生如爬山,苦難便是通向山巔的崎嶇小路。不曾歷經(jīng)苦難,你就永遠只能在山腳下徘徊,永遠無法領(lǐng)略虎嘯生風(fēng),群峰疊翠的無限風(fēng)光。
⑦生命總是在挫折和磨難中茁壯。思想總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意志總是在殘酷和無情中堅強。
⑧讓我們對所有的苦難心存感激,然后投入所有的心智所有的激情,認認真真地過好每一天,用一生的無畏和執(zhí)著澆灌勃勃生命,如花綻放。
⑨接受苦難,不為別的,就為你來到了這世上;跨越苦難,不為別的,只為你不白活一回。
20.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作者的觀點。(2分)
答:
21.語段②使用了哪種論證方法?(1分)
答:
22.文中引用曹雪匠、貝多芬、諾貝爾的例子是為了證明什么道理?請你再舉一個類似的例子。(3分)
答:
23.理解語段⑥中畫橫線句子的含義。(3分)
答:
24.聯(lián)系你的生活,談?wù)勀闶侨绾蚊鎸щy的?(3分)
答:
20.接受并戰(zhàn)勝苦難,就會走向成功。(共2分,引原文不給分,概括不全面可酌情扣分)
21.比喻論證。(1分)
22.證明了“苦難之于人生,實在是一筆豐厚迷人的財富”這一道理?;蜃C明了“接受并戰(zhàn)勝苦難,,就會走向成功”這一道理。
例1:巴爾扎克廢寢忘食著成《人間喜劇》。
例2:愛迪生歷盡艱辛發(fā)明了電燈。(表述2分,舉例1分)
23.采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比喻論證),(1分)論述了在困難面前要吸取經(jīng)驗與教訓(xùn),接受挑戰(zhàn),磨煉意志,從而增強戰(zhàn)勝艱難困苦的勇氣,走向成功。(1分)
24.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遭到的困難(1分);寫出面對困難的過程(1分);談出從中得到的啟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