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基本信息

字號:

以下是整理的《詩經(jīng)基本信息》,希望大家喜歡!
    詩經(jīng)中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西周作品,只有極少數(shù)是東周初年作品。所以詩經(jīng)三百零五篇,全是周朝的詩。最早的記錄在西周初年,最遲產(chǎn)生的已在春秋五霸時代。所以全部詩經(jīng)的時代,上下約五六百年。產(chǎn)生的地域,則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南到長江北岸,分布在現(xiàn)在的甘肅、山西、陜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省境內(nèi)。
    《詩經(jīng)》主要成書鄭莊公時期,到了漢代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漢代傳授《詩經(jīng)》的有齊、魯、韓、毛四家。東漢以后,齊、魯、韓三家先后亡失,僅存《毛詩外傳》。毛詩盛行于東漢以后,并流傳至今。重要的注本有《毛詩正義》、宋朱熹的《詩集傳》、清馬瑞辰的《毛詩傳箋通釋》、清陳奐的《詩毛氏傳疏》、今人程俊英的《詩經(jīng)釋注》[1] 、今人余冠英的《詩經(jīng)選譯》等。
    現(xiàn)今流傳本有三百一十一首(其中有六首笙詩: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后來為方便,就稱作“詩三百”??组T弟子中,子夏對詩的領悟力,所以由他傳詩。到漢初,說詩的有魯人申培公,齊人轅固生和燕人韓嬰,合稱三家詩。齊詩亡于魏,魯詩亡于西晉,韓詩到唐時還在,而如今世上只剩外傳10卷。至于當今世上流傳的詩經(jīng),則是毛公(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萇)所傳的毛詩。
    《詩經(jīng)》現(xiàn)存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讹L》有十五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堆拧贩帧洞笱拧?、《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缎⊙拧分幸灿胁糠置窀??!俄灐穭t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于我們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鬃釉爬ā对娊?jīng)》宗旨為“無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讀《詩經(jīng)》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jīng)》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jīng)》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后來,《詩經(jīng)》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成為《六經(jīng)》(包括《詩》、《書》、《禮》、《樂》、《易》、《春秋》)及《五經(jīng)》(包括《詩》、《書》、《禮》、《易》、《春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