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明禮儀教育的六大原則及方法

字號:

以下是整理的《兒童文明禮儀教育的六大原則及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眾所周知,開發(fā)兒童智力的潛能期是3~6歲,在這個階段也是培養(yǎng)兒童文明禮儀和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自古以來,我國都是禮儀之邦,講究的就是個人的言談舉止、儀容儀表和禮尚往來,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老師都開始注重孩子的禮儀教育,那么孩子的禮儀教育應做到哪些呢?有哪些方法呢?
    兒童禮儀教育的六大原則
    尊師禮儀
    1.見到老師應主動問好,態(tài)度自然大方。
    2.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或宿舍,應先敲門,經(jīng)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在辦公室內(nèi)不高聲喧嘩,不東張西望,不隨意走動,不亂動辦公室的物品;與老師交談時,注意禮節(jié)禮貌,辦完事后向老師道謝,出門后隨手關門。
    3.老師到宿舍探望同學、檢查工作時,同學應暫時放下自己正在干的事情,起立問好,主動讓座,與老師交談時不躺在床上(病號除外)。
    課堂禮儀
    1.衣著整齊,進教室面帶微笑,平視教室。如果老師在教室,應向老師致意。
    2.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后,方可坐下。若因特殊情況遲到,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
    3.上課時,姿勢端正,專心聽講,不制造噪音,不隨便打斷老師講課,手機須關閉。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名字方可站起來回答,發(fā)言時,身體要立正,態(tài)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并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4.課間主動擦干凈黑板,備好粉筆;如果教師帶有水杯,可在課間幫助取水。
    5.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后,學生按秩序離開。
    6.后一個離開教室的同學,應自覺關燈,關門 。
    7.上自習時,要保持肅靜,不得影響他人學習。
    儀態(tài)儀表禮儀
    1.衣著整潔,樸素大方,嚴禁只穿短褲、跨欄背心、拖鞋、鞋托到課堂、辦公地點及其它公共場合。男生不留長發(fā),女生不留奇怪發(fā)型,不佩戴與學生身份不符的各種飾物。要體現(xiàn)出大學生的風度和修養(yǎng)。
    2.舉止文雅,不勾肩搭背,行走時,不左右搖晃,不喧笑打鬧。
    3.站立時抬頭挺胸,兩腿并攏立直,給人以挺拔向上、莊重大方、精力充沛的印象。
    4.入坐時要輕穩(wěn),入座后腰背挺直,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膝上,雙腿并攏。
    5.化妝時以整潔為基本的禮貌,參加學習和座談會時,應化淡妝,不宜使用濃香型化妝品。
    交往禮儀
    1.自我介紹禮節(jié)。自我介紹要簡潔,內(nèi)容是:姓名,院系年級專業(yè)。自我介紹時,表情要大方自然,表現(xiàn)出友好、自信和善解人意。
    2.握手禮節(jié)。學生見到老師、領導時,應當先行問候,待后者伸出手來之后,再向前握手。握手時需眼睛注視對方,面帶微笑,自然大方。
    3.問候的禮節(jié)。問候的表情應當有親和力,面帶微笑,態(tài)度自然大方;對于出自善意的任何問候,都應禮貌回答,而不應當毫無表示。
    4.致意的禮節(jié)。表示問候之意,通常在各種場合用舉手、點頭、欠身等方式向相識的人打招呼。
    5.乘坐電梯禮儀。長者優(yōu)先,女士優(yōu)先,先下后上,依序出進;進電梯后盡量不站在進門處,面朝門同一方向站立;主動幫助不方便者按按鈕,請別人幫忙,不越過別人身體按鈕,不當眾整裝,不吸煙,適當保持距離,盡量避免交談。
    6.交談禮儀。交談時注意運用禮貌用語,語言表達準確明了,語調(diào)親切,語速適中。精神飽滿,表情自然,認真聆聽,積極反饋,不輕易打斷別人。
    集會禮儀
    參加大型集會要整隊入場,領導、來賓到會,須起立鼓掌歡迎;散會后請領導、來賓、老師先退場;遵守會場秩序,不中途退場,不看書報,不亂講話,會后按次序退場。升國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神態(tài)要莊嚴,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
    舉止文明
    1.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墻壁和課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jié)約用水用電。
    2.遵守交通規(guī)則。行人應走街道和樓梯右側(cè),不可數(shù)人同排橫行,不走機動車道,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有天橋的應自覺從天橋上走,不亂穿街道或攀越街道護欄。騎自行車要注意安全和謙讓,在減速道要適當減速。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
    3.在食堂要文明用餐,做到排隊禮讓,不亂擁擠;愛惜糧食,不亂倒剩菜剩飯。
    4.自覺遵守宿舍、教室、食堂、圖書館等場所的管理規(guī)則,自覺維護公共場所的秩序,保持安靜和衛(wèi)生清潔。
    兒童禮儀教育方法有哪些
    故事啟迪法
     所謂故事啟迪法,就是教育者給孩子講述禮儀故事,貼近生活,接近兒童實際,生動形象,淺顯易懂,在深入淺出中引導孩子分析、比較、思考、總結(jié),獲得啟迪的教育方法。
     行為辨析法
     所謂行為辨析法,就是教育者列舉出兒童生活中常見的行為習慣,引導兒童進行判斷評價,辨別正誤,分辨美丑,從而知曉哪些是適宜的禮儀行為,哪些是不宜的不文明行為,并指導自己今后的言行。
    示范演示法
     所謂示范演示法,就是教育者通過表演示范,講解道理,引導兒童觀察、模仿,獲得正確的認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禮儀行為的方法。
    情景表演法
     所謂情景表演法,就是教育者通過描述兒童日常生活情景,引導兒童根據(jù)語言描述進行情景表演的方法,在表演中就是在揣摩、實踐禮儀言行。
    游戲童謠法
     所謂游戲童謠法,就是教育者通過引導孩子開展禮儀游戲或誦讀禮儀兒歌童謠來進行兒童禮儀教育的方法。
    活動競賽法
     所謂活動競賽法,就是教育者通過引導孩子開展禮儀活動,制定競賽游戲規(guī)則,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競賽活動,在熱火朝天的競賽活動中進行兒童禮儀教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