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1、 公路建設管理法規(guī)體系是梯形,分為( ?。?。
A.-級五層次
B.二級二層次
C.二級五層次
D.五級五層次
2、 路塹段當開挖到設計標高時,路肩部分宜停止開挖,路面部分繼續(xù)開挖直至( ?。?。
A.路床頂面
B.設計標高-20cm
C.路床頂面-20cm
D.路面標高-20cm
3、 計算無路面便道工程的其他工程費時,其費率應按照工程類別中的( ?。┐_定。
A.人工土方
B.機械土方
C.人工石方
D.機械石方
4、 按照機械臺班費用組成,屬于固定費用的是( ?。?。
A.燃油費
B.機械操作人員人工費
C.大修費
D.動力電費
多項選擇題
5、產生邊坡滑坡病害的原因有( ?。?。
A.路基基底存在軟土且厚度不均
B.超寬填筑
C.填土速率過快
D.換填土時清淤不徹底
E.路基填筑層有效寬度不夠,邊坡二期貼補
6、 橋梁按上部結構的行車道位置,分為( ?。?。
A.公路橋
B.鐵路橋
C.上承式橋
D.下承式橋
E.中承式橋
簡答題
7、某施工單位承接了一條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白改黑”工程,即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改造工程,加鋪路面結構示意圖如下:

施工單位采用直接加鋪法施工,對破損嚴重的板塊進行鑿除,并重新澆筑水泥混凝土板;對脫空板、不均勻沉降板采用如下工藝流程進行處理:定位→A→制漿→灌漿→B→交通控制及養(yǎng)護→彎沉檢測
經彎沉檢測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所有面板處理完成后,施工單位對舊路面接縫進行了處理,然后進行瀝青混凝土加鋪施工。
整平層與下面層采用SK-70普通瀝青,中面層與上面層采用SBS SK-70改性瀝青,采購材料前,施工單位項目部材料采購部門填寫《材料試驗通知單》,并交項目實驗室,由實驗室主任指派實驗人員配合材料采購人員到貨源處取樣,然后進行性能試驗,經試驗合格后,項目部與供應方簽訂了供應合同,某批瀝青材料運至工地后,實驗人員檢查了出廠合格證,并認真核對供應商提供的檢測報告上的數據,確認合格,用于該工程。
為保證邊施工邊通車,開工前項目部向媒體發(fā)布了施工信息,并確定了施工區(qū)的范圍及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在施工區(qū)兩端設置了安全標志,所有施工車輛均配置黃色閃光標志燈,現(xiàn)場足額配備了專職安全員。
問題:
1.寫出對脫空板,不均勻沉降板進行處理的工藝流程中A、B工序名稱。
2.上面層中“AC”和“16”分別代表什么含義。
3.結合加鋪路面結構示意圖分析、在水泥混凝土板處理完后鋪筑整平層前,應澆灑什么功能層?并簡述其作用。
4.指出項目部材料試驗管理中的錯誤做法,并給出正確做法。
5.為保證社會車輛安全通行,在施工區(qū)兩端應設置哪些安全標志?對安全員的著裝和在施工路段安全巡查的時間有何要求?
8、背景資料
某山區(qū)二級公路有-座分離式隧道,左線起止樁號為ZK3+640~ZK4+560,右線起止樁號為YK3+615~YK4+670,進出口段為淺埋段,Ⅳ級圍巖,洞身穿越地層巖性主要為砂巖、泥巖砂巖互層,Ⅱ、Ⅲ級圍巖。
該隧道采用新奧法施工,施工單位要求開挖時盡量減少對圍巖的擾動,開挖后及時施作初期噴錨支護,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量測,并適時對圍巖施作封閉支護。下圖為施工監(jiān)控量測得出的位移-時問曲線示意圖。當位移-時間曲線趨于平緩時,應進行數據處理或回歸分析,以推算終位移和掌握位移變化規(guī)律。
施工單位項目部實行安全責任目標管理,決定由專職安全員對隧道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爆破施工前招聘了8名員工,并立即由專職安全員進行培訓,經項目部考核合格后安排從事爆破作業(yè)。施工過程中,要求電鉆工戴棉紗手套,穿絕緣膠鞋;隧道開挖及襯砌作業(yè)地段的照明電壓為110~220V。

問題
1.按長度劃分,左右線隧道分別屬于哪種隧道?
2.背景中提到了Ⅱ、Ⅲ、Ⅳ級圍巖,簡要說明對圍巖分級的目的。
3.施工單位對隧道的施工要求體現(xiàn)了新奧法的哪些基本原則?
4.指出在圖形中,應在0A、AB、BC哪-段進行數據處理或回歸分析,其目的是什么?
5.指出施工單位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錯誤做法并改正。
9、背景材料:
某城市的公路改建項目,業(yè)主為了控制工程造價,與設計方詳細研究了各種成本控制措施,要求通過成本管理的各種手段,不斷促進降低施工項目成本,盡可能地以低的成本達到設計要求。施工方在面對業(yè)主提出的要求后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選擇適宜的施工方案,降低材料成本,提高機械利用率,以降低施工成本獲得大的收益。
問題:
(1)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原則有哪些?
(2)為什么降低材料成本是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主要途徑之一?其具體采取的措施包括哪些?
10、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是單洞雙車道形式,開挖的單圓心半徑i?=5.6m,直立邊墻高為3m,要求采用新奧法施工,進行噴錨等形式的初期支護?,F(xiàn)有兩座隧道工程:1號隧道里程是K5+100〜K6+310,主要是V級、IV級、DI級圍巖;2號隧道里程是K6+350〜K6+500,位于緊靠烏江一側的高山側面,整個2號隧道受到偏壓并且主要是V級、IV級圍巖。對于V級圍巖的掘進,要求超前支護并在初期支護中增加格柵鋼拱架支護。1號隧道的進口處K5+100可以進洞施工,有工作面。1號隧道的出口處和2號隧道的進口處無法專門修建臨時道路形成工作面進洞,必須從2號隧道的出口處K6+500進洞施工,打通2號隧道后,出了2號隧道的進口,從1號隧道的出口處K6+310進洞施工。工程開工時間為施工當年的5月15日。
某公路工程公司中標,負責該工程的施工。公路工程公司規(guī)定在第二年的3月15日實現(xiàn)兩座隧道的上臺階全部掘進貫通。公司對整個隧道工程作了如下分工和要求:
(1)公司的第一工程處負責1號隧道的K5+100〜K5+800,長度為700m。從隧道的進口處進洞施工,出渣場位于K4+900處。
(2)公司的第二工程處負責1號隧道的K5+800〜K6+300和整個2號隧道,共計650m長。從2號隧道的出口處K6+500開始進洞施工,出渣場位于K6+680處。
(3)兩個工程處施工的工程分界線位于1號隧道的K5+800處。為了保證工程按時完工,在規(guī)定的兩座隧道上臺階全部貫通時間到達時(即第二年3月15日),先到達分界線的工程處,可以越過分界線將另一工程處的工程作為自己的工程進行施工,直到貫通為止。所增加隧道長度的工程量將納人該工程處的工程費用中。
作為公司的第二工程處考慮到上述原因,對2號隧道的施工提出了兩個施工組織方案進行選擇:
(1)為了加快施工進度,避免1號隧道上臺階不能按時貫通造成的工程量減少的經濟損失,采用在2號隧道上臺階先挖通一個寬6m的靠近拱頂的導洞。這樣既能盡快進行1號隧道的開挖又能滿足2號和1號隧道的出渣運輸要求。
(2)采用在2號隧道上臺階全部開挖并支護,在2號隧道的上臺階挖通后再進行1號隧道的上臺階開挖。
問題:
請對兩個施工組織方案作出選擇,并從組織、技術、經濟的角度評價其合理性,說明理由。
1、 公路建設管理法規(guī)體系是梯形,分為( ?。?。
A.-級五層次
B.二級二層次
C.二級五層次
D.五級五層次
2、 路塹段當開挖到設計標高時,路肩部分宜停止開挖,路面部分繼續(xù)開挖直至( ?。?。
A.路床頂面
B.設計標高-20cm
C.路床頂面-20cm
D.路面標高-20cm
3、 計算無路面便道工程的其他工程費時,其費率應按照工程類別中的( ?。┐_定。
A.人工土方
B.機械土方
C.人工石方
D.機械石方
4、 按照機械臺班費用組成,屬于固定費用的是( ?。?。
A.燃油費
B.機械操作人員人工費
C.大修費
D.動力電費
多項選擇題
5、產生邊坡滑坡病害的原因有( ?。?。
A.路基基底存在軟土且厚度不均
B.超寬填筑
C.填土速率過快
D.換填土時清淤不徹底
E.路基填筑層有效寬度不夠,邊坡二期貼補
6、 橋梁按上部結構的行車道位置,分為( ?。?。
A.公路橋
B.鐵路橋
C.上承式橋
D.下承式橋
E.中承式橋
簡答題
7、某施工單位承接了一條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白改黑”工程,即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改造工程,加鋪路面結構示意圖如下:

施工單位采用直接加鋪法施工,對破損嚴重的板塊進行鑿除,并重新澆筑水泥混凝土板;對脫空板、不均勻沉降板采用如下工藝流程進行處理:定位→A→制漿→灌漿→B→交通控制及養(yǎng)護→彎沉檢測
經彎沉檢測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所有面板處理完成后,施工單位對舊路面接縫進行了處理,然后進行瀝青混凝土加鋪施工。
整平層與下面層采用SK-70普通瀝青,中面層與上面層采用SBS SK-70改性瀝青,采購材料前,施工單位項目部材料采購部門填寫《材料試驗通知單》,并交項目實驗室,由實驗室主任指派實驗人員配合材料采購人員到貨源處取樣,然后進行性能試驗,經試驗合格后,項目部與供應方簽訂了供應合同,某批瀝青材料運至工地后,實驗人員檢查了出廠合格證,并認真核對供應商提供的檢測報告上的數據,確認合格,用于該工程。
為保證邊施工邊通車,開工前項目部向媒體發(fā)布了施工信息,并確定了施工區(qū)的范圍及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在施工區(qū)兩端設置了安全標志,所有施工車輛均配置黃色閃光標志燈,現(xiàn)場足額配備了專職安全員。
問題:
1.寫出對脫空板,不均勻沉降板進行處理的工藝流程中A、B工序名稱。
2.上面層中“AC”和“16”分別代表什么含義。
3.結合加鋪路面結構示意圖分析、在水泥混凝土板處理完后鋪筑整平層前,應澆灑什么功能層?并簡述其作用。
4.指出項目部材料試驗管理中的錯誤做法,并給出正確做法。
5.為保證社會車輛安全通行,在施工區(qū)兩端應設置哪些安全標志?對安全員的著裝和在施工路段安全巡查的時間有何要求?
8、背景資料
某山區(qū)二級公路有-座分離式隧道,左線起止樁號為ZK3+640~ZK4+560,右線起止樁號為YK3+615~YK4+670,進出口段為淺埋段,Ⅳ級圍巖,洞身穿越地層巖性主要為砂巖、泥巖砂巖互層,Ⅱ、Ⅲ級圍巖。
該隧道采用新奧法施工,施工單位要求開挖時盡量減少對圍巖的擾動,開挖后及時施作初期噴錨支護,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量測,并適時對圍巖施作封閉支護。下圖為施工監(jiān)控量測得出的位移-時問曲線示意圖。當位移-時間曲線趨于平緩時,應進行數據處理或回歸分析,以推算終位移和掌握位移變化規(guī)律。
施工單位項目部實行安全責任目標管理,決定由專職安全員對隧道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爆破施工前招聘了8名員工,并立即由專職安全員進行培訓,經項目部考核合格后安排從事爆破作業(yè)。施工過程中,要求電鉆工戴棉紗手套,穿絕緣膠鞋;隧道開挖及襯砌作業(yè)地段的照明電壓為110~220V。

問題
1.按長度劃分,左右線隧道分別屬于哪種隧道?
2.背景中提到了Ⅱ、Ⅲ、Ⅳ級圍巖,簡要說明對圍巖分級的目的。
3.施工單位對隧道的施工要求體現(xiàn)了新奧法的哪些基本原則?
4.指出在圖形中,應在0A、AB、BC哪-段進行數據處理或回歸分析,其目的是什么?
5.指出施工單位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錯誤做法并改正。
9、背景材料:
某城市的公路改建項目,業(yè)主為了控制工程造價,與設計方詳細研究了各種成本控制措施,要求通過成本管理的各種手段,不斷促進降低施工項目成本,盡可能地以低的成本達到設計要求。施工方在面對業(yè)主提出的要求后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選擇適宜的施工方案,降低材料成本,提高機械利用率,以降低施工成本獲得大的收益。
問題:
(1)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原則有哪些?
(2)為什么降低材料成本是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主要途徑之一?其具體采取的措施包括哪些?
10、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是單洞雙車道形式,開挖的單圓心半徑i?=5.6m,直立邊墻高為3m,要求采用新奧法施工,進行噴錨等形式的初期支護?,F(xiàn)有兩座隧道工程:1號隧道里程是K5+100〜K6+310,主要是V級、IV級、DI級圍巖;2號隧道里程是K6+350〜K6+500,位于緊靠烏江一側的高山側面,整個2號隧道受到偏壓并且主要是V級、IV級圍巖。對于V級圍巖的掘進,要求超前支護并在初期支護中增加格柵鋼拱架支護。1號隧道的進口處K5+100可以進洞施工,有工作面。1號隧道的出口處和2號隧道的進口處無法專門修建臨時道路形成工作面進洞,必須從2號隧道的出口處K6+500進洞施工,打通2號隧道后,出了2號隧道的進口,從1號隧道的出口處K6+310進洞施工。工程開工時間為施工當年的5月15日。
某公路工程公司中標,負責該工程的施工。公路工程公司規(guī)定在第二年的3月15日實現(xiàn)兩座隧道的上臺階全部掘進貫通。公司對整個隧道工程作了如下分工和要求:
(1)公司的第一工程處負責1號隧道的K5+100〜K5+800,長度為700m。從隧道的進口處進洞施工,出渣場位于K4+900處。
(2)公司的第二工程處負責1號隧道的K5+800〜K6+300和整個2號隧道,共計650m長。從2號隧道的出口處K6+500開始進洞施工,出渣場位于K6+680處。
(3)兩個工程處施工的工程分界線位于1號隧道的K5+800處。為了保證工程按時完工,在規(guī)定的兩座隧道上臺階全部貫通時間到達時(即第二年3月15日),先到達分界線的工程處,可以越過分界線將另一工程處的工程作為自己的工程進行施工,直到貫通為止。所增加隧道長度的工程量將納人該工程處的工程費用中。
作為公司的第二工程處考慮到上述原因,對2號隧道的施工提出了兩個施工組織方案進行選擇:
(1)為了加快施工進度,避免1號隧道上臺階不能按時貫通造成的工程量減少的經濟損失,采用在2號隧道上臺階先挖通一個寬6m的靠近拱頂的導洞。這樣既能盡快進行1號隧道的開挖又能滿足2號和1號隧道的出渣運輸要求。
(2)采用在2號隧道上臺階全部開挖并支護,在2號隧道的上臺階挖通后再進行1號隧道的上臺階開挖。
問題:
請對兩個施工組織方案作出選擇,并從組織、技術、經濟的角度評價其合理性,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