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的指導:記敘文可以散文化
雖然任何一種文體本身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是相對于特定年齡階段的高中生來說,散文是寫的,因為現(xiàn)在高考的文體不限,導致很多學生不分文體,而散文形式自由,是融記敘、議論、抒情、說明和描寫等于一體的。并且散文題材廣泛,凡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均可入題。因此,我們認為,記敘文寫作可以散文化,由于它取材廣泛,搖曳多姿,藝術表現(xiàn)形式豐富多樣,如同五彩斑斕的風景畫,讓人陶醉,讓人喜愛。
在記敘文寫作時,應防止犯以下的錯誤:
一、記敘文容易寫成“流水賬”。
很多學生在寫記敘文時不能把握好哪里該詳寫哪里該略寫,哪里需要濃墨重潑哪里需要惜金如墨,因此沒有輕重主次之分,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寫下來”。又因為受字數(shù)的限制(800多字),本身有沒有細節(jié)描寫的意識,所以寫出的記敘文往往只有“結果”而無“過程”。
二、記敘文容易犯敘事“低幼化”的毛病。
由于受生活閱歷的限制,學生一寫作文就“無話可說”,在抓耳撓腮之余,不得不求助于“珍藏在記憶深處”的童年時代或小學生活。當然不是不可以寫童年或小學,而是需要注意敘述角度和口吻的把握,很多同學在敘述的時候完全變成了一個“七八歲”或“十幾歲”的孩子了,所思所感幼稚的很。要記住,有些事情以兒童的眼光來看可能很有趣,可能是刻骨銘心的,但現(xiàn)在所寫的文章是給成年人來看的(閱卷老師),因此此類文章得分很低。
三、記敘文一旦追求“寫出波瀾”容易走上不合理虛構的歧途。
現(xiàn)實生活很平淡,少有驚天動地的事情可寫。而作為考場作文,平鋪直敘的文章是不可能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的;而學生為了敘述的“引人入勝”,為了結果的“出人意料”,往往會無中生有,編造故事。由于生活閱歷的缺乏,生活常識的匱乏,所編的故事常常破綻百出、捉襟見肘。因此記敘文寫作就陷入兩難的地步:不虛構吧,情節(jié)平淡,不能引人入勝;虛構吧,生活經(jīng)驗不足,細節(jié)不真實,也難以引人入勝。
記敘文散文化的優(yōu)點:
一、散文表達方式的多樣化,不至于寫出被人貶為文體不分的“四不像”的文章。
雖然任何一種文體本身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是相對于特定年齡階段的高中生來說,散文是寫的,因為現(xiàn)在高考的文體不限,導致很多學生不分文體,而散文形式自由,是融記敘、議論、抒情、說明和描寫等于一體的。并且散文題材廣泛,凡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均可入題。因此,我們認為,記敘文寫作可以散文化,由于它取材廣泛,搖曳多姿,藝術表現(xiàn)形式豐富多樣,如同五彩斑斕的風景畫,讓人陶醉,讓人喜愛。
在記敘文寫作時,應防止犯以下的錯誤:
一、記敘文容易寫成“流水賬”。
很多學生在寫記敘文時不能把握好哪里該詳寫哪里該略寫,哪里需要濃墨重潑哪里需要惜金如墨,因此沒有輕重主次之分,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寫下來”。又因為受字數(shù)的限制(800多字),本身有沒有細節(jié)描寫的意識,所以寫出的記敘文往往只有“結果”而無“過程”。
二、記敘文容易犯敘事“低幼化”的毛病。
由于受生活閱歷的限制,學生一寫作文就“無話可說”,在抓耳撓腮之余,不得不求助于“珍藏在記憶深處”的童年時代或小學生活。當然不是不可以寫童年或小學,而是需要注意敘述角度和口吻的把握,很多同學在敘述的時候完全變成了一個“七八歲”或“十幾歲”的孩子了,所思所感幼稚的很。要記住,有些事情以兒童的眼光來看可能很有趣,可能是刻骨銘心的,但現(xiàn)在所寫的文章是給成年人來看的(閱卷老師),因此此類文章得分很低。
三、記敘文一旦追求“寫出波瀾”容易走上不合理虛構的歧途。
現(xiàn)實生活很平淡,少有驚天動地的事情可寫。而作為考場作文,平鋪直敘的文章是不可能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的;而學生為了敘述的“引人入勝”,為了結果的“出人意料”,往往會無中生有,編造故事。由于生活閱歷的缺乏,生活常識的匱乏,所編的故事常常破綻百出、捉襟見肘。因此記敘文寫作就陷入兩難的地步:不虛構吧,情節(jié)平淡,不能引人入勝;虛構吧,生活經(jīng)驗不足,細節(jié)不真實,也難以引人入勝。
記敘文散文化的優(yōu)點:
一、散文表達方式的多樣化,不至于寫出被人貶為文體不分的“四不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