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全國自考試題《西方經濟學》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混合經濟制度是
    A.集中決策的制度 B.分散決策的制度
    C.分散決策與集中決策相結合的制度 D.完全排斥分散決策的制度
    2.吉芬商品的特點是需求量隨著商品價格的提高而
    A.增加 B.減少
    C.趨于零 D.不變
    3.影響商品需求量變動的主要因素是
    A.消費者偏好增加 B.商品本身價格下降
    C.消費者收入增加 D.替代品價格提高
    4.城市居民對自來水的需求價格彈性是
    A.單位彈性 B.富有彈性
    C.無限彈性 D.缺乏彈性
    5.某正常商品價格下降,其產生的
    A.替代效應為正,收入效應為負 B.替代效應為負,收入效應為正
    C.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都為負 D.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都為正
    
    10.完全競爭市場廠商長期均衡的條件是
    A.MRAC
    C.MR=MC=AR=AC D.MR>MC
    11.政府打算對某污染企業(yè)征收污染稅,適當?shù)亩愗搼扔谠撈髽I(yè)的
    A.正常利潤 B.社會邊際成本
    C.私人邊際成本 D.社會邊際成本與私人邊際成本之差
    12.下列活動中會產生正向外部經濟影響的是
    A.蜂農養(yǎng)蜂影響農場主的利益 B.化工廠排放污染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
    C.債務人賴賬影響債權人的利益 D.地震使股市下降影響投資人的收益
    13.四部門經濟中,國民經濟核算恒等式是
    A.I=S B.I+G=S+T
    C.I+G+X=S+T+M D.I+G+M=S+T+X
    14.在本期GDP一定的條件下,如果某種原因使平均消費傾向變小了,這會使得本期
    的
    A.消費和儲蓄都增加 B.消費減少而儲蓄增加
    C.消費和儲蓄都減少 D.消費增加而儲蓄減少
    15.利率和收入的組合點出現(xiàn)在IS曲線右上方,LM曲線的左上方的區(qū)域中,則表示
    A.投資小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
    B.投資小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給
    C.投資大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
    D.投資大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給
    16.宏觀經濟政策所要解決的最主要的失業(yè)類型是
    A.季節(jié)性失業(yè) B.摩擦性失業(yè)
    C.結構性失業(yè) D.周期性失業(yè)
    17.總需求向右下方傾斜的原因是
    A.個人消費隨價格上升而增加 B.利率隨價格上升而下降
    C.總支出隨價格上升而下降 D.政府購買減少
    18.西方國家最常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是
    A.道義勸說 B.調整準備金率
    C.公開市場業(yè)務 D.變更再貼現(xiàn)率
    19.下列屬于新古典增長模型假設的是
    A.兩種生產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B.存在資本折舊
    C.儲蓄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額可變 D.存在技術進步
    20.在充分就業(yè)的情況下,下列因素中最可能導致通貨膨脹的是
    A.進口增加 B.工資不變但勞動生產率提高
    C.出口減少 D.政府購買不變但稅收減少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21.等產量曲線的基本特征有
    A.等產量曲線是凸向原點的 B.等產量曲線是凹向原點的
    C.任意兩條等產量曲線相交 D.等產量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E.等產量曲線向左上方傾斜
    22.實現(xiàn)帕累托應滿足的條件有
    A.兩個消費者消費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相等
    B.兩種生產要素生產兩種產品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相等
    C.產品轉換率與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相等
    D.產品轉換率大于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的斜率
    E.兩個消費者消費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不相等
    23.壟斷競爭市場的特征是
    A.市場上有眾多的消費者 B.市場上有眾多的廠商
    C.廠商生產有差異性的產品 D.廠商生產的產品不具有替代性
    E.從長期看,廠商進入或退出行業(yè)是自由的
    24.產生規(guī)模經濟的原因是規(guī)模擴大
    A.有利于廠商使用先進的技術 B.有利于專業(yè)分工
    C.有利于廠商開發(fā)和利用副產品 D.減少信息傳遞費用
    E.有利于廠商更好地利用銷售渠道
    25.引起總需求曲線向右上方移動的因素有
    A.價格的上升 B.價格的下降
    C.自發(fā)投資的增加 D.政府購買的增加
    E.自發(fā)消費的上升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一般均衡
    27.引致需求
    28.IS曲線
    29.有保證的增長率
    30.滯脹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
    31.簡述理解國內生產總值這一概念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32.簡述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制度的含義。
    33.簡述廠商的三種法定形式。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
    34.設某三部門經濟的消費函數(shù)為C=100+0.8Yd,Yd是可支配收入,投資I=50,政府購買性支出G=200,政府轉移支付Tr=62.5,稅收T=250(單位均為億美元)。
    問題:(1)求均衡國民收入Y。
    (2)求投資乘數(shù)KI、政府支出乘數(shù)KG、稅收乘數(shù)KT、平衡預算乘數(shù)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