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頻道為大家整理的2016高考作文素材:第xx屆茅盾文學獎 ,供大家參考。更多閱讀請查看本站 高中作文網(wǎng)頻道。
金宇澄《繁花》獲茅盾文學獎,格非王蒙李佩甫蘇童同獲該獎
第xx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今天(8月16日)下午發(fā)布公告,公布了本屆茅盾文學獎的5部獲獎作品:《江南三部曲》(格非),《這邊風景》(王蒙),《生命冊》(李佩甫),《繁花》(金宇澄)以及《黃雀記》(蘇童)。根據(jù)公告,這五部作品在第六輪獲得的投票數(shù)分別為,57票、55票、54票、51票和40票。另外五部未獲獎作品是:《活著之上》14票,《喀拉布風暴》13票,《耶路撒冷》9票,《吾血吾土》7票,《北去來辭》5票。
從最后的投票分布看,評委們非常默契地將選票集中在了5位獲獎者身上,選票并不分散。
上海作家金宇澄憑借《繁花》獲獎,這是繼作家王安憶后上海作家再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繁花》目前銷量已達到30萬冊,是5部獲獎作品中最暢銷的一部。
81歲的老作家王蒙成為茅盾文學獎歷最年長的獲獎者之一。他的獲獎作品《這邊風景》最早創(chuàng)作于1960年代,完成于1970年代初,在束之高閣40多年后的2013年,才由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在此之前,王蒙未曾獲得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這兩大國內(nèi)最重要的文學獎項,此次將茅獎頒給《這邊風景》有終身成就獎的意味。
作家格非、蘇童在等待了多年之后終于獲得茅盾文學獎。河南作家李佩甫以《生命冊》獲得茅盾文學獎。
而隨著莫言、賈平凹、王安憶、格非、蘇童等先后獲獎,跟他們同時出道的作家余華是否能獲得茅盾文學獎,成了下xx屆茅獎的懸念之一。
對于本屆茅盾文學獎的最終5人獲獎名單,上海作協(xié)副主席、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思和對澎湃新聞表示:“挺好的,和自己預測差不多”,但是他不想發(fā)表言論。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根據(jù)茅盾先生遺愿,為鼓勵優(yōu)秀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由于李嘉誠的贊助,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從2011年起由5萬提升到50萬,這也使該獎成為中國獎金的文學獎項。對作家來說,除了50萬元獎金,更重要的是,在獲得茅盾文學獎之后,會帶動獲獎作品和作家其他作品的銷售,作家本人也會得到所在省市的進一步獎勵和榮譽。
從第xx屆(1981年)開始,茅盾文學獎每三年或四年評選一次,凡在評選年度內(nèi)公開發(fā)表與出版,能體現(xiàn)長篇小說完整藝術(shù)構(gòu)思與創(chuàng)作要求,字數(shù)13萬以上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由于茅盾文學獎評獎周期長,獲獎作品少,原則上,同一作家不宜連續(xù)獲獎。此次獲獎的五位作家格非、王蒙、李佩甫、金宇澄、蘇童皆為首次獲獎。迄今為止,張潔是獲得過兩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分別是第xx屆的《沉重的翅膀》和第xx屆的《無字》。
本屆茅獎參評作品數(shù)量高達252部,是有史以來最多的xx屆。投票方式沿用上xx屆的實名制。上xx屆的獲獎作品包括《你在高原》(張煒)、《天行者》(劉醒龍)、《蛙》(莫言)、《推拿》(畢飛宇)和《一句頂一萬句》(劉震云)。
金宇澄《繁花》獲茅盾文學獎,格非王蒙李佩甫蘇童同獲該獎
第xx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今天(8月16日)下午發(fā)布公告,公布了本屆茅盾文學獎的5部獲獎作品:《江南三部曲》(格非),《這邊風景》(王蒙),《生命冊》(李佩甫),《繁花》(金宇澄)以及《黃雀記》(蘇童)。根據(jù)公告,這五部作品在第六輪獲得的投票數(shù)分別為,57票、55票、54票、51票和40票。另外五部未獲獎作品是:《活著之上》14票,《喀拉布風暴》13票,《耶路撒冷》9票,《吾血吾土》7票,《北去來辭》5票。
從最后的投票分布看,評委們非常默契地將選票集中在了5位獲獎者身上,選票并不分散。
上海作家金宇澄憑借《繁花》獲獎,這是繼作家王安憶后上海作家再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繁花》目前銷量已達到30萬冊,是5部獲獎作品中最暢銷的一部。
81歲的老作家王蒙成為茅盾文學獎歷最年長的獲獎者之一。他的獲獎作品《這邊風景》最早創(chuàng)作于1960年代,完成于1970年代初,在束之高閣40多年后的2013年,才由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在此之前,王蒙未曾獲得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這兩大國內(nèi)最重要的文學獎項,此次將茅獎頒給《這邊風景》有終身成就獎的意味。
作家格非、蘇童在等待了多年之后終于獲得茅盾文學獎。河南作家李佩甫以《生命冊》獲得茅盾文學獎。
而隨著莫言、賈平凹、王安憶、格非、蘇童等先后獲獎,跟他們同時出道的作家余華是否能獲得茅盾文學獎,成了下xx屆茅獎的懸念之一。
對于本屆茅盾文學獎的最終5人獲獎名單,上海作協(xié)副主席、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思和對澎湃新聞表示:“挺好的,和自己預測差不多”,但是他不想發(fā)表言論。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根據(jù)茅盾先生遺愿,為鼓勵優(yōu)秀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由于李嘉誠的贊助,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從2011年起由5萬提升到50萬,這也使該獎成為中國獎金的文學獎項。對作家來說,除了50萬元獎金,更重要的是,在獲得茅盾文學獎之后,會帶動獲獎作品和作家其他作品的銷售,作家本人也會得到所在省市的進一步獎勵和榮譽。
從第xx屆(1981年)開始,茅盾文學獎每三年或四年評選一次,凡在評選年度內(nèi)公開發(fā)表與出版,能體現(xiàn)長篇小說完整藝術(shù)構(gòu)思與創(chuàng)作要求,字數(shù)13萬以上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由于茅盾文學獎評獎周期長,獲獎作品少,原則上,同一作家不宜連續(xù)獲獎。此次獲獎的五位作家格非、王蒙、李佩甫、金宇澄、蘇童皆為首次獲獎。迄今為止,張潔是獲得過兩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分別是第xx屆的《沉重的翅膀》和第xx屆的《無字》。
本屆茅獎參評作品數(shù)量高達252部,是有史以來最多的xx屆。投票方式沿用上xx屆的實名制。上xx屆的獲獎作品包括《你在高原》(張煒)、《天行者》(劉醒龍)、《蛙》(莫言)、《推拿》(畢飛宇)和《一句頂一萬句》(劉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