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法干警考試申論熱點解析:派出所喊話民政局“多辦實事”暖民

字號:

8月的第一周即將結(jié)束,距離2015年政法干警考試招考工作開啟又近了一步,這也讓備考的考生感覺到身上的壓力又增加了幾分,尤其是申論更是讓很多考生還處在“迷茫期”,而申論分數(shù)的高低,也決定著考生的就業(yè)方向,所以,申論備考至關重要,其實對于申論備考,考生不僅要對考點知識進行記憶,還要對生活中的熱點問題進行分析了解,為此,政法干警考試網(wǎng)特為大家整理了申論熱點問題——派出所喊話民政局“多辦實事”暖民心,希望能為考生提供參考。
     老人丟失了老年證,前往民政局補辦時,被要求前往派出所開具丟失證明。湖南婁底冷水江市同興派出所開具了證明并蓋了章,還在該證明下附文批評民政局工作人員“純粹是增加老百姓補*件的麻煩”。 (8月6日新京報)
     補辦一個小小的老年人證,卻讓兩個七旬老人大費周折,說起來是補辦程序的需要,但是開具證明的必要性卻引來“兄弟單位”的質(zhì)疑和責問。此舉不僅“尷尬”了民政局,促其及時自省,改進工作方式,同時也溫暖了民眾的心,讓群眾感受到了政府部門辦事風氣的轉(zhuǎn)變。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中央三令五申要求簡化不必要的辦事流程,多些服務意識,少些官僚作風,李克強總理更是專門痛斥了“你媽是你媽”式的奇葩證明。但是“工作人員動動嘴,辦事民眾跑斷腿”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活人證明沒死”、“離婚要求證明是正常人”的“大笑話”仍然不斷上演。表面上看,政府工作人員是按規(guī)矩辦事,實際上卻是相互推諉扯皮,不愿承擔責任的心態(tài)作祟。一些部門為了將承擔責任的“風險”降到最低,就讓群眾提供各種必要不必要的證明材料,讓人們四處奔波,陷入“你證明我,我證明你”的死循環(huán)中。群眾滿腹怨言卻“敢怒而不敢言”,極大地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拉遠了黨群距離。
     而這次對民政局奇葩證明的抱怨不是來自百姓,而是來自站在“同一戰(zhàn)線”的“兄弟單位”。這種“兄弟單位”之間的“互掐”引發(fā)了社會的關注,而且大多數(shù)是對派出所的點贊。因為派出所的喊話讓民眾有了有人撐腰的“底氣”,也讓人們窺到了監(jiān)督政府部門為民辦實事的一條新的渠道。以往群眾對于一些辦事“內(nèi)幕”并不了解,即使被要求出具的證明再奇葩,辦事人員的一句“按規(guī)定辦事”就可以搪塞過去,老百姓只能是忍氣吞聲,東奔西走。而今有了“內(nèi)部人”的監(jiān)督,互相都了解各自的“底細”,就能夠限度地避免那些奇葩證明材料的出現(xiàn),讓老百姓辦事更方便,更順暢。
     派出所“多辦點實事”的喊話讓人溫暖,也給各個辦事單位帶來了啟示:想要積聚民心,收獲民意,就要從人民的意愿出發(fā),為人民說話,給人民撐腰,替人民辦事,真正站在群眾的角度辦實事,辦好事,以方便群眾、服務人民為辦事理念,將群眾的訴求做為改進工作的方向。只有這樣,政府部門才能真正走進民心,奇葩證明才能不再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