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整理的《百家姓之宋姓》,希望大家喜歡!
舊百家姓排名:118
【姓氏源流】
宋(Sò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子姓,以國名為氏。周武王封殷王帝乙長子微子啟于宋說。宋傳國三十六世,后為齊、魏、楚三國滅而分之,子孫以國為氏?!锻ㄖ尽な献迓浴酚休d:“宋民,子姓,商之裔也?!弊有赵雌馂榇蟊娝J同。
2.出自少數(shù)民族改姓或賜姓而來。
①如《五代史》載,五代時辰州(今湖南省沅陵)蠻酋有宋姓;
②清·貴陽府有宋姓土司,得姓于元朝;
③清·滿洲嵩佳氏改宋姓,世居沈陽、牛莊、鐵嶺的滿洲人改宋姓;
④清·高麗人(今朝鮮族)改宋姓;明時賜元人伯奇特兆爾姓宋名一誠。
【得姓始祖】
微子啟。宋姓出自子姓,為商朝王族支屬后裔。商朝傳到帝乙時已走向衰敗,帝乙長子子啟,是商紂王帝辛的庶兄,最初封在微(在殷墟附近),故稱微子啟,原為太子,理當繼帝位。但帝乙廢太子,立紂王為嗣,紂王繼位后,荒*無道,微子啟屢諫不從。周武王克商滅紂,建立周朝,見微子啟很順從周朝,于是封微子啟于商丘,以奉湯王之祭,從而建立了宋國,微子啟仁德賢明,深得人民的愛戴。宋國建國七百多年,到戰(zhàn)國后期,即公元前二百八十六年,被齊、楚、魏三國瓜分,宋國遺民子孫便以國名為姓,稱為宋氏,他們尊微子啟為宋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河南商丘,是當時宋國的都城,也可以說,是宋姓的最早發(fā)源地。伴隨著宋的興盛衰敗,宋姓民眾逐漸播遷,在秦漢之前,宋姓人已散居今江蘇、河北、陜西關(guān)中、湖北等地。漢初高祖劉邦采納婁敬的建議,將關(guān)東(今中原一帶)豪強勢力遷入關(guān)中,宋姓豪強自然也不能例外,此期為京兆宋姓的開基之初,此后不久,京兆宋姓一支西遷入甘肅敦煌,一支東遷入虢州(治今河南省盧氏), 一支南遷入江夏安陸(今屬湖北?。?。與此同時,定居西河介休(今屬山西)的宋姓一支遷往廣平(今河北省雞澤),一支遷往弘農(nóng)(今河南省靈寶),其中廣平宋姓在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因歷代都有入朝為官的,在當時宋姓各望族中也就成為最為顯赫的家族。宋姓入閩,始于唐安史之亂之后,唐玄宗時名相宋王景,望出西河,從刑州南和(今河北?。┻w河南光州固始,其中一子宋易曾任福建觀察推官,宋易之孫宋駢也隨之入閩居莆田,而宋駢弟宋臻也南徙遷居于福建侯官縣(今福州市)鏡江落籍,成為鏡江宋姓的始祖。五代時,有辰州蠻國南鄴加入宋姓。宋時,有宋哲任丹陽而遷廣平(今屬河北?。讼低龇鲲L,宋哲之后有宋軍兄弟七人,“長、二分北京、江南、山東,三、四、七同遷江蘇宋家埠,五、六子元東派發(fā)江西省贛州府寧化縣土龍坑,瑞金青草潭……?!保ㄒ姟吨袎人问献遄V序》),此系后裔廣布,可謂北及京魯,南及江浙閩粵。北宋時的宋庠、宋祁兄弟從湖北安陸遷河南開封雍丘(今河南省杞縣)??傊?,唐代以前,宋姓南遷繁衍不太廣泛,而宋代以后,宋姓開始遍及大江南北,元明清至今,宋姓可說是隨處可見,無處不在了。如今,宋姓分布廣泛,在山東省所占比例較高,約占全國漢族宋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四川、河南、河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宋姓約占全國宋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宋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二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八。
【歷史名人】
宋玉:戰(zhàn)國時楚國人,文學家,屈原的弟子,工于辭賦,擅長音律,《九辯》、《招魂》為其代表作,開創(chuàng)了后代詩人悲秋的主題。宋義:秦末人,戰(zhàn)國時燕人宋無忌之后,為楚懷王上將軍,封武信侯。
宋祁:安陸(今屬湖北省)人,后遷今河南杞縣,宋代文學家、史學家,因有“紅杏枝頭春意鬧”之佳句,得“紅杏尚書”之美稱。與其兄宋庠并稱“二宋”。
宋鈺:福建省莆田人,明代書畫家 ,擅畫山水,尤擅畫松樹,遒勁秀挺,為世人稱譽,兼善分隸,蒼老雄健,骨法嶄然。
宋克:長州(今江蘇省蘇州)人,明代書法家,與宋王遂、宋廣并稱“三宋”。宋克擅畫墨竹,與楊維翰、王紱、夏昶合稱明代墨竹四大家。
宋濂:浙江義烏人,明代文學家,曾主修《元史》,全書二百一十卷,著述甚豐。
宋琬:字玉叔,號荔裳,萊陽籍人。清初詩人,順治四年進士,官至四川按察使,為官清廉,仕途坎坷。他一生精于著作,著有《安雅堂全集》,是我國有代表性的詩人,與安徽施潤章齊名,時稱“南施北宋”。宋琬詞、賦、文俱佳,傳世詩作有1300余首,對豐富中國歷史文化寶庫做出了卓越貢獻。
宋湘:清代詩人,字煥湘,號芷灣,嘉應(yīng)州(今廣東省梅縣)人,為嘉慶進士。宋湘詩寫得好,書法亦佳,所作對聯(lián),多廣為流傳。著有《紅杏山房詩鈔》等。
宋王景:邢州南和(今河北)人,唐代賢相,歷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與姚崇并為名相,時稱“姚宋”,對造就開元盛世頗有貢獻。
宋之問:汾州(今山西省汾陽)人,唐代詩人,以善五言詩與沈亻全期齊名,并稱“沈宋”,其詩對唐代律詩的形成和發(fā)展頗有影響,明人輯有《宋之問集》。
宋應(yīng)星:江西奉新縣人,明代科學家,所著《天工開物》共三卷十八篇,是一部我國古代手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shù)綜合性的科學巨著,在國際上也影響甚巨。
宋教仁:湖南桃源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曾幫助孫中山改同盟會為國民黨,后被袁世凱暗殺于上海,年僅31歲。
宋哲元:山東樂陵人,馮玉祥五虎將之一,曾任熱河都統(tǒng)和陜西、察哈爾、河北省政府主席及國民黨第二十九軍軍長。
宋藹齡:(1890-1973),原籍文昌(今屬海南省),生與上海。1904年赴美國留學,入佐治亞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學院。1910年畢業(yè)后回國,任孫中山秘書。“二次革命”失敗后與父宋嘉樹去日本,仍任孫秘書。1914年和孔祥熙結(jié)婚。次年回國,在山西經(jīng)營家業(yè),主持銘賢學校事務(wù)??谷諔?zhàn)爭時期與妹慶齡、美齡共同參加抗日活動,參與支持中國工業(yè)合作協(xié)會,組織婦女指導委員會,創(chuàng)辦全國兒童福利會,擔任香港傷兵之友協(xié)會會長。1947年去美國。1973年10月20日在紐約病故。
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故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孫中山夫人),是舉世聞名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和共產(chǎn)主義的偉大戰(zhàn)士,是杰出的國際政治活動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卓越的領(lǐng)導人。宋慶齡原籍是海南省文昌縣,1893年1月27日誕生在上海。她的父親是一位愛國人士。她畢業(yè)于美國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文學系。自1913年開始追隨孫中山,致力于中國革命事業(yè),謀求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在近七十年的漫長歲月里,經(jīng)過護法運動(1917)、第一次*(1924—1927年)、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1927—1937年)、抗日戰(zhàn)爭(1937—1945年)、解放戰(zhàn)爭(1945——1949年)直到新中國成立(1949年),她始終忠貞不渝地堅持孫中山的 革命主張,堅定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生活的美滿幸福而殫精竭力,英勇奮斗,在 中國近代史和現(xiàn)代,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舊百家姓排名:118
【姓氏源流】
宋(Sò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子姓,以國名為氏。周武王封殷王帝乙長子微子啟于宋說。宋傳國三十六世,后為齊、魏、楚三國滅而分之,子孫以國為氏?!锻ㄖ尽な献迓浴酚休d:“宋民,子姓,商之裔也?!弊有赵雌馂榇蟊娝J同。
2.出自少數(shù)民族改姓或賜姓而來。
①如《五代史》載,五代時辰州(今湖南省沅陵)蠻酋有宋姓;
②清·貴陽府有宋姓土司,得姓于元朝;
③清·滿洲嵩佳氏改宋姓,世居沈陽、牛莊、鐵嶺的滿洲人改宋姓;
④清·高麗人(今朝鮮族)改宋姓;明時賜元人伯奇特兆爾姓宋名一誠。
【得姓始祖】
微子啟。宋姓出自子姓,為商朝王族支屬后裔。商朝傳到帝乙時已走向衰敗,帝乙長子子啟,是商紂王帝辛的庶兄,最初封在微(在殷墟附近),故稱微子啟,原為太子,理當繼帝位。但帝乙廢太子,立紂王為嗣,紂王繼位后,荒*無道,微子啟屢諫不從。周武王克商滅紂,建立周朝,見微子啟很順從周朝,于是封微子啟于商丘,以奉湯王之祭,從而建立了宋國,微子啟仁德賢明,深得人民的愛戴。宋國建國七百多年,到戰(zhàn)國后期,即公元前二百八十六年,被齊、楚、魏三國瓜分,宋國遺民子孫便以國名為姓,稱為宋氏,他們尊微子啟為宋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河南商丘,是當時宋國的都城,也可以說,是宋姓的最早發(fā)源地。伴隨著宋的興盛衰敗,宋姓民眾逐漸播遷,在秦漢之前,宋姓人已散居今江蘇、河北、陜西關(guān)中、湖北等地。漢初高祖劉邦采納婁敬的建議,將關(guān)東(今中原一帶)豪強勢力遷入關(guān)中,宋姓豪強自然也不能例外,此期為京兆宋姓的開基之初,此后不久,京兆宋姓一支西遷入甘肅敦煌,一支東遷入虢州(治今河南省盧氏), 一支南遷入江夏安陸(今屬湖北?。?。與此同時,定居西河介休(今屬山西)的宋姓一支遷往廣平(今河北省雞澤),一支遷往弘農(nóng)(今河南省靈寶),其中廣平宋姓在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因歷代都有入朝為官的,在當時宋姓各望族中也就成為最為顯赫的家族。宋姓入閩,始于唐安史之亂之后,唐玄宗時名相宋王景,望出西河,從刑州南和(今河北?。┻w河南光州固始,其中一子宋易曾任福建觀察推官,宋易之孫宋駢也隨之入閩居莆田,而宋駢弟宋臻也南徙遷居于福建侯官縣(今福州市)鏡江落籍,成為鏡江宋姓的始祖。五代時,有辰州蠻國南鄴加入宋姓。宋時,有宋哲任丹陽而遷廣平(今屬河北?。讼低龇鲲L,宋哲之后有宋軍兄弟七人,“長、二分北京、江南、山東,三、四、七同遷江蘇宋家埠,五、六子元東派發(fā)江西省贛州府寧化縣土龍坑,瑞金青草潭……?!保ㄒ姟吨袎人问献遄V序》),此系后裔廣布,可謂北及京魯,南及江浙閩粵。北宋時的宋庠、宋祁兄弟從湖北安陸遷河南開封雍丘(今河南省杞縣)??傊?,唐代以前,宋姓南遷繁衍不太廣泛,而宋代以后,宋姓開始遍及大江南北,元明清至今,宋姓可說是隨處可見,無處不在了。如今,宋姓分布廣泛,在山東省所占比例較高,約占全國漢族宋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四川、河南、河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宋姓約占全國宋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宋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二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八。
【歷史名人】
宋玉:戰(zhàn)國時楚國人,文學家,屈原的弟子,工于辭賦,擅長音律,《九辯》、《招魂》為其代表作,開創(chuàng)了后代詩人悲秋的主題。宋義:秦末人,戰(zhàn)國時燕人宋無忌之后,為楚懷王上將軍,封武信侯。
宋祁:安陸(今屬湖北省)人,后遷今河南杞縣,宋代文學家、史學家,因有“紅杏枝頭春意鬧”之佳句,得“紅杏尚書”之美稱。與其兄宋庠并稱“二宋”。
宋鈺:福建省莆田人,明代書畫家 ,擅畫山水,尤擅畫松樹,遒勁秀挺,為世人稱譽,兼善分隸,蒼老雄健,骨法嶄然。
宋克:長州(今江蘇省蘇州)人,明代書法家,與宋王遂、宋廣并稱“三宋”。宋克擅畫墨竹,與楊維翰、王紱、夏昶合稱明代墨竹四大家。
宋濂:浙江義烏人,明代文學家,曾主修《元史》,全書二百一十卷,著述甚豐。
宋琬:字玉叔,號荔裳,萊陽籍人。清初詩人,順治四年進士,官至四川按察使,為官清廉,仕途坎坷。他一生精于著作,著有《安雅堂全集》,是我國有代表性的詩人,與安徽施潤章齊名,時稱“南施北宋”。宋琬詞、賦、文俱佳,傳世詩作有1300余首,對豐富中國歷史文化寶庫做出了卓越貢獻。
宋湘:清代詩人,字煥湘,號芷灣,嘉應(yīng)州(今廣東省梅縣)人,為嘉慶進士。宋湘詩寫得好,書法亦佳,所作對聯(lián),多廣為流傳。著有《紅杏山房詩鈔》等。
宋王景:邢州南和(今河北)人,唐代賢相,歷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與姚崇并為名相,時稱“姚宋”,對造就開元盛世頗有貢獻。
宋之問:汾州(今山西省汾陽)人,唐代詩人,以善五言詩與沈亻全期齊名,并稱“沈宋”,其詩對唐代律詩的形成和發(fā)展頗有影響,明人輯有《宋之問集》。
宋應(yīng)星:江西奉新縣人,明代科學家,所著《天工開物》共三卷十八篇,是一部我國古代手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shù)綜合性的科學巨著,在國際上也影響甚巨。
宋教仁:湖南桃源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曾幫助孫中山改同盟會為國民黨,后被袁世凱暗殺于上海,年僅31歲。
宋哲元:山東樂陵人,馮玉祥五虎將之一,曾任熱河都統(tǒng)和陜西、察哈爾、河北省政府主席及國民黨第二十九軍軍長。
宋藹齡:(1890-1973),原籍文昌(今屬海南省),生與上海。1904年赴美國留學,入佐治亞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學院。1910年畢業(yè)后回國,任孫中山秘書。“二次革命”失敗后與父宋嘉樹去日本,仍任孫秘書。1914年和孔祥熙結(jié)婚。次年回國,在山西經(jīng)營家業(yè),主持銘賢學校事務(wù)??谷諔?zhàn)爭時期與妹慶齡、美齡共同參加抗日活動,參與支持中國工業(yè)合作協(xié)會,組織婦女指導委員會,創(chuàng)辦全國兒童福利會,擔任香港傷兵之友協(xié)會會長。1947年去美國。1973年10月20日在紐約病故。
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故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孫中山夫人),是舉世聞名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和共產(chǎn)主義的偉大戰(zhàn)士,是杰出的國際政治活動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卓越的領(lǐng)導人。宋慶齡原籍是海南省文昌縣,1893年1月27日誕生在上海。她的父親是一位愛國人士。她畢業(yè)于美國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文學系。自1913年開始追隨孫中山,致力于中國革命事業(yè),謀求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在近七十年的漫長歲月里,經(jīng)過護法運動(1917)、第一次*(1924—1927年)、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1927—1937年)、抗日戰(zhàn)爭(1937—1945年)、解放戰(zhàn)爭(1945——1949年)直到新中國成立(1949年),她始終忠貞不渝地堅持孫中山的 革命主張,堅定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生活的美滿幸福而殫精竭力,英勇奮斗,在 中國近代史和現(xiàn)代,譜寫了光輝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