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蘇省公務(wù)員錄用考試行測參考答案及解析(C類)

字號:

點擊查看:2011年江蘇省公務(wù)員考試行測真題(C類)
    201 1年江蘇省公務(wù)員錄用考試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試卷(C類)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文段闡述的主體是學生,由此可排除B、D項;C項的表述過于絕對,且與文段的意旨不符。本題答案為A。 .
    2.【答案】C。解析:由“一個缺乏文化原創(chuàng)能力和活力的民族,無論在經(jīng)濟上取得怎樣輝煌的成果,都只能是一個‘跛足巨人’”可知,造成“跛足巨人”的原因是缺乏文化原創(chuàng)能力和活力。而“著作權(quán)保護水平關(guān)系著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知識產(chǎn)權(quán)是所有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的生命線”,所以避免成為“跛足巨人”的關(guān)鍵是加強對著作權(quán)以及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保護,即C項所指。
    3.【答案】B。解析:文段整體的結(jié)構(gòu)是“①之所以……,②不僅是因為……,③而且還因為……是……,④是……”,所以①和②、③、(薊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是因果關(guān)系;②和③之間為遞進關(guān)系;③和④之間為并列關(guān)系。因此本題答案為B。
    4.【答案】A。解析:分析題干可知,“潛規(guī)則”是針對體例而言的,排除C、D。由“潛規(guī)則,要求你(這種語言)只能以這種面目示人”可知,“面目”是表象的東西,與之對應的是語言風格,而系統(tǒng)規(guī)則是一種語言中深層次的東西,故本題答案為A。
    5.【答案】B。解析:文段首句提出了人類學家個人情感往往會滲入研究結(jié)果的事實,第二句是作者對這一事實的看法。由“不過不要緊”、“并不是一件太糟的事情”可知,作者對此持寬容、理解的態(tài)度,即認為這一事實是情有可原的。本題易誤選C,但文段并未明確地提出“利弊”,故排除。本題答案為B。
    6.【答案】B。解析:文章主要介紹了三方面內(nèi)容:“環(huán)保達人”在日常生活中用實際行動來倡導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的重要意義和人們應該響應低碳生活方式。介紹“環(huán)保達人”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生活的重要意義,都是為了讓人們積極參與到低碳生活中來。因此,B項符合文章強調(diào)的重點,故當選。
    7.【答案】A。解析:夏季室內(nèi)空調(diào)溫度設(shè)定在26-28℃,既舒適,又省電,辦公室溫度調(diào)為180℃既容易患“空調(diào)病”,又費電。因此A項不是低碳生活的行為。故答案選A。
    8.【答案】D。解析:A項符合第三段后一句“低碳生活受到……和道德魅力密不可分”,排除;通過“……過量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因素之一”可知B項正確;“環(huán)保達人”倡導低碳生活就是從日常的細節(jié)人手的,如少開私家車、堅持走樓梯等,故C項正確。故答案選D。
    9.【答案】B。解析:“低碳族”的低碳生活就是自覺地少開私家車、堅持走樓梯、電腦不用就關(guān)機等低碳做法,注重生活細節(jié)達到低碳目的,低碳生活不是口號而是行動。因此,與“低碳族”的生活特點符合的只有B項。
    10.【答案】C。解析:低碳生活主要是為了排污減排、保護環(huán)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提升生活質(zhì)量等,A、B、D三項都是低碳生活的意義。為了節(jié)省個人開支不是低碳生活的主要意義。故答案選C。
    11.【答案】B。解析:題干的意思是20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無法取得與歌德相當?shù)某删?,但不必因此感到慚愧。A項“愧疚不已”形容十分慚愧和內(nèi)疚,句中并無內(nèi)疚之意,排除A項?!按沸仡D足”形容非常悲痛與懊悔的樣子,適用于“中國知識分子”不恰當,排除C項?!巴椿诓豢啊彼摹盎凇币才c句意不符,排除D項。故本題答案為B。
    12.【答案】A。解析:“揭露”一般是指不好的東西,比如揭露罪行?!靶孤丁蓖ǔJ侵该孛艿缺容^機密的東西,比如泄露考題。“暴露”指顯露(隱蔽的事物、缺陷、矛盾、問題等),比如暴露目標,暴露身份。因此,本題首先可以排除B、D兩項。“披露”通常是由旁觀者通過比較正式的渠道進行公布、發(fā)表;“透露”通常是由當事者有意或無意地公開一些事情。根據(jù)本題中兩個主體“《每周質(zhì)量報告》”和“專家”可以確定本題答案為A。
    13.【答案】B。解析:“概念展開”、“概念壯大”均搭配不當,排除A、D?!把刍潄y”的適用對象為人,不能形容“感受”,排除C。故本題答案為B。
    14.【答案】C。解析:本題可根據(jù)詞語的感情色彩解答?!拔肥孜肺病?、“騎虎難下”、“瞻前顧后”都含貶義,與題干整體的感情基調(diào)不符,故排除。“進退維谷”形容進退兩難,符合題意。本題答案為C。
    考點點撥:畏首畏尾:前也怕,后也怕。形容膽子小,疑慮重重。騎虎難下: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比喻做一件事情進行下去有困難,但情況又不允許中途停止,陷于進退兩難的境地。瞻前顧后:形容做事以前考慮周密謹慎:也形容顧慮過多,猶豫不決。進退維谷: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
    15.【答案】B。解析:題干描述“在夏日暴烈的陽光下”,牽?;ā⒚廊私?、牡丹的各種不同的神態(tài)。結(jié)合選項,“筋疲力盡”、“慵倦無力”都強調(diào)的是“無力”,同時形容牽?;ㄅc美人蕉有重復之嫌;同理“無精打采”與“失去神采”的重復也不符合漢語寫作的特點。由此排除A、C、D三項。牽?;崴评葼睿o人一種蓬勃向上、熱熱鬧鬧的感覺,用“偃旗息鼓”形容烈日下的牽?;ǎc其平時神態(tài)形成反差;美人蕉則像一個美女,用“慵倦無力”修飾十分恰當。本題答案為B。
    16.【答案】D。解析:二級等差數(shù)列變式。
     46 33 22 15 10 (7)
     \ / \ / \ / \ / \ / 作差(前項減后項)
     13 11 7 5 (3) 質(zhì)數(shù)列
    17.【答案lB。解析:二級等比數(shù)列變式。
     2 4 4 8 16 (64)
     \ / \/ \/\/ \ / 作商
     2 1 2 2 (4) 積數(shù)列
     另解,第一項×第二項÷2-第三項,因此,下一項為8x16÷2=(64)。
    18.【答案】C。解析: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128÷(16)=8,(1 6)÷8=2,8÷2=4,2÷4= 。
    19.【答案】D。解析:分組組合數(shù)列。兩兩一組,差為11。26-15=11,(48)-37=11,79-68= 11。
    20.【答案】A。解析:第一項x3+第二項x2=第三項。因此,下一項為8x3+19x2=(62)。
    21.【答案】A。解析:從第二項起,后一項=前一項×自然數(shù)列+1。3x1+1=4,4x2+1=9,9x3+1=28,28x4+1=113,113x5+1=(566)。
    22.【答案】B。解析:乘積拆分數(shù)列。
     4 12 24 36 50 (72)
     1x4 2x6 3x8 4x9 5xl0 (6x12)
     第一個乘數(shù)是自然數(shù)列,第二個乘數(shù)構(gòu)成合數(shù)列。
    23.【答案]D。解析:多次方數(shù)列變式。
     -64 4 0 1 ( )
     (-4) (-2) 0 2 4 (6 )
     底數(shù)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指數(shù)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
    24.【答案】A。解析:各項數(shù)字之和分別為8、9、6、(7),10、11構(gòu)成自然數(shù)列。選項中只有A項符合。
    25.【答案】C。解析:把原數(shù)列改寫為 , , , , ,( )。
     分子=前項分母一前項分子+1,因此下一項分子為480-53+1= (428)。
     分母=前項分子×前項分母,因此下一項分母為53x480=(25440)。
    26.【答案】A。解析:水價貴為3.2元/噸,70÷3.2>20噸,則張、李合計用水超過20噸,而李的用水量是張的1.5倍,因此只能有每戶用水量都超過5噸。設(shè)張用水為x噸,李用水為1.5x噸。則根據(jù)分段計價可得5x2x2.2+(x+1.5x-5x2)x3.2=70,解得x=10。張比李少交15-10=5噸為3.2元/噸的水費,故少交5x3.2=16元。
    27.【答案】B。解析:設(shè)甲商品原價為x,乙商品原價為y。依題意,0.8x=4y,0.8x+0.7y+6=x。解得y=20,故乙商品實際售價為20x0.7=14元。
    28.【答案】A。解析:趙、錢合作效率為40%÷8= = ;錢、孫合作效率為20%÷2= = ;3人合作效率為(1-40%-20%)÷3= = 。因此孫的效率為 一 = ,趙的效率為 一 = ,錢的效率為 一 = 。三人的效率由高到低為,孫、趙、錢,選A。
    29.【答案】B。解析:由題意可知,全室人員同時都訂閱兩種雜志,需用2184+2040=4224元,故該室人數(shù)為4224÷(168+216)=11人。
    30.【答案】C。解析:雞兔同籠問題,每加工一件不合格產(chǎn)品,要損失4+12=16元,假設(shè)全部合格,則應得4x1000=4000元,與所得的3600元相差4000-3600=400元,所以一共有400÷16=25件不合格,合格率為(1000-25)÷1000=97.5%。
    31.【答案】C。解析:根據(jù)平均數(shù)定義可知,所有數(shù)之和=10×平均數(shù)。每個數(shù)減去平均數(shù)后所得的數(shù)值相加之和=所有數(shù)之和—10x平均數(shù)=0。
    32.【答案】C。解析:設(shè)山頂?shù)缴侥_路程為600,則上下山往返的總路程為1200,往返所需時間為600-60+600÷100=16分鐘。則平均逮度為1200÷16=75米/分鐘。
    33.【答案】B。解析:增加車輛數(shù)與運送減少的次數(shù)呈正比,第4輛車,每輛運送16次。第二次7輛車,每輛運送10次??芍慷?輛車,運送次數(shù)減少2次,設(shè)增加的車輛數(shù)為x,即用(4+x)輛車運送時,運送次數(shù)為16-2x,因此總車次為(4+x)(16-2x)=-2x +8x+64=-2(x-2)2+72,即當x=2時,取大值72。
    34.【答案】B。解析:設(shè)正方體的邊長為1,則其體積為1。那么,此四棱錐的高為 ,體積= Sh= × × = 。所以二者體積比為1:6。
    35.【答案】D。解析:設(shè)售出400元的門票為x張,則500元的門票也為x張,300元的門票為(2600-2x)張,根據(jù)題意,有(400+500)x+(2600-2x) x300=990000。解得x=700。
    36.【答案】D。解析:英雄與豪杰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稱謂,只有D項符合。
    37.【答案】B。解析:楷體和微軟雅黑是并列關(guān)系,都是字體,小四是字號;B項黑體與楷體也是字體,小初是字號。
    38.【答案】C。解析:南京大學與東南大學是并列關(guān)系,C項通用公司和福特公司也是并列關(guān)系。
    39.【答案】C。解析:光明日報是報紙的一種,讀者閱讀報紙;空調(diào)是電器的一種,用戶使用電器。
    40.【答案】A。解析:地球繞著太陽運動,電子繞著原子核運動。
    41.【答案】D。解析:鍵盤是電腦的一部分,手臂是身體的一部分。
    42.【答案】A。解析:公平、民主、和平都是社會正義的體現(xiàn);道德、能力、習慣都是個人素質(zhì)的體現(xiàn)。
    43.【答案】D。解析:題干中字母和數(shù)字的組合是:數(shù)字、字母、兩個相同的數(shù)字、字母。
    44.【答案】A。解析:題干由三種字母組成,其組合形式是AABBACCA,只有A項符合。
    45.【答案】C。解析:題干和C項的規(guī)律都是ABCDDCBA。
    46.【答案】A。解析:題干第一個圖形的右上角與A圖的右上角相似、題干第四個圖形的左下角與A圖的左下角相似,由此可確定此題答案為A。組合方式如下圖所示:
    47.【答案】C。解析:題干第一個圖形和第四個圖形中的水平線、題干第二個圖形和第三個圖形中的豎直線分別構(gòu)成C中的兩組對邊。組合方式如下圖所示:
    48.【答案】B。解析:題干第一個圖形和第二個圖形的上角組合在一起得到B的頂角,題干第四個圖形的右下角與B的右下角相似,由此確定答案為B。組合方式如下圖所示:
    49.【答案】A。解析:題干第一個圖形的右上角與A的右上角相似,題干第四個圖形的右下角與A的右下角相似,由此確定答案為A。組合方式如下圖所示:
    50.【答案】C。解析:每個方格中均含有奇數(shù)個小圓圈。
    51.【答案】D。解析:每個圖形中都有3個黑色方塊,選項中只有D的黑色方塊數(shù)為3。
    52.【答案】A。解析:將每個圖形看成“鐘面”,考慮其中“時針”和“分針”所指的數(shù)字,二者之和均為13.如中間圖形,“時針”指向9、分針指向4,9+4=13。選項中只有A符合這一特征,其中時針指向4、分針指向9,4+9=13。
    53.【答案】C。解析:有陰影三角形的面作正面時,其右側(cè)面應為含一條直線的面,排除A、D;含菱形陰影的面作正面時,其右側(cè)面是有陰影三角形的面,排除B,選C。
    54.【答案】D。解析:由題干圖形可知,白色圓圈與白色三角形所在面是相對面,由此排除A;黑色圓圈與黑色三角形所在面是相對面,由此排除C;黑色三角形的角指向白圈,B錯誤。D可由題干圖形折疊而成。
    55.【答案】D。解析:由左邊第一個圖可知,箭頭指向頂點的面與含陰影小三角形的面不相鄰,排除A;箭頭指向棱的面,與這條棱相鄰的面并非陰影,排除B。由左邊第二個圖可知,有豎直線的面中的直線,與箭頭指向棱的面中的箭尾,不相交于一點,排除C。
    56.【答案】C。解析:考查模態(tài)命題的轉(zhuǎn)化?!安槐厝弧?“可能不”,故原命題等值于“小李申請的基金項目可能不通過評審”,答案選C。
    57.【答案】A。解析:考查直言命題。由題干顯然可推出A項;“有些媒體很開放”包含一種特殊的情況是“所有媒體都很開放”,故B、C兩項不能推出;由“所有媒體都關(guān)注民生大事”可知D項錯誤。故答案選A。
    58.【答案】D。解析:考查直言命題的轉(zhuǎn)化?!八小疾弧?“并非有的……”,所以題干等值于D項。
    59.【答案】C。解析:由“呂某從不選H股”可知“呂某沒有被H股套牢”,C項正確;但不能推出“呂某沒有被套牢”,A項錯誤。B、D兩項也都不能由題干推出。故答案選C。
    60.【答案】D。解析:考查直言命題的推理。根據(jù)小張的話“N地區(qū)沒有廉租房建設(shè)得好”為假可推出“有的廉租房建設(shè)得好“,即小王的話為真;再根據(jù)小馬的話“N地區(qū)有的廉租房建設(shè)得不好”為假可以推出“N地區(qū)所有的廉租房都建設(shè)得好”,即小李的話為真。則小李和小王的話都是對的。故答案選D。
    61.【答案】C。解析:分析推理題。由(1)可知,二處不是后檢查,否定了(2)的后件,因此可以推出首先檢查的不是三處,又由(1)和(3)可知,按順序首先檢測的是二處、三處、四處,不能確定后檢查的是一處還是五處,所以只有C項正確。
    62.【答案】A。解析:分析推理類題目??僧媹D如下:
    假設(shè)王局長位于①號位置,那么根據(jù)條件(1),趙科長和李秘書不能在②號和⑤號的位置,只能在③和④的位置,則王局長必定與郭書記和張副局長相鄰,排除D項;A項符合題干條件;B項“張副局長與趙科長不相鄰”,則必定與李秘書相鄰,那么“趙科長與郭書記一定相鄰”,不符合條件(2),錯誤;同理可知C項錯誤。故答案選A。
    63.【答案】D。解析:由題干只能知道某地房價過高是由一些不合理的東西引起的,(2)和(3)都無法推出;無法知道其他地方的房價是否過高,(1)和(4)都無法推出。故錯誤的共有4個。
    64.【答案】D。解析:(1),董某還可能去過其他國家,錯誤;(2),不在英國出生且沒去過英國也可能成為英國公民,錯誤;(3),董某可能去過其他歐美國家,錯誤;(4),“沒去過”不代表“不了解”,且題干所列的國家不能代表“很多國家”,錯誤。所以錯誤的共有4個。
    65.【答案】C。解析:考查復言推理。(1),由“如果不買丁,那么也不買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正確;(2),由“或者不買甲,或者買乙”可知,如果買甲,則買乙,進而由“不同時買乙和丁”可知,不買丁,錯誤;(3),由“不同時買乙和丁”可知,如果買乙,則不買丁,再由“如果不買丁,那么不買丙”可知,不買丙,進而由“如果同時買戊和己,那么也買丙”可知,不閱時買戊和己,正確;(4),由“如果同時買戊和己,那么也買丙”可知,如果同時買戊和己,則買丙,再由“如果不買丁,那么也不買丙”可知,買丁,正確。故正確的一共有3個。
    66.【答案】A。解析:攀比效應的定義要點是:①社會經(jīng)濟生活中的相關(guān)經(jīng)濟主體或利益主體;②分配利益方面;③相互影響,輪番推進。A項符合定義;B項的中學生、c項的朋友不符合①;D項不符合②。故答案選A。
    67.【答案】B。解析:物業(yè)費的主體是物業(yè)管理單位,A.D兩項不符合;C項小區(qū)居民上網(wǎng)費用不是與居住小區(qū)內(nèi)的公共設(shè)備或公共服務(wù)相關(guān)的,不符合定義;B項小區(qū)門衛(wèi)室是為居民生活提供服務(wù)的,其水電費屬于物業(yè)費的范疇,故答案選B。
    68.【答案】lD。解析:有氧運動的定義要點是:①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②強度低、有節(jié)奏、不間斷的;③對運動技巧要求不高。A項的舉重、投擲鍛煉和C項的撐桿跳都不符合③;B項不符合②;只有D項符合定義。故答案選D。
    69.【答案】B。解析:包容性增長的定義要點是:倡導機會平等的增長。B項沒有涉及機會平等,不符合定義,故答案選B。
    70.【答案】A。解析:靜脈產(chǎn)業(yè)的定義要點:實現(xiàn)廢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A項只涉及了資源的開來和利用,沒有涉及廢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因此不屬于靜脈產(chǎn)業(yè);B、c、D三項均符合靜脈產(chǎn)業(yè)的定義。故答案選A。
    71.【答案】A。解析:A項“把深厚的感情灌注在自己的歌里”不能作為“小麗能聽見”的原因,不符合定義。
    72.【答案】B。解析:太空經(jīng)濟的定義要點是:①借助太空技術(shù)和太空活動;②獲得經(jīng)濟效益。A、C、D三項都符合定義,B項只是利用太空能源,不符合定義。故答案選B。
    73.【答案】D。解析:核心能力的定義要點是:其他對手很難達到或者無法具備的能力。A項“超過同業(yè)平均利潤水平的超值利潤”說明其具有核心能力;B項明顯符合定義;C項“幾乎完全相同的產(chǎn)品或服務(wù)的能力”也是其他對手很難達到的,符合定義。D項沒有涉及到公司的能力,不符合定義,故答案選D。
    74.【答案】C。解析:企業(yè)成長性的定義要點是:①通過自身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②不斷擴大積累。A項的“外部融資”不符合①;B項說的是資金需求,沒有涉及資金的積累,不符合②;C項符合定義;D項同樣不符合②。故答案選C。
    75.【答案】C。解析:高端客戶的定義要點是:企事業(yè)單位或者是大企業(yè)的高層管理人員。A項某人的女兒、D項的員工都不是高層管理人員,B項的企業(yè)客戶也不一定是企事業(yè)單位或者大企業(yè)的高層管理人員,不符合定義。C項的金字塔塔尖的客戶是高端客戶,故答案選C。
    76.【答案】D。解析:由第一段可知,2010年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823.1÷13.9%。823÷14%≈5900億元,與D項接近。
    77.【答案】B。解析:(1),由第二段可知,2009年餐飲網(wǎng)點達400多萬個,是1978年的34倍,則1978年餐飲網(wǎng)點多為500÷34<510÷34=15萬個,(1)正確;(2),由第一段可知,2010年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2004年同期增長14.5%-4%=10.5%,不是同比增長,(2)錯誤;(3),由第二段可知,餐飲業(yè)零售額增長速度一直于消費品市場的各個行業(yè),包括服裝鞋帽業(yè)零售額,(3)正確。綜上,不正確的只有一個,B正確。
    78.【答案】B。解析:由第二段可知,2009年零售額為7486億元,零售網(wǎng)點達400多萬個,則餐館網(wǎng)點平均零售額在7486x ÷500>7000x ÷500=14萬元和7486x ÷400<7600x ÷400=19萬元,滿足B項。
    79.【答案】C。解析:(1),根據(jù)第二段第二句,設(shè)我國餐飲業(yè)零售額為7486億元,則我國GDP為(7486÷5.84%)億元,第三產(chǎn)業(yè)增加值為(7486÷17.6%)億元,第三產(chǎn)業(y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7486÷17.6%)÷(7486÷5.84%)=5.84÷17.6,由于17.6÷3≈5.87,則5.84÷17.6= ,(1)正確,排除B;(2),由第二段第三句可知,(2)正確,排除A;(3),由第二段后一句可知,2009年我國餐飲業(yè)從業(yè)人員數(shù)比1978年增加104.4x16>100x16=1600萬,(3)錯誤,排除D、選擇C。
    80【答案】D。解析:由第二段第一句可知,2006-2009年我國餐飲業(yè)零售額平均增長速度列式為 -1= -1,根據(jù)題意,2013年我國餐飲業(yè)可望達到7486x[1+( --1)] =7486× =7486x7486÷3000≈7486×(7500÷3000)=7486x2.5=7486x =74860-4=18XXX億元,接近的就是D。
    81.【答案】c。解析:2007-2010年江蘇農(nóng)村居民年均純收入人均增長量為 元,全國為 元,則所求為 - = = =973÷4≈243元。
    82.【答案】D。解析:2010年全國與江蘇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為(22944-19109)元,2009年為(20552-17175)元,所求為(22944-19109)-( 20552-17175 )=3835-3377=458元。
    83.【答案】A。解析:2007-2010年全國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速度是 -1,江蘇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速度是 -1,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速度是 -1,江蘇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速度是 一1。此時,只需要比較根號下面數(shù)值的大小即可, > >1.6, < <1.6, < <1.64, < <1.64,比較可知,A項年均增長速度快。
    84.【答案】D。解析:根據(jù)表格估算2007-2010年各指標年增長量,得到如下表格
    年份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量(元)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量(元)
     江蘇全國 江蘇全國
    20076561-5813=74X4140-3587=5XX16378-14084=22XX13786-11759=20XX
    20087357-6561=79X4761-4140=6XX18680-16378=23XX15781-13786=19XX
    20098004-7357=6XX5153-4761=3XX20552-18680=1XXX17175-15781=13XX
    20109118-8004=1XXX5919-5153=7XX22944-20552=2XXX19109-17175=19XX
    則江蘇、全國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及江蘇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長量中都只有一年小于前一年,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長量中有兩年小于前一年,排除A、B、C,選擇D。
    85.【答案】A。解析:(1),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2010年江蘇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為13.9%,高于2010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6%,(1)錯誤;(2),2008、2010年全國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分別為15.0%、14.9%,均高于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5%、11.3%,(2)錯誤;(3),2006、2007、2008三年江蘇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低于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3)正確;(4),2007、2008年江蘇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分別是16.3%、14.1%,低于全國的17.2%、14.5%,(4)錯誤。綜上,正確說法有1個,選擇A。
    86【答案】c。解析: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 = ≈ , = ≈ , = ≈ , = ≈ ,四個分數(shù)的值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可直接比較分子的大小進行排序,則Vs    87.【答案】D。解析:題干要求增長呈逐年遞增態(tài)勢的指標,沒有指明要求的是增長量還是增長率,則理解求增長量和增長率均為逐年遞增態(tài)勢的項。科學三項費:2009年的增長量是398.6-359.5>30億元,2010年的增長量為416.6-398.6<20億元,不滿足增長量逐年遞增,排除A;科學事業(yè)費:2009年的增飫量為269.8-223.1>40億元,2010年的增長量為300.8-269.8<40億元,不滿足增長量逐年遞增,排除B;科研基建費:2007年的增長量為61.5-52.9>8億元,2008年的增長量為63.4-61.5<2億元,不滿足增長量逐年遞增,排除C,此時可以直接選出D項。其他費用:2007年的增長量為47.9-50.1<0億元,2008年57.2-47.9≈10億元,2009年為77.8-57.2≈20億元,2010年147.0-77.8≈70億元,增長量逐年遞增。2007-2010年的增長率分別是負數(shù)、 、 、 ,可見分子成倍數(shù)增長,分母變化較小,則負數(shù)< < < ,則其他費用的增長率也是逐年遞增的。
    88.【答案lB。解析:(1),2009與2010年科研基建費均低于其他費用,(1)錯誤;(2),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人均財政科技撥款=財政科技撥款額÷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數(shù),2006-2010年財政科技撥款額逐年遞增,??萍夹g(shù)人員數(shù)逐年遞減,則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人均財政科技撥款逐年增加,(2)正確 (3),“十一五”期間該地區(qū)財政科技撥款總和為543.9+57 5.6+703.2+816.2+97 5.5 >1100+1500+950=35 50億元,(3)錯誤。綜上,正確的有1個,B正確。
    89.【答案】B。解析:2007年該地區(qū)財政科技撥款年增長率為 ≈ <0.1,2008年為 ≈ >0.2,2009年為 = <0.2,2010年為 < <0.2,則2008年該地區(qū)財政科技撥款年增長率高。
    90.【答案】A。解析:“十一五”時期后兩年該地區(qū)財政科技撥款額為(816.2+975.5)億元,這兩年的財政總支出為( + )億元,則所求為( 816.2+975.5)÷( + ),由于816.2:975.2= = ≈ , ≈27,則( 816.2+975.5)÷( + )≈ = =3.859%,與A接近。
    91.【答案】C。解析:由圖二中的折線可知,2006-2010年間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高的年份是2008年,排除B、D;結(jié)合A、C項,2008年增長量為114830-93572=21258億元,2010年為156998-132678=24320億元,排除A、選擇C。
    92.【答案】D。解析:由圖一可知,月度同比增長速度高的是2月為22.1%,低的是1月為14.0%.相差22.1-14.0=8.1個百分點。
    93.【答案】B。解析:設(shè)2009年2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A億元,1月為B億元,則有 =a+1即A=B (a+1),故2010年2月的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為A(1+22.1%)億元,1月為B(1+14.0%)億元,所求為 -1=(a+1)×1.0x-1=1.0xa+0.0x,選項中只有B項接近,忽略0.0x的影響,只能選B。 .
    94.【答案】A。解析:200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79145÷(1+15.8%)。所求為156998一 , =66000< =70000,所以86998=156998-70000<156998一 <156998-66000=90998億元,只有A項滿足。
    95.【答案】D。解析:(1),由圖二可知,2006-2010年各年的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都高于15%,則年平均增長速度必然高于15%,(1)正確;(2),由圖一可知,12個月中只有1月和7月的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月同比增長速度低于18%.則(2)正確;(3),由圖二可知,2009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年增長速度為15.5%,為“十一五”時期低,(3)正確。綜上,正確的個數(shù)有3個,D正確。
    96.【答案】C。解析:一天的時間共24x60=1440分鐘,由條形圖可求出,城鎮(zhèn)居民家務(wù)勞動時間為1440-435-648-261=96分鐘,因此①處的數(shù)據(jù)應為96,答案選C。
    97.【答案】D。解析:由條形圖可知,該市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工作時間比農(nóng)村居民少 ×100%= ×100%= < =5%,只有D符合。
    98.【答案】D。解析:由右扇形圖可知,該市農(nóng)村居民人均每天用于健身鍛煉的時間占每日可自由支配時間的比重為10%,結(jié)合條形圖可求出,該市農(nóng)村居民人均每天用于健身鍛煉的時間為227x10%=22.7分鐘,答案選D。
    99.【答案】A。解析:由圖可知,城鎮(zhèn)居民人均每年用于閱讀書刊的時間為(261x8%x365)分鐘,農(nóng)村居民人均每年用于閱讀書刊的時間為(227x4%x365)分鐘,則該市城鎮(zhèn)居民人均每年用于閱讀書刊的時間是農(nóng)村居民的 > =2倍,只有A符合。
    100.【答案】B。解析:(1),由扇形圖可知,城鎮(zhèn)、農(nóng)村居民每日人均用于學習培訓的時間占可自由支配時間的比例均為2%,但城鎮(zhèn)、農(nóng)村居民人均每日可以自由支配時間不相等,故城鎮(zhèn)、農(nóng)村居民每日人均用于學習培訓的時間也不相等,(1)錯誤:(2),由圖可知,城鎮(zhèn)居民人均每日用于看電視的時間為(261x44%)分鐘,農(nóng)村居民人均每日用于看電視的
    時間為(227x56%)分鐘,則城鎮(zhèn)居民用于看電視的時間比農(nóng)村居民少 =1一 <10%,(2)錯誤;(3),由圖可知,城鎮(zhèn)居民人均每日用于社會交往的時間為261x7%<20分鐘,農(nóng)村居民人均每日用于社會交往的時間為227x10%=22.7分鐘,則城鎮(zhèn)居民用于社會交往的時間比農(nóng)村居民少,(3)正確。綜上,正確的只有(3),答案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