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三要素

字號:

色彩的三要素分:明度、純度和色相純度;指的是色彩的鮮艷程度,它取決于一處顏色的波長單一程度。我們的視覺能辨認出的有色相感的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鮮艷度,比如綠色,當它混入了白色時,雖然仍舊具有綠色相的特征,但它的鮮艷度降低了,明度提高了,成為淡綠色;當它混入黑色時,鮮艷度了降低了,明度變暗了,成為暗綠色;當混入與綠色明度相似的中性灰時,它的明度沒有改變,純度降低了,成為灰綠色。 不同的色相不但明度不等,純度也不相等,例如純度的色是紅色,黃色純度也較高,但綠色就不同了,它的純度幾乎才達到紅色的一半左右。 在人的視覺中所能感受的色彩范圍內,絕大部分是非高純度的色,也就是說,大量都是含灰的色,有了純度的變化,才使色彩顯得極其豐富。 純度體現了色彩內向的品格。同一個色相,即使純度發(fā)生了細微的變化,也會立即帶來色彩性格的變化。 明度;在無彩色中,明度的色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為黑色,中間存在一個從亮到暗的灰色系列。在有彩色中,任何一種純度色都有著自己的明度特征。例如,黃色為明度的色,處于光譜的中心位置,紫色是明度最低的色,處于光譜的邊緣,一個彩色物體表面的光反射率越大,對視覺刺激的程度越大,看上去就越亮,這一顏色的明度就越高。 明度在三要素中具較強的獨立性,它可以不帶任何色相的特征而通過黑白灰的關系單獨呈現出來。色相與純度則必須依賴一定的明暗才能顯現,色彩一旦發(fā)生,明暗關系就會同時出現,在我們進行一幅素描的過程中,需要把對象的有彩色關系抽象為明暗色調,這就需要有對明暗的敏銳判斷力。我們可以把這種抽象出來的明度關系看做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結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