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棵有毒的樹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闖不過就繞過

字號:

一株大樹立在路旁,繁茂蔥榮但卻含有劇毒,你會選擇硬闖還是繞道?料想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繞路——這個人之常情的做法,當(dāng)黑云壓城,危險來臨,闖不過則不如繞過,明哲保身才是明智。
     我們并非偉人豪杰,面對“毒樹”自然要繞,然而任是那置生死于度外的勇者,面對刀山火海絕壁湍河又有幾人能闖?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選擇繞路,不僅能保護(hù)自己,更是一種處世的大智慧。只會“闖”的不是英雄而是莽夫,懂得“繞”的不僅是英雄更是智者。
     眼看著災(zāi)難呲牙咧嘴地逼近,與其硬著頭皮迎難而上落得個遍體鱗傷,還不如退避三舍,舍近取遠(yuǎn)。三十六計中的“走為上計”難道不是最妙的一著?遙想那范蠡,深諳著“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遠(yuǎn)離了野心勃勃、不可共富貴越王,攜手西子,“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任白衣勝雪,好不逍遙自在。他的“繞”,保護(hù)他避開了那危險的、有毒的爪牙,使他擁有安全而愜意的生活,這一切,都是拜那“繞”字所賜。闖不過則繞過,明此哲理方可保身,方可保全自己的寶貴生命和人身安全。
     一代“詩佛”王維也是個明晰此理之人,他看見官場的黑暗險惡,絕不愿被卷入這漩渦之中,于是,他遠(yuǎn)遠(yuǎn)地繞開,寄身于輞川之畔的藍(lán)天別墅,寄情于天地浩渺湖光山色之中。既然樹有毒,何必嘗苦果,想要“不中毒”的方法不正是躲開“毒源”嗎?在危險前選擇繞開的人,是最睿智之人,如果無力奮勇一戰(zhàn),又不愿被“毒”沾染,不妨像王維一般聰明地轉(zhuǎn)身背對“毒樹”,行到水窮之處,坐看茫茫云起。闖不過則繞過,明此哲理方可保身,方可擁有為人處世的絕妙智慧。
     俗語云:識時務(wù)者為俊杰,也就是說,明哲保身才是立身之道;相反,一味硬干,不知繞路之人卻只會身敗名裂,落得個兩手空空的下場?!都t樓夢》種的秋桐仗著自己是賈赦所賜,身份特殊,竟闖入王熙鳳與尤二姐的斗爭中,最終成為鳳姐的棋子,下場頗慘。在危險的毒樹面前,我們真應(yīng)當(dāng)如黛玉初進(jìn)賈府一般“步步留心,時時在意”。闖不過則繞過,明哲保身,這才是最正確而明智的做法。
     當(dāng)一棵劇毒的大樹佇立在眼前,不妨選擇繞過去,這不是懦弱,而是為了自我保全;這也不是愚笨,而是一種處世智慧?!氨M瘁事君,明哲保身,進(jìn)退始終,不失其道”,古木參天,毒瘴幢幢,沒關(guān)系,讓我們繞過去,繼續(xù)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