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佛前釋笑
一天,紀曉嵐(清代大學者)陪同乾隆皇帝游大佛寺。君臣二人來到天王殿,但見殿內正中一尊大肚彌勒佛,坦胸露腹,正在看著他們憨笑。乾隆問:“此佛為何見朕笑?”
紀曉嵐從容答道:“此乃佛見佛笑。”
乾隆問:“此話怎講?”
紀曉嵐道:“圣上乃文殊菩薩轉世,當今之活佛,今朝又來佛殿禮佛,所以說是佛見佛笑?!?BR> 乾隆暗暗贊許,轉身欲走,忽見大肚彌勒佛正對紀曉嵐笑,回身又問:“那佛也看卿笑,又是為何?”
紀曉嵐說:“圣上,佛看臣笑,是笑臣不能成佛。”
乾隆稱贊紀曉嵐善辯。
篇二:紀曉嵐相親
紀曉嵐?jié)M腹經(jīng)綸學富五車,并且才思敏捷詼諧幽默,有關大學士的段段傳聞軼事,在今天仍然大放異彩,紀大才子相親就是其中膾炙人口的一段。
紀曉嵐的父親紀容舒對年輕的紀曉嵐要求非常嚴格,對一向風流的紀曉嵐說,你考不中秀才就不給你娶妻。紀曉嵐暗樂,就考中秀才啊,好辦。紀曉嵐天資聰慧,稍微一努力,就在十七歲時考上了秀才,一時譽冠鄉(xiāng)里,紀容舒只得兌現(xiàn)諾言,消息一傳出去,來紀府提親的排起長隊,沒想到紀曉嵐一概不答應,紀容舒有些惱火,就質問紀曉嵐,你以為你是誰啊,剛考中這么一個秀才就目中無人了?這么多大家才女都配不上你這個小秀才了?紀曉嵐說,既然父親恩準我少年娶妻,就請尊重我的意愿,犬子久聞東光馬永圖的二小姐馬月芳才貌超群,多少富賈子弟登門求婚都被馬小姐的試題給擋在了門外,我想到馬府去碰碰運氣。紀容舒捋了捋胡子笑著說,原來你小子還挺有眼光啊,看上東光望族馬家二小姐了,有志氣!
紀容舒給紀曉嵐準備了幾馬車禮品,并派遣弟弟紀容勛帶紀曉嵐到東光馬家求婚。
紀曉嵐叔侄過了王莽河,遠遠地就看見一片青磚瓦舍甲第連云,在夕陽照射下蔚為壯觀,一問向導,那就是東光馬府了。
馬永圖也早聽說過滄縣神童紀曉嵐,所以對紀曉嵐叔侄的到訪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及至見了紀曉嵐,發(fā)現(xiàn)這個紀曉嵐天庭飽滿,倜儻風流,心里就許下了這樁婚事。那馬月芳小姐聽說紀大才子也來求婚,高興地心花怒放,高興了一陣子,馬小姐心想,這紀曉嵐是有真才實學呢,還是徒有虛名,我今天倒要領教一番。于是,馬月芳吩咐筆墨伺候,刷刷刷,幾下子就寫了上聯(lián),吐露一下自己的心意: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讓紀曉嵐對下聯(lián)。紀曉嵐透過馬小姐的俊朗小楷,看到了她的卓然超群,也看到了她那顆已經(jīng)搖動的芳心,于是紀曉嵐像曹子建做七步詩那樣來回踱了幾步,要過紙筆一揮而就:鸞九聲,鳳九聲,九九八十一聲,聲聲鸞鳳和鳴。紀曉嵐對的下聯(lián)不光工整,而且含蓄地表達了對馬小姐的愛慕,以及和馬小姐舉案齊眉白頭偕老的美好愿望。
紀曉嵐一輪考試表現(xiàn)優(yōu)秀,馬小姐芳心大悅,緊接著就拿出了把眾多求婚者難倒的撒手锏——重排四十八字!
這四十八個字是,月半中秋會佳期下彈琴誦古詩中不聞鐘鼓便深方知星斗移少神仙歸古廟中宰相運心機時歸得桃源洞與神仙下盤棋。馬小姐要求紀曉嵐重新對四十八字進行斷句,能夠讀通順就算合格。紀曉嵐想四個字一句,可是第二句就讀不通了,五個字一句,不光讀不成句,還有剩余文字,七個字一句,字數(shù)又不夠,紀曉嵐碰了幾次壁后,禁不住自責起來,像馬小姐這么有才的女孩,豈能出按習慣思維出牌的題目,這里邊一定暗含玄機,這樣改換了思維角度后,眼前一下子柳暗花明,原來馬小姐出的是一首藏頭露尾詩,起頭八月中秋的八字藏到了尾字的棋中,二到八句的第一個字是前一句末尾那個字的半邊。
于是,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的紀大才子朗聲念道:八月中秋會佳期,月下彈琴誦古詩,寺中不聞鐘鼓便,更深方知星斗移。多少神仙歸古廟,廟中宰相運心機。幾時歸得桃源洞,同與神仙下盤棋。
心機被破譯了的馬小姐再無話可說,高興地裊裊婷婷走出閨房,和紀曉嵐叔侄見禮,郎才女貌金玉良緣遂成美麗佳話。
篇三:紀曉嵐的幽默故事
一天中午,六歲的紀曉嵐在自家院子里玩耍。
他父親走過來,讓他到學堂去叫哥哥回來吃午飯。
紀曉嵐答應了,一蹦一跳地來到學堂,推門進去一看,只見哥哥正低著頭、垂著手,站在先生的面前。
他大叫一聲:“哥哥,快回家吃午飯?!?BR> 哥哥稍微抬了抬頭,沒有說什么,就又低下頭去了。
紀曉嵐見哥哥不動,跑上前去,想拉他回家。
先生阻攔道:“慢著,你哥哥正在挨罰呢!”
紀曉嵐睜大雙眼問:“為什么?”
先生說:“我出了個上聯(lián)叫他對,他對不出來,所以挨罰?!?BR> 紀曉嵐眨眨眼睛:“??!原來是這樣呀!先生,我替哥哥對上,行不?”
先生見紀曉嵐只是一個五六歲的小毛孩,笑了笑,就順口答應:“行,不過,對不上,可得連你也一齊罰。”
紀曉嵐說:“好,你出上聯(lián)吧!”
先生見他真的要對,就認真地想了想,說了上聯(lián):“葦草編席席蓋葦”。
這時,天色已晚。田地里耕作的農(nóng)民紛紛回家。一個農(nóng)夫揚著鞭子趕著牛從門前經(jīng)過。
紀曉嵐發(fā)現(xiàn)了這一情景,腦袋一歪,頭一抬,立即得了一個妙句,于是朗聲答道:“牛皮擰鞭鞭打?!?。
先生聽后,大吃一驚,連連點頭,嘴里不斷說:“好!好!好!反應如此敏捷,真不愧是一位神童!”并揮手示意,讓他哥倆回家吃飯。
篇四:紀曉嵐的幽默故事
那是一年初夏的一天傍晌,紀曉嵐從景城馮氏書鋪借書回來,要回崔爾莊去。待他走到景城東街口時,便被一群人擋住了去路。人群之中,聲嘶力竭的吵鬧之聲不絕于耳,紀曉嵐擠到人群里面,看見兩個大漢正爭吵得面紅耳赤。這兩人一個三十歲上下,另一個四十多歲。他倆中間放著一只簸籮。
那個三十來歲的漢子赤*著臂膀,滿口污言*語,眼珠子快瞪出來了。那個四十多歲的人也不示弱,袖管高挽,兩手叉腰,罵罵咧咧,一張嘴唾沫星子四濺??礃幼樱@倆人大有拼個你死我活的架式。
紀曉嵐眨巴著兩只烏黑的眼睛,東看西瞧地觀察起來。他從人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中,明白了這兩人爭吵的原因:這三十來歲的漢子,是油坊里的掌柜;那四十來歲的男人,是個面坊掌柜。他們的兩家作坊離得很近,?;ハ嘟栌霉ぞ?。前幾天,油坊里少了一只簸籮,掌柜就去面坊里找。面坊里的人說,他們沒有借??墒墙裉?,油坊掌柜到面坊來閑坐,看到面坊掌柜手中拿著的簸籮,正是自己家的那只,便欲拿回。
結果,都說是自己的,話不投機,各不相讓,兩個人便爭吵起來。鄉(xiāng)親們圍了很多,但誰也不清楚當中的細節(jié),說不清簸籮到底是哪家的,只好看著著急,也想不出勸解的話來。
這時,紀曉嵐心生一計,竟然忘了自己還是個小孩子,卻象個大人似地上前勸解,說道:兩位為了一只簸籮,吵鬧的不可開交,實在太不應該,其不有損兩家的和氣?快別吵啦,快別吵啦!油房掌柜看著趕上來說話的小孩,是個富貴人家的公子哥,就對他說:少爺閃遠一些,這事兒不是你能管的。后站些!后站些!以免傷著少爺。
誰知紀曉嵐聽了這話,不但不后站,反而兩手叉在腰間,扯直嗓子高喊起來:豈有此理!你說是你的,他說是他的。我看你倆的話,都不足為憑。還是叫簸籮自己說話,說說誰是它的主人。眾人聽了,嘩然大笑起來。人群中有人認識這是崔爾莊紀府里的五公子,便亂哄哄地議論起來。誰也不肯上前阻攔他,覺得有好戲看啦。這兩位掌柜聽著眾人的議論,也知道了這個小公子是誰,也對他奈何不得,只好由著他的性子來了。
紀曉嵐把書放下,從人群中的一個人手里要過一把鐵鍬。人們不清楚他要干什么,便都瞪大了眼不說話,看這小公子怎么做。紀曉嵐把簸籮往地上一扣,用鍬把在簸籮底上敲打一陣,然后放下鐵鍬,又把簸籮輕輕挪開,彎腰在地上看來看去,接著伸兩個指頭在地上撿了幾下,好象他撿到了什么細小的東西。然后,紀曉嵐直起腰來向眾人一笑,開口說道:這只簸籮說了話,油坊掌柜是它的主人!面坊掌柜一聽,惱怒起來,臉膛憋得像豬肝一樣,指著紀曉嵐嚷道:公子你不可信口亂說,小人才是真正的主人。紀曉嵐張開一只小手,另一手指著說道:你不要再爭了,這些芝麻粒就是證據(jù)。說著走到面坊掌柜面前,伸著手讓他看手中的芝麻粒,你說簸籮是你的,那么你就經(jīng)常用來盛面和五谷雜糧,可是剛才敲打幾下,卻掉下這么多芝麻粒,這只簸籮究竟是誰的,這不是不言自明了嗎?!面坊掌柜的不好再說什么,臉上作紅作白地,扭轉身擠出人群走了。油坊掌柜連聲稱謝,周圍的人也議論紛紛。
一場難解難分的爭吵,就這樣偃旗息鼓了。紀公子才十來歲就會審案的事,也馬上不翼而飛,在四鄉(xiāng)八里傳說開來。
一天,紀曉嵐(清代大學者)陪同乾隆皇帝游大佛寺。君臣二人來到天王殿,但見殿內正中一尊大肚彌勒佛,坦胸露腹,正在看著他們憨笑。乾隆問:“此佛為何見朕笑?”
紀曉嵐從容答道:“此乃佛見佛笑。”
乾隆問:“此話怎講?”
紀曉嵐道:“圣上乃文殊菩薩轉世,當今之活佛,今朝又來佛殿禮佛,所以說是佛見佛笑?!?BR> 乾隆暗暗贊許,轉身欲走,忽見大肚彌勒佛正對紀曉嵐笑,回身又問:“那佛也看卿笑,又是為何?”
紀曉嵐說:“圣上,佛看臣笑,是笑臣不能成佛。”
乾隆稱贊紀曉嵐善辯。
篇二:紀曉嵐相親
紀曉嵐?jié)M腹經(jīng)綸學富五車,并且才思敏捷詼諧幽默,有關大學士的段段傳聞軼事,在今天仍然大放異彩,紀大才子相親就是其中膾炙人口的一段。
紀曉嵐的父親紀容舒對年輕的紀曉嵐要求非常嚴格,對一向風流的紀曉嵐說,你考不中秀才就不給你娶妻。紀曉嵐暗樂,就考中秀才啊,好辦。紀曉嵐天資聰慧,稍微一努力,就在十七歲時考上了秀才,一時譽冠鄉(xiāng)里,紀容舒只得兌現(xiàn)諾言,消息一傳出去,來紀府提親的排起長隊,沒想到紀曉嵐一概不答應,紀容舒有些惱火,就質問紀曉嵐,你以為你是誰啊,剛考中這么一個秀才就目中無人了?這么多大家才女都配不上你這個小秀才了?紀曉嵐說,既然父親恩準我少年娶妻,就請尊重我的意愿,犬子久聞東光馬永圖的二小姐馬月芳才貌超群,多少富賈子弟登門求婚都被馬小姐的試題給擋在了門外,我想到馬府去碰碰運氣。紀容舒捋了捋胡子笑著說,原來你小子還挺有眼光啊,看上東光望族馬家二小姐了,有志氣!
紀容舒給紀曉嵐準備了幾馬車禮品,并派遣弟弟紀容勛帶紀曉嵐到東光馬家求婚。
紀曉嵐叔侄過了王莽河,遠遠地就看見一片青磚瓦舍甲第連云,在夕陽照射下蔚為壯觀,一問向導,那就是東光馬府了。
馬永圖也早聽說過滄縣神童紀曉嵐,所以對紀曉嵐叔侄的到訪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及至見了紀曉嵐,發(fā)現(xiàn)這個紀曉嵐天庭飽滿,倜儻風流,心里就許下了這樁婚事。那馬月芳小姐聽說紀大才子也來求婚,高興地心花怒放,高興了一陣子,馬小姐心想,這紀曉嵐是有真才實學呢,還是徒有虛名,我今天倒要領教一番。于是,馬月芳吩咐筆墨伺候,刷刷刷,幾下子就寫了上聯(lián),吐露一下自己的心意: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讓紀曉嵐對下聯(lián)。紀曉嵐透過馬小姐的俊朗小楷,看到了她的卓然超群,也看到了她那顆已經(jīng)搖動的芳心,于是紀曉嵐像曹子建做七步詩那樣來回踱了幾步,要過紙筆一揮而就:鸞九聲,鳳九聲,九九八十一聲,聲聲鸞鳳和鳴。紀曉嵐對的下聯(lián)不光工整,而且含蓄地表達了對馬小姐的愛慕,以及和馬小姐舉案齊眉白頭偕老的美好愿望。
紀曉嵐一輪考試表現(xiàn)優(yōu)秀,馬小姐芳心大悅,緊接著就拿出了把眾多求婚者難倒的撒手锏——重排四十八字!
這四十八個字是,月半中秋會佳期下彈琴誦古詩中不聞鐘鼓便深方知星斗移少神仙歸古廟中宰相運心機時歸得桃源洞與神仙下盤棋。馬小姐要求紀曉嵐重新對四十八字進行斷句,能夠讀通順就算合格。紀曉嵐想四個字一句,可是第二句就讀不通了,五個字一句,不光讀不成句,還有剩余文字,七個字一句,字數(shù)又不夠,紀曉嵐碰了幾次壁后,禁不住自責起來,像馬小姐這么有才的女孩,豈能出按習慣思維出牌的題目,這里邊一定暗含玄機,這樣改換了思維角度后,眼前一下子柳暗花明,原來馬小姐出的是一首藏頭露尾詩,起頭八月中秋的八字藏到了尾字的棋中,二到八句的第一個字是前一句末尾那個字的半邊。
于是,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的紀大才子朗聲念道:八月中秋會佳期,月下彈琴誦古詩,寺中不聞鐘鼓便,更深方知星斗移。多少神仙歸古廟,廟中宰相運心機。幾時歸得桃源洞,同與神仙下盤棋。
心機被破譯了的馬小姐再無話可說,高興地裊裊婷婷走出閨房,和紀曉嵐叔侄見禮,郎才女貌金玉良緣遂成美麗佳話。
篇三:紀曉嵐的幽默故事
一天中午,六歲的紀曉嵐在自家院子里玩耍。
他父親走過來,讓他到學堂去叫哥哥回來吃午飯。
紀曉嵐答應了,一蹦一跳地來到學堂,推門進去一看,只見哥哥正低著頭、垂著手,站在先生的面前。
他大叫一聲:“哥哥,快回家吃午飯?!?BR> 哥哥稍微抬了抬頭,沒有說什么,就又低下頭去了。
紀曉嵐見哥哥不動,跑上前去,想拉他回家。
先生阻攔道:“慢著,你哥哥正在挨罰呢!”
紀曉嵐睜大雙眼問:“為什么?”
先生說:“我出了個上聯(lián)叫他對,他對不出來,所以挨罰?!?BR> 紀曉嵐眨眨眼睛:“??!原來是這樣呀!先生,我替哥哥對上,行不?”
先生見紀曉嵐只是一個五六歲的小毛孩,笑了笑,就順口答應:“行,不過,對不上,可得連你也一齊罰。”
紀曉嵐說:“好,你出上聯(lián)吧!”
先生見他真的要對,就認真地想了想,說了上聯(lián):“葦草編席席蓋葦”。
這時,天色已晚。田地里耕作的農(nóng)民紛紛回家。一個農(nóng)夫揚著鞭子趕著牛從門前經(jīng)過。
紀曉嵐發(fā)現(xiàn)了這一情景,腦袋一歪,頭一抬,立即得了一個妙句,于是朗聲答道:“牛皮擰鞭鞭打?!?。
先生聽后,大吃一驚,連連點頭,嘴里不斷說:“好!好!好!反應如此敏捷,真不愧是一位神童!”并揮手示意,讓他哥倆回家吃飯。
篇四:紀曉嵐的幽默故事
那是一年初夏的一天傍晌,紀曉嵐從景城馮氏書鋪借書回來,要回崔爾莊去。待他走到景城東街口時,便被一群人擋住了去路。人群之中,聲嘶力竭的吵鬧之聲不絕于耳,紀曉嵐擠到人群里面,看見兩個大漢正爭吵得面紅耳赤。這兩人一個三十歲上下,另一個四十多歲。他倆中間放著一只簸籮。
那個三十來歲的漢子赤*著臂膀,滿口污言*語,眼珠子快瞪出來了。那個四十多歲的人也不示弱,袖管高挽,兩手叉腰,罵罵咧咧,一張嘴唾沫星子四濺??礃幼樱@倆人大有拼個你死我活的架式。
紀曉嵐眨巴著兩只烏黑的眼睛,東看西瞧地觀察起來。他從人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中,明白了這兩人爭吵的原因:這三十來歲的漢子,是油坊里的掌柜;那四十來歲的男人,是個面坊掌柜。他們的兩家作坊離得很近,?;ハ嘟栌霉ぞ?。前幾天,油坊里少了一只簸籮,掌柜就去面坊里找。面坊里的人說,他們沒有借??墒墙裉?,油坊掌柜到面坊來閑坐,看到面坊掌柜手中拿著的簸籮,正是自己家的那只,便欲拿回。
結果,都說是自己的,話不投機,各不相讓,兩個人便爭吵起來。鄉(xiāng)親們圍了很多,但誰也不清楚當中的細節(jié),說不清簸籮到底是哪家的,只好看著著急,也想不出勸解的話來。
這時,紀曉嵐心生一計,竟然忘了自己還是個小孩子,卻象個大人似地上前勸解,說道:兩位為了一只簸籮,吵鬧的不可開交,實在太不應該,其不有損兩家的和氣?快別吵啦,快別吵啦!油房掌柜看著趕上來說話的小孩,是個富貴人家的公子哥,就對他說:少爺閃遠一些,這事兒不是你能管的。后站些!后站些!以免傷著少爺。
誰知紀曉嵐聽了這話,不但不后站,反而兩手叉在腰間,扯直嗓子高喊起來:豈有此理!你說是你的,他說是他的。我看你倆的話,都不足為憑。還是叫簸籮自己說話,說說誰是它的主人。眾人聽了,嘩然大笑起來。人群中有人認識這是崔爾莊紀府里的五公子,便亂哄哄地議論起來。誰也不肯上前阻攔他,覺得有好戲看啦。這兩位掌柜聽著眾人的議論,也知道了這個小公子是誰,也對他奈何不得,只好由著他的性子來了。
紀曉嵐把書放下,從人群中的一個人手里要過一把鐵鍬。人們不清楚他要干什么,便都瞪大了眼不說話,看這小公子怎么做。紀曉嵐把簸籮往地上一扣,用鍬把在簸籮底上敲打一陣,然后放下鐵鍬,又把簸籮輕輕挪開,彎腰在地上看來看去,接著伸兩個指頭在地上撿了幾下,好象他撿到了什么細小的東西。然后,紀曉嵐直起腰來向眾人一笑,開口說道:這只簸籮說了話,油坊掌柜是它的主人!面坊掌柜一聽,惱怒起來,臉膛憋得像豬肝一樣,指著紀曉嵐嚷道:公子你不可信口亂說,小人才是真正的主人。紀曉嵐張開一只小手,另一手指著說道:你不要再爭了,這些芝麻粒就是證據(jù)。說著走到面坊掌柜面前,伸著手讓他看手中的芝麻粒,你說簸籮是你的,那么你就經(jīng)常用來盛面和五谷雜糧,可是剛才敲打幾下,卻掉下這么多芝麻粒,這只簸籮究竟是誰的,這不是不言自明了嗎?!面坊掌柜的不好再說什么,臉上作紅作白地,扭轉身擠出人群走了。油坊掌柜連聲稱謝,周圍的人也議論紛紛。
一場難解難分的爭吵,就這樣偃旗息鼓了。紀公子才十來歲就會審案的事,也馬上不翼而飛,在四鄉(xiāng)八里傳說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