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簡介

字號:

鋼琴簡介
     鋼琴是源自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普遍用于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于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里面包著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fā)出聲音。鋼琴被稱為樂器。
    鋼琴的起源
     鋼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簡稱piano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動琴槌以敲打琴弦。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鋼琴發(fā)源于歐洲,十七世紀末,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發(fā)明的一種類似現(xiàn)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在所有樂器中,鋼琴最像機器。它簡直就是一種機器,人用手操作的機器。其尊容談不上優(yōu)美,故此畫家們很少讓它入畫。然而人機結合,人機相遇,它忽地靈通了!能彈了[url貝多芬,如哲人之沉思雄辨;彈肖邦,如吟詩;彈德彪西,以如作畫。它竟兼有了詩人、畫家、哲人、鼓動家的功能。尼采、托爾斯泰、阿道爾諾們愛之,彈之,當然不是沒有緣故了。” “想想看吧,世無鋼琴,我們也就沒有莫扎特的二十幾部鋼琴協(xié)奏曲了;也就沒有貝多芬的奏鳴曲了;沒有肖邦的那些鋼琴詩了;德彪西的‘鋼琴畫’也就不可得而賞之了。那人間將是何等的荒涼、寂寞!”辛豐年先生在《鋼琴文化300年》中的論述不但精辟地道出了鋼琴的外型、內(nèi)涵和精神,更道出了鋼琴不可或缺的社會功能。
     鋼琴之所以成為樂器大家族中的“王者”,是人類的精神文明及科技。鋼琴文明的發(fā)展所賦于它的,鋼琴作為樂器的出現(xiàn),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需求,鋼琴的發(fā)展更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類社會精神生活不斷發(fā)展的狀態(tài)。鋼琴作為物質(zhì)基礎,為音樂家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條件,音樂家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鋼琴文化又促進鋼琴結構功能的進一步成熟。由此我們說鋼琴是鋼琴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解鋼琴、認識鋼琴,也就成為了一個音樂人認識鋼琴文化的必須了。 通常人們認為鋼琴有近300年歷史,即1709年由意大利制琴大師B·克里斯托福里所創(chuàng)制的現(xiàn)代鋼琴的前身。在以后的200多年,又不斷改進完善,方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現(xiàn)代鋼琴。然而,鋼琴的整個演變過程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即現(xiàn)代鋼琴出現(xiàn)之前,鋼琴已存在了300多年,我們稱這一階段的鋼琴為古鋼琴?,F(xiàn)代鋼琴的前身只是1709年古鋼琴質(zhì)的發(fā)展與飛躍。若沒有古鋼琴發(fā)展的“量”的積累,也就不會產(chǎn)生1709年古鋼琴“質(zhì)”的飛躍。
    鋼琴的起源
     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與古西臘的弦什(一弦琴)。將弦什的琴弦不斷增加,逐漸形成了多弦樂器。進而多弦樂器又演變成兩種演奏形式的樂器。一是以手指撥動琴弦發(fā)音的多弦樂器。后與鍵盤結合成為撥弦古鋼琴。另一種是以手指撥動琴鍵,裝置于鍵尾的小槌擊弦發(fā)音的古鋼琴。這兩種樂器都是現(xiàn)代鋼琴的鼻祖,故統(tǒng)稱之為古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