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高三記敘文:刀桿節(jié)

字號:

“刀桿節(jié)”是僳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體育節(jié)日,每年農(nóng)歷
    二月初八舉行。
    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成群結隊地來到“刀
    桿節(jié)”會場,觀看“上刀山,下火海”活動。
    幾聲火槍響過之后,首先七八名“香通”(上刀桿表演者)為
    眾人表演“跳火舞”。他們上身*露,光著腳,模仿各種禽獸動作
    ,在一堆一堆燒紅的木炭上,來回跳動,還不時抓炭火在身上揩抹
    ,圓渾的火球在手中翻滾、搓揉,而他們卻毫不在意。經(jīng)過火的洗
    禮,意味著在新的一年里消除各種災難。
    會場中央,矗立著二根約20米長的粗大木桿,木桿上綁有3
    6把鋒利的長刀,刀口向上,銀光閃閃,形成一架高得讓人生畏的
    刀梯。就在人們敬畏擔憂之時,上刀桿必不可少的祭祀開始了,幾
    個穿著紅衣裳,頭戴紅包頭,光著腳的勇士,健步來到刀桿下,跪
    在一幅古代武將畫像前,然后雙手舉杯過頭,口中念念有詞,接著
    將酒一飲而盡。然后,他們縱身躍起,輕盈敏捷地爬上刀桿,雙手
    握住刀口,雙腳踩著刀刃,魚貫而上。
    最先爬上頂端的人,還要作高難度倒立動作,燃放鞭炮。幾千
    名觀眾仰首觀望,不時爆發(fā)出陣陣喝彩聲。
    這一古老而又奇特的“刀桿節(jié)”,已被有關部門正式定為僳僳
    族的傳統(tǒng)體育活動。
    每年這天,練武者苦練本領,傳授先進功法。于是代代相傳,
    形成刀桿節(jié)。節(jié)日這大,兒十里內(nèi)外的僳僳族群眾,穿著節(jié)日的盛
    裝,從四方八面匯集到羊腸河畔的刀桿場。在夜幕降臨大地時,刀
    桿場上的里里外外燃起許多火堆。忽然,廣場中央燃起的四個大火
    堆的熊熊烈火騰空而起,照射春滿場的人群。接著鋩鑼當當響,刀
    桿場上的人們互相拉起手來,圍著明亮的火堆,跳起輕快的三弦舞
    。當場上四堆烈火燃得只剩下紅紅的火炭時,活動的主持者宣布“
    跳火海”開始。這時,五個赤著雙腳的驃勇漢子立即闖入場上的火
    海,在里面不停地彈跳,急促的腳步踩起無數(shù)的火花四處飛濺,好
    似飛逝的流星。
    接著,闖火者以閃電般的速度,個個手棒通紅的火炭,分別在
    臉上和身上擦洗,然后又讓火球在他們手中飛炔地翻滾、搓揉。圍
    觀的群眾時而歡快,時而緊張,時而贊嘆,時而驚訝…迸進發(fā)出陣
    陣喝彩聲。經(jīng)過一陣緊張激烈的表演雌堆火炭被踩成碎粒,火焰已
    奄奄一息時,“跳火海”活動方告結束。第二天,刀桿場上豎起兩
    根二十余米高的紅花樹桿,樹間交叉著三十六把刀刃朝上的長刀。
    晌午時刻,歡樂的人群再次擠滿廣場。隨著主持者一聲令下,鑼鼓
    喧天,鞭炮齊鳴,昨晚“跳火?!钡奈迕F大頭戴藍布帽,身裝大
    、紅袍,赤腳沖至刀桿樹下,各自斟滿一杯壯膽酒一飲而盡。隨即
    縱身跳上刀桿,雙手緊抓上層的刀面,赤腳斜踩于下層鋒利的刀刃
    上,運用平時練就的氣功本領撐著腳掌,手腳交替,一步一步地向
    上攀登。當勇士們登上高高的桿頂時,場上簇擁的觀眾,個個瞠目
    結舌,并爆發(fā)出熱烈的歡呼聲。
    僳僳族農(nóng)歷二月八日的刀桿節(jié),相傳是紀念一位對僳僳族施以
    重恩的古代漢族英雄。僳僳族人民把這位英雄獻身的忌日定為自己
    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儀式,表達愿赴湯蹈
    火相報的感情。刀桿節(jié)這天,幾名健壯男子先表演“蹈火”儀式。
    他們赤*雙腳,跳到燒紅的火炭堆里,表演各種絕技。第二天,他
    們把磨快的36把長刀,刀口向上分別用藤條橫綁在兩根20多米
    高的木架上,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從快刀刃口攀上頂端,
    并在桿頂表演各種高難動作。如今,這項驚險的傳統(tǒng)祭奠儀式,已
    演變?yōu)樗鬯圩搴脻h表演絕技的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