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育實習調查報告范文(2015)

字號:

根據(jù)自己在兩個月的實習期間里在一線教學的親身體會和深入課堂的觀察和訪談結果設計了一份“高中歷史課課堂管理現(xiàn)狀問題問卷調查表”,并在南京中華中學高一年級進行了實地調查。
    1 問卷調查
    1.1調查對象和方法
    結合自身在實習兩個月的時間里在一線教學的親身體會和深入課堂的觀察和訪談結果設計了一份“高中歷史課課堂管理現(xiàn)狀問卷調查表”。問卷調查對象為隨機抽取呃高一年級的6個班級的學生。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00份,各班各50份。高一(5)班共收回45份,有效卷40份;高一(6)班共收回48份,有效卷47份;高一(8)班共收回50份,有效卷47份;高一(9)班共收回47份,有效卷46份;高一(10)班共收回45份,有效卷40份;高一(11)班共收回50份,有效卷49份。
    調查問卷共24小題,均為單選題。每題共四個選項,分別是:A、總是100%; B、大多時候75% C、偶爾25% D、從不0%
    調查問卷主要從明了課堂目標、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科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追求自己的興趣、體驗成功、收到迅速,真實的反饋、受到合理的約束、整合學習的時間、與同學積極交往、得到與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學習風格相匹配的教學,共10項問題進行調查。
    1.2 調查結果
    表:高一問卷調查統(tǒng)計表
    題目  
     選A  
    人數(shù)  
     占百分比  
     選B  
    人數(shù)  
     占百分比  
     選C  
    人數(shù)  
     占百分比  
     選D  
    人數(shù)  
     占百分比  
    ⒈明了課堂目標:  
     ⑴你明了每節(jié)課的目標嗎?  
     34  
     37.78  
     46  
     51.11   
     8  
     8.89   
     2  
     2.22   
    ⑵課上教師的要求明確嗎?  
     52  
     57.78  
     33  
     36.67   
     3  
     3.33   
     2  
     2.22   
    ⒉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⑴你經(jīng)常主動回答問題嗎?  
     3  
     3.33  
     11  
     12.22   
     48  
     53.33   
     28  
     31.11   
    ⑵你在課堂上有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嗎?  
     16  
     17.78  
     32  
     35.56   
     32  
     35.56   
     10  
     11.11   
    ⑶你對改變我們的課堂提出過意見嗎?  
     3  
     3.33  
     6  
     6.67   
     36  
     40.00   
     45  
     50.00   
    ⑷你花在小組和全班活動的時間平衡嗎?  
     11  
     12.22  
     31  
     34.44   
     32  
     35.56   
     15  
     16.67   
    ⒊學科內容和生活相聯(lián)系:  
     ⑴你認為課上所學在你生活的其他方面有用嗎?  
     22  
     24.44  
     23  
     25.56   
     38  
     42.22   
     7  
     7.78   
    ⑵教師有否要求你在課外收集信息或材料用于課堂的作業(yè)?  
     3  
     3.33  
     24  
     26.67   
     53  
     58.89   
     10  
     11.11   
    ⒋追求自己的興趣:  
     ⑴你對本學科感興趣嗎?  
     29  
     32.22  
     33  
     36.67   
     25  
     27.78   
     3  
     3.33   
    ⑵你能自主選擇學習的主題嗎?  
     14  
     15.56  
     28  
     31.11   
     37  
     41.11   
     11  
     12.22   
    ⒌體驗成功:  
     ⑴你完成了已定的學習目標嗎?  
     11  
     12.22  
     52  
     57.78   
     25  
     27.78   
     2  
     2.22   
    ⑵在課堂上你體驗過成功嗎?  
     12  
     13.33  
     38  
     42.22   
     37  
     41.11   
     3  
     3.33   
    ⒍收到反饋:  
     ⑴教師對你的學習評價有用嗎?  
     41  
     45.56  
     32  
     35.56   
     15  
     16.67   
     2  
     2.22   
    ⑵作業(yè)和測驗能促使你進步嗎?  
     38  
     42.22  
     38  
     42.22   
     12  
     13.33   
     2  
     2.22   
    ⒎受到合理的約束:  
     ⑴課堂井然有序嗎?  
     22  
     24.44   
     56  
     62.22   
     11  
     12.22   
     1  
     1.11   
    ⑵你知道課堂規(guī)章和程序嗎?  
     36  
     40.00   
     41  
     45.56   
     10  
     11.11   
     3  
    1.3調查結果分析
    從問卷調查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普通高中歷史課課堂教學在不斷優(yōu)化,取得很多成就。金無足赤。當前普通高中歷史課課堂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學管理方面的問題(問卷的第1、3、4、5、6、8、10題依次反映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和教學方法層面的具體問題);二是教學交往方面的問題(問卷的第2、9題所反映的);三是教學紀律管理方面的問題(問卷的第7題所反映的)。
    下面著重就教學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2 教學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師過多強調對學生的管束和學生的順從,而較少給學生留出自由的空間。我國現(xiàn)階段的課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以控制為特征的傳統(tǒng)管理階段,很多地區(qū)的普通高中歷史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基本上是傾向于課堂秩序的控制和維護教師的權威,在絕大多數(shù)學校里,教師追求的理想課堂是安靜的課堂,能夠控制的課堂,學生聽從指揮的課堂。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可以發(fā)表意見的機會不多,時間久了,學生也習慣了,所以他們不會經(jīng)常主動回答問題,更不會提出改進我們的教學的意見了。
    其次,在很多高中歷史教師的課堂上,學生花在小組和全班活動的時間極不平衡,絕大多時候課堂上進行的是單一的全班活動,課堂交往時間比重的失調導致學生個體意識的缺乏。我國中小學課堂有兩個顯著特點:⒈與師生交往的時間相比,學生之間的交往時間極少;⒉在本已極少的學生交往時間中,學生個體與全班學生的交往占據(jù)主位,而學生個體之間的交往較少,學生個體與小群體之間以及小群體與小群體之間的交往更是微乎其微。與之相適應,我國中小學課堂中,學生的交往身份基本上也只有兩種:一種是個人,另一種是作為靜態(tài)背景下的班級成員。
    再次,我們很多高中歷史教師在努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出現(xiàn):教師往往對活躍而愛表現(xiàn)的學生予以較多的關注,而對沉默的學生缺少關愛、缺少尊重,以至于在課堂交往中,一部分學生成為交往的“貴族”而另一部分學生則淪落為交往的“奴隸”,甚至出現(xiàn)了教師教學失明失聰?shù)默F(xiàn)象。
    2.2 相應對策
    一、營造民主寬松的交往氛圍是課堂交往和諧進行的基礎。
    1、養(yǎng)成平等對話的教學風格。現(xiàn)代教育學認為,教與學的平等互尊是促進教育、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條件。教師尊重學生,尊重其個性和需求;相信學生,鼓勵學生自我探究、自我實現(xiàn),在課堂中,給學生提供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機會,這樣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形成開放、自由、靈活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2、信任并鼓勵學生參與交往。教師真誠的信任、賞識和鼓勵,可以增強學生的交往信心,“伙伴式”的師生關系,又可增進學生的“向師性”,促進師生友誼,提高教學效果。
    二、實現(xiàn)合作學習,強調生生互動。合作學習是交往教學模式中的重要一環(huán)。合作學習是一種促使學生之間人際交往和合作互動的基本形式。
    初學生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和他人交流的,作為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如何合作。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我們可以在三個步驟上掌握這一過程:學會珍惜合作,掌握合作的技巧,評估。
    第一步,讓學生必須懂得珍惜合作。如,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準備好的材料分給小組成員,但要注意資料的“故意殘缺”,即一個人不能占有全部資料,要求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務,學生必須共享所有的資料,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才能完成任務。合作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使其意識到彼此的需要,彼此能夠互相幫助。
    第二步,學生在逐漸適應合作后,教師可以先讓他們參與塑造團體形象、增強小組凝聚力的活動。如讓小組設計橫幅或海報展示小組的名字和標志。為了確保每個人都參與設計,可以要求在內容上必須有每個成員的作為。在學生慢慢學會了合作之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各種團隊競賽,如“知識接龍”,“辯論賽”等。需要注意幾點:①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組。每個小組包括人數(shù)相同的不同興趣、不同智力、不同特長的成員;每小組在以上方面總體水平要持平。②每個小組內部自己明確分工,如搜集信息的,處理信息的,統(tǒng)籌策劃的等等,每過一段時間角色要輪換。不同角色之間輪換時,也是角色的前任者和后繼者交流經(jīng)驗之時。④鼓勵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力爭團體冠軍,成員之間資源和方法共享才能共贏。
    為了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學習,學生需要有機會討論所發(fā)生的事情,并且評價他們合作是否成功。得到評價和反饋后,合作的頻率和質量都能得到改進。每次組織合作時,教師都應明確表示,每個組的評分不僅要依據(jù)后結果,同時要看小組成員間是否進行了很好的合作—尤其是他們開始活動的速度、他們認真和投入的程度,組員彼此傾聽時的認真程度,組員是否成熟且得體地互相對待,是否每個組員都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
    總之,通過合作學習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友誼,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競合”精神,讓學生既要學會在競爭中勝出,還要學會在合作中超越!
    三、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師的課堂交往技巧。
    1、教師要學會實現(xiàn)心理角色換位,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有效實現(xiàn)師生雙向互動。馬斯洛認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自尊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并依次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fā)展。當?shù)蛯哟涡枰玫讲糠譂M足之后,較高層次的需要就會成為人們所追求的目標。自尊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作為高層次的需要,是人們所追求的目標。當人們的這一高層次的需要得到尊重和滿足的時候,人們才會產(chǎn)生自我價值感,產(chǎn)生積極進取的渴望,也才會有開朗的性格,形成優(yōu)良的個性。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需求、愿望的動機,才能創(chuàng)設相應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潛能,保證教育佳接受效果的出現(xiàn)。
    2、教師應該擅長使用一些小技巧。如,準時上課、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等獲取心理優(yōu)勢;掌握課堂提問、師生對話與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的策略和具體方法必將營造出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交往。
    教無定法。我們的教學本就是充滿激情和生命理想的師生共識、共享和共進的過程,讓我們師生雙方用心用智慧去實現(xiàn)和升華這一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