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詩宋詞中有“瑞安詞匯”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辟R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也許很可以說明方言給人的一種家鄉(xiāng)情結(jié)。由于歷史、地理和政治等多方面原因,漢語言形成了多種方言。各方言共同形成了漢語言體系,各有差異又統(tǒng)一于文字。
瑞安方言來源于古漢語,雖然很少有書面語材料流傳下來,但從我國古代文獻(xiàn)如唐詩宋詞中可以找到與當(dāng)今瑞安話相同的材料,我們在這里用一個并不十分適當(dāng)?shù)恼f法,稱之為“瑞安詞匯”。
正是唐詩宋詞里使用了很多當(dāng)時的口語,這些口語化的“瑞安詞匯”,很可能是當(dāng)時社會上共同使用的詞語,其中的一部分至今仍在瑞安話里使用。為此,我們找到了一些與今瑞安話意義相同的唐詩宋詞。
2
古詩中的“天光、日晝、黃昏”
“天光、天光早”,在瑞安話中指天亮的意思,也指上午的時間,“天光”還引申為早餐,比如“吃天光”。在瑞安童謠《打卵湯》中,就出現(xiàn)有“天光”?!巴舭⊥簦蚵褱?。卵湯花,蓮子燉糖霜。阿娒兒吃底涼汪汪,一夜睏到大(音似佗)天光。”
唐代詩人李群玉在《法華微上人盛話金山境勝,舊游在目,吟成此篇》詩中,有:“潮門梵音靜,海日天光早。”
唐代詩人王昌齡在《送韋十二兵曹》中,有“寒夜天光白,海凈月色真。對坐論歲暮,弦悲豈無因?!?BR> “日晝”,在瑞安話中指中午的意思,“日晝”還引申為中餐。在瑞安童謠《月光光》中,也有“日晝”?!霸鹿夤?,佛上堂;芝麻鹽,配天光;紫帶豆,配日晝;紅粉茄兒配接(濟(jì))力;烏菜干,配黃(音似閑)昏?!?BR> 唐代詩人戴叔倫在《桂陽北嶺偶過野人所居,聊書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詩中,有:“日晝風(fēng)煙靜,花明草樹繁?!痹馐恰叭盏街刑臁钡囊馑?,與瑞安話意義相同。
宋代詩人楊萬里寫下“睡思初酣過午強(qiáng),起來四顧已斜陽?!痹娭幸浴度諘兯?dú)覺》為題,與瑞安話中的“日晝”相同。
“黃昏”這個詞用瑞安話講,音是“閑昏”,引申為晚餐,有“吃黃昏”的說法。上面說到的瑞安童謠《月光光》中,也有“烏菜干,配黃昏”一句。
在古詩中,“黃昏”一詞追溯極遠(yuǎn),早在《離騷》、《楚辭》中,就有其身影?!峨x騷》中“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楚辭》中有“意欲兮沈吟,迫日兮黃昏?!?BR> 在唐詩宋詞中,“黃昏”就更多了。唐代詩人韋莊的《春愁》有“落花寂寂黃昏雨,深院無人獨(dú)倚門?!碧拼娙吮R仝的《苦雪寄退之》有“柴門沒脛晝不掃, 黃昏繞樹棲寒鴉?!辈辉僖灰焕e。
3
“六月、寒天”有詩歌意象
“六月”在瑞安話中,指夏天,也說“五六月”。
在瑞安歌謠中,與“六月”相關(guān)的,以《六月嘗新》最為有名。其中有“ 六月早稻黃又黃,打把稻劍日日忙。天光割來露水谷,黃昏曬燥好上倉?!?BR> 在古代詩詞中,有李頻的《即席送許制之曹南省兄》詩:“梅爛荷圓六月天,歸帆高背虎丘煙。”姚合《聞新蟬寄李馀》詩:“往年六月蟬應(yīng)到,每到聞時骨欲驚?!编嵏拧稇涢L安·六月》詩:“憶長安,六月時,風(fēng)臺水榭逶迤。”包佶《同李吏部伏日口號,呈元庶子、路中丞》詩:“ 火炎逢六月,金伏過三庚。幾度衣裳汗,誰家枕簟清?!睔W陽修《漁家傲》詞:“六月炎天時霎雨。行云涌出奇峰露。沼上嫩蓮腰束素?!壁w以夫《憶舊游慢》詞:“水鄉(xiāng)六月無暑,寒玉散清冰。”黃人杰《臨江仙》詞:“六月炎官收火傘,南薰盡洗煩蒸。”
“寒天”一詞相對于“六月”來說,稍稍陌生,是冬天的意思。在瑞安歌謠《頭字歌》中,可以找到“寒天”相關(guān)的地方?!叭杖仗ご^,劃(落)船吃苦頭。摸黑五更頭,日日汗淋頭。吃的(是)爛菜頭,蓋的(音似耿著)破被頭。六月曬日頭,寒天刺骨頭。破船露(漏)釘頭,舊爻成(變)板頭。劃(落)船冇興頭,地痞捏拳頭,打爻只搖頭。一年干到頭,只剩十指頭。”這是舊社會中,經(jīng)營漁業(yè)的船工、水手的生活寫照。
而在詩詞中,白居易《自題》詩:“老宜官冷靜,貧賴俸優(yōu)饒。熱月無堆案,寒天不趁朝?!焙炫c熱月相對。姚合《和厲玄侍御、無可上人會宿見寄》詩:“九衢難會宿,況復(fù)是寒天。”齊己《剃發(fā)》詩:“向老凋疏盡,寒天不出房。”意思是人老了頭發(fā)掉光了,冬天冷得不敢出門。白居易《初授贊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詩:“寂寞曹司非熱地,蕭條風(fēng)雪是寒天?!睆埣兑熬印吩姡骸昂彀兹斩蹋芟屡臆|?!贬瘏ⅰ斗豆珔仓窀琛吩姡骸昂觳菽军S落盡,猶自青青君始知?!?
唐詩宋詞中有“瑞安詞匯”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辟R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也許很可以說明方言給人的一種家鄉(xiāng)情結(jié)。由于歷史、地理和政治等多方面原因,漢語言形成了多種方言。各方言共同形成了漢語言體系,各有差異又統(tǒng)一于文字。
瑞安方言來源于古漢語,雖然很少有書面語材料流傳下來,但從我國古代文獻(xiàn)如唐詩宋詞中可以找到與當(dāng)今瑞安話相同的材料,我們在這里用一個并不十分適當(dāng)?shù)恼f法,稱之為“瑞安詞匯”。
正是唐詩宋詞里使用了很多當(dāng)時的口語,這些口語化的“瑞安詞匯”,很可能是當(dāng)時社會上共同使用的詞語,其中的一部分至今仍在瑞安話里使用。為此,我們找到了一些與今瑞安話意義相同的唐詩宋詞。
2
古詩中的“天光、日晝、黃昏”
“天光、天光早”,在瑞安話中指天亮的意思,也指上午的時間,“天光”還引申為早餐,比如“吃天光”。在瑞安童謠《打卵湯》中,就出現(xiàn)有“天光”?!巴舭⊥簦蚵褱?。卵湯花,蓮子燉糖霜。阿娒兒吃底涼汪汪,一夜睏到大(音似佗)天光。”
唐代詩人李群玉在《法華微上人盛話金山境勝,舊游在目,吟成此篇》詩中,有:“潮門梵音靜,海日天光早。”
唐代詩人王昌齡在《送韋十二兵曹》中,有“寒夜天光白,海凈月色真。對坐論歲暮,弦悲豈無因?!?BR> “日晝”,在瑞安話中指中午的意思,“日晝”還引申為中餐。在瑞安童謠《月光光》中,也有“日晝”?!霸鹿夤?,佛上堂;芝麻鹽,配天光;紫帶豆,配日晝;紅粉茄兒配接(濟(jì))力;烏菜干,配黃(音似閑)昏?!?BR> 唐代詩人戴叔倫在《桂陽北嶺偶過野人所居,聊書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詩中,有:“日晝風(fēng)煙靜,花明草樹繁?!痹馐恰叭盏街刑臁钡囊馑?,與瑞安話意義相同。
宋代詩人楊萬里寫下“睡思初酣過午強(qiáng),起來四顧已斜陽?!痹娭幸浴度諘兯?dú)覺》為題,與瑞安話中的“日晝”相同。
“黃昏”這個詞用瑞安話講,音是“閑昏”,引申為晚餐,有“吃黃昏”的說法。上面說到的瑞安童謠《月光光》中,也有“烏菜干,配黃昏”一句。
在古詩中,“黃昏”一詞追溯極遠(yuǎn),早在《離騷》、《楚辭》中,就有其身影?!峨x騷》中“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楚辭》中有“意欲兮沈吟,迫日兮黃昏?!?BR> 在唐詩宋詞中,“黃昏”就更多了。唐代詩人韋莊的《春愁》有“落花寂寂黃昏雨,深院無人獨(dú)倚門?!碧拼娙吮R仝的《苦雪寄退之》有“柴門沒脛晝不掃, 黃昏繞樹棲寒鴉?!辈辉僖灰焕e。
3
“六月、寒天”有詩歌意象
“六月”在瑞安話中,指夏天,也說“五六月”。
在瑞安歌謠中,與“六月”相關(guān)的,以《六月嘗新》最為有名。其中有“ 六月早稻黃又黃,打把稻劍日日忙。天光割來露水谷,黃昏曬燥好上倉?!?BR> 在古代詩詞中,有李頻的《即席送許制之曹南省兄》詩:“梅爛荷圓六月天,歸帆高背虎丘煙。”姚合《聞新蟬寄李馀》詩:“往年六月蟬應(yīng)到,每到聞時骨欲驚?!编嵏拧稇涢L安·六月》詩:“憶長安,六月時,風(fēng)臺水榭逶迤。”包佶《同李吏部伏日口號,呈元庶子、路中丞》詩:“ 火炎逢六月,金伏過三庚。幾度衣裳汗,誰家枕簟清?!睔W陽修《漁家傲》詞:“六月炎天時霎雨。行云涌出奇峰露。沼上嫩蓮腰束素?!壁w以夫《憶舊游慢》詞:“水鄉(xiāng)六月無暑,寒玉散清冰。”黃人杰《臨江仙》詞:“六月炎官收火傘,南薰盡洗煩蒸。”
“寒天”一詞相對于“六月”來說,稍稍陌生,是冬天的意思。在瑞安歌謠《頭字歌》中,可以找到“寒天”相關(guān)的地方?!叭杖仗ご^,劃(落)船吃苦頭。摸黑五更頭,日日汗淋頭。吃的(是)爛菜頭,蓋的(音似耿著)破被頭。六月曬日頭,寒天刺骨頭。破船露(漏)釘頭,舊爻成(變)板頭。劃(落)船冇興頭,地痞捏拳頭,打爻只搖頭。一年干到頭,只剩十指頭。”這是舊社會中,經(jīng)營漁業(yè)的船工、水手的生活寫照。
而在詩詞中,白居易《自題》詩:“老宜官冷靜,貧賴俸優(yōu)饒。熱月無堆案,寒天不趁朝?!焙炫c熱月相對。姚合《和厲玄侍御、無可上人會宿見寄》詩:“九衢難會宿,況復(fù)是寒天。”齊己《剃發(fā)》詩:“向老凋疏盡,寒天不出房。”意思是人老了頭發(fā)掉光了,冬天冷得不敢出門。白居易《初授贊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詩:“寂寞曹司非熱地,蕭條風(fēng)雪是寒天?!睆埣兑熬印吩姡骸昂彀兹斩蹋芟屡臆|?!贬瘏ⅰ斗豆珔仓窀琛吩姡骸昂觳菽军S落盡,猶自青青君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