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級教學計劃語文 一年級教學計劃學情分析通用

字號: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計劃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計劃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計劃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一年級教學計劃語文 一年級教學計劃學情分析篇一
    以基本功能力訓練為主,學習中國舞蹈。通過學習舞蹈,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動作與身體機能的發(fā)展,提高學生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為本學期的體育藝術節(jié)以及今后的各種比賽做準備。
    1、認識身體的基本部位(頭、頸、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對這些部位進行松弛、伸展和靈活運動的初步訓練。
    2、認識身體部位的左與右以及舞蹈的方位。
    3、認識音樂節(jié)拍,培養(yǎng)學生按節(jié)拍做動作。
    4、培養(yǎng)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態(tài)學習舞蹈,使他們在學舞蹈中產(chǎn)生對舞蹈的熱愛。
    1、進一步完成第一級年級教學任務的各項要求。
    2、認識教師的8個基本方位。
    3、初步達到頸立、背直、腿直、腳繃等要求。
    4、培養(yǎng)學生載歌載舞的習慣和舞蹈時愉快的心態(tài)。
    1、能較好地完成第一、二級年級教學任務的各項要求。
    2、熟悉圍繞自身的基本方位(上、下、前、后、旁、平、斜位)。
    3、聽音樂時能找到節(jié)拍,動作節(jié)拍準確。
    4、培養(yǎng)學生在跳舞時有自娛感,熱愛考級課程。
    1、增加軀干與腳步的協(xié)調性。
    2、音樂節(jié)奏與動作幅度的準確性。
    3、能夠充分發(fā)揮自信心。
    學前班、一年級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備注
    1
    對舞蹈的認識與基礎內容
    1
    基本訓練
    2
    基礎掌握,基本功訓練
    1
    基本訓練
    3
    走步
    1
    考級課一級課
    4
    音樂反應(一)
    1
    考級課一級課
    5
    音樂反應(二)
    1
    考級課一級課
    6
    擴指
    1
    考級課一級課
    7
    軟開度與素質能力訓練
    1
    基本訓練
    8
    手臂動作
    1
    考級課一級課
    9
    彎腰、轉腰
    1
    考級課一級課
    10
    前壓腿
    1
    考級課一級課
    11
    勾繃腳的初步認識
    1
    基本訓練
    12
    雙吸腿
    1
    考級課一級課
    13
    腳位
    1
    考級課一級課
    14
    頭的動作
    1
    考級課一級課
    15
    擺臂
    1
    考級課一級課
    16
    蹦跳步
    1
    考級課一級課
    17
    復習課
    1
    一年級教學計劃語文 一年級教學計劃學情分析篇二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指導計劃為基礎,通過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加強優(yōu)秀文化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使學生傳承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潛移默化地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健康成人。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經(jīng)典詩文誦讀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為指導,對學生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2.開設經(jīng)典詩文誦讀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
    3.開啟少年兒童的潛能,特別是右腦、潛意識的巨大記憶力和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學生的智慧,使識字、閱讀、記憶、觀察、思維、判斷、想象、決策、創(chuàng)造、體能、靈感等多方面潛力得到更為科學、更為高效的開發(fā)和培育。
    4.通過天天誦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毅力。
    三、活動基本原則:直面經(jīng)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樣,水到渠成。
    四、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通過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jīng)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獲得中華文化的熏陶和修養(yǎng)。
    2、具體目標:①培養(yǎng)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②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③培養(yǎng)小學生讀書興趣,增加歷史、地理、天文、數(shù)學、常識、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素養(yǎng)。④通過天天誦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毅力。
    五、經(jīng)典詩文誦讀的內容:誦讀《語文課程標準》中附錄的小學階段必須誦讀的詩詞外,還有部分經(jīng)典詩詞《三字經(jīng)》等。
    六、課程開設的原則:
    1.不求甚解,只要熟讀會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勵。不要用同一標準要求全體學生,只 要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能正確流利的誦讀就可以進行下一篇。
    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興趣。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保障措施:
    1.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誦讀興趣與熱情。
    2.定期開展誦讀大賽活動,并予以獎勵,讓學生體驗、收獲的快樂。
    3.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多種媒體,展示經(jīng)典佳句,營造誦讀的氛圍,使學生走進經(jīng)典,耳濡目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陶冶情操。
    4.設立經(jīng)典誦讀評價卡。形成評價體系,使經(jīng)典誦讀持久、有效地進行。
    5.定期舉行一次誦讀擂臺賽,評選 “誦讀大王”、“誦讀能手”或“誦讀之星”,以此激發(fā)學生們的誦讀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