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感恩故事

字號:

魯迅敬母
    魯迅的母親是一位飽受痛苦的女性。31歲時,她惟一的愛女端姑病死,37歲時,丈夫又一病不起,到她39歲時,丈夫亡故。從此,她陷入悲哀與困苦之中。社會的黑暗,家境的敗落,使魯迅飽嘗了世態(tài)的炎涼。處在長子的地位,又使魯迅從少年起就分擔了母親的重擔。魯迅曾對人說:“阿娘是苦過來的!”因此,他一生對母親都極為恭順、孝敬。
    魯迅工作以后,首先在生活上給母親以關心和照顧,盡量使母親過得舒適、安樂一些。他在北京與母親同住期間,雖然工作忙、時間緊,但為了不讓母親感到寂寞,每天晚飯后都要到母親房間里與她聊天。平時,魯迅在出門之前,總要先到母親屋里轉一轉,說聲:“阿娘我出去哉!”回來后,也一定去母親處說聲:“阿娘,我回來哉!”還時常帶回些母親喜歡吃的小食品。
    魯迅不但讓母親飲食可口,而且也盡量讓母親住得舒服。經濟上并不寬裕的他,向別人借錢,在西三條胡同買了一所住宅。后來他對許廣平說:“至于西三條的房子,是買來安慰母親的,紹興的老房子賣了,買了八道灣的房子。她一向是住慣了自己的房子,如果突然租房子住,她會很不舒服的。”
    母親有時身體不適,魯迅總是親自陪著到醫(yī)院診治,親自掛號、取藥。后來,他因工作需要離京南下,每月還按時給母親百元生活費,從不短缺。
    除物質生活外,魯迅在精神生活上對母親也體貼入微、關心備至?!段鲙洝?、《鏡花緣》等優(yōu)秀繡像小說,多半是根據母親的愛好買來的,用以滿足老人對文化生活的需要。
    魯迅的好朋友許壽裳曾經說過:“魯迅的偉大,不但在其創(chuàng)作上可以見到,就是對待其母親起居飲食,瑣屑言行之中,也可以見到他偉大的典范。” 周恩來懷念他的兩個母親
    周恩來不滿一歲時,就由守寡的嗣母陳氏帶在身邊撫養(yǎng),她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傾注在對恩來的撫養(yǎng)和教育上,恩來稱陳氏為“娘”,陳氏給他請來一個乳母,叫蔣江氏,一起住在西院的小屋里。周恩來四歲時,嗣母就叫他識字,五歲時,送他進私塾讀書。嗣母對他要求很嚴格,每天黎明時刻,就叫他起來,親自在窗前教他讀書。有一次,恩溥玩刀子,幾乎傷了他的眼睛。于是,陳氏更不許他輕易出去,整天把他關在屋里念書??障緯r,就叫他背唐詩,給他講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緣》等。
    1904年,六歲的周恩來隨同父親、生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縣清江浦(今江蘇省清江市)居住,并到外祖父家的家塾里讀書。外祖父家里人很多。家族間發(fā)生了糾紛,常邀請他生母去調解。
    這是家里的經濟境況已經越來越不好了。父親為人老實,膽小,能力比較差,到清江浦后,只謀得一個月薪16元的小差使。家里??拷桢X過日子。他的生母又勞累,又愁悶,很快就一病不起。那是1907年上半年的事。夏天,嗣母帶他到寶應縣她堂兄家住過兩個月,仍回到清江浦。第二年七月間,嗣母又被肺結核奪取了生命。周恩來對陳氏懷有特別深厚的感情,他寫過一篇《念娘文》,可惜沒有保存下來??箲?zhàn)勝利后他在重慶對記者說:“三十八年了,我沒有回過家,母親墓前想來已白楊蕭蕭,而我卻痛悔著親恩未報”。
    陳毅為老母洗屎尿褲
    20世紀60年代初,陳毅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日理萬機,公務繁忙。
    那年,陳毅62歲,他出國訪問歸來,得知老母病重,下了飛機就去看望。陳毅剛跨進家門,就看見老母讓身邊照顧她的保姆藏起了什么東西,忙問:“娘,你把什么東西藏在床下了?”母親眼看瞞不過去,只好如實告訴兒子藏起來的是她剛尿濕的褲子。陳毅聽了,動情地說:“娘,您久病在身,我不能在您身邊侍候您老人家,心里著實難受。這褲子我馬上拿去洗了,還藏著做啥子?”
    好說歹說,保姆怎么也不讓陳毅洗,覺得讓這么大的官去洗屎尿褲子,多不好。母親也勸阻道:“你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一進門就讓你洗臟褲子怎么行?”
    陳毅說:“我不是說著玩的,您就允了吧。我小的時候,不知您多少次給我洗尿布屎褲?,F(xiàn)在,兒子有機會為您老人家洗一洗臟褲,雖然不能報答您的養(yǎng)育之恩,也總算盡了一份孝心吧?!?BR>    不容在推辭,陳毅便躬下身從床拿出母親的尿褲和其他臟衣服,一起去洗得干干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