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我始終相信的至理名言

字號:


    [關于理想和成長]
    這不是一個短跑的時代,是一個長跑的時代,但很多人在以短跑的姿勢去參加長跑。我們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當你做好長跑的姿勢后,一個短跑者突然飛快沖入跑道,然后不見了,這個時候你會不會被這個短跑者干擾?長跑意味著要堅守寂寞,不像短跑者能在短時間里就做到走紅。
    電影導演李安曾說過這樣的話:“一個人要想成功,天分、理想、堅持缺一不可,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堅持,只有堅持才有機會?!比松蠲赖臓顟B(tài)是花未全開月未圓。
    性格上好強但不偏執(zhí)是的。
    聰明,一種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智慧,一種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由此,聰明的人可能自然擺脫不了愚蠢,甚至邪惡,比如*這類人間惡魔;智慧的人則能以人格的力量樹立起人類永恒的高度,比如老子、耶穌等。
    [關于管理和經(jīng)營]
    小老板看眼前,大老板看長遠;小老板關注管理,大老板關注戰(zhàn)略;小老板小富即安,大老板不斷進取;小老板賺取的是利潤,大老板收獲的是人心。
    伯樂也分高低:初級伯樂只識馬之馬力,高級伯樂則既識馬力也識馬性。
    過度的嚴厲會造成恐懼;過分的溫和會有失威嚴。不要嚴酷得使人憎惡,也不要溫和得使人膽大妄為。
    當別人不理解你的時候,不要急著作出解釋,仔細的考量一下,是自己的思維邏輯有問題,還是自己的內(nèi)容和別人相背離,還是我們之間沒有進行有效地溝通,信息傳達出現(xiàn)偏差,抑或是其他什么樣的原因。提高自己邏輯思維的先進性、傳達方式的兼容性,表達內(nèi)容的全面性,然后再考慮是不是問題出在對方身上。把問題盡量往自己身上找,這個不是一種文化、不是堂皇的美德、不是友好的態(tài)度這么簡單,這是一種前進的能量,學習的方向。也是從低端走向高端的一種很快的提升。
    [關于社會和心理]
    東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場,就可以丟掉;東西一丟掉,往往就必須要用它。你丟掉了東西時,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個地方。
    講自己心里的話,講自己相信的話,講自己思考過的話。
    真誠并不意味著要指責別人的缺點,但意味著一定不恭維別人的缺點。
    魯迅曾經(jīng)講,中國人沒有個人的自大,有集體的自大。中國人都是背靠著一個偉大的祖國、古老的文明,來尋找自我的意義。經(jīng)常說我是一個中國人,而不是說我是一個人。經(jīng)常說我們有古老的文明,我的祖先怎么偉大,經(jīng)常會有一些對今天的中國和世界不符合實際的認識,并容易以此為基礎養(yǎng)成虛驕自大。而這種自大是缺少事實依據(jù)的,一旦遭受什么波折打擊,立刻就變成極其自卑。
    [關于哲學和思想]
    老子:君子謀道而不謀食。
    丘吉爾:對領導不感恩戴德,是一個民族強大的標志。
    胡耀邦故居對聯(lián):屋矮能容國,樓高不染塵。
    易中天:與有肝膽人共事,于無字句處讀書。
    司馬遷: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
    印度詩人泰戈爾:鳥翼系上黃金,這鳥便永遠不能在天上翱翔。
    現(xiàn)象是事物本質的表現(xiàn)與顯露;特征是事物差別的質量特性;規(guī)律是事物內(nèi)在的必然聯(lián)系。
    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關于研究和認識]
    將中國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橫向的,平行的;一種是縱向的,垂直的。如果用橫向來比較,沒錯,中國的確有許多地方存在不足,無法比較,簡直不能同日而語。但是,縱向來看,用今天的中國與30年前的中國比較,哪怕用10年前來比較,用5年前的中國與現(xiàn)在比較,或者用去年來比較,你可以發(fā)現(xiàn)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才是中國的進步。西方人經(jīng)常習慣進行橫向比較,認為中國還很落后,對中國多有不滿,一旦你換一個視角來看,縱向地用發(fā)展的眼光,用歷史的視角來看時,你才能發(fā)現(xiàn)全新的中國。
    凱恩斯:經(jīng)濟學研究看起來并不要求那種出類拔萃的獨特天賦。理智地說,與那些哲學和純科學中的高深內(nèi)容相比,經(jīng)濟學難道不是一個簡單之極的學科嗎?然而,優(yōu)秀的,甚至是合格的經(jīng)濟學家卻如鳳毛麟角。一個簡單的學科,而精通者寥寥!這種說法看似矛盾,但似乎能從這里得到解釋:即一位經(jīng)濟學中的大師必須是諸種天賦的綜合。他必須在各個方面都達到相當?shù)乃疁?,然后把這些很難捏合在一起的各種天分融為一體。在某種程度上,他必須既是數(shù)學家又是歷史學家,同時還是政治家和哲學家。他必須能理會符號而又能訴諸言語。他必須在研究現(xiàn)在的同時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人類的天性與習俗沒有哪些完全處于他的視野之外。他必須富有激情,追尋目標而又排除先入之見。他必須像藝術家那樣遠離塵世,又像政治家那樣腳踏實地。馬歇爾雖未達到這樣多才多藝的理想境地,但他已具備了諸多天賦。然而,他的多重的天性以及后天的訓練主要賦予了他經(jīng)濟學家最核心、最基本的素質——他是一名出類拔萃的歷史學家和數(shù)學家,他自由自在地游刃于特殊與一般、暫時與永恒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