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yǎng):新媽媽應(yīng)該怎樣給新生兒哺乳?

字號:

哺乳時,母親應(yīng)用前臂托住嬰兒的肩背部,而不是后腦勺,手掌及四指托住嬰兒的腰背部,使嬰兒的胃部緊貼母親的胃部,嬰兒的頭與雙肩朝向*,嘴與*同水平位,如果需要,也可用枕頭支托嬰兒。注意必須使整個嬰兒面向母親胸部,而不僅僅是頭部。保持嬰兒頭部和頸部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壓入彈性*而影響呼吸,但也要防止嬰兒頭部和頸部過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難。將另一只手的拇指和四指分別放在*上、下方,托起整個*送給嬰兒,而不是只捏*。
    有些母親喂哺時,新生兒嘴巴張得很大,左右擺動尋找*。乳母常用手指去挪小兒的面頰,試圖把新生兒的臉部推向*側(cè)。但新生兒的臉部卻轉(zhuǎn)向母親的手指方向,反而臉朝向了*的相反方向。這是由于新生兒有一種先天性覓食反射。當新生兒一側(cè)面頰部被觸及時,頭即反射性地轉(zhuǎn)向該側(cè)做覓食狀。所以當新生兒吸不到*時,母親用手挪新生兒面頰部是沒有用的。
    怎樣使新生兒吸到母親的*?可利用新生兒的覓食反射,讓新生兒的臉轉(zhuǎn)向*方向就可以了。當新生兒由于饑餓,張開嘴巴時,乳母把*塞進新生兒的口腔中,把*放在上腭的下面和舌的上面,并要把整個*、大部分乳暈放入口中。用這樣的方法使新生兒吸到母親的*,是有效的。
    新生兒吸吮*位置正確與否非常重要,關(guān)系到能否順利地喂養(yǎng)及哺乳量的多少。正確的吸吮位置可有效地刺激*、乳暈上的周圍感覺神經(jīng),引起泌乳和噴乳反射。不正確的吸吮是乳暈留在新生兒口腔外面。這樣可引起許多不良后果,只吸吮*,不吸吮乳暈,不能壓迫乳竇而吃不到乳汁,造成新生兒哭鬧不安,不肯吸*,使乳母*得不到刺激而導(dǎo)致乳汁分泌減少,而新生兒由于吸不到充足的乳汁就會用力吮吸,導(dǎo)致*疼痛、破損等不良后果。
    乳流過速,新生兒來不及吞咽的情況也往往發(fā)生在新生兒期。這主要由于乳母體內(nèi)噴乳反射較強,不需要新生兒吸吮,乳汁就從*中射出來。因為新生兒一邊吞咽,一邊又要呼吸,所以很易把乳汁誤吸入呼吸道而發(fā)生嗆咳。遇到這種情況,母親應(yīng)該趕快用食指和中指夾住乳暈部,使乳竇中的乳汁慢慢流出,防止乳汁大量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