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學期歷史配套練習冊答案

字號:

1、山頂洞人的頭部與北京人頭部哪些地方不一樣?
    山頂洞人頭部的前額、眉骨和嘴巴都擺脫了猿類的特點,模樣同現(xiàn)代人基本上一樣。
    2、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樣得到火的?
    大自然雷電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 火的使用對原始人類的生存和進化有什么作用?
    火的作用有:①照明,從而擴大生活領域。②御寒。③熟食。熟食縮短了消化過程,有利于攝取食物營養(yǎng),促進人類體質,尤其是大腦的發(fā)展和健康。④火可以幫助人們驅逐野獸,增強人類自衛(wèi)和狩獵能力。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chǎn)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他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飲水更加方便。還飼養(yǎng)了家畜,會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4、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異同。
    相同點: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都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兩者都開始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定居生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點:兩者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黃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位于長江流域;房屋的結構不同,前者為半地穴式房屋,后者為干欄式房屋。半坡聚落主要種植粟,而河姆渡聚落主要種植水稻。
    5、半坡的房子與河姆渡的房子為什么不一樣? 半坡遺址處于黃河流域,冬季比較寒冷,夏季炎熱,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涼。
    河姆渡居民處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氣候溫暖濕潤。干欄式建筑,以木結構為主。這種房屋利于通風防潮 結論:這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條件對遠古居民生活的影響,也說明遠古居民認識適應自然和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提高。
    6、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處遺址的共同點。
    1、都是原始農(nóng)耕文化的遺址: 2、都出土了栽培作物種子;
    3、都出土了“新石器”(磨制石器)和陶器;4、都發(fā)現(xiàn)了家畜(chù)家禽(qín)的骨頭。
    7、想一想,人類走出洞穴蓋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義?
    走出洞穴蓋房定居,使人們進一步人類擺脫了對自然的依賴,改善了生存環(huán)境,擴大了活動空間,提高了生活質量。
    8、大汶口墓葬的差異反映了什么歷史現(xiàn)象?
    原始農(nóng)耕社會后期,貧富已明顯分化,人與人之間社會地位已有明顯差異。
    9、從陶舟的大小看,無實用價值。小陶舟是做什么用的?它說明了什么?
    A.它說明河姆渡居民能夠制造陶器。
    B.它說明河姆渡居民很熟悉舟,或舟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它說明河姆渡居民已很重視對兒童的教育。
    D.它說明河姆渡居民已有一定的閑暇時間。
    E.其他„„
    10、以我國原始農(nóng)業(yè)的出現(xiàn)為例,談談傳說和史實的區(qū)別P13:
    歷史傳說的內容除了夸張?zhí)摌嫞疃嘀荒苡∽C歷史,比如炎帝制作耒耜的傳說;而考古資料提供的史實必須真實可靠,用來證實歷史,例如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骨耒??傊?,傳說和史實的最主要區(qū)別在于有沒有考古發(fā)現(xiàn)的文物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