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理工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哈工大(HIT)”,坐落于中國北方冰城哈爾濱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直屬重點大學,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九校聯盟(C9)”、“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主要成員,國家首批“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計劃”入選高校,中管副部級建制,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三方重點共建。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溯源于1920年創(chuàng)辦的哈爾濱中俄工業(yè)學校,建校初衷為培養(yǎng)鐵路工程技術人才;而后歷經“中俄工業(yè)大學校”、“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薄ⅰ肮枮I高等工業(yè)學?!钡榷鄠€階段,學校在1938年1月正式定名為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沿用至今。
截止2015年7月,哈工大已有材料科學、工程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等8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機構行列,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已進入全球前1‰的研究機構行列。該校擁有哈爾濱本部及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三個校區(qū),共有全日制學生31903人,其中本科生16718人、研究生13263人(含碩士生7585人、博士生5678人),留學生1922人。
2、哈爾濱工程大學——理工
哈爾濱工程大學,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世稱“哈軍工”),陳賡大將為首任校長、正大軍區(qū)級單位(與教育部同級),現隸屬于工信部,是“國防七校”、“東北五?!敝唬浴叭R缓恕睘檗k學特色,是我國“三海一核”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基地和重要的科學研究基地[1] ,被國家授予“航母建設突出貢獻獎”[2] 獲獎院校。
學校是國家“首批27所211工程”[3] 、“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56所研究生院”[4] 、“1959年首批20所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64所全國重點大學”、“1978年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創(chuàng)新與合作聯盟”、“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大學聯盟”牽頭高校,是“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創(chuàng)始成員之一,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21世紀人才強軍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計劃,學校由國防科工委、海軍、教育部、黑龍江省四方重點共建。
1970在“哈軍工”原址,以海軍系、原子系、導彈系戰(zhàn)術導彈分部為基礎,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簡稱“哈船舶”),1978年再次被評為全國重點大學,1994年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
學校現有教職工3083人,其中專任教師1800人[5] ,博士生導師377人(不含兼職)[5] ,院士16人[6-7] (全職+共享+外籍)[7-9] 973首席科學家12人[6] [11-12] ,5人[13-14] ,長江學者10人[15-18] ,本科生14949人[19] ,碩士研究生8550人,博士研究生1783人[20-21] ,外國留學生1056人[22] ,2015年科研經費立項突破11億元 。
3、東北林業(yè)大學——農林
東北林業(yè)大學(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學校前身東北林學院創(chuàng)建于1952年,以浙江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和東北農學院森林系為基礎建立,1985年,更名為東北林業(yè)大學。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林業(yè)工程為特色,農、理、工、經、管、文、法、醫(yī)、藝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是高水平行業(yè)特色大學優(yōu)質資源共享聯盟成員高校,入選“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1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林業(yè)局、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設有研究生院。
學校地處中國國有林區(qū)的中心——哈爾濱市,截至2014年3月,校園占地136公頃,并擁有帽兒山實驗林場(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涼水實驗林場(涼水自然保護區(qū))等教學、科研、實習基地,總面積達3.3萬公頃,各類在校學生4萬多人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哈工大(HIT)”,坐落于中國北方冰城哈爾濱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直屬重點大學,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九校聯盟(C9)”、“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主要成員,國家首批“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計劃”入選高校,中管副部級建制,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三方重點共建。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溯源于1920年創(chuàng)辦的哈爾濱中俄工業(yè)學校,建校初衷為培養(yǎng)鐵路工程技術人才;而后歷經“中俄工業(yè)大學校”、“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薄ⅰ肮枮I高等工業(yè)學?!钡榷鄠€階段,學校在1938年1月正式定名為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沿用至今。
截止2015年7月,哈工大已有材料科學、工程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等8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機構行列,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已進入全球前1‰的研究機構行列。該校擁有哈爾濱本部及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三個校區(qū),共有全日制學生31903人,其中本科生16718人、研究生13263人(含碩士生7585人、博士生5678人),留學生1922人。
2、哈爾濱工程大學——理工
哈爾濱工程大學,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世稱“哈軍工”),陳賡大將為首任校長、正大軍區(qū)級單位(與教育部同級),現隸屬于工信部,是“國防七校”、“東北五?!敝唬浴叭R缓恕睘檗k學特色,是我國“三海一核”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基地和重要的科學研究基地[1] ,被國家授予“航母建設突出貢獻獎”[2] 獲獎院校。
學校是國家“首批27所211工程”[3] 、“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56所研究生院”[4] 、“1959年首批20所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64所全國重點大學”、“1978年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創(chuàng)新與合作聯盟”、“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大學聯盟”牽頭高校,是“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創(chuàng)始成員之一,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21世紀人才強軍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計劃,學校由國防科工委、海軍、教育部、黑龍江省四方重點共建。
1970在“哈軍工”原址,以海軍系、原子系、導彈系戰(zhàn)術導彈分部為基礎,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簡稱“哈船舶”),1978年再次被評為全國重點大學,1994年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
學校現有教職工3083人,其中專任教師1800人[5] ,博士生導師377人(不含兼職)[5] ,院士16人[6-7] (全職+共享+外籍)[7-9] 973首席科學家12人[6] [11-12] ,5人[13-14] ,長江學者10人[15-18] ,本科生14949人[19] ,碩士研究生8550人,博士研究生1783人[20-21] ,外國留學生1056人[22] ,2015年科研經費立項突破11億元 。
3、東北林業(yè)大學——農林
東北林業(yè)大學(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學校前身東北林學院創(chuàng)建于1952年,以浙江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和東北農學院森林系為基礎建立,1985年,更名為東北林業(yè)大學。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林業(yè)工程為特色,農、理、工、經、管、文、法、醫(yī)、藝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是高水平行業(yè)特色大學優(yōu)質資源共享聯盟成員高校,入選“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1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林業(yè)局、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設有研究生院。
學校地處中國國有林區(qū)的中心——哈爾濱市,截至2014年3月,校園占地136公頃,并擁有帽兒山實驗林場(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涼水實驗林場(涼水自然保護區(qū))等教學、科研、實習基地,總面積達3.3萬公頃,各類在校學生4萬多人